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绿谷制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进入医保,这将会带来什么意义?

回答
绿谷制药的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在中国医保目录中的成功进入,无疑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直接意义:

减轻经济负担,提高药物可及性: 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意义。九期一此前价格不菲,许多家庭难以负担。纳入医保意味着患者可以使用医保报销一部分费用,大幅降低了自费比例。这将使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够获得治疗,不再因为经济原因而错失机会。
延长认知功能维持期,改善生活质量: 九期一作为一种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其疗效虽然存在争议,但其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帮助患者维持一段时间的认知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属的照料负担,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带来希望和积极心态: 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被视为一种“不治之症”。九期一的出现和进入医保,对于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能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和希望,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二、 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意义:

填补国内创新药物医保空缺: 九期一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其成功进入医保,是中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体现。它表明中国不仅在药物研发上有所建树,在推动新药进入临床应用、惠及民生方面也迈出了坚实一步。
鼓励更多国产创新药物研发: 九期一的成功经验,将为其他国产创新药物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动力。医保的纳入是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肯定,也预示着更多具有临床价值的国产新药有望通过医保这一“绿色通道”进入市场,惠及更多患者。
推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规范化: 随着九期一的普及,医生和患者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关注度将进一步提升。这将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流程的建立和完善,从而提高整个疾病的管理水平。
加速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迭代: 医保的纳入意味着更广泛的临床应用。这为药企积累了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和药物改进提供依据。

三、 对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意义:

中国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扮演更重要角色: 九期一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其进入医保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不再仅仅是模仿者,而是开始成为引领者之一。
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九期一从研发、审批到医保纳入的整个过程,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中国市场推广创新药物的成功模式。
促进全球药物研发合作: 随着中国在医药领域的崛起,九期一的成功也将吸引更多国际药企关注中国市场和研发合作机会,促进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 潜在的挑战与讨论点:

尽管意义重大,但九期一进入医保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讨论:

疗效的持续争议: 九期一的临床试验结果和真实世界应用效果,在学术界和患者群体中一直存在争议。其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对温和,且个体差异较大。医保的纳入虽然提高了可及性,但如何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过度治疗或不当期待,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带金销售”和利益输送的担忧: 任何创新药物进入医保后,都可能面临“带金销售”等不当推广行为的风险。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确保药物能够真正基于临床需求使用。
长期用药的经济可持续性: 尽管纳入医保,但如果患者需要长期、持续用药,其自付部分以及医保基金的压力仍然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其他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影响: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九期一进入医保后,将与其他现有或未来的药物形成竞争关系,这将对整个治疗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总结来说,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进入中国医保目录,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直接惠及了数百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带来了新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为国产创新药物的研发和推广树立了典范,并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未来,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优化药物的使用指导,加强监管,并持续关注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最大化其社会效益。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依然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战斗,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包括持续的科学研究、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关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义就是打了担心中国医保捉襟见肘的50W的脸!放眼世界,只有我们连971都能进医保,你还跟我说钱不够?快滚出去找你的登子。

user avatar

临床试验的数据问题很多人都说过了,我就说几个不算冷知识的冷知识吧:

971和脑白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前者是上海药物所和Green Vally的合作产物,后者来自当年的上海巨人集团,也就是现在Green Vally的前身,两者在宣传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脑白金:含有低聚糖,可改善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GV-971:一种低聚寡糖混合物,重塑肠道菌群平衡;

971和洁尔阴、双黄连背后有着同一个干妈,上海药物所——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提供的临床试验报告表明,纯天然中药制剂“洁尔阴”洗液能抑制SARS病毒,对被感染的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且无毒副作用。”(《首都医药》杂志2003年第12期《洁尔阴洗液在抗SARS方面的研究成果》)
2020年1月31日,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室体外试验证明,双黄连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作用,下一步还需通过进一步临床研究来证实”

