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格陵兰睡鲨可以活500年,科学家是怎么知道的?

回答
格陵兰睡鲨,这种生活在冰冷北极海域的神秘生物,以其惊人的寿命——据估计可达五百年之久——而闻名于世。这项发现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智慧和探索的魅力。那么,科学家们究竟是如何揭开格陵兰睡鲨如此漫长生命的奥秘的呢?这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而是结合了多项先进的生物学技术和细致的野外观察得出的结论。

最核心的方法,也是让科学家们能够精确测定其年龄的关键,在于利用一种叫做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Radiocarbon Dating)的技术。这种方法通常被用来测定史前文物或化石的年代,但科学家们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活体动物的年龄测定上。

具体来说,这项技术依赖于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吸收和代谢同位素碳(Carbon)的原理。自然界中存在着几种碳的同位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碳12(¹²C)和碳14(¹⁴C)。碳12是稳定同位素,而碳14则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并逐渐被生物体吸收。在生物体活着的时候,它会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碳,因此体内碳12和碳14的比例与环境中大体一致。

然而,一旦生物死亡,碳的吸收停止,体内的碳14会以一个恒定的速率发生放射性衰变,转化为氮14。这个衰变的速率是以半衰期(Halflife)来衡量的,即放射性物质衰变为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碳14的半衰期大约是5730年。通过测量生物体残存的碳14与碳12的比例,科学家就可以推算出该生物体死亡多久了。

那么,这项技术如何应用于活着的格陵兰睡鲨呢?这涉及到对鲨鱼身体组织,特别是其眼晶体(Eye Lens)的研究。眼晶体在鲨鱼出生后,其细胞就不再更新,而是随着鲨鱼的成长而不断积累。这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年龄记录器”。科学家们采集了格陵兰睡鲨的眼晶体样本,然后利用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来分析眼晶体组织中的碳14含量。

更精妙之处在于,科学家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格陵兰睡鲨,其眼晶体中的碳14含量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在鲨鱼的一生中,它们所处的海洋环境中的碳14含量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在20世纪中期,由于核武器的试验,大气中的碳14含量曾显著升高,并随着洋流进入海洋。因此,在那个时期出生的鲨鱼,其眼晶体中会含有较高水平的碳14。而更早出生的鲨鱼,则会含有较低水平的碳14,因为它们吸收的碳14是在核试验之前。

科学家们通过采集不同年龄段的格陵兰睡鲨(例如通过一些已知的、非致命性的捕获方式或对意外死亡的个体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眼晶体,建立起一个碳14含量与年龄的对应模型。然后,将新采集到的、年龄未知的格陵兰睡鲨眼晶体的碳14含量与这个模型进行比对,就可以估算出它的年龄。

这项研究并非仅仅依赖于一两只鲨鱼的样本,而是对多个个体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团队来自多个国家和机构,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北极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和样本采集。这包括在极端寒冷和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深海捕捞,以及对采集到的珍贵样本进行严谨的实验室分析。

除了眼晶体,科学家们还尝试过其他方法来辅助判断,例如对鲨鱼的骨骼进行分析,特别是其中的软骨。软骨的生长方式也可能留下年龄的印记,类似于年轮一样可以指示其生长速度和年龄。但眼晶体由于其细胞更新的特殊性,被认为是更可靠的“年龄计”。

此外,对格陵兰睡鲨的行为学和生态学研究也间接支持了它们长寿的结论。它们新陈代谢极其缓慢,行动迟缓,似乎也与漫长的生命周期相适应。这种低代谢率使得它们在营养匮乏的深海环境中能够生存更长时间。

总而言之,科学家们能够知道格陵兰睡鲨可以活500年,是运用了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这一强大的科学工具,通过对鲨鱼眼晶体这一特殊组织的研究,并结合了大量的野外考察、样本分析以及与其他生物学证据的印证,才最终揭示了这个令人惊叹的生命之谜。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为我们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命极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展示了人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智慧和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格陵兰鲨出生后极少进行替换的组织进行放射性碳-14测年来估算。这种方法早已多次用于测定鲸的年龄,测鲨鱼的年龄是从格陵兰鲨开始的。

