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罗马皇帝巴西尔二世?

回答
要评价罗马皇帝巴西尔二世,我们得把他放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再细细品味他的人生轨迹和治国方略。这位被称为“保加利亚屠夫”的皇帝,可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定义的人物。他的时代,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内外诸多挑战,而巴西尔二世,这位身高不高但意志如铁的统治者,硬是凭借他的铁腕和智慧,将这个庞大帝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首先,巴西尔二世最突出的标签,无疑是他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军事才能和不屈不挠的征服精神。他的大部分统治时间都花在了战场上,目标非常明确:收复失地,巩固帝国边疆。尤其是他对保加利亚的漫长而血腥的征服,更是成为了他个人英雄主义与残酷现实的集中体现。

你想想看,当时保加利亚沙皇西蒙一世的儿子萨穆伊尔,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独立的王国,对拜占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巴西尔二世在继承皇位后,面对的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而是一个被外敌侵扰、内部分裂的拜占庭。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亲自披挂上阵,数十年如一日地与保加利亚人周旋。他经历过失败,也品尝过胜利的甘甜。他深知持久战的残酷,也懂得如何利用时机。最终,在公元1014年举行的斯皮里戴斯战役中,巴西尔二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萨穆伊尔的大部分军队,并传说他将俘虏的约一万五千名士兵每百人割去九十九人的一只眼睛,只留下一只眼睛作为向导,将其余的送到萨穆伊尔面前。这便是“保加利亚屠夫”这个恶名由来。这个举动无疑是极其残忍的,但在那个时代,这种震慑性的手段,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被视作蛮族的敌人,却可能被认为是“以牙还牙”的有效措施,也让拜占庭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再也无人敢于挑战其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

除了征服保加利亚,巴西尔二世还在东部与阿拉伯的哈里发国进行了多次战争,虽然不像对保加利亚那样取得彻底的胜利,但也成功地收复了一些重要的边境地区,稳固了帝国的东方防御。他派遣军队远征叙利亚,恢复了对安条克等战略重镇的控制,这对于维护拜占庭在东方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但是,评价巴西尔二世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他的战功上。作为一个统治者,他同样是一位杰出的内政管理者。他深知军事力量的根基在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在财政方面,巴西尔二世表现出了非凡的精明。他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充实国库,使得帝国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深谙税收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注重平衡,尽量不让过重的税负压垮民众。他懂得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将钱财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军队的建设和边境的防御。

在司法和行政方面,巴西尔二世也展现出了他的决心。他整顿官僚体系,提高官员的效率和忠诚度。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旨在规范社会秩序,保护弱势群体。例如,他出台了一项重要的法令,限制了大地主对小农户的土地兼并,这对于稳定社会结构和保障农民的生存至关重要。在他看来,一个帝国如果连自己的百姓都无法安抚,谈何对外征服?

更重要的是,巴西尔二世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独特的罗马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他不仅是一位将军,更是一位皇帝,肩负着维护基督教世界信仰的重任。他巧妙地运用宗教作为凝聚帝国力量的工具,同时又避免让教会的权力过于膨胀,保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巴西尔二世的统治并非完美无瑕。他的铁腕手段,尤其是对保加利亚人的暴行,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他的军事征服,虽然带来了帝国的扩张和稳定,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无数生命和资源。他长期的军事行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帝国其他方面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巴西尔二世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君主。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和管理者。他将一个处于危机边缘的拜占庭帝国,重新打造成了一个在欧洲和亚洲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强国。他以他的勇气、决心和智慧,书写了拜占庭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他的谥号“青史留名者”(ho tōn Rhōmaíōn basileús),并非浪得虚名。他证明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一位有能力的君主,也能够力挽狂澜,重塑帝国。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既能劈荆斩棘,也能带来血腥的伤痕,但最终,他留给后世的是一个更强大、更稳定的拜占庭帝国。他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既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的评价,需要我们以一种更宽阔的视角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称呼为瓦西里二世应该会更好一些

他有一个“东方英主”应该有的毛病:集中适合自己能力甚至超出自己能力的权力,将国家变成最适合他发挥能力的样子,做出了很多功绩。

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过没有他以后这样的权力集中会把继任者和国家都摧毁掉。

打压旧小亚细亚高门的方法是扶植新的高门,可以说和远东那位三郎有一样的毛病

只享受个人奋斗的成果,不在意历史的进程,最终没有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user avatar

