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默克尔会说「美国已经是不可信赖的伙伴」?并称欧洲已无法再完全靠着美国和英国?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的这番表态,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她为何如此直率地表达对美英关系的担忧,需要将时间回溯到2018年前后,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外交政策调整。

首先,我们得谈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对外政策的各个层面。对欧洲来说,最直接的冲击来自几个方面:

对多边主义的挑战和国际机构的动摇: 特朗普政府对诸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国际组织的轻视甚至退出现象,让欧洲领导人感到不安。默克尔一向是国际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她深信国际秩序的稳定对欧洲的福祉至关重要。当美国开始质疑甚至破坏这些多边框架时,欧洲的战略空间自然受到挤压。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征收钢铝关税,以及在贸易争端中采取的强硬姿态,让欧洲感到了直接的经济压力。这不仅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欧洲一直视自由贸易为其经济繁荣的基石。
对跨大西洋盟友的言论和行为: 特朗普对北约(NATO)的质疑,公开批评成员国的军费支出不足,甚至暗示美国可能退出北约,这让欧洲深感震惊和不安。毕竟,北约是欧洲安全的重要基石,美国的疑虑动摇了欧洲对自身安全的信心。同时,特朗普在某些国际问题上的言论也时常显得孤立和不合时宜,与欧洲的立场相悖。

具体到默克尔的这番话,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战略判断和现实主义的表达。

“美国已经是不可信赖的伙伴” 这句话,不是说美国这个国家本身不可信,而是指美国当时的政治领导层在推行其外交政策时,其行为模式和决策方式,让欧洲无法预测其长期承诺和立场。欧洲习惯了美国在二战后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其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但特朗普政府的突变式外交,让欧洲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美国可能单方面退出重要的国际协议(如伊核协议),或者突然改变对盟友的立场,这都让欧洲难以将美国的承诺作为稳定欧洲自身战略的可靠基础。
“欧洲已无法再完全靠着美国和英国” 这句话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欧洲必须提升自身的战略自主性。英国在脱欧公投之后,其在欧洲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所变化,加上英美之间特殊关系的微妙调整,使得欧洲在依赖传统盟友方面,也需要有更清晰的认知。欧洲不能仅仅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也不能仅仅期望通过与英国的紧密合作来解决所有问题。

更深层次的考量包括:

欧洲自身的安全责任: 默克尔的表态,也是在敦促欧洲国家承担起更多的地区安全责任,不能永远是华盛顿的“附庸”。当美国政策发生变化时,欧洲自己必须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这促使了欧洲在防务一体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
对全球稳定性的担忧: 欧洲在地缘政治和全球治理方面,有着与美国不同的视角和利益。美国单边主义的倾向,不仅影响了跨大西洋关系,也可能 destabilize the global order,这与欧洲希望看到的稳定、多边合作的国际环境是相悖的。

总而言之,默克尔的这番话,是她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在观察到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转向,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策略对国际秩序、多边合作以及跨大西洋关系带来的冲击后,所做出的一个冷静而现实的战略评估。她并非要与美国彻底决裂,而是在强调欧洲需要增强自身的力量和韧性,发展独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应对一个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世界局势,不再将自身的命运完全系于一两个盟友的政策走向。这是欧洲走向战略自主的一个重要信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欧洲尝试过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80年代试验性的组建了法德旅,后因其功能完全覆盖在北约之下不了了之。

默克尔这次这个表态,无非是趁着川普的机会把欧洲想组建独立军队的意图表达了出来。能不能成,得接着看,毕竟美国可以通过北约继续绑架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对着干

俄欧联盟才是对抗美国的最有效手段

user avatar

看了下面的回答,真是“惨不忍睹”啊,也就只有两三个人说到点子上了。

默克尔说这番话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表达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向美国施压;另一个选战的目的,是说给德国选民听的。


1. 先来说第一个,其实默克尔的这番言论说的很有技巧,在内容上,她的原话直译是,“我们完全能够信任其他人的时代,有一部分已经过去了。这个我过去几天已经经历到了。”

