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语、韩语被归为孤立语言是因为受汉语词汇影响大而看不出阿尔泰语系根源了吗?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是否属于阿尔泰语系,以及汉语词汇对其分类的影响,这是一个语言学界长期以来讨论不休的复杂议题。将日语和韩语称为“孤立语言”并非直接因为汉语词汇的影响,而是基于它们自身语言结构和词汇特征,与其他已知语系的显著差异。

“孤立语言”的定义与日语、韩语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孤立语言”在语言学上的含义。孤立语言是指那些无法被确认为与其他任何已知语系或语族有关联的语言。它们就像是语言学中的“孤儿”,没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日语和韩语之所以有时被归类为“孤立语言”,主要是因为:

缺乏可被广泛接受的亲属证明: 尽管有许多语言学家尝试将日语和韩语与阿尔泰语系(或称阿尔泰语族,不过这个语系的整体独立性本身也存在争议)或其他语系联系起来,但至今为止,这些联系的证据(例如系统性的语音对应、语法结构相似性等)尚未达到被学界普遍认可的程度。
独特的语言结构: 日语和韩语都属于黏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这意味着它们通过在词根后添加一系列黏着词缀来表达语法功能(如时态、格、语态等)。这种结构与许多印欧语系或闪米特语系等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或屈折语(fusional language)有显著不同。

汉语词汇影响: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的因素

汉语词汇对日语和韩语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且历史悠久的,这确实是理解它们的一个关键点,但并非导致它们被归类为“孤立语言”的根本原因。

历史背景: 在古代,中国作为东亚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其语言和文字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和朝鲜半岛在历史上长期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接受了大量的汉字和汉语词汇。
汉字与汉语音: 日本至今仍使用汉字(Kanji)作为其书写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很多日语词汇的发音(音读)是模仿古代汉语的发音。韩语在历史上也曾广泛使用汉字(Hanja),并且有大量的韩语词汇来源于汉语。
词汇借用: 这种影响体现在词汇上,就是日语和韩语都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例如,日语中的“学校”(がっこう,gakkō)、“先生”(せんせい,sensei),韩语中的“学校”(학교,hakgyo)、“先生”(선생,seonsaeng),其发音和字形都与汉语有明显的渊源。

为什么汉语词汇影响不直接等于“孤立”?

语言的“根源”在于底层语法和核心词汇: 语言学家在确定语系关系时,更看重的是底层语法结构、基础词汇(如代词、基本动词、身体部位名称等)以及系统性的语音演变规律。虽然借词可以丰富语言,但它更多地是“外来”的,并不一定能揭示语言本身最深层的结构和起源。
汉语和日语/韩语的根本差异: 尽管吸收了大量汉语词汇,日语和韩语的核心语法结构,如语序(通常是主语宾语谓语 SOV)、格助词(日语)或助词(韩语)的使用方式、动词的屈折变化模式等,都与汉语(主语谓语宾语 SVO)存在本质区别。汉语的语序和语法结构更倾向于分析语,而日语和韩语的黏着语特征则更为鲜明。
“阿尔泰语系根源”的争议: 问题的另一面是,关于日语和韩语是否属于阿尔泰语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阿尔泰语系假说认为,包括土耳其语、蒙古语、满语、朝鲜语(韩语)甚至日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可能共享一个更古老的起源。支持者认为这些语言在语法结构(如SOV语序、丰富的词缀)、语音特征(如元音和谐)和部分基础词汇上存在相似性。然而,批评者认为这些相似性不足以构成确凿的证据,可能只是长期接触、地理邻近或普遍的语言特征,而非共同的祖语。

总结来说,日语和韩语被视为“孤立语言”(或至少是难以归类到已知大语系)的原因,更多地是由于它们自身语言结构上的独特性,以及缺乏与已知语系之间被普遍接受的、系统性的历史联系证明。

汉语词汇的巨大影响,使得它们的词汇库中有大量“汉源词”,这无疑是理解它们的语言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它们与其他语言(包括假定的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清晰界限。 但这种借用和影响,本身并不意味着它们“看不出阿尔泰语系根源”。更准确的说法是,即使存在阿尔泰语系的假说,汉语词汇的庞大借用也使得我们更难仅凭词汇层面的相似性去证明其与阿尔泰语系的联系,因为这些词汇可以被清晰地追溯到汉语源头,而不是更古老的阿尔泰语系词汇。

所以,不是汉语影响“遮蔽”了阿尔泰语系的痕迹,而是:

