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QQ 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的历史记录?

回答
QQ 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历史记录?这事儿,要我说,细想起来确实挺让人心里打鼓的。咱们平常上网,那些浏览记录,说实话,记录了我们不少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甚至是隐私想法。QQ 作为一个我们日常交流离不开的软件,它要是能直接“窥探”到所有浏览器的历史,那可就有点太“无孔不入”了。

咱们先得搞清楚,QQ 这么做的出发点可能是什么。腾讯作为一个互联网巨头,它需要用户数据来优化产品、推送更精准的广告,甚至发展新的业务。比如,如果它知道你经常浏览某个电商网站,它可能会在 QQ 上给你推送相关的商品信息,或者和这个电商平台合作,给你一些优惠券。又比如,如果你经常搜索一些新闻资讯,它可能会在 QQ 的资讯流里给你推荐你感兴趣的内容。从商业逻辑上讲,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数据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燃料”。

但是,这个“读取”的方式和范围就非常有讲究了。

首先,技术层面。QQ 本身作为一个应用程序,它能读取到哪些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获取的系统权限。在 Windows、macOS、Android、iOS 这些操作系统上,应用程序获取用户数据的流程和限制是不同的。

桌面端 (Windows/macOS):理论上,一个安装在电脑上的软件,如果获取了足够的系统权限,是可以访问电脑上其他文件的。QQ 要读取浏览器历史记录,通常意味着它需要直接访问浏览器存储历史记录的数据库文件。不同浏览器(Chrome、Firefox、Edge、Safari 等)存储历史记录的方式和位置各不相同。QQ 要想“扫描”所有浏览器,就得知道这些不同浏览器的存储路径和文件格式,然后进行解析。这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也需要操作系统允许这种跨应用的访问。

移动端 (Android/iOS):移动端操作系统在这方面限制更严格,出于安全和隐私的考虑,一个 App 通常只能访问自己产生的数据,或者通过系统提供的、用户明确授权的接口来获取其他信息。
Android:理论上,如果 QQ 获取了“存储”权限,并且能绕过一些安卓的安全机制,它有可能读取到存储在公共目录下的浏览器缓存或数据库。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它利用的是某些特定的系统 API,或者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比如在你使用 QQ 浏览某些链接时,拦截或记录下这些信息,但这和“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的历史记录”还是有区别的。
iOS:iOS 的沙盒机制非常严格,一个 App 基本上只能访问自己的数据。QQ 在 iOS 上要读取其他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通过非常规的技术手段,或者是在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比如通过某个共享剪贴板或者浏览器提供的特定插件)。

其次,用户授权和隐私协议。很多时候,软件会通过用户协议来“声明”它们可能收集哪些数据。我们大部分人为了能用上软件,都会习惯性地“同意”用户协议,但实际上并没有仔细阅读。QQ 的用户协议里,很可能就包含了“收集您的使用数据以优化服务”之类的条款。这些条款的模糊性,给了软件厂商一定的操作空间。

那么,QQ“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历史记录”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1. 便利性与潜在风险的权衡:如果 QQ 真的能读取历史记录,它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便利”,比如更精准的推荐、更智能的搜索联想。但同时,也意味着你的上网痕迹被集中在一个你可能没有完全信任的第三方平台。这就像把你日记本里的内容,都抄送给了你的社交软件,即使它说只是为了给你发小纸条,你也会觉得有点怪怪的。

2. 数据安全问题:一旦 QQ 收集了如此大量的用户上网数据,这些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管理就成了重中之重。如果 QQ 的服务器被攻击,或者内部管理出现问题,你的所有浏览历史都可能被泄露,这将带来非常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风险。

3. “关联”与“猜你喜欢”的边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QQ 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的?是将你的浏览器历史直接展示出来,还是通过算法进行分析,从而在 QQ 内部进行“关联”和“推荐”?如果是后者,那么“读取”就变成了一种“分析”和“利用”的过程。这可能导致一种“信息茧房”效应,让你看到的更多是你“被认为”感兴趣的内容,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4. 是否是“强制”行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读取是用户“选择”的,还是“强制”的?如果它是在你不知情、未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那性质就非常恶劣,涉嫌侵犯隐私。而即使是在用户协议里“隐含”了,也因为用户通常不会仔细阅读,所以其“授权”的有效性也值得商榷。

