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男友送 1314520 元彩礼全是点钞券,女子回礼被骗 13 万元,男友涉嫌诈骗被刑拘一事?

回答
这起事件可以说是近期一起令人震惊的社会新闻,因为它触及了婚姻、金钱、信任以及法律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

一、事件的概况与细节

核心情节: 男方(男友)以象征“一生一世我爱你”的数字“1314520”为彩礼数额,但实际上送的却是大量的点钞券(也称“假币”或“道具币”),其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大场面”和“富裕”的假象。与此同时,女方(未婚妻)为了回礼,向男方转账了13万元,结果被骗。
后续发展: 女方发现被骗后报警,男方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

二、多维度的解读与分析

1. 金钱与婚姻的扭曲关系:

彩礼的传统意义与现实异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聘娶的表示,也带有祝福新人生活美满的寓意。然而,在现实中,彩礼有时被异化为“卖女儿”的工具,或者成为衡量婚姻价值的标准。
数字游戏与物质空壳: “1314520”这个数字本身承载了浪漫的爱情寓意,但男方却用点钞券来填充这个数字,这是一种极端的虚伪和欺骗。它将婚姻中本应有的真挚情感,变成了冷冰冰的金钱游戏,而且是“空手套白狼”的骗局。这反映了有些人为了面子或者其他目的,愿意采取欺诈手段来包装自己。
消费主义与婚姻压力: 一些社会现象表明,高额彩礼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压力和消费主义的影响。男方可能为了在婚礼上“撑面子”,或者在女方亲友面前展现财力,而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

2. 欺骗与信任的破裂:

信任是婚姻的基石: 婚姻的建立离不开信任。在这起事件中,男方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谎言之上,完全摧毁了女方及其家庭对他的信任。
欺骗的手段与心理: 使用点钞券是一种低劣但有效的欺骗手段,因为它能瞬间制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力,让在场的人产生误判。男方可能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蒙混过关”,或者寄希望于在婚后慢慢弥补,但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赌博。
女方回礼的动机: 女方回礼13万元,可能出于多种原因:
回礼的传统: 很多地方都有彩礼回礼的习俗,为了顾全颜面和尊重对方,也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
对男方的信任: 女方可能在收到彩礼后,相信男方有能力并且是真心实意地给出这份彩礼,所以才拿出自己的积蓄。
被高额彩礼震慑: 1314520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女方可能为了匹配这份“心意”,也拿出了自己能够拿出的最高金额。

3. 法律与道德的审判:

诈骗行为的定性: 男方用虚假的“彩礼”来骗取女方的钱财,这在法律上构成了诈骗罪。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通常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额(在中国,13万元已属于数额巨大)。
刑事拘留的意义: 男方被刑事拘留,意味着司法机关已经初步认定其行为涉嫌犯罪,并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审判。这体现了法律对这种严重欺骗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道德谴责: 无论法律如何判决,男方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极其令人不齿的。他不仅欺骗了未婚妻,也欺骗了女方的家人,辜负了人们对婚姻和爱情的期待。

4. 社会与情感的启示:

警惕彩礼中的“猫腻”: 这起事件提醒社会大众,在涉及到大额金钱的婚姻事务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对于彩礼的支付方式和真实性,应有基本的核实和了解。
真诚与沟通的重要性: 婚姻的真正价值在于真诚的感情和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不是虚假的排场或金钱的堆砌。双方应该开诚布公地沟通对婚姻的期望和财务状况。
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保护: 女性在选择伴侣时,除了看重对方的感情,也要关注对方的品行、责任感以及经济的真实情况。不应因为一时的浪漫数字或者社会压力而盲目付出。
对“面子工程”的反思: 这种事件也是对当下一些人过度追求虚荣、搞“面子工程”现象的反思。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有多少钱,而在于两人能否真心相待,共同创造生活。
法律意识的普及: 这也提醒人们,即使是在婚恋关系中,也需要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了解哪些行为会触犯法律,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可能的后续与影响

法律判决: 男方最终会根据诈骗金额和情节被判处相应的刑罚,这可能会包括罚款、有期徒刑等。
财产追回: 女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被骗的13万元。
名誉受损: 无论结果如何,男方的名誉已经严重受损,这会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
社会讨论: 这起事件将继续引发关于彩礼、婚姻观、金钱与爱情关系的社会大讨论。

总结来说,这起事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它以极端的虚伪手段,玷污了彩礼和婚姻的纯洁性,并导致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信任破裂。它警示我们在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真诚与信任,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蒙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谓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让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自愿交付财物。

说正经的,这案子看不到男子的供述也看不到其他客观证据还真的不好判断是不是诈骗。可能存在的情况:

1、如果说男子目的就是娶个媳妇,只不过因为掏不出这个彩礼钱,所以只能给点钞币,事后怕暴露,所以就想了这么一出,觉得钱给了,圆个房生米变熟饭,婚就能结了,收的回礼到时候还给女方就是了,那就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难以构成诈骗。