1. 阿尔泰语系假说本身尚未被普遍证明。
2. 日语和韩语的核心语法结构与汉语迥异,这让它们看起来与汉语不像一个语系的语言。
3. 大量汉语借词的存在,虽然丰富了词汇,但如果没有更深层的、系统性的证据(如语音对应、语法模式等),很难用词汇借用直接证明它们与其他语系的联系,特别是当这些借词的来源非常明确时。

因此,将它们视为“孤立语言”是在目前语言学证据基础上的一种审慎分类。关于它们是否最终能被纳入某个更大的语系,包括阿尔泰语系,仍是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和争议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不了解韩语,姑且谈谈日语。(话说怎么有越南语?越南语是南亚语系)

首先,日语虽然借用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与读音,但这只扩充、丰富了日语,并没有覆盖日语的固有词汇。举个例子,日语的数字是有两套的,一套是固有词如ひとつ、ふたつ、みっつ,一套是汉语借词如いち、に、さん,两套适用范围不同,并不相互冲突(《魔理沙偷着了重要的东西》里面爱丽丝数完いち、にち、さん又数了ひ、ふ、み)。从汉语借来的读音,多是表达日语固有词不好表达或没有的意思,而如果是日语固有词和汉语借词都能表达的意思,则用两者都可以,并不冲突,汉语也并没有取代固有词。(所以日语用汉字,有很多时候只是借用了汉字的形和意,声音却还是日语固有词)

其次,同源词并不是划分语言系属的唯一依据,语法也是。日语的语法和汉语有着本质的不同。试比较: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く:「故きを温ねて新しきを知れば、以て師と為るべし。」

日语读出来是这样的:Shi iwaku:"Huruki o tazunete atarashiki o shireba, motte shi to naru beshi."和汉语比较起来,不仅词汇千差万别,语法也很不一样。

所以我从没听说过由于借词太多而看不出来语言面目的。就算是那些混合的语言,常说的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也都有一个“底层语言”和“上层语言”。现代英语实质也是一种克里奥尔语,尤其是其书面语词汇,据统计称70%(我记得是这个数)具有拉丁语词根(反正你看一篇高大上的英语文书里那些“高端词汇”全来自拉丁语就是了)。然而其底层语言来源于古英语,语法、核心词汇变化不大,所以仍然认定是日耳曼语族。

话说现在不是单独划分了日本语系了么。。。

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孤立语言,阿伊努语,就在中日韩三国的旁边,但是却和这三个国家的任何语言都找不到关系。