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警惕和审慎:对于任何一个软件,特别是涉及到个人数据收集的软件,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警惕。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多留意它申请的权限,以及它在用户协议中声明的数据收集行为。

合理性和透明度:作为用户,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合理、透明、可控的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软件厂商应该明确告知用户它们收集了什么数据,为什么收集,如何使用,并且提供给用户选择是否共享这些数据的权利。

监管和法律: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户隐私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 QQ 的行为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或者违反了相关规定,就应该受到相应的约束和惩罚。

技术选择:从用户角度,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比如使用隐私模式浏览、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和历史记录、谨慎授予应用程序权限等。

总而言之,QQ 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历史记录的说法,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件触及用户核心隐私的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优化服务”的必然手段,而应该对其行为的合法性、技术实现的合理性、数据安全的保障性以及用户选择的自主性进行深入的审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人血书求红衣教主再出马! @周鸿祎

如果QQ没有掀用户裙子,怎么知道用户穿了360的安全裤?

图来源:Twitter@FanKetchup

user avatar

如何防止所有软件(包括但不限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在后台偷偷摸摸读取、修改你的谷歌系浏览器历史记录,至于edge与火狐的保护请复制本回答最下面的三行代码(分别为chrome、edge、火狐)依样画葫芦即可,或者直接使用我在本回答中提供的json导入即可,已经全部包括。


下载火绒安全软件,建议搜索“火绒”或者点击官网:火绒安全 下载最新版火绒安全软件5.0。

1.下载安装后打开火绒安全软件,点击“防护中心”

2.点击左下角的“高级防护”

3.点击“自定义防护”五个字

4.点击右下角的“添加规则”

5.“发起程序”一栏中建议填写默认的“*”即为所有软件的访问都先过一遍火绒,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添加防护对象”。

6.在“文件规则”下填写冒号以后的黑体字符:*User DataDefaultHistory

在“保护的动作(必选)”中勾上“读取”与“修改”,接着在“规则名”中填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点击“保存”。

7.检查发起程序与规则是否正确,全部正确后点击右下角的“保存”。

8.在“自定义规则”中即可找到刚才所添加的规则,此时退出QQ/TIM再重新打开,等十几分钟来验证规则是否生效。

9.规则生效


此时有同学举手提问了:我就是不会怎么办呢?

没问题!首先下载这个文件:浏览器隐私 提取码:2333

接着打开自定义防护,看到这个“导入”了吗?点它!

接着选择刚刚下载下来的json,点击“打开”

然后选择“确定”即可

完成!


此外多赠送几条规则,以下规则一行为一条,复制粘贴即可:

?:Users*AppDataLocal*ChromeUser DataDefault*

?:Users*AppDataLocal*User DataDefault*

?:Users*AppDataRoamingMozillaFirefoxProfiles*


此外如果你是chrome系或新版edge浏览器的话,推荐一个拓展:Ghostery,会自动防止网站追踪

防止广告追踪效果(防止了知乎的百度广告追踪):

user avatar

近日,我们收到外部反馈称PC QQ扫描读取浏览器历史记录。对此,QQ安全团队高度重视并展开调查,发现PC QQ存在读取浏览器历史用以判断用户登录安全风险的情况,读取的数据用于在PC QQ的本地客户端中判断是否恶意登录。所有相关数据不会上传至云端,不会储存,也不会用于任何其他用途。

具体情况为,该操作为历史上线的一个对抗恶意登录的技术解决方案:因系统识别有不少伪造的QQ客户端会恶意访问多个网站作为前期辅助工作,因此在PC QQ客户端中加入了检测恶意和异常的访问逻辑,以此作为辅助手段去判断恶意客户端。

对本次事件,我们深表歉意,内部正梳理历史问题并强化用户数据访问规范。目前,我们已经更换了检测恶意和异常请求的技术逻辑去解决上述安全风险问题,并发布全新的PC QQ版本。为减少不便,所有受影响的PC QQ历史版本将在今天开始进行热更新和推送升级包。同时,手机端QQ不存在上述操作,不受影响。