虽然人人都知道,默克尔说的就是特朗普,同时也间接暗指了一下英国退欧,但她原话可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名字。这本身就调低了攻击的调门,但同时又能够在美国媒体上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另外,默克尔说的“过去几天”,指的就是特朗普上个星期来欧洲参加北约峰会以及G7峰会,美欧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商谈的都很不顺利。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比如气候问题、贸易问题,特朗普都显示出及其强硬的态度。像以往一样,特朗普对气候协定持保留态度,认为气候变暖是伪命题,这对于在应对气候变化一向最为积极的欧盟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更让欧盟人民表示震惊的是,在5月26号特朗普与欧盟领导人的讨论中,据爆料,特朗普当场说出了:“德国人很坏,非常坏”(The Germans are bad, very bad),主要是批评德国的贸易顺差,导致美国经济受损。同时威胁要向德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贸易问题也是美欧之间的巨大分歧之一。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美国要求欧盟提高北约的国防支出,这虽然也是一个分歧点,但这只是美欧不同意见的一部分,而且没有以上两点争议大,所以一些回答没有必要去过分强调。

此外还有难民问题,这还涉及到反恐以及叙利亚问题的解决,一时半会儿估计也商量不出什么共识。

总之,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欧洲之行难言成功,核心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达成共识,还让自己的欧盟盟友感到失望,也让部分美国媒体炮轰特朗普这趟访欧简直是灾难。这些其实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写过:2017:西方的终结? - 知乎专栏。再加上法国选出了一位亲欧盟的总统,能够和默克尔站在同一阵线上,这让欧盟在寻求更加独立的身份上也更加有了底气,默克尔前些天也表示:“我们欧洲人要把命运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2. 第二个重点是,德国今年9月要进行联邦议会选举,默克尔需要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默克尔这次这番言论的场所也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默克尔所在党派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盟友党派基督教社会联盟(CSU)的竞选活动上,在场的还有CSU的领导人Seehofer。默克尔发表这样的言论,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团结德国右派选民,因为过去几年默克尔的政策偏左,因而失去了大量持保守观点的民众,也间接导致了极右党派的崛起。难民危机发生以来,作为姊妹党的CSU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十分不满,Seehofer多次批评默克尔,有些人认为两党似乎要决裂。不过,我去年9月份就写过,CDU和CSU是不会分开竞选的,两个党只可能绑在一起,这样对双方最有利:默克尔离下台还有多远? - 知乎

正如题主给出的Focus的新闻链接,在这次选战活动上,Seehofer表示CSU要和CDU全力合作,共同赢得9月份的选举。可以看的出来,两党已经搁置争议,重新并肩前行。

最后还要说一点,这次CSU的选战活动、也就是默克尔说出批评美国的言论,是在慕尼黑的一个Bierzelt进行的。Bierzelt是什么?直译就是“啤酒帐篷”,喝酒的地方,环境相当轻松,大概是这么个样子:


所以,默克尔批评特朗普选择的言论方式和场合都是十分“非正式”的,如果等到哪天德国总理真的在官方场合指责美国总统,比如记者会或者外交渠道,那才是真正的“大新闻”。

user avatar

如果川普说,法德已经不值得信赖了,那么知乎里会怎么回答呢?

最高赞一定是,川普英明神武,川普果然是生意人,川普在做生意呢,知道什么叫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吗?

你看,生意人就是生意人,生意人一级棒,话又说回来,这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事,莫说是生意人,就算是我隔壁的王大爷也懂啊,人家不需要做生意,只要去过几趟菜市场,就能玩溜了。

所以我很难理解,一个美国总统,就因为是生意人,就因为一个嫌货方为买货人这种烂大街的招数,就成了英明神武的证据了。

好吧,可见默克尔,她也是一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于是她和她的同行川普一样,也说了一句,某些国家已经不值得信赖了。

咦?咋没人来点赞了。咋默克尔就不英明神武了。

噢,批判开始了,然后照例,他们又要搬出德国这个垃圾国家,你也配嫌货,或是,又祭出了难民这个大旗,把默克尔拉出来批判一番。

德国人我不喜欢。

他们的难民政策,我也不予置评,因为我是中国人,不是德国人,政策的好坏,以及德国人的思潮,我一个中国人,也无法去理解。

虽然在大家眼里,德国的难民政策比较蠢。

可是....这和默克尔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有啥关系?

