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语和韩语里有汉字,读音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如满语,蒙古语等却没有?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核心。为什么日语和韩语能吸收大量汉字,甚至读音也出现相似性,而像满语、蒙古语这样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虽然历史上与汉族文化有接触,却没有形成类似的汉字使用基础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进程、文化接受度、政治需求以及语言自身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日语和韩语拥有汉字并非“继承”自中国,而是“借用”和“融合”的结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东亚文明的中心,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其系统性、便利性以及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日语和汉字的渊源:深度融入,成为书写主体

日语最初是没有自己文字的,这为汉字的传入和本土化提供了沃土。

时间早,影响深远: 汉字大概在公元5世纪左右,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当时日本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刚刚建立,对来自大陆的先进文化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更代表着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
实用性与文化认同: 汉字在记录日语时,最初是直接借用,即使用汉字来书写和汉语相似结构的日语词汇。后来,日本人在使用汉字时,根据日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发展出了训读(用日语固有的词语去读汉字)和音读(模仿汉字传入时的汉语发音来读)。这种“和汉并用”的模式,让汉字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根深蒂固。
创造“假名”: 随着使用越来越频繁,日本人也发现直接使用汉字来书写日语的语法结构和语气助词有些不便。于是,他们从汉字中简化、变形,创造出了表音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主要用于书写日语固有的词汇和语法部分,片假名则主要用于书写外来语和强调。这使得日语的书写系统变成了“汉字 + 假名”的混合体,汉字依旧是核心,但假名弥补了汉字的不足,使得书写更加灵活。
读音的相似性: 日语的音读,很多都来自于中古汉语(唐朝时期的汉语)的发音。由于日本是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汉字的,所以日语的音读会保留不同时期汉语发音的痕迹,因此会与现代汉语的某些读音有相似之处。

韩语与汉字:曾经的广泛使用,如今的独立发展

韩国(朝鲜半岛)与汉字的关系与日本略有不同,但同样源远流长。

早期引进与使用: 汉字在公元3世纪到4世纪就传入朝鲜半岛了。与日本类似,汉字在古代朝鲜(包括三国时代、高丽时期)被广泛用于官方文献、学术著作以及贵族阶层的书写。
汉字词汇的庞大: 许多韩语词汇都源于汉字,被称为“汉字语”。这使得韩语的词汇量非常丰富,也让学习汉字成为掌握韩语词汇的重要途径。
世宗大王的创制“谚文”: 15世纪,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为了提高识字率,促进文化的普及,创制了朝鲜固有的表音文字——“谚文”(后称“韩文”)。世宗大王认为汉字难以学习,不利于普通民众,因此希望通过简单易学的表音文字来解决这个问题。
汉字与韩文并用: 起初,韩文的推广面临一定阻力,汉字仍然在很多场合使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近代以来,韩国独立运动的兴起以及民族语言的强调,韩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逐渐取代了汉字在日常书写中的主导地位。
如今的地位: 尽管在日常书写中汉字已经不常用,但在韩国,一些人仍然学习和使用汉字,尤其是在学术研究、法律条文以及一些专业领域。同时,韩语的许多词汇仍然保留着汉字语的痕迹,理解汉字有助于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为什么满语、蒙古语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像日语、韩语那样形成广泛的汉字书写体系?

这其中的原因更为复杂,并非否定这些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1. 自身文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蒙古语: 蒙古族在与周边民族(包括汉族)交往之前,就有自己独特的蒙古文字。这种文字是回鹘文的后裔,是一种拼音文字,但写法独特。蒙古族在历史上对自己的文字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虽然也接触了汉字,但并没有必要将其作为主体书写系统。后来,为了方便书写,蒙古族也借鉴了藏文创制了“托忒蒙古文”等变体。
满语: 满族(女真族)在建立清朝之前,其文字体系也经历了演变。最初,女真人使用契丹大字和蒙古文进行书写。后来,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参照蒙古文创制了满文(即老满文)。满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具有非常独特的竖行书写方式。满文在清朝是官方文字之一,因此满族人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推广和使用。

2. 文字的“核心”地位与政治文化需求: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汉字在中国内部,一直是作为记录汉语的唯一官方和主流文字,并且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处于核心地位。
少数民族文字的定位: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虽然与汉族有频繁的文化经济交流,甚至在某些时期被汉族王朝统治或参与了国家的治理,但他们通常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认同。他们的文字,与其说是为了记录汉语,不如说是为了记录和传承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发展和使用自己的文字。
“输入”与“输出”的区别: 日本和朝鲜半岛在文化发展初期,汉语和汉字是他们文化学习的“输入”对象,因此存在一个将“输入”的文字系统本土化的过程。而满语、蒙古语等,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系统,他们与汉族的交流更多是一种“平行”的文化交流,而非“学习”和“吸收”为主。

