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默克尔会说「美国已经是不可信赖的伙伴」?并称欧洲已无法再完全靠着美国和英国?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的这番表态,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她为何如此直率地表达对美英关系的担忧,需要将时间回溯到2018年前后,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外交政策调整。

首先,我们得谈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对外政策的各个层面。对欧洲来说,最直接的冲击来自几个方面:

对多边主义的挑战和国际机构的动摇: 特朗普政府对诸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国际组织的轻视甚至退出现象,让欧洲领导人感到不安。默克尔一向是国际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她深信国际秩序的稳定对欧洲的福祉至关重要。当美国开始质疑甚至破坏这些多边框架时,欧洲的战略空间自然受到挤压。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征收钢铝关税,以及在贸易争端中采取的强硬姿态,让欧洲感到了直接的经济压力。这不仅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欧洲一直视自由贸易为其经济繁荣的基石。
对跨大西洋盟友的言论和行为: 特朗普对北约(NATO)的质疑,公开批评成员国的军费支出不足,甚至暗示美国可能退出北约,这让欧洲深感震惊和不安。毕竟,北约是欧洲安全的重要基石,美国的疑虑动摇了欧洲对自身安全的信心。同时,特朗普在某些国际问题上的言论也时常显得孤立和不合时宜,与欧洲的立场相悖。

具体到默克尔的这番话,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战略判断和现实主义的表达。

“美国已经是不可信赖的伙伴” 这句话,不是说美国这个国家本身不可信,而是指美国当时的政治领导层在推行其外交政策时,其行为模式和决策方式,让欧洲无法预测其长期承诺和立场。欧洲习惯了美国在二战后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其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但特朗普政府的突变式外交,让欧洲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美国可能单方面退出重要的国际协议(如伊核协议),或者突然改变对盟友的立场,这都让欧洲难以将美国的承诺作为稳定欧洲自身战略的可靠基础。
“欧洲已无法再完全靠着美国和英国” 这句话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欧洲必须提升自身的战略自主性。英国在脱欧公投之后,其在欧洲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所变化,加上英美之间特殊关系的微妙调整,使得欧洲在依赖传统盟友方面,也需要有更清晰的认知。欧洲不能仅仅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也不能仅仅期望通过与英国的紧密合作来解决所有问题。

更深层次的考量包括:

欧洲自身的安全责任: 默克尔的表态,也是在敦促欧洲国家承担起更多的地区安全责任,不能永远是华盛顿的“附庸”。当美国政策发生变化时,欧洲自己必须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这促使了欧洲在防务一体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
对全球稳定性的担忧: 欧洲在地缘政治和全球治理方面,有着与美国不同的视角和利益。美国单边主义的倾向,不仅影响了跨大西洋关系,也可能 destabilize the global order,这与欧洲希望看到的稳定、多边合作的国际环境是相悖的。

总而言之,默克尔的这番话,是她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在观察到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转向,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策略对国际秩序、多边合作以及跨大西洋关系带来的冲击后,所做出的一个冷静而现实的战略评估。她并非要与美国彻底决裂,而是在强调欧洲需要增强自身的力量和韧性,发展独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应对一个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世界局势,不再将自身的命运完全系于一两个盟友的政策走向。这是欧洲走向战略自主的一个重要信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欧洲尝试过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80年代试验性的组建了法德旅,后因其功能完全覆盖在北约之下不了了之。

默克尔这次这个表态,无非是趁着川普的机会把欧洲想组建独立军队的意图表达了出来。能不能成,得接着看,毕竟美国可以通过北约继续绑架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对着干

俄欧联盟才是对抗美国的最有效手段

user avatar

看了下面的回答,真是“惨不忍睹”啊,也就只有两三个人说到点子上了。

默克尔说这番话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表达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向美国施压;另一个选战的目的,是说给德国选民听的。


1. 先来说第一个,其实默克尔的这番言论说的很有技巧,在内容上,她的原话直译是,“我们完全能够信任其他人的时代,有一部分已经过去了。这个我过去几天已经经历到了。”

虽然人人都知道,默克尔说的就是特朗普,同时也间接暗指了一下英国退欧,但她原话可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名字。这本身就调低了攻击的调门,但同时又能够在美国媒体上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另外,默克尔说的“过去几天”,指的就是特朗普上个星期来欧洲参加北约峰会以及G7峰会,美欧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商谈的都很不顺利。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比如气候问题、贸易问题,特朗普都显示出及其强硬的态度。像以往一样,特朗普对气候协定持保留态度,认为气候变暖是伪命题,这对于在应对气候变化一向最为积极的欧盟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更让欧盟人民表示震惊的是,在5月26号特朗普与欧盟领导人的讨论中,据爆料,特朗普当场说出了:“德国人很坏,非常坏”(The Germans are bad, very bad),主要是批评德国的贸易顺差,导致美国经济受损。同时威胁要向德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贸易问题也是美欧之间的巨大分歧之一。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美国要求欧盟提高北约的国防支出,这虽然也是一个分歧点,但这只是美欧不同意见的一部分,而且没有以上两点争议大,所以一些回答没有必要去过分强调。