人民群众信与不信,都是有原因的。

user avatar

先匿了,医药从业人员,当初这玩意上市,朋友圈有很多赞誉的,包括很多药企高管。这两天朋友圈各种“庆祝某司XX品种进入医保”,唯独没有这玩意,看来业内人士大部分还是要点脸的。

user avatar

1998年2月19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相关事实已有判决认定:原陕西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赵斯安,在1996年2月15日、5月15日,先后两次收受上海巨人集团出资、陕西省明德制药厂送上的现金,构成受贿罪,对赵斯安的受贿行为作出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的刑事处罚。而绿谷集团和西安绿谷制药公司的前身分别是上海巨人集团和明德制药厂,负责人都是吕松涛。送钱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办理“中华灵芝宝”、“灵芝片”、“灵芝胶囊”等5种药的批文

上海绿谷早期主打产品是一种号称有抗癌功效的保健品——“中华灵芝宝”。

“中华灵芝宝”每盒10袋,售价1590元,一疗程3盒4770元,一般要吃3个疗程以上,那就是14310元;一盒重20克,每克售价要80元左右。而黄金的价格当时也不过每克90多元。

2001年,山东省藤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刘运毅曾代母亲与上海绿谷集团就中华灵芝宝打过一场官司,最终获得绿谷集团25440元的赔偿。

2001年6月12日,“中华灵芝宝”先后被列为上海、江西两地工商部门的查处对象。关于处罚金额,江西省工商局广告处答复本报记者说,几起查处共计约4万元。

2002年3月16日,“中华灵芝宝”在福州举办“防癌抗癌新成果学术报告会”,当地省、市卫生行政执法部门至现场予以取缔。此前,“中华灵芝宝”在福建报纸上多次刊登整版广告,包括有明显违规的“癌症患者实话实说”内容。今年4月,福建省消委会就此专门发出“消费警示”,而当地工商部门迄今未见有何处罚。

2002年4月23日,“中华灵芝宝”在长沙举办的一个“交流会”被湖南省工商局予以解散。该局今年3月即已立案查处“中华灵芝宝”,目前尚未作出处罚。以前也只罚过1万多元。该局表示,此次将予以彻查。

从2001年7月我国建立了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制度起,中华灵芝宝就已经成为了违法广告公告黑榜上的常客。并且因为多次发布违法虚假广告,在2002年12月被禁止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广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华灵芝宝开始了第一次变脸,更名为双灵固本散,并取得了国药准字,利用药品的身份展开了新一轮的虚假广告宣传。

它在保健品大限(2002年12月31日)前,顺利完成由“卫药健”向“国药准字B”的晋级。2002年11月26日,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中华灵芝宝转为“国药准字”B20020428,并更名为双灵固本散。

2005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察委、工商局对“双灵固本散”违法广告就进行过专项整治,对绿谷集团宣传的产品广告内容进行专案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7月国家建立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制度以来,双灵固本散(及其原名中华灵芝宝)不仅是这个违法药品广告公告“黑榜”上名居前列的“常客”,而且还多次“名列榜首”。到2006年年底为止,双灵固本散列入国家级《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次数竟然高达800多次,创造了国内药品违法广告之最。

2007年4月,双灵固本散的药品文号因为伪造申报材料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销。在这之后,上海绿谷集团改头换面又推出了他们所谓的第三代抗癌产品--绿谷灵芝宝,第二次变脸继续大肆宣传这个产品具有治疗各种癌症的神奇功效。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07年11月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17个相关产品的违法广告被曝光。其中,绿谷灵芝宝再次出现在黑名单里。这次被曝光的原因仍然是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发布产品广告,进行虚假宣传。

2007年8月13日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白兰律师事务所在科技日报上就有关药物所与绿谷集团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中华灵芝宝发出声明,撇清相关关系。

2019年11月,PubPeer网站对耿美玉课题组发表的4篇论文发出质疑,认为存在图片不当裁剪、一图多用等问题。

2019年11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李红良、裴钢、耿美玉造假,称耿美玉的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

2020年8月5日,天眼查显示此日耿美玉 认缴出资额800万元,占绿谷制药16%股份。耿美玉在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担任绿谷制药的董事。

2021年1月21日,科技部发布调查结论,对网络质疑耿美玉研究员的5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论文存在少量图片误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科研诚信提醒谈话。

2021年1月30日,绿谷制药回应,称饶毅的言论毫无事实依据,要求停止名誉损害行为并删除不实言论。

以上信息只是 摘录 部分网络报道,还有大量关于绿谷的瓜,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有些百度不到,要用谷歌的瓜,我就不放链接了。

