问题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李建秋卖避孕套?

回答
李建秋在知乎上卖避孕套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

首先,这事儿本身其实挺“李建秋”的。你知道李建秋在知乎上一直是什么画风吧?他回答问题,尤其是一些社会、历史、甚至带点“人文关怀”的议题,经常能写出不少有深度、有观点的内容。他的粉丝很多,很多人喜欢他那种“接地气”又有点“老派”的幽默感,还有他总能从一些小事里挖出点什么道理来。所以,当他突然开始在知乎上卖避孕套,第一反应就是:哎哟,这老李怎么玩起来了?这不像是他以往“正经”做学问的样子,但又莫名地有点符合他那个“生活家”的标签。

从“卖东西”这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承认,李建秋有流量,而且是那种挺有粘性的流量。他在知乎上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大家喜欢看他写的东西,愿意听他说话。而避孕套这个产品,虽然是必需品,但总归还是有点敏感,不是你随便就能拿出来吆喝的。李建秋能把这件事做得自然,甚至带点“仪式感”,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我觉得他卖避孕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商人逐利”。当然,赚钱是目的之一,但更深层的,可能还藏着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表达。比如,他会不会觉得,在很多公共场合,大家对性话题还是有点避讳?他用自己的方式,把一个日常用品,通过一种相对轻松、幽默的方式推到台前,可能也是在试图打破一些陈规。他在回答中提到的一些细节,比如选择包装、强调安全等等,都透露出一种“认真对待”的态度,而不是敷衍了事。这种认真的态度,恰恰是他吸引人的地方。

再者,从用户角度来看,会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像你平时看了一个很喜欢的博主,他突然说“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我用了觉得挺好的XX”,如果你对他信任,可能会好奇,也会考虑。李建秋卖避孕套,就像是他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且是以一种“我用着好,我也分享给你”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很多习惯了在知乎上获取信息、甚至是生活建议的用户来说,接受度可能比那些纯粹的电商广告要高得多。他用一种温和、甚至有点“教育”的口吻,去介绍产品,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产品,实际上也是在普及一些关于性的知识和观念。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觉得他“跨界”太大,或者觉得这“掉价”。这也很正常。毕竟,知乎的很多用户对平台的调性有自己的期待。但我觉得,我们不能把“知识分享”和“生活经验”完全割裂开。李建秋的魅力就在于,他能把很多看似“大而全”的议题,拆解到日常生活中,让你觉得他不仅是个学者,也是个鲜活的个体。卖避孕套,或许在他看来,也是一种更贴近生活、更直接的分享方式。

总的来说,我觉得李建秋卖避孕套这件事,是个挺有趣的社会现象。它展现了当下内容创作者和粉丝之间互动的新模式,也触及了我们社会对于性话题的态度。李建秋用他特有的方式,把一个大家可能有些回避的议题,以一种比较温和、也带点个人风格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件事情成功与否,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但从传播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他无疑是玩得挺溜的。这不仅仅是卖货,更像是一种带着个人标签的生活方式的展示和分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粉丝告诉我有人帮带流量?蛤……

@杰士邦 @杜蕾斯@知乎生活 知乎现在不是搞直播带货么,

那就分享一点使用套子的经验吧,尤其是对于初哥。知乎上没有经验的应该还有不少。

我记得当时知乎当时有一篇热文,是一个24岁的男青年绝育什么的,很诡异的一篇文章,其实何必呢?避孕的方式有很多,从皮下埋植,到环,到口服药,当然最简单的还是套子,用过的都说好。

很多人不喜欢套子,觉得不爽,没有亲近感,很多人是没有选好套子,不同年纪,不同体质的人,对于套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套子防病毒,避孕,简单实用,其实套子还有一些额外的效果。

比如说20岁左右的初哥,过于敏感,三分钟就缴械的那种,加厚的套子反而能带来更为持久的能力,但是对于不太敏感的就不需要那么厚了,薄一点更好。对于女方来说,体质不敏感的可能需要更润滑一点的套子,体质敏感的就不必了,大部分人是在超市拿了套子就走的,所以套子并不是越薄越好的,注意,使用时只能使用水性润滑剂。 凡士林、液体石蜡、乳液等均可能增加套子破裂的风险。

营造环境很重要,有些初哥可能片子看多了,片子是片子,现实是现实,现实中女方还是很需要气氛的,前戏很重要,彻底的松弛很重要,别一上来就猴急的,把人都给吓着了,那还有什么乐趣?