这又和德国对美国人的怨气有什么关系?

哎,终究还是应了那一句话,这个世界,历来只有立场的。

然后又有人来巴拉巴拉了。

什么美国人保护了你德国啊,你得给钱。

汗,德国不需要保护,明白吗?

只有黑社会,才会跑去跟人说,我要保护你,你给钱我。

苏联已经垮了近三十年了,还有人拿着这个烂借口,天天跑到人家摊子伸出手来,你的保护费该交了。

噢...有鉴于苏联垮台,俄罗斯更加衰落,万里之外的朝鲜的威胁越来越大,以及古巴人民军的实力一日千里,所以,你得加钱。

加钱....去你的...

默克尔有一点脑子,身为德国领导人,都知道该说什么,倒是知乎里某些人,没给德国纳过一分钱税,一个个跟着起哄,哎呀呀,我们川普总统是生意人,他很英明神武的,你们德国人给钱就对啦。

慷他人之慨,你喜欢给钱,你怎么不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的这番表态,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她为何如此直率地表达对美英关系的担忧,需要将时间回溯到2018年前后,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外交政策调整。首先,我们得谈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对外政策的各个层面。.............
  • 回答
    关于石虎被石勒留在身边,以及朝中势力默认石弘被废黜的疑问,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权力格局以及人物性格来深入剖析。这其中牵扯到复杂的政治博弈和生存策略。首先,我们来谈谈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石勒是一位非常精明且极具政治手腕的君主,他对待亲信和部下的方式,更多是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稳定和权力结构的完整.............
  • 回答
    之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本命年会“不顺”,其实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本命年”的特殊解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心理暗示和民俗习惯。这并非是什么神秘的预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根源上讲,这和生肖与五行理论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命理学中,每个人出生时所对应的生肖,其实就是该年天干地支的“地支”部分。而“.............
  • 回答
    中国房价的居高不下,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深刻的社会经济现象,它背后牵涉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而“默许”这个词本身也值得细细品味。与其说是“默许”,不如说是在多重力量的博弈和权衡下,高房价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或者说至少是暂时难以撼动的现实。我们不妨从几个主要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一、 经济增.............
  • 回答
    很多人确实会下意识地把儿化音和北京话划等号,这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着挺复杂的原因,我试着给你掰扯清楚了:1. 媒体的强势输出和“北京标签”的固化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你想想,我们接触到的关于“北京话”的影视剧、相声小品、广播电视节目,有多少是带有浓重儿化音的? 影视剧: 很多以北京为.............
  • 回答
    宾馆里出现塞黄色卡片的情况,确实会让很多住客感到疑惑,也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宾馆工作人员的“默许”行为,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黄色卡片通常指向的是非法或者灰色地带的服务,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为什么宾馆工作人员,尤其.............
  •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话,看似简单一句,实则蕴含了相当深远的考量,传递出的信号也绝非“拜登上来关系不会好”这么直白。更准确地说,她是在提醒大家,德美关系并非简单的“前任不行,新任就一定行”,而是有着更复杂的现实基础和潜在挑战。首先,这是对过度乐观的警示。 特朗普政府时期,德美关系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频.............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在德国政坛的执政经历可谓是德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她能够长期担任总理,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精心运作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她的政治生涯、德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她个人特质的独特结合。一、 扎实的政治根基与稳健的执政风格默克尔并非一夜之间成为总理的。她在东德长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德国政治体制的一个核心特点。咱们来好好聊聊,为啥大家对默克尔(虽然她已经卸任了)那么熟悉,但对德国总统却相对陌生。首先,咱们得明白,德国的政治体系跟很多国家不太一样,它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简单来说,就是权力更多地集中在政府首脑,也就是总理那里,而总统的权力相对有限.............