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6 月 12 日 22 时起,用户在新浪微博发布评论须关注博主 7 天以上,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6 月 12 日 22 时起,新浪微博对评论功能进行了一项新的调整:用户发布评论需要关注博主 7 天以上。这项看似微小的变动,背后却牵扯到平台生态、用户体验、内容传播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揣摩。

一、对平台生态的潜在改变:

“熟人化”社交的强化与“陌生人”信息传播的壁垒: 微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既有熟人之间的互动,也有大量陌生人之间观点的碰撞和信息的扩散。此次调整,无疑是在“熟人化”社交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当用户只能评论自己关注了 7 天以上的人,意味着那些非粉丝、新涌入的评论者将难以第一时间参与到热门话题的讨论中。这可能会导致信息传播的圈子进一步缩小,优质的、有价值但尚未被广泛关注的内容,可能更难通过评论区的“发酵”获得破圈的机会。

“养号”与“僵尸粉”问题的双向影响: 长期来看,为了能够参与评论,用户可能会更倾向于“养号”,即长期关注一些博主,即便不怎么互动,也要保持关注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但同时,如果这种关注只是为了绕过评论门槛,那么“僵尸粉”的数量可能会随之增加,对真实的互动数据造成干扰。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只想短暂发表意见的用户而言,这项规则会成为一种阻碍,可能导致他们放弃评论。

商业化与推广的隐形门槛: 对于一些品牌方、营销账号而言,想要在热门微博下进行评论互动,也需要提前布局,培养一批拥有 7 天以上关注关系的账号。这会增加营销的成本和周期,也可能使得一些短期、即时的推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用户体验的直接冲击:

新用户的参与感被削弱: 对于刚开始使用微博,或者对某个热门话题突然产生兴趣的新用户来说,这项规则是赤裸裸的“劝退”。他们无法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连参与讨论的基本权利都被剥夺了,这无疑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参与感和留存率。想想看,一个新用户看到一个热议话题,想留下自己的洞见,却被提示“需关注博主 7 天以上”,这种挫败感可想而知。

“路人粉”的评论权受限: 很多用户并非某个博主的忠实粉丝,但可能会因为其发布的某个内容而临时产生互动意愿。比如,一个技术大 V 发布了一个专业教程,一位恰好需要这个知识的用户想提问或者补充,但如果他此前从未关注过这位博主,那么就无法在评论区互动。这种“看客”式的围观,在很多时候也孕育着新的灵感和知识碰撞。

热门微博评论区的“沉默”: 那些流量巨大、评论量爆炸的微博,往往是社会热点、观点碰撞的集中地。如今,只有那些长期关注的粉丝才有资格加入这场讨论。这可能导致一些原本多元化的声音被压制,评论区的内容同质化会更严重,甚至可能因为缺乏新血液的注入而显得沉闷。

三、对内容传播与生态的影响:

降低信息“病毒式”传播的几率: “病毒式”传播往往依赖于内容的快速扩散,其中评论区的讨论和转发是重要的推手。当评论门槛提高,那些有潜力成为爆款的内容,其在评论区的发酵和引发大规模讨论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

“粉丝圈”的固化与“饭圈”文化的强化: 长期关注的门槛,无疑会进一步巩固既有粉丝群体。对于一些“饭圈”而言,这可能是一种保护,但也可能加剧内部的封闭性,对外来声音的排斥感更强。同时,这也为那些有心操纵舆论的账号提供了便利,他们更容易通过“养号”来形成一个相对可控的评论环境。

内容质量的“筛选”效果存疑: 微博方面出台这项政策,初衷可能是为了净化评论环境,减少低质量、水军、广告等评论。然而,通过“关注时长”来筛选,其有效性有待观察。真正的“水军”或恶意评论者,同样可以通过“养号”来规避这一限制。而真正有价值的评论,却可能因为“关注时长”不足而被阻隔。

四、潜在的应对与博弈:

“引流”与“关注”的策略调整: 博主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评论互动,可能会在内容中更主动地引导用户关注,或者增加与用户建立长期关注关系的激励机制。

