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罗马人的故事》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灭亡于476年的观点?

回答
关于《罗马人的故事》一书中将公元476年视为罗马帝国灭亡的节点,这无疑是其中一个核心的论述,也是历史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焦点。盐野七生女士在她的巨著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最终落脚于公元476年这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以及与之相对的学术观点和历史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公元476年这个日期之所以被如此广泛地接受和引用,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这一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被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塞(Odoacer)废黜,并被送往意大利南部。奥多亚塞并没有像以往的蛮族首领那样,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而是将西罗马帝国的皇冠和权杖送往君士坦丁堡,献给了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从形式上看,西罗马帝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至此便不复存在了。

盐野七生女士的观点,我认为是高度聚焦于“国家”或“政权”的存续性这个维度。她将罗马帝国视为一个具体的、有形的政治组织,一个能够有效统治并管理广阔疆域的中央集权机构。当这个机构的最高统治者被驱逐,其权力象征被移走,且再也无人能够合法地继承并恢复这种统治时,那么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西罗马帝国”,其生命周期也就走到了尽头。她的叙述风格往往是直观的、情节性的,擅长捕捉历史中的关键人物和决定性瞬间。在《罗马人的故事》中,她似乎更倾向于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终点”,一个能够让他们对这段漫长历史有一个明确的收尾。她可能认为,过分纠缠于罗马“文化”、“制度”的延续性,会模糊掉“帝国”作为政治实体在特定时空下的消失这一事实本身。

支持476年作为灭亡节点的理由,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权力的断裂: 如前所述,皇帝被废黜,西罗马帝国失去了其最高统治者,也失去了其政治上的合法性核心。
行政体系的瓦解: 虽然罗马的行政制度在后期已经严重衰败,但476年之后,即使有蛮族王国在意大利建立,也再未能有效整合原有的罗马行政架构,各地封建势力开始崛起,中央的有效控制力消失。
标志性事件: 历史叙事往往依赖于清晰的事件节点来构建时间线。476年提供了一个戏剧性、容易记忆的转折点,便于理解和传播。

然而,将罗马帝国灭亡仅仅限定在476年,也面临着不少批评和反思,而这些反思恰恰构成了评价这一观点的另一面:

历史的连续性与演变性: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帝国并非像灯泡一样说灭就灭,而是一个渐进衰落、演变的过程。476年与其说是“灭亡”,不如说是“转折”或“转型”。即使西罗马帝国消失了,但罗马的法律、语言(拉丁语的演变)、教会、文化、城市生活方式等等,在很多地区依然以各种形式延续了数百年,甚至至今仍有影响。
东罗马帝国的存在: 许多历史学家强调,将“罗马帝国”的终结仅仅放在476年,忽略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存在。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许多制度和传统,并且一直以“罗马人”自居,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才宣告灭亡。因此,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罗马帝国的生命线并未在476年就完全中断。
蛮族王国的罗马化: 废黜皇帝的奥多亚塞,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了罗马的行政和法律体系,并在名义上臣服于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续建立的蛮族王国,如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罗马的文化和制度,并试图恢复罗马的秩序。这种“罗马化”的进程,使得476年显得不那么绝对。
“灭亡”定义的模糊性: “灭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失去了所有领土?失去了最高统治者?失去了中央集权?还是失去了其文化主导地位?不同的定义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盐野七生女士在《罗马人的故事》中,或许是出于其叙事策略的考虑,选择了一个具有明确终结性的日期来收束西罗马帝国的篇章。她的文字极富感染力,她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事物,并提取其最本质的特征。 她笔下的罗马,既有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有普通人在帝国变迁中的挣扎与适应。她可能认为,与其说罗马帝国是“被灭亡”的,不如说它自己逐渐“失去了生机”,最终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476年,正是这个“生机”彻底消失的那个节点。

总的来说,评价《罗马人的故事》中“476年灭亡”的观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这是一个高度提炼和象征化的历史节点,它准确地指出了西罗马帝国作为独立政治实体在西方彻底终结的时刻,并且在形式上具有无可辩驳的标志性意义。 对于想要理解帝国衰亡过程中关键转折点、并希望得到一个相对清晰的历史收尾的读者而言,这个观点具有很高的价值和说服力。