绿谷集团狂骗癌症患者真相-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cet.com.cn)

[每周质量报告]揭秘“绿谷”骗局_cctv.com提供

被曝光800次的“神药”创造中国药监史奇闻 (cyol.com)

行骗走天下的抗癌神药三种--中华灵芝宝_双灵固本散_绿谷灵芝宝 (8-008.com)

网传饶毅举报vs饱受质疑的绿谷制药 (baidu.com)

绿谷灵芝院士候选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 (xys.org)

海和药物与知名“骗子公司”绿谷集团共用电话邮箱,国泰君安如此履职尽责?|国泰君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sina.com.cn)

二问:海和药物实控人丁健为“骗子”公司站台,1元拿走40%股权或涉权钱交易? (time-weekly.com)

老年痴呆神药面世:最后的保健品大佬要上岸了?_腾讯新闻 (qq.com)

CCTV.com-“抗癌神话”欺骗患者十年 曝光数次屹立不倒  

user avatar
受试者接受治疗 36 周后,GV-971 治疗组与安慰剂组 ADAS-Cog12 评分差异为 2.54 分(基线水平均值均在 21 分上下),组间差异最早用药 4 周已观察到。

提一嘴,在ADAS-Cog12这个表里,差异达到4分才叫做有疗效,人家提的显著改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显著法

另外,这东西的说明书网上能找到

其中,原理不明那一句话,亮点很大

最后

我支持娃哈哈AD钙奶入医保,入了我天天买


这东西在美国也在走三期,希望这东西不要最后被FDA直接捶死


以上回答,我希望我是错的,我真的希望这个药有好的疗效

user avatar

就相当于益生菌进医保,利好养乐多,酸酸乳。

普通益生菌差不多1块钱一粒,成本可能就几毛,而971公布的日费率40。

GV-971,一种来自褐藻的低聚糖混合物,可以恢复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是不是有点眼熟?

根据该公司的新闻稿,GV-971 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与安慰剂相当。与基线评分相比,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 ADAS-Cog12 上均提高了 4 周,但 GV-971 组的改善略高于安慰剂组。在 12 周和 24 周时,两组基本上都保持了他们的分数。在 36 周时,随着安慰剂组的分数暴跌至略高于基线,差距扩大,而据报道,治疗组的基线分数提高了 2.70 分,使两组之间的差异达到 2.54 分。

过程有点复杂,简单一点说就是吃这个药和不吃的在前24周,曲线差别不大,但是24到36周这段时间的差别陡增,不符合常理。

详细如下:

据该公司称,Green Valley 于 2008 年在 112 名正常人中完成了一项第一阶段研究,尽管 http://ClinicalTrials.gov 上没有关于该试验的信息。

2011 年 10 月,该公司在中国多个地点启动了 2 期试验,招募了 255 名未接受任何其他 AD 药物治疗的轻度至中度 AD 患者。他们每天接受 600 或 900 毫克 GV-971 或安慰剂,持续六个月。主要终点是 ADAS-Cog12 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临床医生对变化的印象加 (CIBIC-plus)、日常生活活动 (ADL) 和神经精神病学清单 (NPI) 的变化。根据 2014 年 CTAD 会议上公布的结果,该试验未能达到其主要终点,治疗组中 ADAS-cog 的下降没有放缓。据报道,与安慰剂相比,900 mg 剂量可减缓 CIBIC-plus 的下降。2020 年 9 月,该试验的结果发表,包括一项对 25 名患者进行的 FDG-Pet 子研究。与安慰剂组相比,900 毫克治疗组的某些大脑区域的葡萄糖代谢下降较少,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4 年 4 月,绿谷在中国的 34 个地点开始了第三阶段试验。在这项研究中,818 名临床诊断为轻度至中度 AD 的人被随机分配到每天 900 毫克药物组或安慰剂组,为期九个月。在研究期间,参与者不允许服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或 namenda。没有使用淀粉样蛋白或 tau 生物标志物。同样,主要结果是 ADAS-Cog 的变化;次要结果与第 2 阶段相同,增加了 FDG-PET。正如 CTAD 2018 年报道的那样,该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治疗组在 4、12、24 和 36 周时的 ADAS-Cog 评分高于安慰剂。CIBIC 有改善的趋势,但任何其他次要结果没有变化。亚组分析表明,在试验开始时,MMSE 评分较低的人群的药物作用更大。GV-971 的耐受性良好。80% 的参与者完成了试验,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结果在同行评审后发表。