巴西尔二世至少在统治后期远远算不上穷兵黩武,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了孙子兵法所推崇的战而后定,拜占庭曾经的两个最大的主战场——保加利亚和阿拉伯,都在他的有生之年基本实现了平定或者和平,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旷日持久地接着打(此外,在约翰与巴西尔共治期间,还于972年击败并击杀了罗斯大公、著名征服者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遏制住了基辅罗斯的扩张,随后在巴西尔统治期间,顺利与基辅罗斯结盟)。

1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巴西尔又一次对叙利亚的攻势之后,拜占庭与法蒂玛王朝签订了长期的停战协议,当然,这份停战协议后来被维持得特别长,也有当时的法蒂玛哈里发 阿尔-哈基姆并不好战的功劳。于是,巴西尔二世统治后期的注意力就已经转移到对格鲁吉亚的战争,对阿拉伯人已经基本实现了和平:

由于拜占庭人支持在提尔的反法蒂玛起义,两大国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 998年,达米安·达拉斯森诺斯(Damian Dalassenos)指挥下的拜占庭人对阿帕梅(Apamea)发动了进攻,但法蒂玛(Fatimid)将军贾伊什·伊本·萨姆萨马(Jaysh ibn al-Samsama)在998年7月19日的战斗中击败了他们。这次失败使巴西尔重新陷入了冲突。他于999年10月到达叙利亚,并在那里呆了三个月。巴西尔的部队突袭至巴勒贝克(Baalbek),在沙伊扎尔(Shaizar)驻军,并在阿布库拜斯,马萨斯和阿卡( Abu Qubais, Masyath, and 'Arqah)附近烧毁了三个小堡垒。在12月对的黎波里(Tripoli)的围困失败了,而未对希姆斯(Hims)构成威胁。格鲁吉亚国王大卫三世(David III Kuropalates)被谋杀后,巴西尔的注意力转移到格鲁吉亚的事态发展;他在一月份前往奇里乞亚,并向开罗派出了另一个使节。

1000年,两国之间缔结了十年停战协定。在Al-Hakim bi-Amr Allah(996-1021年)统治的剩余时间里,由于Al-Hakim对内政更感兴趣,关系一直保持和平。甚至是在1004年阿勒颇的阿布·穆罕默德·卢鲁·阿勒·卡比尔承认法蒂玛的宗主权、以及埃及人赞助的阿齐兹·道拉成为1017年阿勒颇的埃米尔,都没有导致敌对行动的恢复(特别是因为卡比尔继续向拜占庭人进贡,阿齐兹·道拉也迅速成为独立统治者)。哈基姆(Al-Hakim)在其领土上对基督徒的迫害,尤其是在他的命令下于1009年摧毁圣墓教堂,使两国关系重新开始紧张起来,并伴随着埃及人对阿勒颇的干涉,成为了法蒂玛与拜占庭外交关系的主要焦点,直到1030年代后期。


所以,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看,真正让拜占庭帝国的问题开始突出的,可能并非穷兵黩武,而是和平来得太突然,巴西尔二世之后的几任拜占庭皇帝也缺乏紧张感(裁剪军费、挥霍无度等),结果很快出现了承平日久的情况,就像澶渊之盟之后的宋军战力下降惊人一样。

拜占庭海军几乎唯一的威胁就是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人的压力下才出现了尼基弗鲁斯二世和巴西尔时代的盛况,而陆军也向来很依靠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亚人练级,这两个战线都消失后,拜占庭军队一时间无仗可打(在巴尔干和叙利亚都没有大的战事,是几百年来都罕见的,巴西尔晚年最后只能打打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之类的小国,结果却显得好像一生跟谁都在开战一样),造成了一系列新问题:

