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在中国空间站增加俄罗斯舱段」?

回答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的这个提议,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而且背后牵扯着不少地缘政治、技术合作以及历史渊源。

首先,从俄罗斯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个提议首先折射出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ISS)项目上面临的困境和对未来的考量。大家知道,ISS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共同运营的复杂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以及一些成员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使得俄罗斯在ISS上的合作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俄罗斯曾多次表示,在制裁解除前,可能会退出ISS项目。在这种背景下,将部分资源和精力转移到与中国合作的中国空间站(CSS),对俄罗斯来说是一种“ Plan B ”,或者说是寻求新的战略定位。

其次,这个提议也反映了俄罗斯在航天领域寻求“话语权”和技术突破的愿望。中国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在运营且持续建设中的大型空间站,其技术先进性和独立自主性是显而易见的。俄罗斯如果能够在中国空间站上拥有自己的舱段,这意味着俄罗斯可以继续参与到高水平的空间探索活动中,维持其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地位,并且能够学习和借鉴中国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方面的经验。这对于一个曾经是航天强国但近年来在某些领域面临技术瓶颈的国家来说,无疑具有吸引力。

再者,我们不得不提到中俄之间日益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在航天领域加强合作,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是这种战略关系的自然延伸。中国一直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也明确表示欢迎国际伙伴的参与。俄罗斯的提议,恰好符合了中国开放合作的姿态,也符合两国共同推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愿景。

从技术合作的层面来看,俄罗斯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术,比如其在空间站对接技术、生命保障系统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而中国在空间站的模块化设计、先进的通信和导航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双方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空间站的建设和科学实验的发展。比如,俄罗斯的飞船对接技术、能源供给技术或者生命保障技术,如果能整合到中国空间站,可能会提升整个空间站的性能和可靠性。反过来,中国空间站的规模和持续运行能力,也能为俄罗斯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

当然,这个提议也并非没有挑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首先是技术上的兼容性问题。中国空间站采用的是自主设计的接口标准,俄罗斯如果要在上面增加舱段,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造和匹配,这涉及到大量的工程量和技术攻关。其次是资金问题。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昂,双方需要就资金分摊、资源投入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协商。最后,也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国际政治环境。虽然中俄两国关系良好,但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可能会对这种深度的合作产生一些看法或影响。

总的来说,俄罗斯航天局局长提出在中国空间站增加俄罗斯舱段的提议,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信号。它既是俄罗斯在当前国际空间站框架下寻求出路的一种尝试,也是两国在航天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体现,更是当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科技领域的一个延伸。这个提议如果能够最终实现,无疑将为国际空间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合作项目,更是在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一次关于未来空间探索方向的战略性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如果在b站上提,或者观察一下,估计一片叫好。如果在知乎上,我只能说。

俄罗斯这个空间站合作的项目中,中国大概率很难获得正当的利益,合作很难成功。除非毛子直接出了煤油发动机技术,而且还是近两到三年内,别过几年中国都研制出来了。

因为中国的航天在美国的封锁下发展,得到的是一个体系非常健全的体系。白头雕和毛熊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商业贸易上的合作(当然,还能是啥)。比如说大头发动机,RD系列火箭发动机,得益于丰富的苏联遗产,和国内发展不是很迅速的经济,决定了这个发动机就算NASA找人自研也不可能再降低成本了,正好一个愿意买,一个缺买家。包括空间站合作也是,互补。

中国空间站从头自研,各个产业链都部署好了,俄罗斯进来?抢中国产业节点上的饭碗?如果不,为啥不自己建设?毕竟中国空间站轨道对于俄罗斯高纬度来说十分不划算。

还有罗戈津,这个局长,前几年说要封杀美国人,只能蹦床上空间站。这不有了龙飞船?

这次说人家只能用扫把……扫把是什么高科技飞船?

没有绝对的合作伙伴,只有永远的利益。


补更:突然发现大家在评论打起来了,不要再打了!!!