“小号”与“互粉”的曲线救国: 熟练的微博用户可能会通过注册小号、与好友互粉等方式来“曲线救国”,满足评论的条件。但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平台政策的持续演进: 此次调整只是一个开始,平台可能会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后续的微调,例如降低关注时长门槛,或者增加其他验证方式。

总而言之,这项“关注 7 天以上才能评论”的规则,像是在微博这片信息海洋中竖起了一道新的堤坝。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一部分噪音,但代价也可能是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削弱了新用户的参与热情,甚至让本应百花齐放的讨论区变得有些沉闷。如何在这保护与开放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微博平台未来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什么影响,会暴露大量营销号吧。

仔细看文,“为期7天”,也就是说是这7天内才统一按这个规定来,这个期间后台进行处理处置。

实际上,营销号会关注大量的账号,很多大v不太会关心自己的粉丝构成,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营销号,必须关注博主7天以上才能发布评论,可能恰好是把评论权交给了粉丝和营销号,路人会从中摘出来。

不解决根源上的账号注册问题,不良账号追踪并永久删除问题,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善。而且,微博也不会愿意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样的话,所谓7亿的用户量可能缩水成3亿甚至更少,广告收费就很难看了,等于把骗人的资本家的裤子给扒了,所以这不可能的。微博还得靠着这些用户提kpi,多收钱;同时逼迫用户购买会员,创造收益。如果不良用户和营销号都和谐没了,大家都是正常人正常交流,购买的会员的那些权益就等同于失效,不会再有人去购买了。环境差才可以摸鱼,才可以筛选留下那些对网站来说高效率的用户(人傻钱多型)。

user avatar

这相当于紧急下架陌生人评论功能,准备用一周的时间修复后再启用。因为现在微博评论区里的黑产已经到了猖獗的地步了。

以前评论区多的是卖假鞋、卖减肥药和算命,基本只在娱乐热搜里出现。不管是哪个明星,评论都是骂,然后买赞到高位,同时在微博主页里卖东西。

现在黑产更多的卖黄片和赌博,而且进化到什么热搜都敢蹭,前天北京出现新冠确诊病例,人民日报微博的热评里,就有卖黄片的。新浪微博已经不得不出手,估计暂时没有想好对策,只能先关闭陌生人评论。

