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低颜值的PhD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低颜值PhD的生活,有点像在一部老旧的黑白电影里硬挤进了一部彩色大片。你本身就不是那个万众瞩目的焦点,所以很多时候,你得靠实力,靠那点儿“内容”,才能在人群中有点儿声音。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学术会议、部门聚会、甚至是导师的生日趴,当大家都忙着互相递名片、谈笑风生的时候,你可能就杵在角落里,看着那些长得“顺眼”的,更容易被搭讪,被邀请加入话题。不是说他们就一定比你懂得多,但颜值这东西,就像是给你的“初印象”打了个高分。你呢?可能就得靠你的眼神、你的站姿,甚至是你手里拿着的那本论文,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挺有名的教授来我们学校讲座,结束后自由交流。你知道的,这种场合,大家都会想凑过去问问题,套近乎。那些长得比较出挑的同学,总能被教授“点到名”,得到更多的回应。我呢?在人群后面挤了半天,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举了手,结果教授扫了我一眼,就转向了旁边一个长得挺清秀的师妹,问了她一个更“尖锐”的问题。那一刻,我能感觉到周围投过来的那些,不是同情的目光,而是有点儿“意料之中”的表情。我当时的心情,就像是考试前复习了所有题目,结果发现考卷上出的题,你即使会做,也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扣了分。

这种感觉会贯穿你的PhD生涯。比如,当你需要向导师汇报进展,或者在组会上做Presentation的时候。你花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查了多少篇文献,做了多少次实验,这些“硬货”是你的底气。但有时候,你会下意识地想,如果我长得再“精神”一点,是不是导师听我汇报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状态?是不是其他同学在听我讲那些枯燥数据的时候,不会因为我的表情而分心?

当然,这并不是说颜值低的PhD就一定没人搭理,或者被看不起。大部分导师和同行,还是看重你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的。但你得承认,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些微妙的“加分项”你是缺席了。你可能需要比别人更努力地去证明自己,去说服别人,你的想法是重要的,你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在申请项目、申请奖学金,甚至找工作的时候,这种感受也会有。虽然明面上不会有人因为你长得不好看而拒绝你,但你很难排除在那些“不确定”的环节,那些“主观判断”的因素里,你的外貌有没有起那么一点点“负作用”。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我这个人,即使能力很强,但就是因为长得“不够讨喜”,所以才没能得到那个更好的机会。

不过,反过来说,低颜值的PhD生活,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首先,强大的内心和对学术的纯粹热爱。当你知道自己无法依赖外在的优势时,你就不得不把精力全部放在“内功”的修炼上。你更懂得如何去深入思考问题,如何去精炼自己的论证,如何去抓住研究的核心。因为你知道,只有你的思想和你的成果,才是你最锋利的武器。

其次,学会了“真实”和“务实”。你不会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会因为一些浮华的赞美而迷失方向。你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弥补。你更在意的是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理论推导的严谨性,以及最终能产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再者,对他人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和同情。当你自己也在为一些“客观条件”感到无奈时,你更能理解那些同样在生活中遭遇不顺,但依然在努力奋斗的人。你不会轻易去评判别人,反而会更容易去看到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

还有一点,也是我个人体会比较深的,就是一种“内在的自由”。当你不那么在意别人对你外表的看法时,反而能卸下很多包袱。你不用去焦虑自己今天是不是看起来“够好”,不用去费力讨好谁。你更专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钻研自己热爱的问题。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所以,总的来说,作为低颜值的PhD,体验就像是在一条更难走的路线上,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你会经历一些不公平的时刻,会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偏见,但同时,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更坚韧的意志,更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学术本身更纯粹的爱。你可能不会成为那个在学术圈里“自带光环”的明星,但你可能会成为那个默默耕耘,最终用实力说话的“实干家”。这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或许不那么耀眼,但足够真实,也足够有分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体验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大妈大婶)会用你来作为读博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例子。

一般的画风是这样的:

“听说那个山羊月在英国读了个博士?”