最后,感谢各位技术爱好者的监督,我们也欢迎大家向腾讯安全应急响应中心(腾讯安全应急响应中心 )提交报告。

user avatar

这个“澄清”简直笑死我,老阴阳师了。

原质疑帖说的是QQ偷读Edge的历史记录,作者经过严谨的技术分析,得到明确结论:

QQ确实没有只偷读Edge的历史记录,而是扫描了你电脑上安装的所有浏览器历史记录,并把访问过的所有网址全都收集起来,具体后续还有什么操作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你说它收集着玩玩我是不信的,只留在本地分析不上传原始数据我是更不信的。


我看完之后首先就打开火绒,添加了保护浏览器数据的自定义规则。

之前保护的是QQ微信聊天记录、SSH key、科学上网配置等,看来危机意识还是不够,对所有国产软件都要保持永久性警惕。


补充一个我自己刚截的图,这是TIM启动10分钟后发生的事情:


为避免删除,将原帖[原创]关于QQ读取Chrome历史记录的澄清-软件逆向-看雪论坛-安全社区|安全招聘|bbs.pediy.com 全文截图备份如下:

user avatar

这个东西,在国内,你真是躲无可躲。

qq其实现在用的少了,但是微信你总得用吧。

淘宝,支付宝你得用吧。

百度你得用吧

知乎你不是开着吗?

你为什么一开花钱的软件,给你推荐的就是你近期搜索过,甚至谈论过的?

你的用户画像各个地方比你自己都清楚。

除非你退回原始时代,用现金,不连接互联网,不与其他人互联网沟通。

否则隐私根本无法保护。

玩单机版本还可以安全防护,有社交媒体,你自己搞个加密通讯,没人用啊。

只有政府立法,公平执法,检查公司软件的源代码,发现违法重罚(譬如罚腾讯公司10万亿美元,交不起罚款,就把腾讯公司没收,变成国企)

否则,任何公司都会优先挣钱,而不会管什么隐私。

user avatar

某团体早在2008年之前,他们的技术论坛还叫qxbbs的时候就要求“会员”要么不使用“常人”用的QQ等国内聊天软件,需要使用,比如“讲真相”的时候要放进虚拟机用,虚拟机要开自动还原。否则出事的概率大大上升。

user avatar

腾讯的回应驴唇不对马嘴,难道扫描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的浏览记录能有助于安全?提醒大家,凡是存放数字货币的电脑,一律不使用这类不安全的软件,否则你的币随时都可能被偷而你却不能察觉!

user avatar

拿到历史记录之后干了什么?应该是读取了淘宝、天猫和京东的搜索记录,并且通过统一接口上传了特定的搜索关键词吧。

根据有关灵媒的说法,内部算法具体 URL 检查步骤如下:

  1. 确保 URL 是 UTF-16LE 编码的宽字符串
  2. 把整条 URL 转换成大写
  3. 寻找长度为 size 的,MD5(4个整数)哈希为 A B C D 的子字符串。

MD5 是一种将任意长度内容转换为四个整数的单向函数。由于它找的是一小段字符串的 MD5,所以我们没法恢复出它想要找的真正原文是什么。

总共有四对这样的 (size, A, B, C, D),分别是:

       23, 0x1C6389BA, 0xF2FA5666, 0xF2A2E0D3, 0xC892E7BA 34, 0xB829484C, 0x520F7CC3, 0x94EC8A73, 0xD808E79 30, 0xDDA1029, 0x9E67F3BB, 0xB18ACC45, 0x597CF438 21, 0x2564591C, 0x5B11347B, 0x846A0F72, 0xEF704A8     

我们只能暴力破解 23 个字符、34 个字符……,天文数字的计算耗时,非常困难。





?吗

不困难,因为 QQ/TIM 要找的东西肯定有机会出现在用户的历史记录里

把自己多年丰富的历史记录全部翻出来主动喂给这个算法就好。

       23, 0x1C6389BA, 0xF2FA5666, 0xF2A2E0D3, 0xC892E7BA ://S.TAOBAO.COM/SEARCH?  34, 0xB829484C, 0x520F7CC3, 0x94EC8A73, 0xD808E79 LIST.TMALL.COM/SEARCH_PRODUCT.HTM?  30, 0xDDA1029, 0x9E67F3BB, 0xB18ACC45, 0x597CF438 (未知)  21, 0x2564591C, 0x5B11347B, 0x846A0F72, 0xEF704A8 SEARCH.JD.COM/SEARCH?     