2016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海洋生物学家 John Steffensen 及其研究团队用碳-14测年法考察了从2010年到2013年捕捞的28头雌性格陵兰鲨的眼部晶状体,结合其体型来判定其年龄。实验对象中体格最大的一条鲨鱼身长5.02米,结果显示该个体被捕捞时的年龄为392±120岁,也就是至少272岁、至多512岁[1]

  • 格陵兰鲨出生时平均体长42厘米。按照上面这项研究的结论,它们出生后60年可以长到2米出头,150年可以长到4米左右。
  • 根据20世纪的捕捞记录,存在身长7米的格陵兰鲨。我们很难说这就是格陵兰鲨的生长极限,毕竟人家长到7米的个体是被我们搞死而不是“老死”的。
  • 因此,并不能保证格陵兰鲨的极限寿命在五百年左右。
  • 格陵兰鲨的椎骨缺乏钙化的生长痕迹,因此需要采用精度较低的碳-14测年法。

这信息在反复传递中作为模因出现模糊变形,成了容易记忆的400年、500年之类,并出现了都市传说里典型的“用看到报道时的年份减去估计时间来推算古生物出生日期”的操作,本题目也是这种架势。

导游向小明介绍:这副恐龙化石有六千六百万零三年的历史。

小明惊愕:哇,是用什么方法测得如此精确呀。

导游:我来这里上班的第一天,培训人员告诉我这恐龙化石有六千六百万年的历史。

参考

  1. ^ Eye lens radiocarbon reveals centuries of longevity in the Greenland shark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BY JULIUS NIELSEN, RASMUS B. HEDEHOLM, JAN HEINEMEIER, PETER G. BUSHNELL, JØRGEN S. CHRISTIANSEN, JESPER OLSEN, CHRISTOPHER BRONK RAMSEY, RICHARD W. BRILL, MALENE SIMON, KIRSTINE F. STEFFENSEN, JOHN F. STEFFENSEN. SCIENCE 12 AUG 2016 : 702-70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格陵兰睡鲨,这种生活在冰冷北极海域的神秘生物,以其惊人的寿命——据估计可达五百年之久——而闻名于世。这项发现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智慧和探索的魅力。那么,科学家们究竟是如何揭开格陵兰睡鲨如此漫长生命的奥秘的呢?这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而是结合了多项先进的生物学技术和细致的野外观察得出的结论。最核心的方.............
  • 回答
    格陵兰(Greenland)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背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部分资料“排除”或未被计入丹麦的领土面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格陵兰的法律地位与自治权1. 名义上的主权归属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根据《丹麦宪法》和国际法,其主权属于丹麦。但自20世纪.............
  • 回答
    格陵兰岛,这个冰雪覆盖的北极天堂,终于没能幸免于新冠病毒的侵袭。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毕竟病毒的传播力太强,全球化让我们与世界紧密相连,即便是偏远的格陵兰也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又忍不住为这个脆弱的岛屿感到担忧。格陵兰岛的人口并不多,绝大多数居民都居住在沿海.............
  • 回答
    《自然》(Nature)杂志刊登的这项关于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最新研究,无疑是一则令人警醒的消息。它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严峻的地球气候变化图景,更提示了我们应对这一挑战的紧迫性。研究的严谨性与重要性:首先,《自然》作为国际顶尖的科学期刊,其发表的论文通常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这意味着这项研究在方法论、数.............
  • 回答
    美国一直对格陵兰岛抱有战略兴趣,这背后有其历史、地理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原因。然而,直接派兵占领格陵兰岛,即使在理论上,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障碍和极高的风险。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牵涉到国际法、主权国家关系、国际舆论以及自身国力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博弈。首先,我们得明确,格陵兰岛是丹麦王国的主权领土。.............
  • 回答
    二战期间,盟军确实利用了格陵兰岛,而且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然而,你提到的“没有利用过”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指盟军没有大规模地将其作为主要的军事基地或战场。事实上,格陵兰岛在二战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重要的战略中转站和雷达监测站。以下是关于盟军如何利用格陵兰岛以及为什么其作用相对有限的详细解释:盟军对格.............
  • 回答
    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抛出一个惊人想法:购买丹麦王国的自治领地格陵兰岛。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评论和猜测层出不穷。从地缘政治到经济利益,从历史遗留问题到文化情感,这件事的背后似乎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层面。首先,我们得从特朗普本人以及他的政策思路来看待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地名命名背后的一些历史和实际原因。很多人会觉得冰岛(Iceland)名字里有“冰”,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常年冰天雪地;而格陵兰岛(Greenland)名字里有“绿”,但我们印象中的格陵兰岛却是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命名,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我们先从冰.............