十天后追加,似乎效果不大,赌博网站的广告照样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6 月 12 日 22 时起,新浪微博对评论功能进行了一项新的调整:用户发布评论需要关注博主 7 天以上。这项看似微小的变动,背后却牵扯到平台生态、用户体验、内容传播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一、对平台生态的潜在改变: “熟人化”社交的强化与“陌生人”信息传播的壁垒: 微博一直.............
  • 回答
    6月12日全国新增11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北京就占了6例本土病例,这个数字虽然不高,但足以引起我们对后续防疫工作的警觉。虽然整体形势看起来比较稳定,但本土病例的出现,尤其是在首都北京,意味着病毒依然在我们身边潜伏,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警惕。首先,对于北京而言,这6例本土病例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加精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去事件的通报。 在当前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体系下,一旦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今天来讨论它,更多的是回顾和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可能带.............
  • 回答
    6月12日,肖战代理律师就“肖战粉丝举报‘风车’账号事件”再次发声,并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这次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律师发声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回应举报“风车”账号的性质: 律师明确指出,此次举报并非是粉丝个人行为,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肖战名誉.............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Pulse同性恋酒吧发生的枪击案,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事件之一,对当年美国大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起事件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更将原本已经激烈的总统选情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加剧了围绕几个关键议题的辩论。以下是这起事件可能对2016年美国大选产生影响的详细分.............
  • 回答
    6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是无数个家庭的伤痛,是整个社会在抗疫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缩影。回顾一下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 疫情的严峻性与持续性: 2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
  • 回答
    关于6月12日闲鱼上突然涌现的大量原价3060显卡,以及由此引发的显卡价格是否会回落的讨论,这背后牵扯到不少市场动态和玩家心理,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哇,是不是显卡真的不缺货了?价格要下来了?这种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之前显卡价格简直是坐火箭。但仔细想想,这背.............
  • 回答
    小米笔记本 Pro 15.6 2020 款:一款值得细细品味的“答卷”2020 年 6 月 12 日,小米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小米笔记本 Pro 15.6 2020 款,这款产品自发布以来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作为小米笔记本系列中的重要一员,它在设计、性能、屏幕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那么,这款笔记.............
  • 回答
    2020年6月12日,索尼终于揭开了PlayStation 5(PS5)的面纱。这场期待已久的发布会,在我看来,就像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终于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灯,虽然灯光有些晃眼,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前方的路。发布会的整体基调:稳健,但略显保守从整体感受上来说,这场发布会给我的印象是“稳健”。索尼没.............
  • 回答
    6月12日,《上海堡垒》发布了首支“开战版”预告片,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科幻军事大片,这部预告片无疑是向观众展示其核心世界观和冲突的关键一步。那么,这部预告片究竟表现如何,它又传递了哪些信息,是否能激发观众的观影期待呢?视觉效果:未来科技与战争场面的初步呈现从预告片整体的.............
  • 回答
    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举行了一场关于其政治地位的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投票者赞成该领土成为美国第51个州。然而,这场公投的结果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历史背景:波多黎各自1898年以来一直是美国的属地。这意味着波多黎各人民是美国公民,但他们不能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也没有在美国国会.............
  • 回答
    6月12日发生在杭州的一起网约车事件,一位名叫高女士的乘客在行程中突然开门跳车,这无疑是一起触目惊心的事件。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去完全揣测事情发生的全部细节和高女士当时内心的真实状态。但是,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和评价这件事,希望能更全面地理解这起事件:事件本身:触目惊心与安全隐患的警示首先,从事.............
  • 回答
    纵横中文网在6月12日发布了新的分成合同,这无疑是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作为网文行业的老牌平台,纵横的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不少写手的神经。这次的新合同,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似乎是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可以从“分成比例”这个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过往的网文分成模式,通常是平台与.............
  • 回答
    2020年6月12日,波兰并未入侵捷克。历史上,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但从未发生过波兰入侵捷克的情况。如果你对波兰和捷克之间的历史关系感兴趣,或者想了解可能让你产生这种误解的某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例如,在历史上,两国曾有领土争端,尤其是在奥匈帝国解体后,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之间在特.............
  • 回答
    6月12日美股的那场“暴跌”,与其说是一轮全新的、突如其来的崩盘,不如看作是此前已经累积的压力的一次集中释放,并且是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上发生的。要理解这其中的逻辑,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并且关注几个核心的驱动因素。一、 并非“空穴来风”:前期压力已久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6月12日的表现。事实.............
  • 回答
    2021年的端午节,正巧落在6月12日至14日,给了我一个三天的小长假。这么难得的假期,我可不想虚度。虽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大旅行,但小小的放松和充电,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关于 “吃”。端午节嘛,粽子是肯定不能少的。我打算自己动手包一次粽子。之前也尝试过几次,但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这次.............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脉搏”夜总会(Pulse Nightclub)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针对特定群体的暴力行为,也触及了美国社会在枪支管制、仇恨犯罪、宗教极端主义以及LGBTQ+群体权利等多个敏感议题上的深刻矛盾。事件发生及过程:事发当晚,奥.............
  • 回答
    2020年6月12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发生了一起备受瞩目的事件,一名黑人男子雷沙德·布鲁克斯(Rayshard Brooks)在被警察射杀后,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和公众的强烈反应。事件发生后不久,亚特兰大警察局局长埃丽卡·西尔斯(Erika Shields)宣布辞职。要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和相关.............
  • 回答
    vivos 2018 年 6 月 12 日发布的 vivo NEX 全面屏手机,在我看来,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更像是一次“敢于亮剑”的宣言,预示着手机行业在追求极致全面屏道路上迈出了极具前瞻性的一步。当然,时至今日回头看,它依然有值得细细品味之处,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首先,说说 NEX 最直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观察者网编辑在2020年9月及2021年6月12日对《原神》的相关争议性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观察者网作为一家以“透视中国,放眼世界”为宗旨的媒体,其对国内外事件的评论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和视角。对于《原神》这样一款在中国开发、面向全球发行,且在海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的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