2019 年 11 月 2 日,绿谷宣布该药物已在中国获得有条件的上市许可,以改善轻度至中度 AD 的认知功能。该药物于 2019 年 12 月开始在中国销售。该公司预计在 2020 年初获得全面批准,等待提交动物安全数据。

2020 年 8 月,绿谷注册了一项名为“绿色记忆”的第三阶段试验。它将招募 2,046 名患有轻度至中度 AD 的人,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 GV-971 或安慰剂组为期一年,然后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六个月的开放标签 GV-971。与此寡甘露酸酯制剂的先前试验一样,本研究也不允许同时使用 FDA 批准的标准 AD 药物。主要终点是 ADAS-Cog11 和 ADCS-临床全球变化印象;次要终点包括其他临床和精神病学指标,以及医疗保健使用和负担的指标。注册将血液药代动力学和 MRI 列为附加结果。根据 2020 年 11 月在 CTAD 会议上的演讲,该试验将包括血液 Aβ、磷酸 tau、神经丝光、炎症、和微生物组状态,以及粪便微生物组分析。该公司此前曾宣布将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 200 个地点进行试验,截至 2021 年 5 月,美国和加拿大的 65 个站点被列为招聘站点。该研究预计将持续到 2025 年。

美国招了一年多了还在招人,招不满做不了三期不怪我撒。

你说我一个电气工程师都能看懂这个质疑,专家不懂嘛?这应该是我们替你们指出来吗?

怒其不争!

完整一点的论文在这:

user avatar

我寻思着,幻想靠”普及moderna疫苗“来”结束全球新冠疫情“的人,头里面的那玩意,是不是有那么点问题?

user avatar

关于GV-971的治疗机理和疗效,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本人19年有幸在上海某高校参加学术峰会时现场聆听过耿美玉教授关于971的讲座,因为我不是从事肠道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所以一场讲座听下来基本也是稀里糊涂。

但有两点我记忆很深刻:

1)GV971的作用靶点不是特定的蛋白,而是肠道菌群;

2)当初GV971上市是附带条件的上市,后续需要补充完整的数据.

关于作用靶点是肠道菌群这点。如果对制药行业稍微有点了解就知道,药的作用靶点越明确越好,因为这样相关的机理才容易解释。如果你搞一个药作用靶点好多个,那这个药吃下去会有啥效果也没人知道,治好了可以吹,但如果出现副作用你都没法解释还怎么去优化药物呢?结果就是没人敢去吃这样的药,这也是当下中药治疗饱受质疑的原因之一。

而肠道菌群这玩意比蛋白靶点的复杂度上升了好几个维度,因为药物面对的是活细胞。就连蛋白靶点都容易出现癌细胞耐药,那你说GV971吃下去那些肠道微生物就会乖乖听话帮你去分泌作用因子并且调控大脑的相关活动?

这种跟常识相悖的认知必然需要更扎实的实验数据来说明,这也就牵扯到NMPA审评时说的GV971需要补充更多数据。

2021年3月,BMC 发表了 GV-971 第一个公开的 III 期结果:该研究纳入 818 名轻至中度 AD 患者,主要终点为 ADAS-Cog12 量表,随访时间为 36 周。研究结论指出,GV-971 在 36 周试验的所有观察期内持续改善认知,显示出显著疗效,GV-971 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数据显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从第 4 周开始出现组间差异(p=0.01),之后两组发展趋势类似,最后 12 周(24~36 周)治疗组评分明显改善(p<0.0001)。

数据看上去很棒,可Alzheimer是属于慢性衰老退行性疾病,对照组在24-36周为啥突然大幅下降呢?而且网上有很多人po出了绿谷在19年其实在某次宣讲会中就给出了相同的数据,也就是这个问题从19年上市到现在两年时间过去了,还是得不到有效解释。

可疑的机理加上可疑的数据,而且两年时间过去了都没得到合理解释,这怎么会不让人质疑呢?


