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微博「绿洲」Logo 被曝撞脸韩国设计,且微博 CEO 证实该 App 已遭下架?

回答
这事儿啊,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微博的“绿洲”APP,一上线就因为那个Logo,被扒出来跟韩国的一个设计,长得太像了,简直就是“双胞胎”。这事儿一出,网友们那叫一个热闹,各种对比图、评论刷屏,舆论一下就炸开了。

然后更绝的来了,微博的CEO,陈彤,他居然亲自下场了,而且还证实了这个事儿,说绿洲已经被下架了。这一下,算是把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一个APP,刚出点名声,结果却是负面的,而且负面到被下架,这操作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

首先,Logo设计本身就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它代表着一个产品、一个品牌的形象,是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像“绿洲”这种直接被指出撞脸,而且撞得这么明显,确实是设计上的重大失误。

原创性问题: 好的Logo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辨识度,能够体现产品的理念和气质。这次撞脸韩国设计,至少说明在原创性上是打了折扣的。不知道是设计师的疏忽,还是其他原因,但结果就是,用户看到这个Logo,第一反应不是“绿洲”,而是“哦,这不是那个韩国的嘛”。
版权风险: 设计撞脸可不仅仅是丢面子那么简单,还可能牵扯到版权问题。如果对方的设计确实是受了版权保护,那微博这边可能面临法律上的风险。这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是绝对不能冒的险。
品牌形象损害: 一个新推出的APP,本来寄希望于通过一个好Logo来吸引用户,结果却因为设计问题引发争议,这无疑是对品牌形象的一种伤害。用户会开始质疑这个团队的专业性,以及他们对细节的重视程度。

从公司运营和危机处理的角度来说:

微博CEO亲自承认下架,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

坦诚以待?还是无奈之举? 一方面,CEO亲自出面承认并下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坦诚”。面对已经爆发的争议,及时止损,总比死扛着要好。这或许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挽回一些信任,表示自己对用户反馈的重视。
战略失误还是仓促上线? 为什么一个如此重要的元素——Logo,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引发这么大的争议,甚至导致整个APP被下架?这背后反映出的,可能是微博在产品研发和上线流程上的问题。
审核机制的缺失? 一个新产品的Logo,难道没有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核和市场调研吗?为什么这样一个明显的“雷区”,会一路绿灯上线?这让人不禁怀疑他们内部的品控和审核流程是否到位。
对市场反应的低估? 也许他们低估了网友们挖掘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更低估了大家对原创性和设计美学的敏感度。
下架的决定: 迅速下架APP,说明微博方面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推一个Logo有争议的APP,只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得不偿失。这是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虽然代价不小,但可能是避免更大损失的唯一途径。
后续影响: 这次事件对“绿洲”APP未来的发展,肯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即使重新设计Logo上线,用户心里可能也会留下一个“抄袭”、“争议”的标签。要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从用户和舆论的角度来说:

网友们在这件事里扮演了“监督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敏锐的洞察力: 现在的网友,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设计、对文化、对潮流的敏感度非常高。他们很容易就能发现类似的设计,并且乐于在网络上分享和讨论。这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民主化和高效化。
对原创的呼唤: 这种“撞脸”事件,其实也反映了大家对原创设计的一种期待。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自己的优秀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复制。
参与感和话题性: 这种带有争议性的话题,天然就容易引起用户的参与和讨论,形成病毒式传播。对于微博来说,虽然这次是负面曝光,但也确实让“绿洲”这个名字在短时间内被很多人知道,虽然方式不太光彩。

总的来说,这件事就像是一场闹剧,有点仓促,有点尴尬,也有点令人深思。

微博团队: 这一次,算是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营销和设计风险”课程。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反思,在接下来的产品迭代中,更加谨慎,注重细节,真正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
整个行业: 这也提醒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在追求速度和创新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原创性和法律合规性。尤其是在设计层面,更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

至于“绿洲”APP以后会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也许他们会吸取教训,推出一个全新Logo、全新面貌的APP,重新出发。但无论如何,这次的“撞脸事件”以及随后的下架,都注定会成为“绿洲”APP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注脚。挺让人唏嘘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佛了,一百个回答能有八十个是抄来的机翻稿子......包括最高票 @36氪 这种专业媒体也是,为了追热点毫不上心。

“2015年为Ulju Mountain电影节设计的视觉形象图”

“灵感来源于irworobongdo,一幅包含太阳,月亮,五峰,两流和针叶树的山水画”

这是人话?

