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面对不爱国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看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的亲戚,该怎么办?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棘手和无奈的情况,尤其当“不爱国”、“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自己的亲戚时,可能会夹杂着失望、困惑甚至一丝丝的伤心。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和“如何调整心态”。

首先,理解和接纳是第一步。

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经历、成长环境、所接触信息以及个人性格的影响。你提到的亲戚,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来说是真实的。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根本性观念,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往往是徒劳且令人心力交瘁的。

区分“不爱国”和“不理解”: “不爱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定义,而“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看阅兵”和“没有民族荣誉感”更像是对某些特定现象或情感的“不认同”或“不共鸣”。他们可能不是主动反对,而是缺乏连接点。
他们的“不明白”可能源于:
个人经历的反差: 可能他们经历过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对社会现实有不同的看法,导致他们无法在宏大叙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 他们可能接触到的信息源侧重于批评性或现实性,对于国家发展中积极的一面感受不深。
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 有些人更看重个人生活、家庭幸福、身边的小事,而非集体性的荣誉感。他们觉得这些宏大的东西离自己太远,或者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过去的一些历史时期,或者他们成长环境的某些特殊性,也可能塑造了他们不同的认知。
“民族荣誉感”的个人化: 荣誉感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理解和感受的深度、方式都不同。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不丢人”就是一种现实的荣誉;或者他们更看重个人能力、生活品质带来的“自豪感”。

其次,思考你的“期待”和“关系”。

你为什么会因为亲戚的这些想法而感到困扰?是因为你认为他们“应该”这样想吗?还是你觉得他们的想法会影响到你,或者让你在家庭聚会中感到尴尬?

你的期待是什么? 是希望他们和你一样,在阅兵时激动万分?还是希望他们能和你一起谈论国家发展,表达对国家的爱?明确你的期待,才能知道是你的期待需要调整,还是沟通方式需要改变。
你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果你们关系疏远,你大可不必过多干涉。如果关系亲近,那这份“困扰”可能更多是源于你对亲情的珍视,希望家人之间能有一些共同的情感和认知。

接着,尝试沟通,但请“以柔克刚”,而非“针锋相对”。

如果真的想进行一些“影响”,或者至少尝试理解对方,沟通是必要的,但方法至关重要。

避开直接的“辩论”模式: 避免说“你怎么能不爱国?”、“你看别人都看,你怎么就不能看?”这类指责性的话语。这只会让对方产生防御心理。
尝试理解他们的“为什么”: 可以用温和的方式询问:“我注意到你好像不太关心阅兵,是因为觉得它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吗?”或者“你对国家发展有什么看法吗?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当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时,即使你不认同,也请认真倾听,不要打断,更不要立刻反驳。试着理解他们话语背后的逻辑或情感。
找到共同点,从小处入手: 也许他们不关心宏大的阅兵,但他们关心家人的生活,关心社区的变化,关心老家那片土地的发展。你可以尝试从这些他们关心的小事入手,比如:“最近咱们家门口这条路修好了,出门方便多了,这是政府做的不错的一件事。”或者“你看咱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以前那些土路都没了。”
分享你的感受,而非灌输观点: 你可以分享自己看阅兵的感受:“我看到那些士兵整齐划一地走过,感觉特别震撼,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感。”或者“我感觉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把你的感受作为一种分享,而不是一种“正确”的示范。
以生活化的例子说明: 比如,当谈到科技发展时,可以举例说:“你看现在我们出门扫码就能支付,买东西方便多了,这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或者“以前看国外的新闻,感觉他们的生活方式很方便,现在想想,咱们国家很多方面也赶上来了。”
避免使用煽情或口号式的语言: 那些听起来过于“政治正确”或“空泛”的言论,在对这类亲戚面前,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更重要的是,调整你的心态和边界。