在整个1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拜占庭海军都面临着很少的挑战。随着阿拉伯海军的衰落,尤其是帝国与法蒂玛之间的关系基本转向和平,穆斯林的威胁已经消退。最后一次阿拉伯人对帝国领土的突袭记录是在1035年的基克拉泽斯,并在第二年被击败。罗斯(Rus)在1043年的另一次进攻被轻易击退,除了在乔治·马尼亚克斯(George Maniakes)的带领下短暂恢复西西里岛的尝试之外,也没有进行任何重大的海上远征。长期的和平与繁荣不可避免地导致军队的自满和疏忽。在巴西尔二世(976-1025)统治期间,亚得里亚海的防御权已委托给威尼斯人。在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5年)时期,陆军和海军都减少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兵役是由现金支付,从而增加了对外国雇佣军的依赖。大型舰队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当地军事指挥官管辖的小型中队,其目的更多是为了打击海盗,而不是与主要海上敌人对峙。

到了曼兹克尔特战役时期,拜占庭海军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

到11世纪后半叶,拜占庭海军已经成为其昔日自我的阴影,由于疏忽、军官无能和缺乏资金而衰落。Kekaumenos于1078年哀叹道:“以合理的巡逻为借口,(拜占庭的船只)除了运送小麦,大麦,豆类,奶酪,葡萄酒,肉,橄榄油,大量金钱以及其他任何东西外,别的都干不了“,在爱琴海的各个岛屿和海岸,它们经常“甚至在看到敌人之前就逃离,因此成为罗马人的尴尬”。

那么既然连曾经无敌了N+N个世纪的罗马海军,武备都是这种状态,陆军的战力迅速衰退最终败给以前看来不算很强势的塞尔柱人也就更不奇怪了。

user avatar

妈个鸡,同一个话题再也不写第三篇文章了:转自

一年多前,我翻译了安高德教授的《The Byzantine Empire, 1025-1204: a Political History》中的第二章并发表在专栏中,在哪之前我对其印象的了解仅限于贴吧文章的介绍和国内仅有的几本拜占庭中文著作的只言片语。安高德教授对他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严厉到让人觉得他就是头渴望疆土和功名而毫不在意后来者的独夫。

翻译完后,@郇宇找到我跟我讨论文章细节,文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巴西尔二世死之前,留下了巨额的财富——大概有20万塔兰特之多的黄金(译者注:约90吨;疑有误,应为20万磅),不包括宝石和其他的贵重物品。

他计算之后跟我说,如果这笔数字(单位为塔兰特)是真的,那么当时帝国的国库应该比肩当代美国的黄金储备——这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单位按磅来算,那又太过夸张。

再之后,当我翻译凯瑟琳.霍姆斯的《BASIL II AND THE GOVERNANCE OF EMPIRE (976–1025)》的第六章时,我发现这本著作有关于学界关于巴西尔的看法和她本人对于巴西尔二世遗产的评价。令我意外的是在这本书中她是很严肃的反驳了安高德教授的观点:

It is striking that Angold’s description of Basil’s hegemony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identifying the origins of these later eleventh-century malaises rather than with the detailed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alities of the reign itself.


当然,详细内容我在安高德与凯瑟琳的论战——关于巴西尔二世(下)一文中已经简略介绍过了。

那么学界到底如何看他呢?是否只有凯瑟琳一人持相关看法呢?

后来我在看Paul Magdalino主编的《 Byzantium in the Year 1000》中由法国历史学家Jean-Claude Cheynet编写的《Basil II and Asia Minor》时,作者对巴西尔的遗产也是持积极态度——除了继承人问题这点:

Basil II can with much greater certainty be reproached for not
having assured the continuity of the dynasty, for reasons which escape
us.145 In the end it was the struggle to establish a new dynasty, in
the absence of any dominant group of the aristocracy after Basil’s
subjugation of the Phokades,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foreign invasions,
rendered the situation uncontrollable.(P108)

除此之外,他也与凯瑟琳一样驳斥安高德的观点(两人都在驳斥安高德观点,而没有提及其他人是否已经足够说明学界中对他持有批评看法的只有他一位?)。


以我的搜索能力和精力所能了解到的关于巴西尔二世的学界信息大概就是如此了,我有理由相信现在现在学界对于他普遍持积极态度。

那么我希望我写的这篇文章可以为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学界有定论的问题作一个陈述,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简单的了解他。