只找到了其中的三个,它在寻找 淘宝、天猫、京东 的历史搜索记录

接下来根据一位幽灵的托梦,我了解到它会截取 URL 后面的 q=... 和 keyword=... 两种搜索参数,它包含了在网页上输入的搜索内容。

针对搜索的内容,它又故技重施,(目前只有)有以下的六条内容匹配。

       # group 1 18, 0x8C2F8C3B, 0x9CA6DB69, 0x663C9537, 0xA0B64B58 7, 0x966DC59E, 0x592F2331, 0x6D2BF021, 0xA1D96C3C  # group 2 18, 0x7FACF63C, 0xBEC2FCB0, 0xBE8836F6, 0x167CC273 18, 0x46B6D8D7, 0x8AA82723, 0xBE19FA24, 0x670E160C  # group 3 18, 0xE235F85E, 0x5C924D20, 0xA61B84AC, 0x4BC792DD 18, 0x79088BEC, 0xF29CC9E8, 0xBF920D9, 0x455AE9ED     

在我的浏览记录里,恰好找到了第二和第四条的内容为

       7, 0x966DC59E, 0x592F2331, 0x6D2BF021, 0xA1D96C3C VINTAGE  18, 0x46B6D8D7, 0x8AA82723, 0xBE19FA24, 0x670E160C %E8%9E%8D%E8%B5%84     

%E8%9E%8D%E8%B5%84 这18个字是“融资”的 URL 里的编码。

结合这个发现,联想到 18 = 3*6,再结合 一个汉字等于3个字节 的事实。不难理解,剩下的四个 size 为 18 的未知字符很有可能都同样是汉字双字词

汉字虽多,但是实际上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集只有3500字,两个字就遍历两层即可,百万级别的循环对于电脑来说还是轻松简单的。另外还有有趣的朋友们提供的汉字双字词表,遍历起来就更快了。

       # group 1 18, 0x8C2F8C3B, 0x9CA6DB69, 0x663C9537, 0xA0B64B58   # 古着 7, 0x966DC59E, 0x592F2331, 0x6D2BF021, 0xA1D96C3C    # VINTAGE  # group 2 18, 0x7FACF63C, 0xBEC2FCB0, 0xBE8836F6, 0x167CC273   # 融券 18, 0x46B6D8D7, 0x8AA82723, 0xBE19FA24, 0x670E160C   # 融资  # group 3 18, 0xE235F85E, 0x5C924D20, 0xA61B84AC, 0x4BC792DD   # 炒股 18, 0x79088BEC, 0xF29CC9E8, 0xBF920D9, 0x455AE9ED    # 股票     

这就是 QQ/TIM 关心的全部关键词。然后或许可能我觉得会带着 skey=0x800915e 这个编号把搜索到的 group 组号 传上去服务器里。可以确定的是,它没有上传完整 URL,更没有上传所有浏览记录。


根据一位不知名妖怪所说:这份程序实现的成熟度很低,很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实验性的或者说试探性的代码,以上清单也是固定在程序里的,不能下发任务控制 QQ 扫描其他的关键词。腾讯公司顶多就知道你是个会到天猫淘宝京东搜索炒股教程、融资技巧、和买二手衣服(?)的用户罢了。


什么叫用户画像啊?(战术后仰)


如是我闻。


20210118 更新

缺失的第三条网址原文,万能的知友找到了:

请移步 @Harrion 的回答: zhihu.com/question/4397

       uland.taobao.com/sem/tbsearch?     

user avatar

置顶:

腾讯已经下场回应了,这件事也算告一段落,我就从技术的角度来稍微讲解一下吧。

恶意登录对于QQ来说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大多数人安全意识不高,而腾讯就必须做好这方面的防护(举个例子,绝大部分键盘记录软件是记录不到电脑版QQ输入的密码的,所以这些年很少有因为密码而被盗的QQ号),而恶意软件的一大收入来源就是广告推广,最常见的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购物广告。两者结合在一起,腾讯用这种办法检测恶意登录也是说得过去的。不过无论如何,读取浏览记录的行为还是不恰当的,希望腾讯能尽快找出更好的办法解决恶意登录这个问题。