此外还有难民问题,这还涉及到反恐以及叙利亚问题的解决,一时半会儿估计也商量不出什么共识。

总之,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欧洲之行难言成功,核心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达成共识,还让自己的欧盟盟友感到失望,也让部分美国媒体炮轰特朗普这趟访欧简直是灾难。这些其实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写过:2017:西方的终结? - 知乎专栏。再加上法国选出了一位亲欧盟的总统,能够和默克尔站在同一阵线上,这让欧盟在寻求更加独立的身份上也更加有了底气,默克尔前些天也表示:“我们欧洲人要把命运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2. 第二个重点是,德国今年9月要进行联邦议会选举,默克尔需要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默克尔这次这番言论的场所也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默克尔所在党派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盟友党派基督教社会联盟(CSU)的竞选活动上,在场的还有CSU的领导人Seehofer。默克尔发表这样的言论,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团结德国右派选民,因为过去几年默克尔的政策偏左,因而失去了大量持保守观点的民众,也间接导致了极右党派的崛起。难民危机发生以来,作为姊妹党的CSU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十分不满,Seehofer多次批评默克尔,有些人认为两党似乎要决裂。不过,我去年9月份就写过,CDU和CSU是不会分开竞选的,两个党只可能绑在一起,这样对双方最有利:默克尔离下台还有多远? - 知乎

正如题主给出的Focus的新闻链接,在这次选战活动上,Seehofer表示CSU要和CDU全力合作,共同赢得9月份的选举。可以看的出来,两党已经搁置争议,重新并肩前行。

最后还要说一点,这次CSU的选战活动、也就是默克尔说出批评美国的言论,是在慕尼黑的一个Bierzelt进行的。Bierzelt是什么?直译就是“啤酒帐篷”,喝酒的地方,环境相当轻松,大概是这么个样子:


所以,默克尔批评特朗普选择的言论方式和场合都是十分“非正式”的,如果等到哪天德国总理真的在官方场合指责美国总统,比如记者会或者外交渠道,那才是真正的“大新闻”。

user avatar

如果川普说,法德已经不值得信赖了,那么知乎里会怎么回答呢?

最高赞一定是,川普英明神武,川普果然是生意人,川普在做生意呢,知道什么叫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吗?

你看,生意人就是生意人,生意人一级棒,话又说回来,这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事,莫说是生意人,就算是我隔壁的王大爷也懂啊,人家不需要做生意,只要去过几趟菜市场,就能玩溜了。

所以我很难理解,一个美国总统,就因为是生意人,就因为一个嫌货方为买货人这种烂大街的招数,就成了英明神武的证据了。

好吧,可见默克尔,她也是一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于是她和她的同行川普一样,也说了一句,某些国家已经不值得信赖了。

咦?咋没人来点赞了。咋默克尔就不英明神武了。

噢,批判开始了,然后照例,他们又要搬出德国这个垃圾国家,你也配嫌货,或是,又祭出了难民这个大旗,把默克尔拉出来批判一番。

德国人我不喜欢。

他们的难民政策,我也不予置评,因为我是中国人,不是德国人,政策的好坏,以及德国人的思潮,我一个中国人,也无法去理解。

虽然在大家眼里,德国的难民政策比较蠢。

可是....这和默克尔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有啥关系?

这又和德国对美国人的怨气有什么关系?

哎,终究还是应了那一句话,这个世界,历来只有立场的。

然后又有人来巴拉巴拉了。

什么美国人保护了你德国啊,你得给钱。

汗,德国不需要保护,明白吗?

只有黑社会,才会跑去跟人说,我要保护你,你给钱我。

苏联已经垮了近三十年了,还有人拿着这个烂借口,天天跑到人家摊子伸出手来,你的保护费该交了。

噢...有鉴于苏联垮台,俄罗斯更加衰落,万里之外的朝鲜的威胁越来越大,以及古巴人民军的实力一日千里,所以,你得加钱。

加钱....去你的...

默克尔有一点脑子,身为德国领导人,都知道该说什么,倒是知乎里某些人,没给德国纳过一分钱税,一个个跟着起哄,哎呀呀,我们川普总统是生意人,他很英明神武的,你们德国人给钱就对啦。

慷他人之慨,你喜欢给钱,你怎么不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