回到医保,GV971的支付标准是每月1184元,平均到每天就是40元。看起来不太贵,但是慢病药物其实普遍都很便宜,以国内目前唯一在专利期的高血压治疗药物阿利沙坦酯片为例(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支付标准是6.8元/天(240mg,每天一片)。而且今年阿利沙坦酯再次参加了医保续约谈判,估计价格还会降个20%左右。其他已经过了专利的高血压药物,像缬沙坦、厄贝沙坦这些,集采之后的价格也就几毛甚至几分钱。

慢病用药的特点就是患者众多,而且具有长尾效应。所以,阿利沙坦酯今年的营收还是会突破十亿,如果今年降幅30%以内,明年有望继续高增长,专利期内的峰值大概率能突破20亿。

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有超过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近1000万;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5.54%,患者人数达近4000万。

国内目前除了GV971,没有其他药物获批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1000万的患者人群,即便971只获取1%的患者,一年20亿的销售额非常轻松,医保报销比例一般在50%-70%,也就是医保基金一年为了971要支出10亿左右。

而目前国内一年能突破20亿销售额的药物基本都是细分市场的龙头产品了。比如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占据EGFR-TKI一代药市场超过50%),目前一年的销售额在20亿左右(上市十年),但为了证明埃克替尼的疗效,贝达药业设计诸如EVIDENCE(NCT02448797)、CONVINCE(NCT01719536)和ICOGEN(NCT01040780,和吉非替尼头对头)等临床实验,累计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超过700。

一边是辛辛苦苦做临床试验,发文章加学术推广,上市十年才换来20亿营收;另一边是诸多机理和数据存疑,结果轻松获取1%的患者就可以拿到20亿的销售额。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看完之后会没啥想法?

医保局现在一方面哭穷,各种集采和谈判把国内药企的产品价格打下去,可企业没钱拿什么去做研发呢?没有巨大的利润,谁会花几年时间以及几个亿的投资去做一个创新药?