知乎男女对立的厉害,其实微博更厉害,为什么会对立?总还不是互相有需求,没需求不理会得了,不要被网上的男女对立吓懵,说对立这么厉害,那以后还找不着男朋友女朋友了?大可不必,大部分人还是正常的,该找的还是找。

祝大家性福

user avatar

我曾经因为996的问题公开写回答批评过李建秋,我觉得他有些东西是错误的,尤其他人和我一样在武汉,有很多关于老百姓的问题说的比较不食人间烟火。

如果有机会,我也很希望在下班高峰期让他开着车,在光谷转盘附近堵上一堵,感受下这人间繁华。

半个小时就想回家?

你~在~开~神~魔~玩~笑~

但我其实不太懂,打广告到底有什么问题?而且还是微信公号打广告。

某鸟的广告软文,在知乎是宣传过几轮的,大家可以搜搜,很多大v都写过,其中还有这个那个老熟人,还有女生……我也不知道咋想的。

但我也一直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用爱发电久了,有广告找你,不是伤天害理的东西,接一接没什么问题。

虽然我自己是基本上能推就推,但至少我交朋友不会说,哦你在知乎写过商稿,我们割袍断义吧。

知乎已经是全网最反对商业化的平台了,b站up恰饭,大家都表示哈哈哈哈防不胜防。

知乎大v恰饭,就成了营销号又穷又low,这个其实没什么道理。

这就和现在脱口秀演员接广告一回事,我给你带来快乐,我现在接点广告赚赚钱,你嫌不好看你不看就行,如果变成每天发,你取关就完事了,这都是自由的。

但憋着劲非得觉得如果一个人发广告就变得不纯粹了,接商稿就变得庸俗化了,从一个趾高气昂的人上人变成卖避孕套的穷吊了,这也是你自己有一个错误的预期。

平和一些,真实一些,大部分在这写东西的还是普通人,可能最多文字方面有些特长,日常也是朝九晚五上班,没事摸鱼来知乎聊聊天。

找你接广告,或者有机会赚钱,一篇几千上万,写写也正常。

但如果让我讨论审美:

我的确也会很欣赏那些,完全不接活儿,就是玩儿,就是开心,写东西图一乐的大V

他们是知乎的脊梁,是最宝贵的财富。

但同时我会警惕那些:

每天建政,每天劝退,每天打拳,然后假装自己是上层精英,家里多少套房,财富自由,只是来知乎高强度24小时扯闲篇的账号。

我能理解部分人在自己写东西写不明白的前提下,需要营造爷有钱,爷来知乎高频率建政或者劝退就是玩儿的人设。

但我提醒大家,想想微博那些所谓律师大佬金杯大佬,他们24小时高强度在线骂人,配图,写文案,分析时事政治,这能是“闲聊”么?

再不济你回忆一下辣笔小球、辛有志辛巴那些人的情况。

一开始都是这样,我上面有人,我家里有矿。

天天骂这个,骂那个,为什么我没事,因为我上面有人,知道吧,我在白名单里,我和哪个高管是朋友。

到最后,粉丝够了,人凑齐了,还是要变现的。

包括最近翻车的某网红lu一丝,家里不是香车宝马,人一样造人设了去赚你的钱。

不要有思维误区,觉得谁已经有钱了应该不在乎我这点小钱,几百万个你这样的蚊子腿就是人家事业第二春,你想想潘嘎之交怎么来的?

就和辣笔小球最后凑够粉丝去让他们炒股买基金一样,本质上只是割韭菜的时间问题。





我建议大家看待这些东西的时候,佛系一些,开心一些。

你摸鱼来看知乎,没必要老端着情绪绷着弦来当裁判员。

你看我写的东西,好看你就看,不好看你点x。

如果有人恰饭,你不买就行了,如果天天发广告,拉黑就行了。

自我设限,互相diss对方接了广告就脏了,还要抽奖出题来嘲讽一番,我觉得这种风气很可怜也很危险。

“这是什么风呀?”

“这是我的两袖清风。”

user avatar

没必要整得跟黑枪见到马前卒恰同仁堂一样大惊小怪的,恰呗,恰饭又不违法,他又不是第一个恰这玩意的,知乎上我就看到过好几个恰这家避孕套的,都是……嗯咳……熟悉面孔,某位著名女号还恰了两遍= =当时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

反正我对恰饭这件事并不反对,只要满足三点就好。

第一要恰明着恰,别遮遮掩掩的。

第二产品别太离谱,最好亲自试用过,别带货坑人的东西,别卖个螃蟹号称「可选全母」结果人家收到的螃蟹没棋子大,哦,萝莉蟹啊= =

第三键政大V别拿政治立场牟利,别整什么爱国就买XXX,追求自由就买XXX什么的,太难看。

满足这三点,随便你恰,大力恰饭不要停。

user avatar

大家都夸我不恰饭

其实主要是没人找我

叹气

user avatar

你不能因为人家在卖你用不上的东西,就想拉着大伙一起批判他。

虽然我确实不用这牌子,但我觉得李老师给它打个广告没什么。只要李老师不给杰士邦打广告,我还是支持李老师的。

user avatar

先说明一下我没有看这位大V的带货文章,做人最重要的是原则,我这里说一说自己的原则。不管对人对己,都是一样,所以这个回答完全不针对题目里这位大V卖避孕套的具体事件。

