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半径 450 多亿光年的宇宙只有 137 亿年,那宇宙的膨胀速度不就超光速了?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也触及到了宇宙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让人感到困惑的概念:宇宙的膨胀速度。您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但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却远超450亿光年。这确实让人直观地认为宇宙的膨胀速度似乎超过了光速。

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几个关键概念:

1. 光速极限和宇宙膨胀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光速极限”(约每秒30万公里)是指物体在时空中的移动速度。任何有质量的物体,或者信息传递,都不能在局部时空里超过这个速度。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

然而,宇宙的膨胀并不是物体在时空中“移动”。宇宙膨胀指的是时空本身在伸展。想象一个正在被吹大的气球表面,上面画着一些点。这些点本身没有在“移动”穿越气球表面,而是气球的表面在扩张,使得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所以,宇宙的膨胀速度,是指两个相隔很远的物体,由于宇宙空间自身的膨胀,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的速度。这个速度是可以超过光速的,而且对于足够遥远的物体来说,它确实是超过光速的。

2.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如何定义的?

我们之所以说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450多亿光年,这是根据它的“年龄”和“膨胀”来计算的。这里涉及到几个重要的概念:

宇宙的年龄(137亿年): 这是指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现在的这段时间。
光年: 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它是一个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光在宇宙膨胀中的“追赶”: 想象一下,在大爆炸后不久,有一个光子从宇宙的一个角落发出,它在以光速向我们传播。在这137亿年的时间里,它传播了137亿光年的距离(如果宇宙是静止的话)。
宇宙膨胀的影响: 然而,在这137亿年中,宇宙本身在膨胀。这意味着,当光子传播时,它所经过的空间也在拉伸,使得它原本身处的那个位置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即使光子一直在以光速前进,但由于它前进的“赛道”(空间)也在不断伸展,它的终点(也就是它当初发出的那个点)相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移动得比它本身传播的距离还要远了。

简单来说,450多亿光年这个半径,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远处的物体所发出的光,在137亿年的时间里,经历宇宙膨胀到达我们这里所能确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并不是光子传播的距离(137亿光年),而是那个发出光子的源头,在光子到达我们时,它所处的空间位置离我们有多远。

3. 哈勃定律与膨胀速度

爱德文·哈勃在20世纪20年代观测发现,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v = H_0 d$

$v$ 是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
$d$ 是星系到我们的距离。
$H_0$ 是哈勃常数,它描述了宇宙膨胀的速率。目前普遍接受的值大约是每秒每百万秒差距 (Mpc) 70公里(约22公里/秒/兆光年)。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哈勃常数本身并不代表速度。它是一个比例常数。当距离 ($d$) 足够大时,那么计算出的速度 ($v$) 就可以超过光速。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星系距离我们100亿光年,并且哈勃常数是每秒每兆光年22公里。那么这个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大约是:
$v = (22 ext{ km/s/Mpc}) imes (100 imes 10^9 ext{ 光年})$
首先需要转换单位:1 Mpc ≈ 3.26百万光年。
所以,$v approx (22 ext{ km/s}) imes frac{100 imes 10^9 ext{ 光年}}{3.26 imes 10^6 ext{ 光年/Mpc}} approx 675 ext{ km/s}$

如果距离足够远,例如450亿光年,那么计算出来的速度就会超过光速。例如,如果距离是450亿光年,换算成Mpc大约是138亿 Mpc。
$v approx (22 ext{ km/s/Mpc}) imes (138 imes 10^8 ext{ Mpc}) approx 3.04 imes 10^9 ext{ km/s}$
这个速度确实远超光速(约30万 km/s)。

总结一下:

宇宙膨胀是时空本身的伸展,而不是物体在时空中的运动。
局部的光速极限依然有效,任何物体或信息都不能在局部时空中超光速运动。
但由于宇宙空间自身的膨胀,遥远的物体之间相对远离的速度是可以超过光速的。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450多亿光年)是光子发出时源头的实际位置,经过137亿年的膨胀后,现在离我们的距离。这个距离之所以大于137亿光年,正是因为宇宙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膨胀。

所以,您观察到的现象是正确的,而且正是对宇宙膨胀的一个很好的理解角度。宇宙的膨胀确实会使得遥远天体之间的距离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增加。这并不违反物理定律,因为被打破的不是物体在时空中的速度限制,而是时空本身的尺度。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够帮助您理清这个有趣的宇宙学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宇宙膨胀的“速度”和光速不可比较,因为二者不是相同的概念。