——————————————————————————————————————

从哪讲起呢?不如我们从那20万塔兰特开始讲起吧。

20万这个数字最早是普塞留斯提出的,后来的史学家也将这个数据流传下来了。虽然普塞留斯在十一世纪中叶担任过高官,可能接触了相关的文档,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过于夸张。如果这是真的话那就意味着帝国经济会遭遇通货紧缩,但现有的考古证据和史料全然没有反应这一现象(《 Byzantium in the Year 1000》,P85),实际上当时的帝国经济是在高速发展的(关于相关的经济情况可以阅读Alan Harvey《economic Expansion in the Byzantine Empire, 900-1200》)。

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到另一种可能:这一数字可能出于修辞的需要,从而夸大了数目。这一情况在整个古典时代和中古是屡见不鲜的——无论是人数、军队数量还是财富数量都有可能出于修辞学的原因从而夸大。

换一个角度,普塞留斯的这个数据是不是可以用来说明巴西尔通过没收财产和重税积累大量财富呢?

恐怕也不能,尼基福鲁斯二世就曾为了筹集军费这样干过,但他的下场是在首都修筑堡垒防止民众攻击他。巴西尔时期的君士坦丁堡群众则从未这样对待过巴西尔。

那么巴西尔的财富从哪而来呢?遗产、战利品和强有力的税收体系。内战给帝国对帝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其结果改变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地产的分配,新的episkepseis(税区)出现在被没收的地产上。而无嗣的约翰一世的去世也让巴西尔继承了一大笔地产(位于亚美尼亚坎军区),从而有余力分配给心腹以及支持支持自己的事业。巴西尔.雷卡平的倒台也让他的地产流入巴西尔的手中(既是雷卡平家的人,早年也作为将军征战沙场)。帝国近来攻入的富饶的两河流域也给皇帝带来了不少战利品。更不用提跟东方与埃及的商业往来可以带给帝国多少利益(见兰斯洛特卿:巴西尔时期东部军事体系发展)。

巴西尔的相当一部分财富与战争密切相关,而安高德也说他的独裁统治离不开军队的支持。那么巴西尔到底对军队做了什么呢?他削弱了军队中跟福卡斯家族走得特别近的人的影响力,削弱了军区部队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战团化(tagmatisation)以及提高外籍部队的地位。这几条措施都非常的合乎情理及传统。除此之外东部军队已经不具备独立发动战役的能力了。军区部队中精锐的部分随时可以动员,而像不朽军这种与小亚细亚贵族关系密切的部队则直接被解散了。事实上皇帝有意限制军队的数量,而他的财库则能够让他动员远远多于此的部队——只要他愿意。

由罗斯人组成的部队和亚美尼亚人部队深受皇帝亲睐。前者仅忠诚于他一个人,这一传统在伊苏利亚王朝时期就存在了;而亚美尼亚人为尼基福鲁斯.福卡斯所怀疑,且在986年大败的时候救了皇帝的性命。

亚美尼亚人早在百年前就已经开始跟帝国关系密切起来,虽然君士坦丁七世时期还主张通过东部家族的关系网建立间接控制,但在数十年后的966/7年尼基福鲁斯二世就开始吞并亚美尼亚。前者支持帝国在外高加索扩大影响力是出于防御目的,而尼基福鲁斯的眼光早已转向安提托山脉以外的世界(关于10世纪的东扩其实很值得一说)。在近来的叛乱中,格鲁吉亚大公是福卡斯家族的支持者,而亚美尼亚大公则是斯科莱鲁的支持者。如果巴西尔不对两者有所动作的话,估计东疆是不得安宁,将他们纳入直接控制则是将地方精英吸纳入君士坦丁堡中央政权最有效的方法(Jean-Claude Cheynet)。小亚细亚贵族和高加索势力关系的紧密是不能被低估的,10世纪帝国东扩中,东部家族之所以垄断东部地区的高级职位就是因为他们与外高加索王公贵族们的关系网是不可替代的(福卡斯、斯科莱鲁等家族可能就来自亚美尼亚),而1022年尼基福鲁斯.福卡斯叛乱,格鲁吉亚也有支持。

吞并高加索部分王国还出于调控领土方便防御等目的,在巴西尔之前的诸位皇帝就在此地建立了一系列小军区,这是出于很多目的:作为防御支点抵挡阿拉伯人的侵袭、建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小军区而非并入东部现有军区以及支持帝国发动远距离侵袭。