我觉得大V恰饭没关系的,而且不管什么产品都行,前提带货要以明确的方式表达,就好像谷歌把广告和搜索结果分开标注一样。因为大家平时是在传播观点,读者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些时候在恰饭。百度为什么被骂,就是把莆田医院广告搞的和搜索结果一样。

我从来没带货,但是也有人找过我,我的答案很简单:“如果只是想传播一点曝光,那可以,你写一个来只要我看内容不过分可以代发。如果想我来写软文,那就免了”。任何明星代言都是摆明车马的广告,不管在平面上还是电视上,不会有观众混淆。

ps:我愿意代发但不肯自己写文案是因为懒,或者给的不够多。这个不是原则。

但是大V做产品推介写文章的内容有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变成有一定欺骗性的分享性背书,这个不太好。

所以卖避孕套还是飞机杯甚至p2p券商开户都行,关键是你是不是让你的读者确定的知道这个其实是一个广告,这样他决策时会权衡你的立场。还是刻意的把它混合在一堆自己类似的文章之中,让人以为这是一个使用分享。

本质上就是谷歌广告和百度广告的区别。

不针对具体人事,只是对带货这事的个人看法。

user avatar

emmm……

是知乎大v恰饭需要被特别看待

还是公开卖避孕套需要被特别看到……

这两件事都很正常,怎么放一块大家就觉得有问题


想到一个事,大家也可以想想

在现在网红时代之下,立法上是否应该需要对代言人进一步立法,因为法律规定的代言人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应该要求打广告的账户必须是实名账号(个人或组织都可),否则违规呢?

甚至于进一步,涉及到商务盈利的网络账号是不是必须是实名账号,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带货,软文等

这个在知乎上不是什么大问题,感觉还不太明显,毕竟知乎变现能力在某站,某博,某书,某瓣面前是个弟中弟中弟。[捂脸]

user avatar

恰饭有啥的,更进一步如果都已经做到能让人一眼看出来这是恰饭的程度了,只要别搞出什么虚假宣传,我甚至都想不出这可能有什么道德问题……

至于东南亚那档子事,李再怎么看空东南亚制造业,也没说过“抵制东南亚制造”或者“东南亚橡胶产业迟早要凉”吧。李很多有诱导性的分析是不讨喜,但更喜欢诱导性分析的几个人把这个当作批判的理由看起来比李推广东南亚产的避孕套可矛盾多了……

user avatar

一直有一种论调:恰爱国饭的写的东西他自己都不信。

所以李建秋老师信不信自己写的东西,为不为自己发表的东西负责呢?

希望在这个问题下面看到李老师的试用报告,为恰爱国饭群体正名。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拍那个洗头水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你不能叫我拍马上拍,第一我要试一下,我又不想说,你拍一个广告拍完以后加了很多特技,那头“咣”,很黑,很亮,很柔!结果观众出来一定骂我,根本没有这种头发!这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我说先要给我试一下,后来我经过也知道他们是中药的,而且没有那种化学成分的。那洗了这个月,这个月下来之后呢,起码我用了很舒服。现在每天还在用,我还给了我成家班用,来,来,来!大家试试看!那我跟导演讲,拍的时候就拍,拍完之后,这个头发就是我的头发,就不要再加特技上去,加到没有就是这样子。我要给观众看到,我用完之后是这样子,你们用完之后,也是这样子。

user avatar

大大方方的带货没什么问题吧。暗搓搓用回答题目的方法带货就是所谓携带私货了。

比方说,还是这个牌子的套套,帽子姐做了啥回答,大家忘了吗?

user avatar

今年八月和一个资深mcn公司负责人聊天,线下聊的那种,谈到大V恰饭,他说键政大V最惨,明明互动多点赞高粉丝粘性强,但几乎没有厂家敢找他们合作。

我问为啥?

他说键政大v的粉丝对广告极度排斥,会直接开喷。

另外知乎这个平台的用户天然讨厌恰饭,别的平台看到关注的大V恰饭都不是很介意,只有知乎喷子多。他反问我一句你觉得小约翰敢在知乎接拼多多推广吗?

我问那有没有胆子大不怕喷敢投键政的厂家?

他说有,安全套和电动牙刷。

我......

user avatar

我已经参与了抽奖,如果抽中了

就再抽一个粉丝共同体验


噩耗。

原抽奖想法已被删除,此帖终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