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笑傲江湖》结尾为例。
三联版:
伸手过去,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嫣然一笑,娇柔无限。
(全书完)
世纪新修版:
伸手过去,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嫣然一笑,娇柔无限。
令狐冲一生但求逍遥自在,自与盈盈结缡,虽偿了平生之愿,喜乐无已,但不免受到娇妻温柔的管束,真要逍遥自在无所拘束却做不到了。突然之间,心中响起了《笑傲江湖之曲》的曲调,忽想:“我奏这曲子,要高便高,要低便低,只有自己一个人奏琴才可自由自在。然如和盈盈合奏,便须依照谱子奏曲,不能任意放纵。她高我也高,她低我也低,这才说得上和谐合拍。佛家讲求‘涅槃’首先得做到无欲无求,这才能无拘无束。但人生在世,要吃饭、要穿衣,要顾到别人,岂能当真无欲无求?涅槃是‘无为境界’,我们做人是‘有为境界’。在有为境界中,只要没有不当的欲求,就不会受不当的束缚,那便是逍遥自在了。”
(全书完)
后面加的这段,真的是金庸自己写的,真的不是某个高中生的作文。
道理是讲得很好,评论的老哥说的也没错,的确是很真实的感悟。但忽然加上这么没头没尾的一段话,实在是损伤了整部作品神采和韵味。
人老了容易絮叨,创造力判断力也会下降。一定要趁年轻多学点知识,多掌握一些技能,尽量保持大脑的活跃度。平时多关心关心父母,发现疑似受骗的迹象要警惕,老人的心智真的会衰退的,无论他们年轻时候多精明多厉害。
其实很多答案都说了,新修版的功能就是梳理和解惑,为了在时空上闭合金庸宇宙,使其更加完善。
如果单是为了查漏补缺,只需做一些细微的改动就足够,比如调整时间轴,对人物的背景进行适当的更改和补充,情节上完全可以保持原样,原有的文字也无需改写。
新修版和三联版不同,三联版是对作品整体质量的一次全面升级。写连载版时金庸一来年轻,尤其是前期的几部小说,在文字水平上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是模拟白话文,但由于写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干扰,作品文字风格并不统一。此外,连载小说囿于时间精力不足,构思难免不成熟,不少情节设置的并不合理,带有刻意博眼球的成分,而且不可避免地会水字数,加进很多累赘的描述,非常影响阅读体验。这些问题在三联版大多得到了修正。
修订三联版时正是金庸笔力最为巅峰的时期,加上时间充裕,态度也很认真,用15年的时间改出了一套经典,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
再优秀的作家到了80岁,无论体力还是脑力都无法跟四五十岁最巅峰的时候相比。其实他完全可以像前面说的,只做细微的调整,补上漏洞就好,这样删改的内容大概也就百分之一二,但对读者来说,这样改和不改也没多大区别,甚至都无需金庸亲自动手,这样做所谓新修版也无非是个再版而已,恐怕很难让出版方满意。
第三次修订究竟是金庸的本意,还是被某些利益相关者煽动绑架硬上的,谁也不知道,而勉为其难的结果……就很尴尬。
同为修订,三联版和新修版的结果大相径庭,一个是造就经典,一个只能说是画蛇添足。
我一直觉得除非作家从一开始就为作品宇宙做好了规划,否则完善这个宇宙应该是改编者和读者的事,作者完全没有必要亲自插手,这样反倒会伤害读者的兴致。
纯天然但略有瑕疵的美女或是帅哥,往往比毫无瑕疵的人造人更可爱,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新修版杨逍不再“年老德薄”,并将四字转赠给了金庸。
好的小说家和坏的小说家,本质区别是语感,也就是文字感的好坏。
大作家不会比普通人认识更多的汉字,看的书也没有独家秘籍,没有一本是普通人拿不到的。
但语感不是越是练习,就越是棒棒,语感非常玄学,很难保持,会波动,会退化。
所以很多作家的作品,很难保证一贯品质,有高有低,老作者的语感退化的非常严重……
金庸的语感,退化的非常严重……
最后的修改,有些凭着深厚文字功底,修改的更圆润,有些地方改了逻辑,但涉及到语感但修改,就一塌糊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