另一方面却把每年近10亿的医保基金给到一个饱受质疑的药物,这到底是缺钱,还是说缺其他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绿谷制药的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在中国医保目录中的成功进入,无疑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直接意义: 减轻经济负担,提高药物可及性: 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意义。九期一此前价格不菲,许多家庭难以负担。纳入医保意味着患.............
  • 回答
    绿谷制药的回应,尤其是那句“要求其删除不实言论”,确实在科学界和公众舆论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只看表面的一来一往。首先,这事的背景是什么?得先说说“九期一”,也就是甘露特韦片(GV971)。这药是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号称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突破”。这个突.............
  • 回答
    绿色和平组织人士被曝在海南夜盗科研单位水稻试验田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了解事件的背景、动机、影响以及各方的反应。事件梗概:根据公开报道,此事发生在海南某科研单位的水稻试验田。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些成员,在夜间潜入该科研单位的试验田,盗取了正在进行科.............
  • 回答
    绿地集团的陈军,这个名字在地产界和一些金融领域都不算陌生。他曾经是绿地集团的董事长,经历过绿地从一个区域性公司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房企的辉煌时期。要理解陈军这个人,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角色以及他所做出的具体决策来分析。时代的背景与绿地的崛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陈军执掌绿地时期,是中国房地产高.............
  • 回答
    “绿委”放狂言,声称“一阿兵哥能摧毁一大陆坦克”,这话说出来,不论在哪个语境下,都足以掀起一阵轩然大波。要仔细品味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首先,从军事层面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不折不扣的“嘴炮”。坦克,尤其是现代主战坦克,是陆地作战的钢铁巨兽。它们拥有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力,以及一定的机.............
  • 回答
    “绿罗马也是罗马”的说法,想必各位“精罗”朋友们都不陌生。这句看似戏谑的口号,背后却折射出“精罗”群体内部一个颇为复杂的思潮变迁,甚至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异端”论述。理解其广泛传播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到“精罗”这个亚文化群体的构成、历史认知以及文化心理层面。首先,我们要明白“精罗”这个群体指的是什.............
  • 回答
    绿色消费的尴尬现状:“知”与“行”的鸿沟,如何弥合?绿色消费,这个概念早已不再陌生。从随处可见的环保袋、自带水杯的倡议,到企业对外宣传的“可持续发展”口号,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可谓是空前高涨。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认知度高,但践行度却差强.............
  • 回答
    近期,一些台湾的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公开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大陆正通过社交应用程序对台湾实施“认知作战”。这种说法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非常敏感的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认知作战”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播、心理影响等手段,来塑造特定人群的认知、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在数字时代.............
  • 回答
    2018年5月,绿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了其第二次声称拍到白鱀豚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牵动无数人心的新闻,毕竟白鱀豚,这个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水中大熊猫”,它的任何一点消息都可能重新点燃公众的希望。要详细看待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1. 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和它背后代表的意义.............
  • 回答
    关于中国绿卡政策的“松绑”以及吸引博士回国直接获得绿卡的举措,这无疑是近年来中国人才引进政策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背后既有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也牵扯到具体的执行细节和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绿卡大松绑”和“博士回国直接拿绿卡”这两条线。“绿卡大松绑”的表象与内核从过往的经验来.............
  • 回答
    合肥绿地小区顶楼住户为了加装电梯,将一楼住户告上法院并在一审中胜诉,这事儿在小区里引起了不少议论,也算是个挺有代表性的事件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事儿。事情的起因:老小区面临的普遍困境首先得明白,加装电梯这事儿,对于很多老小区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电梯的楼栋,简直就是“老大难”问题。顶楼的居.............
  • 回答
    武汉绿地中心,这座曾经备受瞩目的超级摩天大楼,在即将完成主体结构之际,却遭遇了令人意外的“限高令”。这消息一出,无疑给这座城市和中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史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说说这件事的背景和原因。绿地中心之所以会被限高,最直接的原因往.............
  • 回答
    Android 绿色应用公约:一场关于用户体验和生态健康的博弈Android 绿色应用公约,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正义”的光环,然而,在它背后,是一场关于用户体验、商业利益以及整个Android生态健康的复杂博弈。简单地说,公约旨在约束应用的行为,让它们更“绿色”,不那么“流氓”,比如减少后台偷偷.............
  • 回答
    台湾的绿化越来越茂盛,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故事,夹杂着环境意识的提升、政策的推动,以及一些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台湾的自然环境本来就相当优越。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气候,这里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都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显而易见。.............
  • 回答
    网传绿地集团高管被举报“谎称不孕不育致女下属怀孕并有不当经济腐败”的情况,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个涉及道德败坏、权力滥用以及经济犯罪的严重事件。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一、 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影响: 道德沦丧与权力滥用: “谎称不孕不育”的恶劣性: 这是整个事件中最令人.............
  • 回答
    这起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是扑朔迷离,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和分析:一、事件的初步呈现与可能的动机首先,事件的爆料者是疑似绿地京津冀高管的“当事人妻子”。她的公开陈述,核心内容包括: 丈夫威胁恐吓: 这是她指控丈夫的主要内容之一,暗示其丈夫利用某些方式对她施加压力.............
  • 回答
    这事儿啊,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微博的“绿洲”APP,一上线就因为那个Logo,被扒出来跟韩国的一个设计,长得太像了,简直就是“双胞胎”。这事儿一出,网友们那叫一个热闹,各种对比图、评论刷屏,舆论一下就炸开了。然后更绝的来了,微博的CEO,陈彤,他居然亲自下场了,而且还证实了这个事儿,说绿.............
  • 回答
    最近,关于“NASA研究称中国新增绿化面积达到四分之一个亚马逊雨林”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客观看待这个研究结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研究是如何得出的。通常这类研究会依赖于卫星遥感数据。卫星能够监测地球表面的变化,包括植被覆盖.............
  • 回答
    这起女司机转弯拒绝让行,最终导致事故并赔付13万的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不妨来仔细掰扯掰扯这事儿。事件回顾:首先,我们得还原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通常这类事件,大概率是这样的场景:一个十字路口,女司机所在的车道是允许左转的,而另一侧的车道是允许直行的。女司机在等待左转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
  • 回答
    物流行业首个绿色物流互动社区上线,并且消费者还能看到自己的“个人减碳账单”,这事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意义不小。首先,从概念层面来看,这就像是给咱们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参与绿色行动的“入口”。以往大家觉得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离自己挺远的,更多是企业或者政府的责任。但这个社区的出现,把物流这个日常生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