然而,这并非唯一或绝对的历史解释。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渐进的、多元的,并且充满了延续与断裂的交织。从更宏观、更注重文化和制度延续性的角度来看,476年只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而非一个彻底的句号。理解盐野女士的观点,同时也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研究背景下,才能形成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

她的观点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她为西罗马帝国这艘巨轮找到了一个明确的沉没时间点,这个时间点虽然不代表大海因此就失去了波涛,也不代表所有漂浮的残骸一夜消失,但它确实标志着这艘巨轮曾经的航程,至此已经宣告结束。而作为读者,我们需要明白,这艘巨轮留下的许多宝贵遗物,仍在时间的海洋中继续漂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私以为盐野七生的观点还没有需要评价的价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罗马人的故事》一书中将公元476年视为罗马帝国灭亡的节点,这无疑是其中一个核心的论述,也是历史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焦点。盐野七生女士在她的巨著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最终落脚于公元476年这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
  • 回答
    对于将卡卡罗特(孙悟空)描绘成“冷血”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能引发讨论的观点。毕竟,在很多人心中,悟空的形象一直是善良、热血、甚至有点傻乎乎的。如果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又该如何看待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悟空身上确实存在一些,在常人看来,可.............
  • 回答
    P社《Imperator: Rome》2.0“Invictus”更新详细评价P社的《Imperator: Rome》(以下简称《英白拉多:罗马》)在经历了数次更新和玩家的反馈后,终于迎来了其最重要的一次重大更新—— 2.0“Invictus”(不屈)。这次更新对游戏的核心机制、玩法内容、用户界面都进.............
  • 回答
    明末时期,郑成功和永历皇帝分别向日本德川幕府和罗马教廷求援,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极具戏剧性与复杂性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它们都反映了在国家危亡之际,统治者为求一线生机而采取的非常规手段。先说郑成功向日本德川幕府借兵一事。郑成功,这位南明政权的军事领袖,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过程中,确实有过与日本方.............
  • 回答
    《鬼话:希腊罗马靠人力桨征服地中海》——一篇充满争议的“反思”之作何新的新文章《鬼话:希腊罗马靠人力桨征服地中海》(以下简称《鬼话》),一经发布便在学术界和民间引发了巨大的波澜。这篇文章以其“另辟蹊径”的视角,挑战了长期以来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希腊罗马文明及其军事扩张的叙事,将目光聚焦于“人力桨”这一看.............
  • 回答
    翩然精灵,定格永恒——奥黛丽·赫本与《罗马假日》的 timeless charm提起奥黛丽·赫本,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女演员”标签,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光辉,一种穿越时空的优雅与纯真。她就像是从古典油画中走出的精灵,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轻盈地降落在世间,却又在人们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记。奥.............
  • 回答
    穿越到奥斯曼帝国,想效仿朱元璋光复罗马,这可不是件容易事,难度系数堪比登天。朱元璋当年面临的是一个风雨飘摇、被蒙古统治了近百年、文化断裂的中国,而罗马帝国的残余则早已被奥斯曼人自己吞噬殆尽,并且这个“罗马帝国”的概念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历史遗产,而非一个实际存在的政治实体。不过,既然是脑洞大.............
  • 回答
    缅甸驱逐罗兴亚人的事件,是一场令人痛心且争议巨大的悲剧,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人权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评价这件事,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复杂性,包括历史渊源、宗教与民族矛盾、政治动因、国际社会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历史的阴影与民族身份的争议:要理解这场危机,首先得回到历史。罗兴亚人是.............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位罗马皇帝,卢修斯·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Lucius Septimius Severus)。这家伙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一个北非的普通贵族,一路打拼到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传奇。要评价塞维鲁,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或“坏”,因为他的统治是复杂且充满矛盾的。.............