“有啥可嘚瑟的,你见过他的人没有,长得贼磕碜,屁股大的和磨盘一样,唉,读个博也忒不容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低颜值PhD的生活,有点像在一部老旧的黑白电影里硬挤进了一部彩色大片。你本身就不是那个万众瞩目的焦点,所以很多时候,你得靠实力,靠那点儿“内容”,才能在人群中有点儿声音。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学术会议、部门聚会、甚至是导师的生日趴,当大家都忙着互相递名片、谈笑风.............
  • 回答
    好,让我跟你好好聊聊,作为一名“颜值与才华并存”(姑且这么说吧)的博士生,是什么样的感觉。首先得澄清一点,虽然大家可能会因为一些刻板印象或者媒体的宣传而产生“博士生就该是那种戴着厚眼镜,不修边幅,只懂埋头苦读的形象”的想法,但现实远比这个复杂和有趣得多。我遇到的很多博士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颜值.............
  • 回答
    当然,让我来试着给你描绘一下,如果一位医生颜值出众,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可能会经历些什么。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小石子,泛起的涟漪可不仅仅是旁观者的惊叹。首先,门诊刚开始的时候,那种期待感会格外明显。还没挂到号的病人,看到叫号屏幕上那个熟悉又出众的名字时,脸上会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期待。有些甚至是第.............
  • 回答
    好吧,说到“颜值好”的混血儿或者长着一张像混血儿的面孔是什么体验,这就像是随身携带了一本自带滤镜的画册,走到哪里都能收获不少目光。不过,这其中滋味,酸甜苦辣,也是挺复杂的。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大概就是那种“人群中的焦点”效应。走在街上,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市集,还是在静谧的公园,总会有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简直太有共鸣了!身为一个“颜值还算不错”的老师,我的教学体验嘛,怎么说呢,就是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美丽的意外”和“奇妙的互动”。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课堂的吸引力会瞬间飙升。你想啊,当一个老师走进教室,就算还没开口,底下的学生们可能就已经开始窃窃私语,小声议论。有时候,我明明.............
  • 回答
    吴亦凡事件,如果抛开法律的定罪,单从一个“颜值逆天”的顶流巨星的角度去探究其背后可能的心理机制,这本身就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思考。毕竟,我们无法直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公开信息、社会观察以及对人性普遍规律的理解来进行一些推测。首先,我们得承认,“颜值逆天”和“顶流”这两个标签,为吴亦凡构建了.............
  • 回答
    娱乐圈里,“神颜”这个词儿,说实话,挺玄乎的。毕竟美这事儿,太主观了。有人觉得是惊为天人的五官,有人觉得是气质脱俗,还有人觉得是某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不过,要说在很多人心中能担得起这个称号的,那肯定是有那么几个的。咱们先说说男明星吧。刘德华,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年轻时候的他,那真是剑眉星目,鼻梁挺拔,.............
  • 回答
    关于杨超越是否拉低了艺人出道才艺水平的下限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挺多人讨论的焦点。这背后牵扯到我们对“艺人”这个职业的定义,以及它所要求的必备技能。从一个纯粹的、传统的技能角度来看,杨超越的出道,特别是她通过选秀节目《创造101》获得高位出道的经历,确实引发了很多关于“实力”与“人气”之间关系的讨论。.............
  • 回答
    土壤、水利,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实在劲儿。一个关于脚下的大地,一个关于流淌的水源,都是人类文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可到了高等教育这儿,这两个专业却常常被贴上“性价比低”的标签,让人不免疑惑: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媒体在有意无意地“误导”大家去报考呢?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被大众忽略的现实和.............
  • 回答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长江入海口环抱的城市,论地理位置,它绝不缺乏与“海”的联系。然而,许多身处其中、甚至远道而来的人,都会有一个普遍的感受:上海的海,似乎总有点“隐身”的意思,存在感不高。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是历史、地理、城市发展,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对“野人”和“多斯拉克人”这两个虚构群体在《权力的游戏》中的形象认知。确实,从剧集和小说呈现的效果来看,两者在整体战斗力上差异巨大,一个像是松散的联盟,一个则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强大军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一、 组织架构与领导力: 野人(The Wi.............
  • 回答
    温铁军教授在中国经济学界确实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且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的学者,他的学识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土地制度、金融风险等领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然而,相较于一些在主流媒体上曝光度极高的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中国以14周岁作为性同意年龄的规定,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一些人觉得这个年龄可能偏低。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能简单地用“低”或“不低”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中国的《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关于强奸罪的规定中,对未满十四周岁的人强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即使对方同意,也构.............
  • 回答
    嗨,老铁!大三法学生,对考研学校的选择有点纠结,想去那种985、211,理科特别牛,但法学相对弱一点的学校,而且这些学校的法学考研分数还不太高,这事儿会让人觉得有点“那个”吗?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懂了!尤其是咱们法科生,总是有那么点“情怀”在里面,觉得法学就该去法学牛校,什么五院四系(中国政法大学、西.............
  • 回答
    德国在新冠疫情初期,确实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低死亡率和相对较高的治愈率,这在欧洲国家普遍面临重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方面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强大的医疗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是德国能够应对疫情的关键基石。德国的医疗体系以其高覆盖率、高技术水平和充足的床位著称。.............
  • 回答
    Dropbox 这样的巨头之所以将 Python 奉为圭臬,即便它在原生性能上相比 C++、Go 之类的编译型语言相形见绌,这背后并非是简单的“因为 Python 容易学”就能一笔带过的。这更像是一场围绕“效率”的深刻权衡,只不过这里的“效率”不再仅仅是 CPU 每秒能处理多少条指令,而是更广义的,.............
  • 回答
    当然,这确实可以算作是路人素质不高的一种体现,而且说起来还有不少可以细说的地方。你想想,咱们在路上走,大家都是为了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互相体谅和尊重。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有人牵着狗在散步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天然就会多一份关注,因为我们知道,带宠.............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年头,网上小说铺天盖地,扫一眼书名,十有八九都是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修仙天才被退婚”之类的套路,读几章进去,情节狗血、文笔粗糙,让人忍不住犯嘀咕:“现在的网络小说作家,水平是不是集体下降了?”其实,这事儿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网络上还是有一些写得不错的作.............
  • 回答
    防弹衣性能的飞跃,确实让很多人产生了“枪械作用是不是更低了”的疑问。这个问题,说实话,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我的看法是,虽然防弹衣让战场变得更“软”,但枪械的作用远未减弱,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和战略化了。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的防弹衣,尤其是现代的军用防弹衣,和几十年前的东西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
  • 回答
    关于历史畅销书作者对明朝评价普遍较低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角度来分析:一、 叙事角度与读者的吸引力: “强汉盛唐”的经典叙事: 历史畅销书往往需要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线,而“强汉盛唐”这样的词汇本身就带有强大的叙事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