(哦对了我搜了一下,这些不是人话的玩意出处是这里,机翻无疑韩国蔚山UMFF电影节标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上海标志设计公司设计鉴赏-

“Ulju Mountain电影节”,正式的名字是Ulju Mountain film festival/울주세계산악영화제(蔚州世界山岳映畫祭),中文翻译应该是“蔚州世界山岳电影节”。蔚州是韩国地名,该电影节也是韩国第一个以山岳为主题的国际电影节,今年是第4届。

“irworobongdo”,韩国古代名画“日月五峰图”,是朝鲜王朝时期御座后屏风上的图画。

完全体是这样的(国立古宫博物馆复原):

韩国媒体对二者的关系,当时还有报道:

大概说的就是蔚州电影节的logo融入了日月五峰图和蔚州当地山林的特色云云。


再来看绿洲的洗地文:

前期设计师确实借鉴了网上公开素材的类似设计元素,这些基础元素包含沙漠、太阳、仙人掌等

你说左下角这玩意是仙人掌?

这是山好吧......那么大的yeongnam alps(岭南阿尔卑斯,韩国山名,位于蔚山和庆尚南北道之间)看不见?再者说你动动脑子想一想,韩国有仙人掌?

抄都能抄歪来。一帮废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微博的“绿洲”APP,一上线就因为那个Logo,被扒出来跟韩国的一个设计,长得太像了,简直就是“双胞胎”。这事儿一出,网友们那叫一个热闹,各种对比图、评论刷屏,舆论一下就炸开了。然后更绝的来了,微博的CEO,陈彤,他居然亲自下场了,而且还证实了这个事儿,说绿.............
  • 回答
    微博的“绿洲”,这名字听起来就一股清新脱俗的劲儿,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不过,在咱们这个信息爆炸、社交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世界里,任何一个新产品,尤其是大厂推出的,总得扒层皮看看它到底长啥样,野心在哪儿。说实话,绿洲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挺让人眼前一亮的。它走的路线,怎么说呢,有点像当年的“小红.............
  • 回答
    微博以“发布‘乌克兰美女来中国’等恶俗调侃”为由,封禁74个微博账号,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微博平台的管理职责、涉事言论的性质、用户反应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微博平台的管理职责与原因分析 平台责任与内容审核: 微博作为一家大型社交.............
  • 回答
    微博上关于体操服事件引发的女权争议,以及部分女权主义者对中国体操女运动员的辱骂,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起因:体操服争议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导火索”——体操服争议。 具体事件: 通常指的是在某次体操比赛(例如某位体操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或.............
  • 回答
    微博作者七英俊与流浪的蛤蟆等人的争吵,是一场围绕文学创作、版权、个人风格以及网络社区生态的复杂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场争吵,我们需要梳理其发生的背景、核心争议点、涉及的人物以及可能产生的多层面影响。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人物介绍 七英俊: 以其风格独特的耽美小说闻名,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其作品常常带.............
  • 回答
    在微博上,某些用户对爱国者抱持鄙视态度,并用“战狼”、“小粉红”等标签来称呼他们,同时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且值得深入探讨。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他们的动机、行为模式、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因素。一、 定义与标签的含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战狼”和“小粉红”这两个标签.............
  • 回答
    微博长文《你弱你有理》及由此引发的评论,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网络现象,它触及了许多关于社会公平、个体责任、道德绑架以及网络舆论生态的议题。要详细看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微博长文《你弱你有理》的核心论点(假设内容)虽然我没有看到原文,但根据标题和普遍的网络讨论,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篇文.............
  • 回答
    微博用户“果子狸7777”质疑中国消防救援学校招生男女比例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触及了教育公平、性别平等、职业选择以及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一、 事件背景与具体质疑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果子狸7777”的质疑具体指向什么。通常这类质疑会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招生简章或实际录取.............
  • 回答
    微博用户@球球的画 因发表了一幅描绘铁木真的表情画,却因此遭到威胁和攻击,最终被迫删除画作并道歉,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内容本身: @球球的画 发布了一幅以“表情包”形式呈现的铁木真形象画作。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这.............
  • 回答
