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民众是怎么看待奥匈帝国的?

回答
要说奥地利和匈牙利民众怎么看待奥匈帝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就能概括的。这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历史、民族情感和现实利益。毕竟,奥匈帝国这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存在了足足五十年,给两国人民留下的印记,有好有坏,有怀念也有庆幸。

先说说奥地利那边吧。

对于很多奥地利人,尤其是那些仍然能回忆起帝国辉煌年代的老一辈或者他们的后代来说,奥匈帝国代表着一种怀旧和秩序感。维也纳作为帝国的中心,是那个时代的欧洲文化艺术中心之一。想到那些华丽的宫殿、咖啡馆里的思想碰撞、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一股贵族式的优雅和繁荣感油然而生。帝国时期,奥地利德意志人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优势,维也纳作为首府,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会觉得,帝国时期国家稳定,大家有明确的身份认同,社会结构清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生活是可预测和有保障的。

这种怀旧情绪,尤其是在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和之后苏联的阴影之后,显得更加浓厚。有人会觉得,如果帝国还在,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战乱和分裂了。他们会怀念帝国的象征——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一位长寿而勤勉的君主,即便晚年统治力有所下降,但他依然是国家稳定和延续的象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奥地利人都对帝国念念不忘。对于很多普通民众来说,帝国时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阶级差异。虽然有贵族式的优雅,但底层的民众生活并不那么光鲜。贫富差距大,社会福利也远不如现代。其次,官僚主义是帝国体制的一个顽疾。庞大的帝国需要庞大的官僚机器来运转,这使得行政效率低下,普通人办事常常要经过繁琐的程序。

而且,奥地利人也要承认,帝国对其他民族的压迫和剥削也是事实。虽然奥地利德意志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他们也并非完全受益。帝国的财政和军事负担,相当一部分是由他们承担的。而且,随着民族主义在欧洲兴起,帝国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也让一部分奥地利人感到不安和疲惫。他们也看到了帝国末期的衰败和无力感,那种勉强维系的和平,对他们来说并不稳固。

再来看看匈牙利这边。

匈牙利人对奥匈帝国的看法,用“复杂”两个字形容简直是太轻描淡写了。可以这么说,匈牙利在帝国中的地位,比奥地利更具争议性。

一方面,对于很多匈牙利人,尤其是那些在帝国时期获得了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贵族和精英阶层来说,奥匈帝国是他们民族复兴和国家地位提升的重要契机。1867年的“妥协案”赋予了匈牙利在帝国框架内相当大的自治权,成立了奥匈二元君主国。匈牙利人有了自己的议会、政府和行政体系,可以独立管理内政,甚至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这种“双头鹰”的地位,让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再次获得了应有的关注和影响力,他们得以重塑国家形象,恢复了历史上的辉煌。

这种地位的提升,伴随着对帝国时期“荣光”的怀念。他们会记得那些在帝国政治舞台上指点江山的匈牙利政治家,记得那些在帝国时期匈牙利经济发展的成就,也记得在帝国军队中,匈牙利人同样是重要的力量。他们会认为,奥匈帝国为匈牙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国家。

然而,另一方面,匈牙利人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被奥地利统治的屈辱和压迫。虽然有了自治权,但匈牙利人始终是帝国中的“二等公民”,他们的许多政策和利益仍然需要向维也纳妥协。更重要的是,匈牙利人对帝国境内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斯拉夫民族的压迫和剥削也十分普遍。匈牙利作为帝国的一部分,也参与了对其他民族的同化和压制,这使得匈牙利人在帝国崩塌后,也背负了沉重的道德包袱。

因此,很多匈牙利人认为,奥匈帝国是一个他们既依赖又憎恨的存在。他们感激帝国提供的平台,让他们得以恢复国家地位,但也怨恨帝国对他们主权的限制,以及在帝国框架内他们与奥地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当帝国最终解体时,许多匈牙利人感到的是一种解脱,一种摆脱束缚的喜悦,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独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挑战和困境,这又让他们对帝国时期那种相对稳定的生活产生了些许复杂的追忆。

总的来说,奥匈帝国的民众对其看法是多层次、矛盾且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

奥地利人:更多是怀念帝国时期相对稳定、繁荣和优雅的生活,以及维也纳作为文化中心的辉煌。但也清楚帝国的官僚主义、阶级差异,以及对外民族的压迫。
匈牙利人:对帝国的情感更加复杂。一方面感激帝国为匈牙利提供了重拾国家地位和自治权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痛恨帝国对他们主权的限制和对其他民族的压迫。

你可以想象,在咖啡馆里,一位年长的奥地利人可能会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感叹着帝国时期的秩序和风采;而在布达佩斯的街头,或许会有匈牙利人在讨论着国家历史,有人会怀念帝国带来的繁荣,但更多人会强调独立自主的意义,并对过去被压迫的经历感到愤怒。