3. 政治和经济的联系程度与影响方式:
日韩与中国: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和朝鲜半岛都与中国保持着相对密切的朝贡、贸易和文化交流关系。尤其是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达到了顶峰。这种联系为汉字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中国与少数民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虽然生活在中国的版图内,但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地域和文化发展路径。他们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更多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联盟与被联盟,或是民族融合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导致汉族文化在某些方面对少数民族产生影响(如服饰、生活习惯等),但并不必然导致其核心文字系统的被取代或改造。相反,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元、清)在统治中,也曾推广过自己的文字,以维护民族特色和统治的合法性。

4. 语言结构的差异与汉字适用性:
虽然这里提及读音相似,但更根本的是,日语和韩语在基本语法结构、词汇构成上与汉语有较大差异,但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适应性相对较强。即使是表音的假名和韩文,也是在汉字影响下发展出来的,其发展路径本身就与汉字有联系。
满语和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其语言结构与汉语有显著差异,且它们已经拥有了拼音文字,这些文字在记录本民族语言时更加得心应手。强行套用汉字来记录,可能反而会显得不自然,效率不高。

总结来说:

日语和韩语之所以能够广泛使用汉字,并出现读音相似之处,是因为它们在发展早期,汉字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和书写工具被大量“学习”和“吸收”,并最终与本土语言融合,催生了新的书写系统(假名、韩文)。

而满语、蒙古语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它们拥有自己独立且成熟的文字系统,并且这些文字系统能够很好地记录和传承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它们与汉族的文化交流更多是一种并存和融合,而非“被吸收”为主。它们的文字发展轨迹,更侧重于维护民族语言的独立性,而非全面采纳外来文字作为主体。

所以,这并不是说满语、蒙古语等没有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而是这种影响体现在生活习俗、政治制度、词汇借用等方面,而不是在核心的书写系统上。他们选择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文字,是对民族语言和文化认同的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没有,是题主不知道