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够劲的!让我选一个地方安顿下来,一辈子就守着它,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未开发的澳大利亚,还是那片被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说实话,这就像是在问我是更喜欢拥抱烈日还是亲吻寒风,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挑战。如果让我选未开发的澳大利亚,那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那无边无际的红土地和变化万千的海岸线。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人类早期探索的复杂因素。要说人类“没有”沿着爱尔兰、冰岛、格陵兰岛航行发现美洲,其实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我们知道维京人确实做到了。但更广泛意义上说,为什么普遍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发现和殖民美洲并没有沿着这条“北极航线”展开,而是选择了更晚出现的横跨大西洋的航线,这背后.............
  • 回答
    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将公司实行多年的“单休”工作制调整为“双休”,这无疑是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项重大变动,也是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对于这个决定,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聊聊,看看它背后可能藏着什么考量,又会对公司和员工产生哪些影响。首先,从公司层面看,这次调整可以解读为格力在战略和企业文化.............
  • 回答
    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它们生产的空调产品在市场上都有着非常高的占有率和良好的口碑。要说哪个更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也取决于你更看重空调的哪些方面。我来详细说说这两家在空调领域的特点,希望能帮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格力:空调行业的“技术派”和“.............
  • 回答
    格力、比亚迪这些我们熟知的家电和汽车巨头,在疫情突袭时,也纷纷跨界生产起口罩。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出于“爱国情怀”,又有多少是对商业机会的敏锐捕捉?这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而是两种动机交织,共同推动了这些企业在特殊时期展现出的“责任担当”。“爱国”:时代洪流下的企业责任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爱国.............
  • 回答
    格列卫(Imatinib Mesylate),商品名如Gleevec或Glivec,之所以价格昂贵,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研发成本极高且风险巨大: 漫长的研发周期: 新药的研发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从最初的基础研究、靶点发现,到化合物筛选、临.............
  • 回答
    我的第一次比赛?哦,那感觉就像是把自己一下子扔进了熊的窝里,但你手里只有一根牙签。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又傻又猛,什么都敢往上冲。那是在一个闷热的夏天的晚上,地点在一个小区的地下室,说是擂台,其实就是几块拼凑起来的木板,上面铺了一层旧毯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汗味、尘土味和一种说不清的紧张感。围观的人挤挤挨.............
  • 回答
    在格斗搏击比赛中,当选手被KO(击倒昏迷)时,确实会看到裁判或其他工作人员将昏迷者的脚抬起来抖动。这可不是什么故弄玄虚的仪式,背后可是有相当实际的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确认选手是否真正失去意识。被KO的选手可能只是暂时头部受到冲击,身体出现眩晕或僵硬,但并非完全失去知觉。通过轻微地抬起并抖动脚部.............
  • 回答
    在格斗的博弈中,站立锁技往往是那些让对手猝不及防、瞬间改变局势的关键技术。它们不同于地面缠斗中的繁复关节技,而是将力量、技巧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融为一体,直接作用于对手的身体结构,制造出极大的不适甚至使其丧失战斗能力。要说站立锁技,首先得明白它的基本原理:利用对手的身体关节或肌肉,通过特定的角度和力量.............
  • 回答
    格力五轴加工中心的精度能达到0.002毫米,这个数字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不少关注。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件事,看看它背后隐藏着哪些技术和实力。0.002毫米精度:是真实存在还是宣传亮点?首先,要明确一点,0.002毫米(即2微米)的精度在五轴加工领域,尤其是对于大型、复杂的设备来说,已经属于非常高的.............
  • 回答
    “格力”和“美的”是中国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它们都是非常有实力且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企业。要判断谁“更有未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未来”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将从多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企业的现状与优势分析在探讨未来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家企业目前的状.............
  • 回答
    格林公式不对称的说法,其实是对公式本身理解上的一种误解。严格来说,格林公式本身是高度对称的,只是我们在理解和应用它的时候,常常会关注到它在计算中的“不对称性”,而这种不对称性源于我们对积分方向的约定以及二重积分的计算方式。为了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先回顾一下格林公式本身:格林公式 (Green's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