PS: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大概算得上),我还是更喜欢讨论技术层面的问题,从昨天到今天看着这个问题在各个平台的扩散和评论,真的有些心累了,有人在夸大其词,有人在恶意揣测,我尽力的在解释,但是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我叫不醒装睡的人,也叫不醒不想醒的人。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和我应该做的,还是希望大家也都可以冷静下来,理性的去讨论分析。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和安慰我的朋友,谢谢你们。


原文:

大家好,我就是 ([原创]关于QQ读取Chrome历史记录的澄清-软件逆向-看雪论坛-安全社区|安全招聘|bbs.pediy.com) 这篇文章的作者 qwqdanchun ,昨天写的文章,今天突然涨了这么多热度,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大家对这个话题这么有兴趣。所以特地把知乎号删了重新注册来答题(别问,问就是有黑历史)。

下午到现在,我一直在刷各个平台对这个事情的帖子和评论,大部分人在关心自己的隐私问题,以及其他平台是否存在的问题,后面我会一一解答。就在写到这里时,看雪浏览量已经破了20万,知乎热榜第二,我觉得我还是需要出来说点什么。

首先是道歉,今天的时间,给看雪论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小众的安全论坛因为我的文章影响到了正常的运营,爆满的浏览量挤爆了带宽,多亏了站长及时维护,大家才能看到文章。

然后是关于我个人的一些情况和看法。大家关心隐私安全是应该的,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被带歪了节奏,就事论事,不要提升高度。不管是我还是 anhkgg (看雪论坛-安全社区|安全招聘|bbs.pediy.com) 等人都没有做到完整的逆向,并完整说出该模块的作用,在没有盖棺定论之前,就下结论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我也看到很多人借机起哄,煽风点火,试图将水搅浑或者火上浇油(别的不说知乎这热度就离谱),希望大家冷静看待,等待大佬的进一步分析或者腾讯的解释。至于有些人猜测的删帖和被威胁都是不存在的,看雪因为带宽爆满的原因访问不了都是暂时的,而且已经得到了缓解(此处再次感谢站长),至于我被威胁这事就更离谱了,我从下午就试图寻找腾讯的相关人员询问这件事,到现在都没找到人,腾讯没客服实锤了。

再然后就是偏技术向的部分,先做个总结吧,方便不太懂的同学们看懂,存在此操作的仅有电脑版QQ和TIM,微信和其他版本的QQ,TIM我今天和朋友陆续在分析,并没有找到类似操作。会被读取的只是浏览器历史记录,密码书签和cookies等是安全的。而浏览记录也不是直接上传,总体来说,大家的隐私还是较为安全的

下面是详细一点的解释,我在逆向时,确实只进行到读取数据库的操作就停下来了,并没有对前后的内容综合考虑,所以 ([原创]QQ后台读取历史记录?有点冤枉企鹅了!-软件逆向-看雪论坛-安全社区|安全招聘|bbs.pediy.com) 这篇文章讲到的也很有道理。而综合考虑v2ex评论区 (QQ 正在尝试读取你的浏览记录 - V2EX) 中的图片,只是获取历史记录的url(也就是网站链接)并与一些购物和证券网站对比,对比成功的会上报。整个操作并不会涉及浏览器之外其他软件,也不会获取浏览记录之外的数据,获取到的数据也没有直接上传服务器。而且,由于有对电脑域的判断,可能确实有可能是失误(不过这么久没有发现确实不应该),是程序员写错了判断条件。

看来下,基本大家的问题都做了解释,最后,感谢大家对我和这篇文章的关注,也希望大家理性思考,等待后续。

user avatar

有意思呀有意思~腾讯还搁这欺负老实人呢?