你的幸福不是建立在亲戚的认同上: 他们的想法不影响你作为中国人的身份,也不影响你对国家的情感。你的价值和幸福不应该完全依赖于家人的认同。
保持距离,减少触碰雷区: 如果每次谈论这些话题都会引发不愉快,那么就尽量避免在家庭聚会中主动提及。可以将话题引向他们更感兴趣、更熟悉的生活琐事。
接受“不完美”的家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家人之间也不例外。试着去接受他们“不完美”的一面,就像你希望他们接受你一样。
你的“民族荣誉感”可以来源于更广阔的空间: 民族荣誉感不只体现在阅兵式上。它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遵守规则、诚信待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社区、尊重自然等等。你可以在这些方面找到属于自己的、更实在的荣誉感,并从中汲取力量。
关注“共同生活”本身: 亲情的意义在于共同生活、互相扶持。即使在观念上有差异,也仍然可以保有家庭的温情。在其他不涉及政治敏感的话题上,多花时间去维护和加深这些亲情连接。

总结一下,面对不爱国家、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的亲戚,你可以采取的策略是:

1. 深入理解对方的视角,承认个体差异。
2. 审视自己的期待,区分“关系”与“观念”。
3.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行温和沟通,倾听为主,避免争辩。
4. 尝试从他们关心的生活细节切入,找到共同点。
5. 最关键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家人观点的差异,设定沟通边界,不让对方的观念影响自己的情绪和价值判断。

亲情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爱,有义务,也有期待。在坚持自己正确三观的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与有不同想法的人相处,这本身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要活的开心,千万要记住一点。