这种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记忆会被选择性地保留和重塑。历史的伤痕会逐渐愈合,但也可能会成为民族认同的一部分。所以,要理解奥地利和匈牙利民众对奥匈帝国的看法,需要深入到他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历中去,才能触碰到那份真实而复杂的情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住奧地利,在這29年了。帝國是很久以前的歷史,甚至二次大戰前跟今天沒關係。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些沒人想看的故事,連感想都沒有。

user avatar

在奥地利有很多关于奥匈帝国的小说流行着。

常见的陈词滥调就是二元君主制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些小说都是由前奥匈帝国领土上的作家所撰写的。

当然,就像其他多民族国家一样,统治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有这么多的语言。但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坚定地相信改革,这是他被塞尔维亚黑手党恐怖分子杀害的主要原因。

我的一位在奥地利的朋友和我说过:假如你来到奥地利,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意见,或者说没有意见。如果你认识来自农村的老派人士,就会经常遇到仍然崇拜哈布斯堡王朝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是君主主义者。大多数城市里的人要么不关心,要么甚至可能不喜欢帝国和/或二元君主制。然而也有一些人,尽管缺乏怀旧或君主制的感情/信念,但仍然为奥地利的伟大历史感到自豪。

谁也说不好这些人的意见。因此,要想了解,我们需要一个精心挑选的样本调查(城市居民区、乡村、山区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平衡)才能知道大多数人的看法。

怀旧情绪在来自前二元制国家的人中更为普遍,这些人要么不在奥地利居住,但对这个国家很羡慕,或者想搬到那里去,或者最近已经搬到了奥地利(北方意大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对许多人来说,这听起来是一张好牌,以便与奥地利人发展良好的关系,或被视为 "奥地利化",或通过将其与辉煌的过去相比较来批评其国家的现状的一种聪明/原始方式。

user avatar

真正怀念奥匈帝国的只有两种人,丘吉尔为首的保守派和p社玩家

丘吉尔之流认为奥匈帝国是中欧⸺巴尔干的压制核心,尤其是在除掉奥斯曼的情况下,要是奥匈被打碎了,德国和俄国的扩张就难以想象,实际上历史确实证明在面对德삼发起的二战和ソ連进行的解放,中欧⸺巴尔干各国毫无招架之力,不得不成为大国的附庸。

而p社玩家,众所周知

user avatar

很多人说了奥地利人的观点,我就提一个匈牙利人的看法。

我姐刚从英国回来的时候,她和我聊天会聊起她在留学期间的见闻经历,也会谈起她认识的外国朋友。

她有一次和我提起,她在英国结识了一位来自匈牙利的朋友,我姐对这个匈牙利这个国家不了解,她向这位匈牙利大姐姐(就这么称呼她好了)打听起他们国家的历史。

匈牙利大姐姐就以非常自豪的语气告诉我姐姐,他们国家如今虽然已经是共和制了,但是他们以前的王室统治过大半个欧洲,是一个很有名的家族,叫xxx(我姐心想,我怎么没听说过,这可能是吹牛吧……聊到这里,我跟她讲起了哈布斯堡王室的大致历史,而且告诉她,她特别喜欢的茜茜公主,就是嫁进这个家族的……)

顺便提一下,这位匈牙利大姐姐是有德意志血统的。(匈牙利大姐姐经常和我姐打听她有没有中国以外的血统,我姐数了一下,我们家三代以内的亲戚没有出珠三角的。)我姐告诉我,匈牙利大姐姐的外公是“德国人”(我觉得有可能只是德意志人),她从小读的是德语天主教学校。