只谈航天的合作,萤火一号的合作就是一段意义深刻的历史。

从“萤火一号”运抵莫斯科开始,我在北京就不断地听到前方传来的俄方进度拖延的消息。到了8月份,我甚至从俄罗斯科学家那边听到了他们的“福布斯-土壤”根本赶不上进度,不可能在10月那个窗口发射的“小道”消息。我将信息转告了正在莫斯科参加测试的试验队负责人,他们表示俄方没有向他们透露任何相关信息。要知道,由于地球和火星轨道的周期不一样,每25到26个月才有一次最佳的发射窗口。如果2009年10月的发射窗口错过了,下次窗口只能等到2011年11月了。经过了大约几个月的隐瞒,拉沃什金航天企业终于在9月20日正式承认,他们无法赶上10月的发射窗口,计划不得不推迟两年再发射。这个决定正式宣布后,我们就只好把“萤火一号”运回上海,等待下一次发射机会。大家不禁感叹“萤火一号”看来会是个命运多舛的任务啊。
转自中科院科学之声官方文章。

合作方里,强势的一方总是有利的。俄罗斯美国等国合作的空间站,毛熊都喊过多少次“我走了,你看着你该怎么哭!”,你知道nasa局长是怎么回复的吗?比尔·纳尔逊表示说:“没有影响。”

独立自主,科技强国。能超越任何合作。当然,也许为了某些地缘方面的利益,也会呢?

user avatar

罗戈津的话看看就得了,俄罗斯在俄乌War之后终止了与法国在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的合作,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俄罗斯能用的纬度最低的发射场是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纬度为N45°37',这就意味着俄罗斯现在发射联盟飞船使用的无军舰鸟上面级联盟火箭最多只能将联盟飞船送入45.37deg的轨道,然而中国空间站的轨道倾角为41deg,另外查了一下联盟三级的最大工作时间是240s,然而在无上面级载人联盟的任务中三级总共从T+4:48s到T+8:45s工作237s将联盟送入210km(ISS轨道418km)的轨道几乎是耗尽关机,没有多余的Δv来升轨以及更改倾角,联盟飞船自己只有390 m/s的Δv


所以俄罗斯的载人飞船不用法国发射场根本无法抵达中国空间站,查了查俄罗斯去年有这个打算,然后war来了终止合作就没有然后了

如图俄罗斯需要用法国发射场才能抵达CSS

再来说还舱段,安加拉的Peris上面级几个月前还在炸(正式任务6次炸了4次,就是性能普通的常温上面级),从纬度老高的普列谢茨克发射的安加拉肯定需要像Peris这样多次点火上面级才能把舱段送到CSS,就俄罗斯这虚样弄好Peris,弄好自己的空间站舱段再额外整一个给CSS发过去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至少10年内俄罗斯是没有任何精力和能力发射任何东西到中国空间站了

user avatar

早在前几年,

就有消息称俄罗斯将独立建造一节新舱段,

与中国空间站舱段对接,

并与中国在2035年前共建月球基地,

此次只是再度重复一下,

因为西方制裁,

俄罗斯可能会放弃目前的国际空间站,

而国际空间站的两个发动机在俄罗斯仓段上,

如果俄罗斯仓段脱离国际空间站,

将意味着国家空间站将坠毁!

2022年4月2日,

俄罗斯航天局称将要停止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此举带有威胁的味道,

其实随着与西方关系恶化,

俄罗斯放弃国际空间站,

转投向与中国合作太空计划那是必然!