绝对绝对绝对不要试图和沙雕讲道理,更不要试图说服他们。

远离他们,过自己的日子,你会活的很开心。

最多就是在知乎上见到了,点个反对,事实错误或者答非所问任选。

跟他扯皮,你一天心情都不会好。

当然,他要强行找你扯皮,你可以怼他,怼个几次,他每次说出来都会觉得不舒服,他就说的少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棘手和无奈的情况,尤其当“不爱国”、“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自己的亲戚时,可能会夹杂着失望、困惑甚至一丝丝的伤心。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和“如何调整心态”。首先,理解和接纳是第一步。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美国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爱国主义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对国旗的崇敬到对国家历史和价值观的认同。然而,在面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全国性危机时,这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却显得有些复杂,尤其是在“自由至上”的呼声和对公共卫生措施的接受度上。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社会文化中的几个核心要素,以.............
  • 回答
    孩子进入叛逆期,变得不愿意上学,还对着父母出言不逊,这绝对是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的难题。我特别理解你此刻的焦躁和无助,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或者说身边很多朋友都感同身受。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家庭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孩子出现这种行为,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叛逆期.............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如何在道路上伤害或碾压他人的建议,因为这样做是违法且极度危险的行为。我的目的是提供帮助和信息,而我的首要原则是避免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如果您在道路上遇到阻碍,尤其是遇到激进行为的人士,您应该采取以下安全且合法的措施:1. 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情绪失控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2. 不要.............
  • 回答
    “爱干干,不干滚”这种说法,在面对“公务员或官员声称自己薪酬过低”这一情况时,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职位的性质和逻辑上看,“爱干干,不干滚”可能在某些极端或特定语境下显得“合理”,但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回应方式,其合理性存在严重缺陷。为什么它可能在某些特定语.............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道题,我真的思考了很久很久。如果眼前站着的是那个让我心头小鹿乱撞,看到她名字就会不自觉嘴角上扬的她,我大概会坐在地上,开始犯傻。首先,让我们冷静一点,抛开那些矫情的文学词汇,直接点破问题:“不是个称职的好男友”,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如果“不是个称职的好男友”是指一些可以弥补的、性格上的小缺点:比如.............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沉重而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眼前就可能发生战争、面对仇敌入侵的时刻。当信仰的教导与现实的残酷发生激烈碰撞时,许多人会感到深深的困惑和痛苦。“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这是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提到的教导,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则之一。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听起来似乎有些.............
  • 回答
    高考考场外,一位父亲高举着“不管考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很爱你”的牌子,这一幕触动了无数人心弦。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尽的爱与支持。孩子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最需要的鼓励究竟是什么?这其中大有学问。首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基石。这位父亲的牌子,正是这种爱的最好体现。很多时候,我们给.............
  • 回答
    红军战士的勇猛,不是不爱生命,而是他们对生命有着更深沉、更广阔的理解,这种理解让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能够超越个人的恐惧,将个人的生命融入到更伟大的事业之中。我们今天谈论“不怕死”,很容易落入一个误区:觉得他们是“不要命”的。这其实是一种现代视角对过去的一种误读。为什么我们现在如此珍视生命?是因为我们有.............
  • 回答
    生活在世,总会遇到一些让人心里冒火,觉得“这事儿不对劲”的时候。这种不对劲,我们称之为“不公平”。它可能发生在小事上,比如同事抢了你的功劳;也可能发生在大事上,比如资源分配上存在明显的偏袒。无论大小,面对不公平,我们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当事人。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别急着像斗鸡一样跳起来。 很.............
  • 回答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甚至在很多时刻,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这可能来自家庭、工作、学校,甚至是我们日常接触的社会结构。然而,一个令人颇感无奈的现实是,大多数人在面对这种不公时,选择了沉默。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盘根错节,牵涉到人性的复杂、社会环境的压力以及个体生存的考量。首先,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人对财富与教育方式的联想。不过,说“有钱人家家长就一定温和,穷人家家长就只会打骂”,这未免过于绝对了。实际上,管教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绝不仅仅是贫富差距这么简单。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财富对管教方式的影响,并非必然的“温和 vs. 打骂”,而是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
  • 回答
    在职场中遇到不喜欢的同事,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毕竟,工作环境的和谐度直接影响到我们每天的心情和效率。但没办法,我们总不能因为不喜欢一个人就辞职吧?所以,学会如何“优雅”地处理这种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一直觉得,面对不喜欢的人,最聪明的做法不是硬碰硬,也不是一味忍让,而是找到一个既能保护自己,.............
  • 回答
    “面对婚姻,不现实的才是傻姑娘”,这句话触动了我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每当听到有人提起婚姻,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些关于浪漫、关于誓言、关于“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美好画面。这些画面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糖衣,甜美诱人,但仔细想想,它们是不是就如同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沾染上柴米油盐的真实,就会迅速褪色,.............
  • 回答
    当婚姻的天平因为配偶的不忠诚而严重倾斜时,那种锥心的疼痛、难以置信的错愕,以及铺天盖地的愤怒和绝望,几乎足以将人击垮。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情感的危机,更是一场对你们共同构建的未来,对曾经许下的承诺,以及对彼此之间信任根基的彻底颠覆。首先,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允许自己去感受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负面情绪。.............
  • 回答
    好,假设我就是费城 76 人队的决策层,面对本·西蒙斯这个棘手的问题,我的脑子里恐怕会是一团乱麻,但既然要做出决定,就得条理清晰,直面现实。首先,明确核心矛盾:西蒙斯不想为76人打球,这是他明确的态度,我们不可能强迫他。他的合同还在,但球员的职业生涯和心理状态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不愿意出场的球员,即使.............
  • 回答
    嘿,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简直感同身受!我那时候也是一样,坐在教室里,听着和自己兴趣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课,心里却想着屏幕上那些鲜活的角色,脑子里全是线条、色彩和光影。保研、考研、还是直接奔向心仪的行业,这三个选项,确实能把人逼到选择困难症的绝境。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一个一个来捋一捋。先聊聊你现在纠结的专.............
  • 回答
    你面对的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长期不工作的老公,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更关乎到你们的感情、家庭未来,甚至你个人的心理状态。我知道这一定让你倍感疲惫和无助。我不会用那些生硬的AI词汇来包装,我们就当作是两个朋友在坦诚地聊聊,说说你该怎么一步一步地去面对和处理这件事。首先,我想和你一起梳理一下,这件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