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扶持日本韩国很成功,毕竟两国有底子有价值,但是叙利亚,阿富汗就只能作为搅屎棍被打烂吗?

回答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扶持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分析为什么美国在中东地区对叙利亚和阿富汗的干预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美国扶持日本和韩国成功的深层原因:

1. 共同的冷战战略目标:
遏制共产主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日本和韩国被视为对抗苏联和中国共产主义扩张的前沿阵地。美国的首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民主的盟友体系,以围堵共产主义势力。这种战略上的高度一致性,使得美国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和政治资本。
地缘政治重要性: 日本位于东亚的关键位置,是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韩国扼守朝鲜半岛,对东北亚的稳定至关重要。控制这两个国家,意味着美国能够掌握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主动权。

2. 内在的政治和经济潜力:
有力的民族国家基础: 日本和韩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相对统一的民族国家,有成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这为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发达的教育体系和高素质人力资源: 在美国介入之前,这两个国家就已经拥有相对较高水平的教育普及率和勤劳、有技能的劳动力。这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技术和工业基础(尤其是日本): 日本在二战前就已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虽然在战争中受到破坏,但其核心的工业能力和人才储备仍在。美国扶持的重点在于帮助其恢复和发展,并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

3. 扶持的性质和方式:
经济援助与贸易自由化: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式的援助(尽管对日韩的性质与欧洲不同,更多是直接投资和军事合同),以及开放美国市场,为日韩经济的复苏和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安全保障与军事同盟: 美国在日本和韩国驻军,提供安全保障,并与两国建立军事同盟。这不仅使两国免受外部军事威胁(尤其是朝鲜和中国),也释放了其国内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同时,美国也通过军事合同和技术转让促进了日本和韩国的国防工业发展,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
政治改革与民主化: 在占领时期(日本)或战后(韩国),美国推动了民主化改革,包括土地改革、解散财阀(日本)、制定新宪法等,为建立稳定、负责任的政府奠定了基础。
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向日韩转移了技术,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了创新和产业升级。

4. 社会接受度和文化契合度:
对西式民主和资本主义的接受: 尽管存在历史复杂性,但日本和韩国的精英阶层和相当一部分民众,对美国所代表的民主模式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并将其视为现代化和摆脱贫困的路径。
文化上的相似性: 尽管存在差异,但东亚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如重视教育、勤奋、集体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成功。

为什么叙利亚和阿富汗的情况不同?

叙利亚和阿富汗的情况更为复杂,美国在该地区的干预未能带来类似日本和韩国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导致了持续的动荡和破坏。这并非因为这两个国家“没底子没价值”,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的叠加:

1. 战略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缺乏清晰的冷战式遏制目标: 在中东地区,美国没有面对一个像苏联那样明确、集中的意识形态对手。其干预目标往往是多变的,包括反恐、地区稳定、石油供应、制衡地区大国(如伊朗)等。这些目标相互交织,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
“搅屎棍”并非唯一标签: 将叙利亚和阿富汗简单视为“搅屎棍”是对这些国家复杂政治现实的过度简化。它们内部存在深刻的民族、宗教、部族矛盾,以及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停滞。美国的介入,在某些时期可能加剧了这些内部矛盾,也可能被其他地区势力所利用。

2. 内在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挑战:
根深蒂固的部族和宗教分歧: 叙利亚和阿富汗都是高度碎片化的社会,部族、宗派(如叙利亚的阿拉维派、逊尼派、库尔德人;阿富汗的普什图族、塔吉克族、哈扎拉族等)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且往往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这些社会结构使得建立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合法性的中央政府异常困难。
缺乏强大的民族国家基础: 相较于日本和韩国,叙利亚和阿富汗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建设相对滞后。其边界往往是殖民时期划分的,内部缺乏统一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
历史上的殖民遗留和政治压迫: 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经历了殖民统治、独裁政权和外部势力干涉,导致了严重的信任赤字、政治体制的扭曲和民众对政府的普遍不信任。