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近二十载的总理,她的一个鲜明个人标签便是她对足球的深厚热爱。每逢大赛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德国队征战欧洲杯或世界杯的赛场上,媒体上总会出现她现身看台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她这位身居高位的领导者,总能抽空出现在绿茵场边?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安格.............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一位时代女性的执政画卷安格拉·默克尔,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早已是响当当的政治符号。她不仅仅是德国的首位女总理,更是自2005年上任以来,德国政治舞台上最稳定、最深远的影响力人物之一。评价默克尔,绝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她的执政生涯宛如一幅复杂而宏大的画卷,其中既.............
  • 回答
    这事儿啊,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说起来,相亲这事儿,咱就是为了找个靠谱的伴儿,但能不能对上眼,能不能走到一块儿,那不是算法能决定的。头两次见面,我感觉更像是一个“初步考察期”。就像你去市场上买菜,第一次你可能就看看新鲜不新鲜,第二次你可能就摸摸软硬,闻闻气味。你不可能说,哦,我两次买了白菜,那.............
  • 回答
    创业者见了投资人,这头等大事,你以为光是讲明白你的故事就行了?错了,大错特错!那些不动声色的小细节,往往才是能让投资人心里默默给你记上“加分项”的关键。别怀疑,这就像一场高段位的牌局,每一张牌的打法、每一个眼神的交流,都能透露出你的底细和潜力。首先,准备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这不仅仅是 PPT 上的数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泰森学会了咏春,那画面感简直太炸裂了。想象一下,那个在拳击台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对手的“铁拳”,再配上咏春那贴身近打、寸劲爆发的精髓,那真是如虎添翼,可怕到极致。首先,咱们得先捋捋泰森的优势。他天生就是个格斗机器。那股子凶狠劲儿,那种压迫感,简直能让对手还没开打就先.............
  • 回答
    迈克尔·斯帕沃尔(Michael Spavor)在华获刑11年,这是一起备受瞩目的案件,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外交、国际关系、经济以及人权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潜在的影响:一、 中加关系恶化与外交僵局 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迈克尔案的判决,尤其是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引渡至加拿大后不.............
  • 回答
    绿谷制药的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在中国医保目录中的成功进入,无疑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直接意义: 减轻经济负担,提高药物可及性: 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意义。九期一此前价格不菲,许多家庭难以负担。纳入医保意味着患.............
  • 回答
    安吉拉·默克尔总理在2015年秋季打开了德国的边境,允许了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和其他国家的数十万难民和移民进入德国。此后,一些人认为这项“难民政策”直接导致了2015年11月13日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我们需要仔细审视。首先,要明确一点,巴黎恐怖袭击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包括一些.............
  • 回答
    默克尔在2015年“不设上限”接收难民的决定,至今仍是德国乃至欧洲政治中最具争议性的议题之一。要理解她当时的考量,需要将其置于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并结合她一贯的政治理念和德国的国家利益来分析。时代背景:前所未有的危机2015年,叙利亚内战的残酷升级,导致大量人口被迫逃离家园。从地理位置上看,土耳其.............
  • 回答
    好的,让我来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当时德国的情况,以及默克尔宣布“硬性封锁”的背景。尽量用更自然、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讲述。德国,2020年末:寒风与疫情的双重考验,默克尔按下“紧急停止键”2020年的最后几个月,对于德国来说,就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拉锯战。圣诞节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完全渗透,一股阴霾却悄然笼罩.............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二十载、稳坐总理宝座十六年的女性,终于在2021年底卸下了她沉甸甸的权力。她的告别,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德国乃至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评价默克尔的执政生涯,就像描绘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默克尔执政生涯的回顾:沉稳中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