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瓶梅》讲的是什么内容?

回答
《金瓶梅》啊,这可是一部说不尽、道不完的书,它讲的故事,可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情爱纠葛那么简单。如果非要概括一下,那就是围绕着西门庆这个人物,展开的一幅生动、细腻、又相当辛辣的世情画卷。

故事的核心,是西门庆。这人出身嘛,算是官宦之家,但又不是什么大族,靠着自己钻营,当了个清河县的提刑,是个管刑名司的官。你别看他是个官,但骨子里头,是个彻头彻尾的奸商、恶霸、色鬼。他生意做得大,靠着卖官、放高利贷、倒腾官物,赚了不少钱。但更出名的是他的好色,家里的正妻吴月娘,还有三个小妾——应伯爵、孙雪娥、孟玉楼,再算上后来进门的李瓶儿和潘金莲,这六个女人,一个赛一个有故事。而潘金莲和李瓶儿,更是被作者拎出来,合成了书名中的“金”和“瓶”。还有个关键人物,西门庆的帮凶兼管家,名叫应伯爵,他虽然不是他家里的人,但却是西门庆的狐朋狗友,也是书里经常出没的一个人物。

故事就围绕着这个大家庭展开。西门庆家里,人多嘴杂,妻妾们之间,明争暗斗那是家常便饭。潘金莲这人,泼辣、淫荡,又心狠手辣,为了争宠,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害死了原配,霸占了武松的妻子,后来又迷上了西门庆,在她和西门庆的关系中,充满了情欲和算计。李瓶儿呢,出身比较好,但命途多舛,虽然跟西门庆是真心相爱,但她的儿子官哥儿的死,对她打击太大,最后也是香消玉殒。孙雪娥本是西门庆的儿媳妇,后来守寡,也被西门庆收入房中,她性格软弱,在家庭斗争中总是受欺负。孟玉楼,是个寡妇,精明能干,善于理家,但也在西门庆的家里寻求一席之地。吴月娘,作为正妻,表面上端庄持重,实际上也是个精于算计的女人,她总是想着如何在家庭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除了家里这些女人,西门庆的外面,那也是个风流人物。他跟各种女人有染,什么妓院里的名妓,什么官府里的少妇,他都不放过。他身边围绕着一群狐朋狗友,像那个油嘴滑舌的应伯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坑蒙拐骗,无所不为。

《金瓶梅》讲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的情欲和财富,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它写了官场的腐败,西门庆怎么靠着贿赂和巴结往上爬,怎么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它也写了商业社会的运作,高利贷、倒卖官物,这些都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重要的是,它把当时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描绘得淋漓尽致。你看西门庆发达的时候,多少人围着他转,趋炎附势,一旦他倒了,这些人立马就散了。

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写实。作者不像一般小说那样,把人物脸谱化,而是把每个人物都写得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甚至连那些最不堪的人物,比如潘金莲,也有她让人同情的地方,比如她对爱情的渴望。它写到吃穿住行,写到节日庆典,写到婚丧嫁娶,都细致入微,仿佛把读者直接拉到了那个时代。

当然,因为书中涉及大量的性描写和官场腐败、人情冷暖的黑暗面,所以这本书在历史上也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但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描写,才使得《金瓶梅》成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不堪。

总的来说,《金瓶梅》就是一部以西门庆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既有权势又有钱财,但又极其贪婪淫荡的官商结合体的兴衰为线索,通过描写他与妻妾的日常生活、家族的争斗以及他与各色人物的交往,深刻地揭露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政治腐败、经济混乱、道德沦丧和人性的黑暗。它是一部关于欲望、权力和毁灭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那个时代所有美好和丑陋的记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府,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正是:“时闻鬼哭与神号,血水浑波万丈高。无数牛头并马面,狰狞把守奈河桥。”