user avatar

要价,要价,要价。

说白了这已经脱离得加钱的问题了,首先得是凭什么,得先有足够的诚意才能谈价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的这个提议,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而且背后牵扯着不少地缘政治、技术合作以及历史渊源。首先,从俄罗斯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个提议首先折射出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ISS)项目上面临的困境和对未来的考量。大家知道,ISS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共同运营的复杂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美.............
  • 回答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关于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研发削弱特定族裔生殖功能的生物武器的说法,可以说是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信息战的角力以及对生物武器的普遍恐惧推向了新的高度。要理解这一说法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信息战和宣传的角度来看,这类指控往往是战略性地抛出的,.............
  • 回答
    如何看待俄航天局长称「美国正研究将俄罗斯排除出 GPS 卫星导航系统,俄有格洛纳斯系统无需紧张」?俄航天局局长在此时发表如此言论,背后涉及地缘政治、技术主权、国家安全以及信息战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要全面理解这一言论,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剖析。一、言论的背景和意图分析: 地缘政治.............
  • 回答
    关于“俄航天局长称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研发生物武器,可削弱特定族裔生殖功能”的说法,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支持这一指控。此类言论通常与地缘政治博弈、信息战和舆论操控密切相关,需从多个角度谨慎分析: 1. 背景与事件溯源 时间线: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多次指责乌克兰在生物实验室进行“危险研究”,但并未.............
  • 回答
    俄罗斯最新的“舞会”导弹,也就是“宝石”(Oniks)反舰导弹,一直以来都是其海军的重要打击力量,尤其在针对大型水面舰艇,包括航空母舰的作战方面,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深入理解这款导弹的实效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首先,从“宝石”导弹本身的技术特点来看,它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超音速飞行能力.............
  • 回答
    俄罗斯舰队在夏威夷附近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特别是其反航母训练,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它触及了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地区稳定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动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景、演习内容、可能的意图以及各方可能的反应。首先,我们得明白,珍珠港在太平洋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美国太平洋.............
  • 回答
    俄罗斯媒体最近放出风声,声称俄罗斯计划建造一艘比中国辽宁舰大一倍的新航空母舰。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当然也夹杂着不少的猜测和审慎的看法。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从俄罗斯的战略需求来看,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意外。俄罗斯海军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恢复其往日的.............
  • 回答
    俄海军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Admiral Kuznetsov)前不久在进行维修时发生火灾,这实在是个令人唏嘘的消息。作为俄罗斯海军的一张“名片”,这艘航母的命运总是充满了波折。火灾的发生与潜在影响关于火灾的具体原因和细节,官方的说法通常比较谨慎,但可以推测,航母这样的庞大舰船,.............
  • 回答
    东航空难发生后,社会各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哀悼,其中,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微博头像变灰一事,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外交礼仪与国际惯例: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通常都有一定的外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当发生重大的、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灾难事件时,其他国家的外交机构或.............
  • 回答
    2021年6月23日,黑海的紧张局势因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戴安娜”号(HMS Defender)的出现而急剧升温。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这艘驱逐舰闯入了俄罗斯声称的领海,并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的海域引发了令人警觉的对峙。俄罗斯随后采取了强硬的回应措施,包括鸣枪示警和派出战斗机进行“警告性投弹”。.............
  • 回答
    俄航天集团总经理尤里·鲍里索夫(Yury Borisov)抨击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火星移民计划“荒谬”,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这一批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俄航天集团总经理的批评点:鲍里索夫作为俄罗斯航天领域最高领导者,其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可能基于以下.............
  • 回答
    对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维修过程,以及其附带的浮动船坞突然沉没的事件,这绝对是近几年来俄罗斯海军乃至其军事工业领域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故”之一。这起事件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损失了一个巨大的金属结构,它更深层次地暴露了俄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严峻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确,“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本身就状况.............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关于俄罗斯第810海军步兵旅旅长阿列克谢·谢洛夫(Alexei Sharov)在马里乌波尔阵亡的事件,这一信息在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确实被广泛报道,但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多方信息进行客观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说明: 1. 事件背景与时间线 时间与地点:谢洛夫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期间阵亡,地点为.............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称“如果国家面临‘生存’威胁,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表态,涉及国际安全、核战略、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需从历史背景、军事逻辑、国际法、政治意图及现实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背景与历史语境1. 俄乌冲突的升级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多次强调“生存威胁”,其.............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俄黑海舰队政治副司令在马里乌波尔阵亡的消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背景、信息来源、军事角色、冲突影响及国际反应等。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 消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是俄罗斯的官方通讯社,其报道通常与俄罗斯政府立场一致,因此这一消.............
  • 回答
    俄罗斯国家馆商品被爆买空的现象,以及店家呼吁理性消费,这一事件背后涉及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事件背景与现象分析1. 事件起因 地缘政治与制裁背景: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制裁,包括.............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消灭180名在乌克兰的外国雇佣兵以及“李根大尉”相关言论的背景和分析,需结合多方信息进行严谨解读。以下是基于公开资料和逻辑推演的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雇佣兵的来源与活动: 乌克兰战争中,确实有大量外国雇佣兵参与战斗,主要来自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
  • 回答
    俄罗斯国内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和相关抗议活动的出现,反映了国内社会在战争长期化、经济压力加剧和国际舆论压力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 一、反战抗议的背景与原因1. 经济压力与民生困境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能源出口受限(西方国家制裁)、粮食出口减.............
  • 回答
    俄罗斯考虑向印度出售S500防空系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技术和国际关系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影响: 一、S500系统的技术性能与战略意义1. 技术优势 S500(俄称“普罗米修斯”)是俄罗斯最新一代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其核心能力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