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金创造的中土世界,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公平,平等,磊落。
没有任何一方因着所谓的“大义”或者自身的困顿,而去强迫、挟制他人——会这么做的,都是邪恶和混沌。
没有道德绑架。没有物理暴力和心理暴力。哪怕是相对的正义方,只要做过类似事情的,就是失格,最后就都得领便当——托老笔下的世界,报应只会迟到,从来不爽。
伊熙铎不愿毁戒指了,爱隆并没有冲上去揍他一顿强行逼迫他就范。
霍比特人很弱小,没野心,没想法,甘道夫和高等精灵循循善诱。
矮人要保卫好不容易夺回的家园,希望同胞支援也是用的请求。
所有的牺牲,都是当事人自己心甘情愿的。
而道德绑架瑟兰督伊指责他没有冒着龙炎牺牲自己族人帮忙的索林,挂了。
想武力抢戒指的波洛米尔,挂了。
语言暴力心理暴力强迫法拉米尔出去送命的德内塞尔二世,挂了。
我认为这种观念,是托尔金心中的正义一方应有的品质——noble,崇高,高贵。这是来自于托尔金朴素古典又田园的世界观的。
而一旦做出与此品质相悖的行为,则意味着该人物已然“失格”——无论原因是什么,已经没有足够的光明照进他们的灵魂了,他们的心灵已经迷失,往黑暗坠落了。
这群亡灵大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的王带着他们背誓,所以阖族受到伊熙铎的诅咒,永远不得安宁。
『魔戒』,卷五,第二章「灰衣劲旅的征程」——
「不过,他们当初背弃的誓言,就是去跟索隆作战,因此,他们若要履行誓言,就必须作战。在埃瑞赫仍立有一块黑石,据说是伊熙尔杜从努门诺尔带来的。它设在一座山岗上,山中之王曾在刚铎王国建立之初,对着那块黑石发誓效忠伊熙尔杜。然而当索隆归来,再次变得强盛,伊熙尔杜召唤山中之民履行他们的誓言,他们却不肯:因为他们在黑暗年代中曾经膜拜索隆。「于是,伊熙尔杜对他们的国王说:『汝将成末代之王。倘使事实证明,西方强过汝等之黑暗魔主,吾之诅咒将临于汝及汝子民:汝等永远不得安息,直到履行誓言之日。因这场战争将旷日持久,尘埃落定之前你必再蒙召唤。』他们逃离了盛怒的伊熙尔杜,也不敢为索隆那边出兵作战。他们藏身于山中秘地,从此不与他人往来,只是在荒山野岭中渐渐衰微。于是,不眠亡者带来的恐怖笼罩了埃瑞赫山和那支民族曾经徘徊的所有地方。但是我必须走那条路,因为没有活人能够援助我了。」
(个人认为解除诅咒也就是「誓言」的核心,是“效忠”并且“听命参战”。)
正因如此,作为真正的王者,要重诺守约。
在对方已经履约的情况下,讨价还价,利用手中的power继续驱使要挟奴役,从利益层面来看,这样做的确会更轻松,是聪明的做法。然而,这是一种小聪明,这不是光明,这不符王者应有的noble。
别忘了第三部的标题就是
如果那一刻阿拉贡没有守约,还亡灵大军以安宁,那么他其实是没有资格真正加冕为王的。
5月28日更新一些有感而发:
在评论区与几位朋友几番讨论后,突然意识到一个点——
我突然意识到,在我心里,人的高贵低贱,是不与其身份地位、阶级财富挂钩的,而是与其品格,行为,贡献相关。
所以当看到这位知友说“生有贵贱”时,我是困惑的,一是困惑,人怎么就生有贵贱了呢?二是困惑,『魔戒』有在宣扬生有贵贱吗?『魔戒』宣扬的不正是看起来的小人物也是顶乾坤救世界的重要力量吗?
PJ在『王者归来』的电影中,创作了一段原著中没有的剧情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1696760427970560作为全片高潮的收尾,这段戏完全升华了『魔戒』原著的主旨——小人物一样是英雄,小人物一样高贵,值得所有人的跪与谢。
也许我的这种观念,也一样是有失偏颇的,毕竟身份地位、阶级财富的差异,在人类社会中至今也未能被消除,依然客观存在,依然在对很多很多人造成负面的影响。
但我依然认为,对待他人的“平等”之心,是一种高贵的品格。“人人生而平等”,指的并不是身份地位、阶级财富——这些社会层面的概念,这些外物——而是指,作为一个又一个生命,一个又一个灵魂,彼此本身之间,是平等的。
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即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阶级财富、权力才能,高于自己,而自我感觉低于对方。
这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拥有的自由的心态。
认真向:那亡灵根本就是电影导演乱写的,原文里是真的亡灵,只能吓唬人,没有任何物理攻击能力,一群战五渣,帮着抢了个船(靠吓唬)就没事了
现实向:如果非要以电影亚拉冈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不敢继续使唤他们了,这些亡灵给他干活只是为了解除诅咒,你要是逼着他们打白工,他们也可以把刚铎屠城并且把亚拉冈脑袋剁了。毕竟他们也可以干脆永远当亡灵对吧。
编剧向:你给了主角一队不死军,然后怎么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