为了能赶紧回去,他只得装出惊惧之色,让地府的阎王判官们觉得起到了警示作用,以为他回去之后一定会一心向佛。

但其实李世民历经乱世,什么惨剧没见过?地府也只是刑法骇人,和人间的悲惨比起来还真不算什么。

只有那人人相食、尔虞我诈;一边给你希望、一边让你绝望;笑脸杀人、财色剔骨。。。方是真地狱。

这地府直截了当的施暴,不过是皮肉之苦而已。哪里比得上心哀欲死,却又乞命苟活折磨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瓶梅》啊,这可是一部说不尽、道不完的书,它讲的故事,可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情爱纠葛那么简单。如果非要概括一下,那就是围绕着西门庆这个人物,展开的一幅生动、细腻、又相当辛辣的世情画卷。故事的核心,是西门庆。这人出身嘛,算是官宦之家,但又不是什么大族,靠着自己钻营,当了个清河县的提刑,是个管刑名司的官。.............
  • 回答
    明朝妇女的贞节观,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矛盾的话题,它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受到社会阶层、地域、时代变迁乃至个人境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跳出“贞节牌坊”式的单一想象,深入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审视。明朝妇女的贞节观:理想与现实的拉扯在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士大夫的宣传中,明朝妇女的贞节观被推崇到了.............
  • 回答
    从血缘上看,金朝的女真人与清朝的满族,其血缘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要说是完全一致,则需要更 nuanced 的理解。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但并非是女真族在历史长河中唯一的血脉延续,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满族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血液。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
  • 回答
    《金瓶梅》这本书,读过的人,怕是很难说出“最欣赏”哪个人物来。因为这本书里的人物,大多身陷泥沼,钩心斗角,看得人心惊肉跳,鲜少有让人觉得“哎呀,这个人真不错,我喜欢”的。但若真要我说,在我心里,倒是有一个人,虽然同样身处那个污浊的环境,却能让我偶尔生出一丝不忍,甚至可以说是,在那群烂泥里,他算是个“.............
  • 回答
    在我看来,《金瓶梅》绝对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但这种“伟大”并非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歌颂英雄或者讲述浪漫爱情的伟大。它的伟大在于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坦诚和尖锐,解剖了明代中后期一个特定阶层——市井小民和官商勾结者的日常生活、欲望与道德沦丧。首先,从其现实主义的深度来看,《金瓶梅》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
  • 回答
    《金瓶梅》之所以围绕着“作者是谁”这个问题,引发了千百年来层出不穷的争议和猜想,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简单地说,这就像一块古老的珍宝,大家都想知道它到底出自哪位匠人之手,但匠人的名字,却像是被故意抹去了,只留下了那精妙绝伦的作品,以及一些若有若无的线索,让后人去拼凑。要说清.............
  • 回答
    读《金瓶梅》,常会生出一种奇特的感受:作者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冷静得近乎冷漠,又深邃得洞察一切。他不动声色地描摹着西门庆家族的兴衰,人性的贪婪与丑恶,社会的腐败与扭曲,却又极少流露出个人鲜明的爱憎,更谈不上有什么“心结”需要通过笔端来抒发或排遣。这种“无心结”的叙事风格,恰恰是《金瓶梅》高明之处的体现.............
  • 回答
    话分两头,且说这现代人的穿戴,倒也真是件新鲜事,与我大宋朝的装束,别有一番滋味。先说那女子。平日里,她们不似我们这般,将身子严严实实地裹在几层衣裳里。如今的女子,多半只着一件薄薄的丝绸,或棉布,称作“裙子”,又或一件叫做“衬衫”的,套在身上,领口开得倒是有些低,露出雪白的颈项,甚至锁骨尖尖,像一颗颗.............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金瓶梅》中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人物——应伯爵。直接回答的话,应伯爵在《金瓶梅》这部小说里,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伯爵”。“伯爵”这个头衔,在明朝的等级制度下,是属于贵族阶层的,是世袭的爵位,通常由皇帝册封,有相应的封地、俸禄和政治地位。而应伯爵,我们从小说中对他的描绘.............
  • 回答