2、如果说这个男子就是个职业骗子,之前和女的商量好了,他出130万彩礼,女方还13万,这男的也想好了拿到钱当晚就跑路,那没啥话说,骗子一枚。构成诈骗罪。

3、如果说这男子当时就是觉得想装个逼,现场给了130万点钞券,结果这个女的来了一个心血来潮,当场表示要还礼13万,这男的又不好当面揭穿自己的谎言,就给收了,那也难以认定人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毕竟给钱的时候谁知道你要还礼,这最多算是个民事上的重大误解吧。

user avatar

很简单的一个现实寓言☞当你以为可以靠杠杆赚10倍利润的时候,别人盯得就是你的本金。

然而金融的泡沫效应已经产生了,未来大家都会以这个泡沫的数字作为标准,对即将入局的锅男而言,130万彩礼不能少。

user avatar

题目说的是涉嫌诈骗,注意涉嫌两个字,并没有直接说是男的诈骗,我觉得已经很严谨了。是不是诈骗还要看案子的具体细节。

原文中男的主动给女的1314520,是自己自愿所为,并非女的索要,因此不属于违法的天价彩礼。(如果有些人非要杠说这属于口是心非的“自愿降薪”“自愿加班”“自愿援鄂”等中国式自愿,我想问,这女的难道美若天仙西施再世?难道全天下没有别的女人了么?非要当舔狗?)

user avatar

我看评论区大家讨论的很热烈,那我就回复一下:

首先,有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来抨击我没有看新闻的朋友

你们是怎么知道事实真相的呢?

有朋友说了:

想请问这些朋友一句:“在你们看来,新闻就代表事实真相了吗?”

下面这个事情过去了比较长的时间了,我想不少人应该还有印象:

最开始,媒体导向一直是谴责女医生,报道内容是:女医生的丈夫在泳池殴打儿童!

结果呢?


所以,请各位,千万不要有所谓的“新闻就是事实”这样的想法!所有的报道内容都建议“辩证”的去看这个问题!


而且,报道里也说了:

请注意红框里的2个字“涉嫌”!也就是说,事实是怎么样的,还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调查取证,以及最终法庭的审判来裁决!如果法庭审判嫌疑人无罪,那现在抨击我的这些人要怎么做呢?


另外,有朋友觉得我提出的“疑问”是在“诡辩”........那我们就看看到底是不是“诡辩”:

首先,引用一下某度百科关于“诈骗罪”的描述: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也就是说,如果要证明题目中的当事人有罪,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才“有可能”被法院认定为“诈骗罪”!


既然,很多朋友喜欢引用新闻报道,那我们就引用新闻报道说说:要知道在法庭上,这种“举证”要复杂的多!

我们就按照这位朋友引用的“新闻”来研究一下:


首先,请注意:新闻中说:“两人约好3约14日订婚.杨某说,自己打算拿出1314520元作为彩礼钱!”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钱”是什么钱,毕竟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狡辩”。

那请问:“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有这样一个约定?”是有书面文字?有录音?有证人?有公证?还是仅仅是双方的“口头约定”?

包括之后提到的“要求张女士出131452元作为回礼。

这又要怎么去证明,是当事人“主动提出来的呢?”同样的问题,是有书面文字?有录音?有证人?有公证?还是又仅仅是双方的“口头约定”呢?


要知道,真正上了法庭以后,检方是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报道里提到的这些事情是真实可信的才有可能给当事人定罪的!


另外,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有相关证据证明,如果问题里的当事人有心“脱罪”的话,他只需要准备好1314520元,表示自己当时拿错了箱子,自己真的已经准备了1314520元.........请问,他的“诈骗罪”成立的几率有多大呢?


当然,我说的这些也只是猜测,也只是怀疑,毕竟我既不是当事人,也不是公安机关!我想大多数在评论区抨击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样,那我们为什么不发表一下各自的看法,然后等待法院最终审判结果再下定论呢?何必非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别人都是错的呢?


最后,这件事情也提醒某些人:很多时候“贪小便宜吃大亏”!


——————————分割线————————

以下为原回答:

看了这个新闻我在想这么几个问题:

1.谁规定彩礼不能送“点钞券”的?男方有说一定给RMB吗?图个吉利送1314520元点钞券犯法吗?不行我换秘鲁币?泰铢?

2.彩礼应该属于赠与行为吧!有约定要给什么吗?有合同吗?有公正吗?凭什么说诈骗?

3.还礼是男方要求的还是女方自愿的?如果是男方要求的还可以说道说道,如果是女方自愿的话……谁让你还礼了?

个人认为,如果能找个好律师,这官司男的有很大可能可以无罪释放!

哈哈,当然,我不是律师!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