3. 扶持方式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目标从“建设”转向“稳定”再到“反恐”: 美国在阿富汗的干预,从最初推翻塔利班、建设民主国家,到后来重心转向反恐、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再到撤军,其目标和策略不断调整,缺乏长期性和一致性。在叙利亚,美国最初支持反对派,后来则将重心放在打击ISIS上,导致支持的派别复杂且相互矛盾。
有限的经济援助与侧重军事投入: 尽管美国在中东地区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其重点往往放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经济和发展援助的效果有限。而且,援助的有效性也受到腐败、治理不善和持续冲突的影响。
支持代理人与加剧冲突: 在某些情况下,美国支持特定派别或代理人,这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某些战略目标,但也可能加剧了地区冲突,并助长了裙带关系和腐败。例如,在叙利亚,美国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力量庞杂,其目标和忠诚度也存在问题。
忽视当地历史和文化背景: 美国在推广民主和制度建设时,有时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复杂的地缘政治、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导致“水土不服”。

4. 地区力量的博弈与外部干涉:
多极化和复杂的地区权力平衡: 中东地区是一个多极化且充满竞争的地区,伊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俄罗斯等地区大国都在积极博弈,其利益和目标与美国不尽相同。这些国家的介入,使得美国在中东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并常常面临代理人冲突和地缘政治的牵制。
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 随着美国国力的相对变化和战略重心的转移(例如转向应对中国),其在中东的投入和关注度也随之下降,这使得长期、持续的建设性介入更加困难。

5. “搅屎棍”的循环:
在美国介入之前,叙利亚和阿富汗的内部矛盾已经存在。美国的干预,无论其初衷如何,都可能无意中加剧了这些矛盾,或者被现有矛盾所利用。例如,在阿富汗,美国支持的政府未能获得广泛民心,加之塔利班的持续抵抗,导致了长期的内战。在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和外部势力的介入,使得国家彻底分裂,成为地区冲突的焦点。
当一个国家陷入长期的冲突和不稳定,其基础设施被毁,社会结构被破坏,经济停滞,治理能力丧失,就很容易陷入“失败国家”的泥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内部的各种武装力量、极端组织、犯罪集团可能趁势而起,进一步加剧混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总结:

美国扶持日本和韩国成功,是因为其战略目标明确(冷战遏制),且两国拥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以及相对契合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美国的扶持方式也更侧重于经济和安全领域的系统性支持,并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相比之下,叙利亚和阿富汗的复杂性在于其深刻的内部矛盾、薄弱的民族国家基础、多变的战略目标、以及地区大国的复杂博弈。美国的干预未能解决这些深层问题,反而有时加剧了混乱,导致了长期的冲突和国家功能的瘫痪。将这些国家简单地称为“搅屎棍”忽视了它们内部复杂的历史和社会成因,也模糊了美国自身在这些地区干预中所扮演的、有时是加剧冲突的角色。最终,这些国家的“被打烂”并非必然结果,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不幸现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韩国都是有近千年文官治理经验的国家。