当然有人(安高德)质疑这些举措使得缓冲国丧失,削弱了帝国的战略位置。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存在就能有效阻挡入侵呢?亚穆克河之败后,由于失去了对亚美尼亚精英们的控制,后者与阿拉伯人谈判让他们能够自由的通过亚美尼亚进攻帝国。况且巴西尔做的远不止这些(建立督军区等),他竭力保护和法蒂玛哈里发国的和平,并扶持阿勒颇的Mirdassi和Diyarbakir的Marwanid埃米尔国作为其盟友,这些小埃米尔国其居民大部分为基督徒(G. Hennequin, Catalogue des monnaies musulmanes. Asie prémongole. Les Salguqs et leurs successeurs (Paris, 1985), esp. 619–35.)。事实上塞尔柱人东进时就受到了他们的阻击。

有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巴西尔对叙利亚和新月沃地秉持着其祖父君士坦丁七世的消极态度,我个人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换:950s来帝国扩张最为迅猛的时候,其在东部的敌人只有连北叙利亚都控制不稳,亲兄弟也不帮忙的赛弗.道莱。等万事皆休时,法蒂玛已自埃及而来。当然处理新征服地区的一性论问题已经够诸位皇帝小心翼翼的处理了,更不用说尝试纳入更多的一性论人群。

从尼基福鲁斯给帝国纳入大量一性论人口时,帝国就面临如何处理他们的这个问题。巴西尔将这个问题与小亚细亚的社会结构重建结合起来,他将大量保加尔人、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引入小亚细亚,授予他们土地,而原来的小亚细亚贵族也不再拥有像之前福卡斯家族那样的影响力。虽然此举让其他地方的查尔西顿派沦为少数派,但这意味着这一政策的失败么?

如果我们看到突厥人进攻帝国东南边疆的场景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政策很接近成功了:Kachatur与Philaretos Brachamios作为安条克都督坐镇边疆;塔尔苏斯和乞里奇亚由Apellarip撑起防御、Hethum在埃德萨奋战;Gabriel在梅丽泰内;Thathul在马拉什。

以上这些人都是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

当然,巴西尔之后的皇帝们并没有尼基福鲁斯、约翰一世和巴西尔这样的执政合法性和声望,他们必须依靠讨好君士坦丁堡教会和首都群众来延续他们的统治,因此对待异端们并没有这三位皇帝这样自如。