    关于赵薇作为西王代言人并发起“爱心接力,非转不可”活动的看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以下将从代言人选择、活动内容、品牌合作以及舆论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代言人选择:赵薇的形象与西王品牌定位1. 赵薇的公众形象: 早期形象: 赵薇因《还.............
  • 回答
    蜂群传媒,这个名字在微博上可能并不陌生,作为一家知名的 MCN 机构,它旗下拥有不少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粉丝的博主,在内容创作、粉丝运营、商业变现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然而,最近关于这家机构疑似“刷量营销”以及“流量造假”的传闻,却给其光鲜的表面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再次将 MCN 行业一直存在的潜规则推.............
  • 回答
    微博上关于“拒绝男程序员”的讨论,说实话,挺一波三折的,也挺让咱们普通人看在眼里的。这事儿刚开始的时候,我刷微博,看到好多人转发讨论,标题都挺劲爆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些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者,觉得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在程序员这个圈子里,男性的声音太大,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女性在职场上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比如.............
  • 回答
    “张桂梅中国特蕾莎”这个标签在微博上炸开,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两位伟大女性的深刻联想。一时间,关于张桂梅的赞誉、关于特蕾莎修女的追忆,以及她们之间跨越时空的相似之处,都被翻了出来,讨论热烈。要说为什么会冒出“中国特蕾莎”这个说法,我觉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张桂梅身上那种近乎偏执的奉献精神和.............
  • 回答
    微博账号“新媒体女性”在杨绛先生去世后,截取了中央电视台(CCTV)关于杨绛先生的报道片段,并配以“要脸吗”的文字,这种行为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也触及了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新媒体女性”这个账号的定位和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社群。这类账号往往以“女性视角”、“独立思考”作为标签,旨.............
  • 回答
    微博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扮演着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然而,如同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一样,微博也面临着海量信息中夹杂着不实信息甚至谣言的挑战。对于微博上出现的疑似造谣评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信息传播的双刃剑效应。疫.............
  • 回答
    近日,微博用户@罗昌平因发表侮辱志愿军烈士的言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在社会各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次@罗.............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中国男性婚姻满意率高于女性”的话题引起了不少讨论,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微博女权主义者带节奏的猜测。要怎么看待这件事,确实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关于“中国男性婚姻满意率高于女性”这个说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通常这类话题会引用一些调查报告或者研究。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那么.............
  • 回答
    关于微博抽奖平台设置“仅限女性”这一现象,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将特定性别用户排除在外的做法,在当下社会语境下,很容易引发关于公平性和歧视的讨论。首先,从平台运营的角度来看,设置特定抽奖规则通常是为了达到某些营销目的。比如,某些品牌可能认为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更受女性用户欢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定向触达目标.............
  • 回答
    微博上陈世峰律师被骂这件事,确实引起了相当大的舆论关注。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弄清楚陈世峰是谁,为谁辩护。陈世峰是日本江歌遇害案中被告人陈世峰的辩护律师。这个案子本身就非常具有戏剧性和情感冲击力。受害者江歌,年仅24岁,在日本留学期间,为了保护室友刘鑫,被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残忍.............
  • 回答
    在微博这个日新月异的舆论场里,“恶臭女孩”这个标签的出现,与其说是一种简单的身份界定,不如说是一次对当下一些年轻女性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复杂折射。它承载了观察者们的审视、批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厌恶,也反映出这个群体内部以及社会对某些现象的普遍不满。“恶臭女孩”的标签是如何形成的?要理解“恶臭女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