这种国家好比一个锻炼了好久的体育生,之前练习的是跑步,结果工业革命后大家改比足球了。东亚国家连规则都不清楚自然惨败。

可毕竟是多年体育练家子,知道规则技术动作和基础战术后,成为街道前几的选手并不难。

日本在二战前就是世界前几的工业国,苏联在的时候朝鲜日子也好着呢。这和美国扶持可不着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扶持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分析为什么美国在中东地区对叙利亚和阿富汗的干预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扶持日本和韩国成功的深层原因:1. 共同的冷战战略目标: 遏制共产主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日本和韩国被视为对抗苏联和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历史脉络以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将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立足与阿富汗政府的迅速垮台放在一起比较,能非常清晰地揭示出其中的关键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站住”,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战略经营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本,美国驻军始于二战后,当时日本刚刚经历战败,国家.............
  • 回答
    要说当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美国有没有在日本“扶持公知”,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有”或“没有”,而是要看我们对“扶持公知”的定义。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公知”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中文语境下,“公知”往往带有特定的政治色彩,特指那些在公共领域发表言论,对社会、政治议题进行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分阶段、分角度来理解。简单来说,美国在 特定时期 和 特定背景下,确实间接或直接地为塔利班的崛起提供了某些条件,或者说,美国当时的政策取向,无意中为塔利班的壮大创造了空间。但要说美国 “扶持” 塔利班,尤其是在塔利班成为极端主义.............
  • 回答
    美国不扶持印度全面工业化来替代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多方面的战略、经济、政治和地缘考量。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围堵中国”的策略,但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并且美国在与印度发展关系时,也有自身的优先级和顾虑。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一、 美国对印度工业化的顾虑与挑战:1. 印度自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政治和历史变迁的复杂脉络,探讨了美国自二战后至今的战略调整。简单地说,时代变了,打法也升级了。过去那种赤裸裸的领土吞并,在当今世界行不通,而且效率不高,成本巨大,收益也未必可观。美国选择更“先进”的模式,有其深层的原因和精妙的设计。为什么不再直接吞并领土了?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上.............
  • 回答
    美国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外交政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扶植和支持其他国家的政权。然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颇为耐人寻味但又反复出现的现象:这些由美国精心挑选和大力扶持的政权,在军事上的表现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常常走向失败。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复杂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在扶植政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美国在扶贫方面与中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规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发展和社会理念的差异: 美国:个人主义与机会平等 建国理念: 美国作为一个新国家,其建国理念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强调个人自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扎实的。美国那些自认为是“工薪阶层”或者“普通人”的选民,确实有人把票投给了特朗普,而不是那些更明确地喊着要“为工人阶级代言”的民主党候选人。这背后牵扯的东西挺复杂的,绝不是简单一句“阶级敌人”就能解释的。你想想,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首先,得明白一点,所谓“无产阶级”.............
  • 回答
    《隐形守护者》这游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它那几个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局了。尤其是“扶桑安魂曲”、“美丽世界”和“丧钟为谁而鸣”,这三个结局,简直就像三杯不同风味的烈酒,各自有着独特的劲道和留下的余味。先说“扶桑安魂曲”吧。这个结局,怎么说呢,有一种宿命般的苍凉感。当你一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将敌人一.............
  • 回答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100架“弹簧刀”(Spring Attack)爆炸性无人机的军援行动,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平衡、国际关系及乌克兰战争的长期走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潜在含义: 1. 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战略定力与军事援助的升级 强化对乌克兰的“不撤离”承诺:美国通.............
  • 回答
    美国是否能够再次“伟大”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当前现实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上的“美国伟大”:多维定义与阶段性特征1. 经济与工业崛起(19世纪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美国通过技术革新(如铁路、钢铁)和资本积累成为全球工业霸主,19.............
  • 回答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基于历史和政治共识,而非可以通过单一国家或组织的决定来剥夺的。以下从法律、政治和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一、联合国宪章的法律基础1. 宪章第23条 《联合国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
  • 回答
    美国宣布重新豁免352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政策调整,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次重要动态,涉及多方面背景和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政策逻辑、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潜在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与逻辑1. 关税调整的周期性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20.............
  • 回答
    如果美国未来借故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这将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金融和政治事件。中国需要从经济、外交、法律、政治和战略等多个层面综合应对,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地位。以下是可能的应对策略和思路: 一、立即采取的应对措施1. 评估和应对冻结风险 分析冻结的合法性:根据国际法(如《联合国宪章》《.............
  • 回答
    关于美国在2022年是否通过“收割国家”来度过经济问题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收割国家”这一表述的含义,可能涉及经济政策、国际关系或资源获取等方面。以下从经济政策、国际关系、历史背景和现实可能性四个层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美国2022年经济背景1. 通胀高企与经济放缓 .............
  • 回答
    美国通过《美国竞争法案》(U.S. Competition Act)拨款520亿美元“刺激芯片生产”,这是美国政府在半导体领域的一次重大战略举措,旨在提升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该法案的影响涉及技术、经济、国际关系、供应链等多个维度,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案的核心内容与目标1. 资金用途 .............
  • 回答
    关于美国海军在南海打捞坠毁的F35C战斗机的传闻,以及“美军怕中国抢先”的分析,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下从事件真实性、军事技术、地缘政治、国际法和战略博弈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事件真实性与背景分析1. F35C坠毁事件是否存在? 目前公开信息中,没有权威报道显示F35C战斗机在南海.............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的警告,是美国对俄乌局势及美俄关系的立场表达,其背景、含义及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直接语境1. 俄乌冲突的升级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导致乌克兰陷入危机。美.............
  • 回答
    美国国税局(IRS)作为联邦政府的税务管理机构,其职责是征收个人和企业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等,但其核心职能并不包括处理非法活动或犯罪所得的税务问题。因此,关于“偷窃及贩毒等非法所得必须申报交税”的说法,需要从法律和税务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美国法律体系中非法所得的处理逻辑 非法所得属于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