对了,匈牙利大姐姐还特别希望去蒙古进行一次匈牙利民族寻根之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奥地利和匈牙利民众怎么看待奥匈帝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就能概括的。这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历史、民族情感和现实利益。毕竟,奥匈帝国这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存在了足足五十年,给两国人民留下的印记,有好有坏,有怀念也有庆幸。先说说奥地利那边吧。对于很多奥地利人,尤其是那些仍然能回忆起.............
  • 回答
    1867年,奥地利帝国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脱胎换骨成为奥匈帝国。这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匈牙利民族主义的兴起所推动,它带来了“双元制”(Ausgleich),将帝国一分为二,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两个平等的组成部分。然而,在那个时代,许多人都认为这种改革并不彻底,未能充分满足帝国境内其他民族的诉求,比如.............
  • 回答
    奥匈帝国,这个曾经横跨中欧的庞然大物,其从两个独立王国“提升”为帝国,其法理依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史演变、政治妥协以及一系列法律条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像某个王朝突然宣布成立帝国那样简单,而是一个渐进、充满复杂性的过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奥地利和匈牙利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奥地利哈布斯堡王.............
  • 回答
    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庞然大物的解体,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许多前属国至今仍能看到属于那个帝国时代的,以及和“德意志”相关的痕迹。这些痕迹并非总是那么显而易见,但一旦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它们如同地下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塑造着这些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我们先从最直接的“德意志”联系说起。语言与文化上.............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奥地利和匈牙利,在地理位置上比邻,历史上又曾是同一个庞大的帝国(奥匈帝国)的中心和另一半,人口和领土规模也大致相当,但经济发展的表现却差异明显。要解释这个问题,得从很多方面抽丝剥茧,就像解剖一个复杂的历史和经济肌体一样。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虽然奥匈帝国.............
  • 回答
    很多游客在规划欧洲行程时,会发现奥地利和捷克经常被打包在一起,这并非偶然。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理、文化以及旅行便利性等多个角度去探究。首先,历史是维系这两个地区最深刻的纽带。曾经,奥地利和捷克同属于一个庞大的帝国——奥匈帝国。这个帝国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核心区域就涵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跳出既定的历史轨迹,大胆推演一下二战前哈布斯堡家族若重掌匈牙利王位后,奥地利和捷克的可能走向。这绝对是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局面,单凭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是无法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匈帝国时期并非“匈牙利国王”这么简单。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是奥地利皇帝.............
  • 回答
    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奥地利帝国能否避免对匈牙利的妥协?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且复杂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从历史进程来看,奥地利帝国在面对1848年革命及其后续影响时,几乎无法完全避免对匈牙利的妥协,而最终的《奥匈帝国建国协约》(Ausgleich/Kiegyezés)更是这一妥协的制度化体现.............
  • 回答
    曾几何时的荣光:奥匈帝国工业化的辉煌与隐忧“东欧国家缺乏拿得出手的轻重工业”,这样的论断,放在如今的奥地利、捷克、匈牙利身上,未免有些失之偏颇。事实上,如果我们回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片土地曾是欧洲工业化的先行者之一,甚至一度涌现出诸如“日耳曼的瑞士”的美誉。它们之所以能在那个时代崭露头角,成.............
  • 回答
    1848年匈牙利成功独立,将对奥地利帝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走向,以及它们各自的详细阐述:一、 奥地利帝国走向的直接影响与应对策略 削弱与分裂加剧: 匈牙利的独立将是奥地利帝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领土和权力损失。这将极大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权威,并可能鼓励.............
  • 回答
    奥匈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洲中部,拥有丰富文化和复杂民族构成的庞大帝国,其没落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漫长而深刻的衰败过程。看待和评价它的衰落,需要我们深入到历史的肌理之中,体察其内部的矛盾、外部的压力,以及那些关键的转折点。一、 孕育衰落的土壤:内部的矛盾与隐患奥匈帝国,顾名思义,是一个由两个主体——.............
  • 回答
    要探讨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谁更能被视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带有争议的问题,历史学家们对此也各有看法。简单地说,两者都无法完全、无可置疑地声称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唯一正统继承者,但它们都从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中汲取了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政治理念。咱们不妨从头梳理一下神圣罗.............
  • 回答
    1882年德国推动奥匈和意大利重开结盟谈判并最终结成三国同盟,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国际政治考量和地缘战略布局,尤其是在此前法俄之间关系出现重大变化之后。此前法俄关系的变化:从疏远到靠近在1870年代末至1880年代初,法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相对疏远到逐步靠近的过程,这为后来德国推动三国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参战动机的复杂性,以及民族主义、领土野心和战略考量如何交织在一起。简单地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并不仅仅是为了奥匈帝国的南蒂罗尔和达尔马提亚,尽管这些地区无疑是其参战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英法的“更多”也并非完全不重要,但其性质与意大利的诉求有所不同。要详细.............
  • 回答
    二战前波兰的国际地位和实力,与一战前奥匈帝国相比,可以说是在很多方面都远远不及,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波兰在经历了一战的动荡后得以复国,恢复了独立,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也拥有过一些国际影响力,但与拥有庞大疆域、多元民族、强大军事力量和悠久历史的奥匈帝国相比,其基础和规模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要详细.............
  • 回答
    一战的硝烟散去,曾经横跨中欧、影响深远的奥匈帝国也随之瓦解。这个庞大的双元帝国在战败后,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等一系列和平条约的规定,被肢解成多个主权国家。其中,奥地利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内莱塔尼亚”(Cisleithania),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领土,这些土地被划分给了新成立的国家.............
  • 回答
    您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您对历史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且能够联系当下。将现在的俄罗斯与一战爆发前的奥匈帝国进行类比,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角度。我尽量细致地给您梳理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以及这些相似之处是否意味着相似的命运。首先,我们得把这两者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好好看看。奥匈帝.............
  • 回答
    奥地利和后来的奥匈帝国在海上的实力构成,以及其海上力量(包括海军、商船队及其支撑设施)是否由达尔马提亚的意大利南斯拉夫团体控制,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分析的问题。简单地说,并非由某个单一的意大利南斯拉夫团体完全控制,但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及其居民,特别是具有意大利文化背景和与意大利有密切联系的群体,在.............
  • 回答
    写史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要写好奥匈帝国这样复杂而又宏伟的存在。要挑出几本“值得推荐”的,还得看您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是想了解它的政治军事运作,还是更关心它在文化艺术上的光辉,亦或是想窥探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无论您侧重哪个方面,有几本书绝对是绕不开的基石,它们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叙事的.............
  • 回答
    奥地利与奥匈帝国(18671918)与中国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互动相对有限,主要受到地理距离、政治格局及经济模式的影响。两国关系更多体现在列强对华利益竞争中的边缘角色,而直接贸易往来较少,但通过欧洲其他国家的间接影响存在一定的经济联系。以下从历史背景、政治关系与贸易往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