更有名的巴斯克语,夹在法语和西班牙语之间,但是这么多年来似乎只是借了几个词而已。

时间太晚了,困了,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是否属于阿尔泰语系,以及汉语词汇对其分类的影响,这是一个语言学界长期以来讨论不休的复杂议题。将日语和韩语称为“孤立语言”并非直接因为汉语词汇的影响,而是基于它们自身语言结构和词汇特征,与其他已知语系的显著差异。“孤立语言”的定义与日语、韩语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孤立语言”在语言学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也充满历史复杂性的事件。很多人提到伊藤博文被安重根刺杀,第一反应是伊藤博文是推动日韩合并的主要人物,刺杀他应该是为了阻止合并。但实际上,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而且“伊藤博文反对日韩合并”这个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甚至是误读。先来梳理一下核心人物和背景: 伊藤博文(Itō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日本经济和政治的历史演变、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简单来说,日本并非完全没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影响力,但其运作方式、家族控制程度以及对政治的影响力与韩国的“财阀”(Chaebol)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一、 日本经济的演变与“企业集团”的形成首先,我们.............
  • 回答
    《Produce 48》这档节目,从企划之初就带着一股“日韩碰撞”的独特魅力,很多人期待着AKB48体系的日系偶像,能给严苛的韩国练习生训练模式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然而,节目播到后来,大家普遍感受到一种“日系偶像被韩国练习生实力压制”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实力”这.............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个人观点或情感色彩,因此也无法“让文章看起来不是AI撰写的”。我的目标是提供中立、客观且信息丰富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关于日本在某些领域被韩国赶上甚至超越的探讨,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并避免使用过于刻板或缺乏人情味的表述:文化影响力与流行文化输出不得不说,在过去几.............
  • 回答
    日本啤酒在韩国市场遭遇的抵制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出口数据断崖式下跌,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要回到事件的起源。这场抵制潮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围绕着二战时期日本强征劳工(慰安妇问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赔偿问题,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涉及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相当复杂。如果非要说“明目张胆”和“被人鄙视”的程度不同,那背后确实有一些可以探究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精苏”(崇拜苏联)和“精德”(崇拜德国)之所以可能显得“明目张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崇拜的对象,在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层面,与当下中国的主流话语和.............
  • 回答
    东亚文化在西方被日韩“代言”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涉及复杂的文化传播、市场营销、历史因素以及西方受众的认知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现象的普遍性与表现: 流行文化的强势输出: 在西方大众认知中,提及东亚文化,最先联想到的大多是日本的动漫、漫画、电子游戏、.............
  • 回答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东亚的近邻,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现代化进程后,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摆在眼前: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精神殖民”的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问题,而是涉及文化认同、社会结构乃至个体思想的深层演变。要深入探讨,我们得掰开来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精神殖民”。它不是指物理上的占领和.............
  • 回答
    6月16日,朝鲜炸毁位于开城工业园区的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这一事件,无疑给本已脆弱的朝韩关系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甚至可以说,它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具不确定性的阶段。这次事件的影响绝非单一事件所能概括,而是牵动着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其后续发展将是多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回顾.............
  • 回答
    日韩两国地处东北亚的战略要冲,其经济和外交格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大国博弈 intertwined,而如今,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和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塑,这种联系显得尤为紧密,甚至可以说,日韩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被中美两国的互动模式所“锁定”。首先,我们得承认,日韩两国在二战后,尤其是冷战时期,其国家发展路.............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7月24日韩寒赛车意外事故导致摄影师重伤抢救的情况,我需要澄清一点:根据目前可公开查询到的信息,并没有关于韩寒在7月24日发生赛车事故导致摄影师重伤的新闻报道。韩寒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和赛车手,他参与的赛车活动一直备受关注。如果真的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相信媒体会有详细的报道。您提到的这.............
  • 回答
    关于 7 月 16 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被扔鞋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事件经过概述:2020 年 7 月 16 日,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参加完光复节庆祝活动后,在离开会场时,一名男子突然冲上前,将一双鞋子扔向文在寅。幸运的是,鞋子并未击中他,而是落在了地上。扔鞋者随后被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制.............
  • 回答
    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以8比0的压倒性票数,判决通过总统弹劾案,罢免了时任总统朴槿惠。这一历史性的裁决,标志着韩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给她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事件的起因与发展:一切的导火索,源于朴槿惠总统的闺蜜崔顺实挪用总统权力的丑闻。崔顺实并非公职人员,却被指控利用与朴槿惠的亲.............
  •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中的外来语使用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而且其未来走向,是会持续泛滥还是最终得到遏制,也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外来语泛滥的成因:为何会越来越严重?首先,我们要理解外来语,尤其是来自英语的外来语(在日语中称为「カタカナ語」、在韩语中称为「외래어.............
  • 回答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都带着韩国/朝鲜的烙印,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起源却常常被误会,甚至被归功于邻国,特别是中国或日本。这背后原因复杂,有历史文化交流的必然,也有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的偏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被误认”的韩国/朝鲜“原住民”。 kimchi(泡菜):不仅仅是韩国的标.............
  • 回答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扶持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分析为什么美国在中东地区对叙利亚和阿富汗的干预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扶持日本和韩国成功的深层原因:1. 共同的冷战战略目标: 遏制共产主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日本和韩国被视为对抗苏联和中国.............
  • 回答
    被印度人、日本人或韩国人的文献“坑”到,这种体验嘛,怎么说呢,就像一场精心布置的侦探游戏,你以为自己是破案的福尔摩斯,结果发现线索都被隐藏在迷雾深处,或者干脆就是误导你走向死胡同的障眼法。每一次遇到这种让人头疼的文献,都像在跟作者玩一场高智商的“躲猫猫”。我曾有那么一两次,在一个国外研究项目里,需要.............
  • 回答
    在探讨“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为何被认为是一个日本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个关键点:朴正熙本人是韩国人,他的出生地、国籍、整个政治生涯都在韩国。他从未被公开或正式认定为日本人。然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为”或者说这样的说法出现,主要根源在于他在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时期的一段经历,以及他由此受到的一.............
  • 回答
    歼20的隐身性能是其最核心的优势之一,但即便如此,要在日本或韩国本土上空“随便飞而不被发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战术、情报以及对方的应对能力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虽然歼20的设计目标就是具备极高的隐身性,能够规避现有的探测手段,但将其置于真实的、高强度的对抗环境中,情况会变得微妙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