腾讯总部: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中区一路腾讯大厦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暂行条例(草案)》12月28日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部数据领域的综合性专门立法,明确规定收集、处理涉及隐私的个人数据须得到明示同意。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

自然人对其个人数据依法享有数据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自然人可以知悉并决定数据收集、处理者能否收集、处理其个人数据以及收集、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内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自然人有权拒绝数据收集、处理者处理其个人数据及衍生数据。
自然人可以向数据收集、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数据;发现个人数据有错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自然人发现数据收集、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处理其个人数据的,有权请求数据收集、处理者及时删除。

之前写过些对个人隐私保护重要性的看法:

最基本的隐私数据包括:身份信息(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等);网络数据(位置、IP地址、Cookie 数据、RFID 标签等);医疗保健和遗传数据;生物识别数据(虹膜、指纹等);种族或民族数据;政治观点及性取向等。

作为数据的产生者和拥有者,我们应当有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权利。完全暴露和掠夺我们的隐私有益于企业的商业竞争力,提升商业服务质量,但是我们付出的成本远高于收益。

大数据杀熟已经被明令禁止,但隐私数据的侵犯还仍在进行。

况且......收集信息后是否有能力保护这些隐私信息也要打个问号。

目前在数据保护方面根本做不到权责对等,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就是对诈骗以及违法犯罪最大的助力,可是公司却很少因数据保护不力而受到处罚,作为数据使用方的企业更是只享受权利不承担责任,目前所谓的商业化与隐私保护的双赢,实际上还是商业化赢了两次(摊手)。