通事、醋、枣、茶、买卖、兵部、礼部、尚书、钟、中军(即明军中的中军官,相当于主帅身边的参谋、机要秘书)……

涉及到政治体制称谓、官署与官职名称,南方中原出产而东北地区鲜见的某些物品时,女真都是大量直接引用汉语原词的发音。

包括在明朝末年,刚从外洋传入中国的物产,在逐渐传入关外的后金政权是,也直接使用原来的汉语译音。比如烟草。

烟草经美洲——吕宋这一路线,刚传入中国南方福建等地时,叫“淡巴菰”、“淡巴孤”,显然是来自tobacco。后烟草北上,逐渐流入后金统治的辽东地区,满人直接使用这一音译,称“丹白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核心。为什么日语和韩语能吸收大量汉字,甚至读音也出现相似性,而像满语、蒙古语这样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虽然历史上与汉族文化有接触,却没有形成类似的汉字使用基础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进程、文化接受度、政治需求以及语言自身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
  • 回答
    关于原神新PV未包含俄语配音的疑问,确实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市场策略与受众分析 主流市场优先: 游戏开发商在推出大型内容更新或新PV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市场和影响力较大的地区。英语、日语和韩语分别代表了北美、东亚(日本和韩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不是说大陆演员不行,或者日韩演员一定强,而是很多时候,当他们在欧美大片里出现时,那种“违和感”确实存在,而且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一部电影,尤其是好莱坞这种工业化的流水线产品,对演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你演技有多好,更包括你的气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演变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虽然我们常常能看到日韩两国语言中,与汉语同源的汉字词拥有相似的字形,但它们在意思上却常常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根本事实: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相比日语、韩语那些层层叠叠的敬语系统,或是德语、法语那些让人头疼的阴阳性、格、数变化,汉语的语法结构看似“朴素”不少。没有复杂的变形,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直接,这似乎让初学者觉得门槛不高。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谈起学习汉语时,总会伴随着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韩语和日语文字系统的根本差异。简单来说,韩语能够“去汉字”,而日语难以完全摆脱汉字,是历史、文化、语言结构以及实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韩语:从汉字到谚文的“革命”我们先来看看韩语。历史上,朝鲜半岛(包括现在的韩国和朝鲜)确实广泛使用汉字。在朝鲜王朝时期,汉字是贵族、士大夫.............
  • 回答
    有些人偏爱日语的悦耳,而对韩语则觉得有些刺耳,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语言本身的语音特征、发音习惯以及文化语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纯粹的语音层面来看,韩语和日语的发音系统存在显著差异。韩语中有许多辅音,尤其是送气音(如k, p, t, ch)和紧喉音(如kk, pp, tt, tch),这些.............
  • 回答
    关于“安静内敛的女生学日语更好,奔放活泼的女生学韩语更好”的说法,这更多是一种基于刻板印象和语言特性的有趣观察,并非绝对的真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尝试解读这种“说法”的形成原因,让它听起来更像是生活中的经验之谈,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我们聊聊为什么会有“安静内敛学日语更好”的说法:1.............
  • 回答
    日韩语的语系归属之谜,确实是个让语言学家们津津乐道又颇为头疼的课题。与其说它“难以确定”,不如说它始终围绕着一团“迷雾”,尽管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拨开。这种“难以确定”并非因为完全没有线索,而是因为现有线索的强度和可靠性不足以形成一个无可争议的结论,并且不同学者对证据的解读也存在差异。要深入了解这.............
  •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是否属于阿尔泰语系,以及汉语词汇对其分类的影响,这是一个语言学界长期以来讨论不休的复杂议题。将日语和韩语称为“孤立语言”并非直接因为汉语词汇的影响,而是基于它们自身语言结构和词汇特征,与其他已知语系的显著差异。“孤立语言”的定义与日语、韩语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孤立语言”在语言学上.............
  • 回答
    日本和韩国之所以同意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背后是复杂的地缘经济和战略考量,并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经济驱动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利益。RCEP作为一个覆盖全球约30%人口和GDP的自由贸易协定,其成员国之.............
  • 回答
    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在人均用电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政策、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预测中国未来的用电量趋势。日本、韩国、台湾人均用电量差异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通常我们讨论人均用电量,更多的是关注.............
  • 回答
    日本人和韩国人给人的“表面素质高”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两国长期以来在社会文化上形成的一些独特习惯和价值观念,这些都在日常生活中被反复强调和实践,从而塑造了我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的人群所展现出的外在表现。下面我来详细说说,试着讲得深入一些,尽量让你感觉像是跟一个观察者在聊天:首先,从小根深蒂固的集体.............
  • 回答
    关于日本和韩国在同一时间爆发疫情,但韩国疫情普遍被认为比日本更严重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了疫情的走向。首先,病毒的早期传播模式和传播链的早期识别与控制是关键差异之一。 韩国: 韩国的疫情爆发,在早期,很大程度上与一个特殊的群体密切相关,那就是“新天地教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历史脉络以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将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立足与阿富汗政府的迅速垮台放在一起比较,能非常清晰地揭示出其中的关键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站住”,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战略经营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本,美国驻军始于二战后,当时日本刚刚经历战败,国家.............
  • 回答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日元韩元“不值钱”?货币组成和心理落差在作祟提到日元和韩元,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不值钱”的印象,仿佛它们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普遍认知并非空穴来风,除了货币本身的组成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与日韩经济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货币组成:数字背后是不.............
  • 回答
    日本和韩国“甘愿做美国的小弟”这一说法,虽然在一些语境下会被使用,但 过于简单化了这两个国家与美国之间复杂且动态的关系。与其说是“甘愿做小弟”,不如说是基于 历史、战略利益、安全考量以及经济联系 的 战略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并非没有摩擦和独立自主的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日本和韩国为何与.............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对朝鲜发射卫星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安全和地缘政治因素交织而成。这其中最核心的担忧,在于朝鲜的卫星发射活动与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朝鲜声称其卫星发射是为了和平目的,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本质上是对其弹道导弹技术的掩护和试验。卫.............
  • 回答
    要深入理解韩国和日本为何成为中国最大的客源国,我们需要从历史、经济、文化、地缘以及政策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单一因素能够简单解释的。以下我将尽量详尽地为您梳理其中的逻辑:一、 地缘优势与交通便利性: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最直观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地理位置的亲近: 韩国和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地理距.............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深入聊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讨厌”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尽量把能想到的一些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讨厌”这个词本身就有点重,而且“很多人”这个说法也很笼统。 咱们得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台湾和香港同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负面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