我们必须承认,巴西尔没有留下一个继承人和帝国也不再存在像福卡斯家族那样具有统治力的大家族是导致帝国后续政治环境失控的重要原因(继承制度实在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但除此之外还能再多责怪他什么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罗马皇帝巴西尔二世,我们得把他放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再细细品味他的人生轨迹和治国方略。这位被称为“保加利亚屠夫”的皇帝,可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定义的人物。他的时代,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内外诸多挑战,而巴西尔二世,这位身高不高但意志如铁的统治者,硬是凭借他的铁腕和智慧,将这个庞大帝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回顾和评价这场201819赛季西班牙国家德比,巴塞罗那5:1皇家马德里的比赛。这场比赛之所以被人们记住并常常被提起,不仅仅是因为比分悬殊,更在于它是在一种特殊背景下进行的——这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没有C罗和梅西同时出现在国家德比首发名单中的一场焦点之战。这场比赛发生在2018年.............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位罗马皇帝,卢修斯·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Lucius Septimius Severus)。这家伙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一个北非的普通贵族,一路打拼到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传奇。要评价塞维鲁,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或“坏”,因为他的统治是复杂且充满矛盾的。.............
  • 回答
    哈德良,这位生于公元76年、卒于138年的罗马皇帝,无疑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的君主之一。他没有像图拉真那样在军事上开疆拓土,也没有像奥古斯都那样奠定帝国的基石,但他以其独特的统治方式和深远的影响力,在罗马的“五贤帝”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评价哈德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才能勾勒.............
  • 回答
    在东罗马帝国的漫长历史中,约翰一世·齐米斯喀斯的名字或许不像君士坦丁大帝或查士丁尼那样响亮,但若论及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重振帝国雄风的君主,他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这位出身贵族、靠军功一步步登上皇位的皇帝,其治国理政和军事才能都堪称卓越,为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短暂而辉煌的复兴。出身草莽与军事天赋的崛起.............
  • 回答
    .......
  • 回答
    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这位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即便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依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存在。他的一生,如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样,充满了耀眼的光芒,也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要评价曼努埃尔,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他统治下的帝国,以及他本人所扮演的角色。宏大的野心与不切实际.............
  • 回答
    .......
  • 回答
    尘埃落定:C罗1.05亿转尤文,梅罗时代的告别曲?对尤文与皇马的深远影响2018年夏窗,当尤文图斯以1.05亿欧元的天价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从皇家马德里带到都灵时,这笔交易无疑是当年夏天最重磅的转会新闻。它不仅仅是一笔球员的买卖,更像是在足球世界投下的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至今仍然值得.............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这场备受瞩目的国家德比:201718赛季西甲第36轮,巴塞罗那 22 战平皇家马德里。 这场比赛发生在2018年5月6日,地点是诺坎普球场。这场比赛在当时已经失去了联赛冠军归属的悬念,巴塞罗那几乎已经锁定联赛冠军,皇马则在为欧冠决赛做准备。但国家德比的意义远不止于积分,它承.............
  • 回答
    关于“罗马吧被疑似肖战粉丝或机器人水军爆吧,引发大量精罗和肉粒多群体支援”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首先,事件本身的性质:网络暴力与群体对峙 “爆吧”行为: “爆吧”在网络语境中通常指通过大量发布重复、无意义或攻击性内容,导致贴吧正常交流环境被破坏,甚至使吧主不得不关闭贴吧。如果.............
  • 回答
    关于《罗马人的故事》一书中将公元476年视为罗马帝国灭亡的节点,这无疑是其中一个核心的论述,也是历史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焦点。盐野七生女士在她的巨著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最终落脚于公元476年这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
  • 回答
    《罗马全面战争:重制版》(Total War: Rome Remastered)一出,我第一时间就下载体验了。作为一名玩了十几年《罗马全面战争》的老玩家,我对这款重制版可以说是带着满满的期待,同时也夹杂着一些忐忑。毕竟,原版《罗马全面战争》在我心中早已是神作级别的存在,能否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赋予它.............
  • 回答
    《罗马2:全面战争》这款游戏,对于很多热爱历史题材策略游戏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存在。当初发售时的种种波折,让它在一段时间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历经多年的更新和打磨,它已经蜕变成了一款真正能让历史爱好者沉醉其中的史诗级作品。首先,从战略层面讲,它延续了“全面战争”系列一贯的宏大叙事和深.............
  • 回答
    《罗马》这部剧,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围观心态,觉得也就是个历史正剧,但没想到,它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劲儿”。它不像很多宫廷剧,天天就围着皇帝贵族转,把底层人民当背景板。这剧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把目光牢牢地钉在了两个普通士兵身上——卢修斯和普洛,还有他们周围的家人朋友,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你.............
  • 回答
    .......
  • 回答
    20212022赛季意甲第20轮,尤文图斯在主场安联球场凭借德里赫特的制胜进球,以10力克来访的罗马。这场比赛对于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尤文图斯渴望巩固积分榜上的位置,而罗马则希望能在强敌身上全取三分,为赛季下半程注入强心剂。比赛进程与关键节点:比赛一开始,双方都显得比较谨慎,中场争夺激烈,鲜有直接威.............
  • 回答
    1204年,对于世界历史,特别是对于那个曾经辉煌的东罗马帝国,无疑是一个极其沉重且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的东方继承者,被第四次十字军的勇士们攻陷,随之建立起的拉丁帝国,更是让这个古老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为历史学家津津乐道。要评价120.............
  • 回答
    在罗马中央火车站,一位意大利女记者在进行现场直播时,突如其来的袭击事件,无疑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上:欧洲的移民危机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挑战。当时,这位记者正在罗马特米尼车站,一个欧洲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记录那些因各种原因滞留在此、无处可去的难民的生活状况。她试图通过镜头向公众展示.............
  • 回答
    要评价《罗马浴场》这部动画,我们得先理清它的核心魅力在哪儿。这部番剧,说实话,骨子里透着一股子“不正经”的劲儿,但就是这股不正经,把它和其他很多卖肉卖萌的番剧区分开了。首先,得说说它的题材。“穿越题材” 是一个用了无数次的梗了,但《罗马浴场》巧妙地把这个梗玩出了新花样。它不是让你穿越回去当英雄救美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