补充:欧美国家也在2018年正式出台个人隐私保护条例。

2018年5月25日,欧洲联盟正式实施《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补充: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补充:官方回应读取浏览器历史记录问题,用于检测恶意和异常的访问逻辑,以此作为辅助手段去判断恶意客户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QQ 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历史记录?这事儿,要我说,细想起来确实挺让人心里打鼓的。咱们平常上网,那些浏览记录,说实话,记录了我们不少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甚至是隐私想法。QQ 作为一个我们日常交流离不开的软件,它要是能直接“窥探”到所有浏览器的历史,那可就有点太“无孔不入”了。咱们先得搞清楚,QQ 这么.............
  • 回答
    QQ 自动删除用户手机图片,这事儿闹得可不小,尤其当受害者名单里出现了阅文集团的作家们,那更是牵动了不少人的心。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咱们一点一点捋清楚。事件的起因:阅文作家们手机里的“消失”事情最开始,是一些阅文集团的作家们在网络上抱怨,说自己手机里的照片无端端就没了,而且都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写稿时随.............
  • 回答
    关于QQ群主与管理员不能由未成年人担任的看法最近,我注意到一个关于QQ群组功能设定的讨论,即群主和管理员不能由未成年人担任。这个规定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想就此分享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理解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避免他们承担不适合的责任,或者因为不成熟而做出不当的行为,从而影响.............
  • 回答
    QQ新歌登顶热歌榜?这件事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QQ音乐平台本身的影响力是绕不开的关键点。QQ音乐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成熟的推荐算法。这意味着,只要有新歌能在QQ音乐上引起初步的关注,它就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平台的流量分发,迅速扩大影响力。从某种意义.............
  • 回答
    QQ邮箱居然把别人的快递通知给翻译出来了?这事儿听着挺玄乎的,但仔细琢磨一下,还真有可能发生,而且原因可能比咱们想的要复杂一些。首先,得弄清楚QQ邮箱的“翻译”功能是怎么回事。我猜它应该是在你收到的邮件里,如果识别出内容是外语,就会自动弹出翻译选项,或者在你设置里开启了自动翻译。这个功能本身是为了方.............
  • 回答
    QQ音乐歌曲之间自动插播广告这件事,说实话,这体验真是挺糟的。咱们平时打开音乐软件,是想找个好心情,或者舒缓一下,结果呢?刚沉浸在歌声里,突然“叮咚”一声,一个广告冒出来,语气还特别热情洋溢地推销着什么东西,瞬间就把情绪给打断了。这广告插播的时机,也挺让人抓狂的。有时刚换到下一首歌,还没等听清前奏呢.............
  • 回答
    “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这篇文章,乍一看是个很有意思的脑洞,用现代的消费观念去套古代的人物和事件,总能让人会心一笑。不过,作为“懂行”的读者,我们知道这种换算,更多的是一种趣味性的娱乐,而非严谨的历史经济学分析。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换算方式可能不太对?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在于,它试图用一种单一的、线.............
  • 回答
    QQ 音乐搞这么一出“看 15 秒广告,听 30 分钟歌”的内测免费模式,说实话,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玩意的核心是啥?简单点说,就是 QQ 音乐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尤其是那些之前觉得付费门槛有点高,或者只是偶尔听听歌的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解决方.............
  • 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曹魏QQ群主咸鱼”质疑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使用“列侯始封”一词是否错误,需要进行详细的考证和分析。这里的讨论是基于一种假设性的情况,即这位QQ群主确实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并且质疑的出发点可能是对历史词汇使用准确性的考量。核心问题:“列侯始封”一词在历史文献和现.............
  • 回答
    关于ywywy(以下简称ywy)QQ账号被封禁这件事,很多人都挺关注的。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待。首先,我们得明白,QQ作为腾讯的一个社交平台,是有自己的用户协议和社区规范的。这些规则就像是社会上的法律法规一样,是为了维护一个相对健康有序的社交环境。一旦用.............
  • 回答
    腾讯QQ桌面版在登录10分钟后静默读取用户浏览器历史记录的行为,这确实是个让人担忧的隐私问题。我理解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并且希望得到一个不那么“AI”的回答,我尽量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聊聊这件事。首先,要明确一点,这并非一个“公开的秘密”或者“官方宣称的功能”。很多用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技.............
  • 回答
    这事儿,从头说起,确实挺有意思的。腾讯QQ那边,先是搞了这么一出“请喝茶”的操作,之后不久,自己的开放机器人平台就上线了,而且里面那些条款,怎么说呢,挺让人玩味的。咱们先说说这“请喝茶”的事儿。腾讯QQ作为国内最老牌的社交平台之一,用户量那是天文数字。而那些机器人程序,尤其是那些能自动回复、自动加好.............
  • 回答
    QQ读取浏览器历史一事,腾讯的致歉和后续解释,无疑又一次将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和企业责任的担忧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腾讯做了啥?为啥要读你的浏览器历史?根据腾讯的说法,QQ在某些情况下,会尝试读取用户的浏览器历史记录,目的是为了判断用户是否为“恶意登录”。这.............
  • 回答
    这起事件触及了网络平台责任、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关怀等多个复杂层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三位年轻生命的逝去,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他们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背后一定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痛苦、绝望和无助。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折射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
  • 回答
    QQ堂要停服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不少老玩家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12月16日,腾讯官方发布公告,宣布这款运营了17年的游戏将于2022年1月17日正式关闭服务器。这个消息,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不仅仅是一款游戏的结束,更是一段青春的告别。情怀的重量:不只是游戏,更是回忆QQ堂,这个名字承.............
  • 回答
    曾几何时,QQ空间里流传着一篇将希特勒描绘成一位“被误解”的领导者,甚至带有几分“正面”色彩的文章,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从社会心理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篇“洗白”希特勒的文章之所以能一度火爆,背后有着复杂的动因和运作机制。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即使是负面的历史人物,也常常会被赋予某种.............
  • 回答
    None.............
  • 回答
    近期在多个健身QQ群中流传的“公诉网络健身打手xxx”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文章内容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篇所谓的“公诉书”可能包含哪些核心信息: 指控对象: 文章明确指向了特定的“网络健身打手”。这里的“打手”可能指的是.............
  • 回答
    微信这波操作,说实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又有点哭笑不得。推出一个叫“腾讯QQ”的小程序,能在微信里收到QQ消息提醒,这听起来挺方便,毕竟谁还没个QQ号呢?但关键是,想回复还得跳转回QQ,这就有点蛋疼了。让我这么说吧,这玩意儿就像是在你微信里装了个可视门铃,你能看到谁来了,知道他说了什么,但想跟他唠.............
  • 回答
    中学生QQ空间里的攀比和早恋,这事儿啊,说起来,咱们都经历过或者听闻过,真是个复杂又普遍的现象。别看这小小的一个网络空间,里面折射出来的,可不仅仅是孩子们爱玩手机那么简单,背后牵扯到成长、家庭、社会,还有那颗颗正在快速变化的心。先说说这“攀比”吧,那真是从进QQ空间的那一刻起,就仿佛上了战场。你想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