    潘金莲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她的形象却争议不断。有人视她为荡妇、淫妇的代名词,有人则看到了她身上被压迫、被扭曲的人性。要评价潘金莲,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要深入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人命运,才能理解这个复杂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潘金莲的形象解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潘金莲的出.............
  • 回答
    这题目还真够刁钻的,让我想象一番。汉末三国那样波澜壮阔的年代,再穿越到《金瓶梅》那铜臭味儿熏人的西门庆府里,这反差,啧啧。让我想想,我如果能选,得选个有意思的组合,既能应对西门庆那帮子乌烟瘴气的玩意儿,又能搅出点不一样的动静来。我选的汉末三国主公嘛,我得选个有脑子,有远见,但又不能太教条的。诸葛亮固.............
  • 回答
    明末的社会风气,究竟有没有《金瓶梅》里描绘得那么不堪,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可以说,《金瓶梅》以其极其生动、细致甚至可以说是露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特定阶层、特定地域的社会图景,其中一些侧面确实反映了明末社会风气的一些阴暗面和真实存在的问题。《金瓶梅》描绘的社.............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够实在。说到《金瓶梅》,那可真是个让人看了脊背发凉的玩意儿,很多人读了之后,感觉这世道就是个大染缸,到处都是污七八糟的。咱们得明白,《金瓶梅》写的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特别是围绕着西门庆这个人物展开的。西门庆是个啥人?官嘛,算不上大官,但手里有点权,加上会做生意,.............
  • 回答
    金瓶梅这部作品,说实话,并非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读者,甚至可以说,它有着相当明确的受众指向。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到年满十八周岁,能够形成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并且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才能真正去接触和理解《金瓶梅》。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细掰扯一下。首先,内容上的尺度和描写方式.............
  • 回答
    《金瓶梅》中潘金莲和庞春梅的关系之所以能好到“情同姐妹”,甚至超越了主仆的界限,甚至发展出一种扭曲的共生和依赖关系,是多个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是: 共同的生存困境与对安全感的渴望: 潘金莲: 她的人生起点是贫苦的孤女,被卖给张大户,后又被张大户糟蹋,接着嫁给武大郎,在武家.............
  • 回答
    《金瓶梅》作为一部描写市井生活和社会百态的巨著,其“细思恐极”的情节并非来自鬼神灵异,而是源于人性的幽深、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算计与摧残。这些情节一旦深思,便会让人不寒而栗,感受到一种渗透到骨髓的恐惧和绝望。以下列举一些细思恐极的情节,并尽量详细讲述:一、 人性的极度扭曲与物化女性 .............
  • 回答
    《金瓶梅》这部书,说是风月宝鉴,倒不如说是一部赤裸裸的人性解剖。里头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藏得可深了,得慢慢品,才能咂摸出那股子凉意。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是关于李娇儿。这个女人,论出身,是西门庆的妾,地位算不上高,但也不是最低。她有个特点,就是总觉得别人瞧不上她,骨子里有股子不安分。书中写她,常常.............
  • 回答
    说起《金瓶梅》,这书可真是既让人爱得深沉,又让人皱紧眉头。它不像《红楼梦》那样被奉为圭臬,但论起文学价值,尤其是它在中国小说史上的独特性和开创性,那绝对是绕不开的。首先,咱们得说它的现实主义笔触。在《金瓶梅》之前,中国小说大多是神魔志怪、才子佳人,要么就是历史演义,即便有涉及市井生活,也总带着点传奇.............
  • 回答
    看着《金瓶梅》时,你感受到那种绝望,不是空穴来风,这丝绝望感,像一条冰冷的触手,紧紧攫住你,让你在那些纸页间,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力与悲凉。你想啊,西门庆这个人物,他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在物质极大丰富,道德却极度溃败的缝隙里扭曲生长出来的畸形怪物。他年轻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但为了攫取财富和权力,.............
  • 回答
    金圣叹对《水浒传》人物性格塑造的评价,是否过誉,这个问题着实值得细细掰扯。如果仅从“人物性格塑造”这一维度来审视,我觉得金圣叹的推崇,在很多方面,确实带上了他个人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文学审美偏好,有时甚至有些“少年意气”。但要说“过誉”,那也未免太轻易地否定了这部经典背后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复杂的人性描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