  • 回答
    关于“罗马吧被疑似肖战粉丝或机器人水军爆吧,引发大量精罗和肉粒多群体支援”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首先,事件本身的性质:网络暴力与群体对峙 “爆吧”行为: “爆吧”在网络语境中通常指通过大量发布重复、无意义或攻击性内容,导致贴吧正常交流环境被破坏,甚至使吧主不得不关闭贴吧。如果.............
  • 回答
    哈德良,这位生于公元76年、卒于138年的罗马皇帝,无疑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的君主之一。他没有像图拉真那样在军事上开疆拓土,也没有像奥古斯都那样奠定帝国的基石,但他以其独特的统治方式和深远的影响力,在罗马的“五贤帝”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评价哈德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才能勾勒.............
  • 回答
    要评价罗马皇帝巴西尔二世,我们得把他放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再细细品味他的人生轨迹和治国方略。这位被称为“保加利亚屠夫”的皇帝,可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定义的人物。他的时代,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内外诸多挑战,而巴西尔二世,这位身高不高但意志如铁的统治者,硬是凭借他的铁腕和智慧,将这个庞大帝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
  • 回答
    《罗马全面战争:重制版》(Total War: Rome Remastered)一出,我第一时间就下载体验了。作为一名玩了十几年《罗马全面战争》的老玩家,我对这款重制版可以说是带着满满的期待,同时也夹杂着一些忐忑。毕竟,原版《罗马全面战争》在我心中早已是神作级别的存在,能否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赋予它.............
  • 回答
    在东罗马帝国的漫长历史中,约翰一世·齐米斯喀斯的名字或许不像君士坦丁大帝或查士丁尼那样响亮,但若论及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重振帝国雄风的君主,他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这位出身贵族、靠军功一步步登上皇位的皇帝,其治国理政和军事才能都堪称卓越,为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短暂而辉煌的复兴。出身草莽与军事天赋的崛起.............
  • 回答
    《罗马2:全面战争》这款游戏,对于很多热爱历史题材策略游戏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存在。当初发售时的种种波折,让它在一段时间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历经多年的更新和打磨,它已经蜕变成了一款真正能让历史爱好者沉醉其中的史诗级作品。首先,从战略层面讲,它延续了“全面战争”系列一贯的宏大叙事和深.............
  • 回答
    《罗马》这部剧,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围观心态,觉得也就是个历史正剧,但没想到,它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劲儿”。它不像很多宫廷剧,天天就围着皇帝贵族转,把底层人民当背景板。这剧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把目光牢牢地钉在了两个普通士兵身上——卢修斯和普洛,还有他们周围的家人朋友,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你.............
  • 回答
    《欧陆风云:罗马》,这款由Paradox Interactive倾力打造的策略游戏,无疑是策略游戏界的一朵奇葩。它将玩家置于公元前304年的地中海世界,一个充满蛮族威胁、政治阴谋和帝国崛起的时代。不同于许多架空历史的策略游戏,《欧陆风云:罗马》以其深厚的历史厚重感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赢得了无数硬核策.............
  • 回答
    20212022赛季意甲第20轮,尤文图斯在主场安联球场凭借德里赫特的制胜进球,以10力克来访的罗马。这场比赛对于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尤文图斯渴望巩固积分榜上的位置,而罗马则希望能在强敌身上全取三分,为赛季下半程注入强心剂。比赛进程与关键节点:比赛一开始,双方都显得比较谨慎,中场争夺激烈,鲜有直接威.............
  • 回答
    1204年,对于世界历史,特别是对于那个曾经辉煌的东罗马帝国,无疑是一个极其沉重且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的东方继承者,被第四次十字军的勇士们攻陷,随之建立起的拉丁帝国,更是让这个古老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为历史学家津津乐道。要评价120.............
  • 回答
    要评价《罗马浴场》这部动画,我们得先理清它的核心魅力在哪儿。这部番剧,说实话,骨子里透着一股子“不正经”的劲儿,但就是这股不正经,把它和其他很多卖肉卖萌的番剧区分开了。首先,得说说它的题材。“穿越题材” 是一个用了无数次的梗了,但《罗马浴场》巧妙地把这个梗玩出了新花样。它不是让你穿越回去当英雄救美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