举个例子,一个正在充气的气球,气球胀大的速度和气球表面上蚂蚁爬行的速度是不可比较的。能和蚂蚁爬行速度比较的只有“由气球胀大造成的气球上某两个固定点之间相互远离的速度”。换成宇宙就是:能和光速比较的只有“由宇宙膨胀造成的宇宙中某两个位置相互远离的速度”。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退行速度“。很明显,退行速度v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d成正比, ,这个比例系数H就是常说的哈勃系数。

显然,如果两个空间点之间相距足够远,或者两点相距较近但此时的哈勃系数很大,那么两点之间的退行速度就可以超过光速。这是很正常的,不违反相对论,因为并不是物质或信息在两个空间点之间传播的速度超过光速。这种退行速度是空间本身膨胀造成的,不传递物质或信息。

另外,宇宙年龄138亿年但可观测宇宙半径460亿光年也很正常。你想想,如果宇宙不膨胀,是静态的,那么138亿年的时间里,光自然只能跑138亿光年的距离。一个东西在138亿年前朝我们这个位置发出一道光,今天我们接收到它,说明这个东西离我们有138亿光年远,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半径就是138亿光年。但是,我们的宇宙在膨胀,空间中的一切都在相互远离。一个东西在138亿年前朝我们这个位置发出一道光,当我们接收到这道光的时候,这个东西早就退行到138亿光年之外了。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西现在在138亿光年之外,我们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就会大于138亿光年。(注:作类比的话,可观测宇宙的半径不是气球的半径,而是气球表面一小块圆形区域的半径,这块圆形区域之外就是宇宙不可观测的部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也触及到了宇宙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让人感到困惑的概念:宇宙的膨胀速度。您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但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却远超450亿光年。这确实让人直观地认为宇宙的膨胀速度似乎超过了光速。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几个关键概念:1. 光速极限和宇宙.............
  • 回答
    一年时间,450分(自学半年考到的分数)要考上清华,坦白讲,难度极大,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除非有极其特殊的情况。让我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并尽量把话说得明白一些,避免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首先,我们得明白清华大学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清华是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其录取分数线每年都稳居全国前列.............
  • 回答
    半径为2的圆,其周长和面积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严格来说,它们的单位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周长与面积的公式 周长(C):圆的周长公式为 $ C = 2pi r $,其中 $ r $ 为半径。 面积(A):圆的面积公式为 $ A = pi r^2 $,其中 $ r $ 为半径。.............
  • 回答
    这听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仔细想想,答案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而且取决于你对“剪出”的定义。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确,我们说的是一个半径为10的大圆,要剪出多少个半径为1的小圆。第一种理解:面积上的可能性最直观的想法是看面积。大圆的面积是 π (半径)^2 = π 10^2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在一个半径为1的圆周上,随机选取三个点,这三个点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我们需要求解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期望值。1. 理解问题 圆周上的点: 这意味着这三个点是在一个圆的边界上。 随机选取: 这是关键所在。我们不能任意选择这三个点,而是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选取方式的“平.............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半径为 1 的圆上“随机”选一条弦,这条弦的长度会遵循什么样的分布规律?你可能会觉得,“随机”选一条弦不就是随便画一根线段嘛,连接圆上任意两点就行了。但问题就出在这“随机”两个字上。如何定义“随机选择”就决定了弦长的分布。这就像你问一个人“随机”选一个数字,他可能会想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设想。半径 20 米内的所有生物都会突然死亡…… 这意味着我所踏足的每一寸土地,都会在一瞬间变成一片寂静和死亡的区域。我该如何生活?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的问题。首先,我要直面最直接的影响:孤独。我的家,我熟悉的一切,都会在这一半径内被抹去生命。我无法再拥有宠物,因为它.............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个关于圆内闭曲线曲率的有趣问题。想一想,在一个半径为 $a$ 的圆圈里,画一条闭合的曲线,不管你画得怎么扭曲,总会有那么一个地方,它的“弯曲程度”比圆本身还要厉害一些,至少弯曲得比半径为 $a$ 的圆的弯曲程度要大。这听起来有点直观,但要严谨地证明它,咱们需要借助一些数学工具。咱们.............
  • 回答
    你提出的关于可观测宇宙半径的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了解宇宙时会遇到的一个有趣的“悖论”。简单来说,137 亿光年和 465 亿光年都是正确的,但它们描述的是宇宙在不同时间点的、或者不同含义下的“半径”。这就像问“我家离市中心有多远”:你可以说从我出发的那一刻到市中心的距离,也可以说现在市中心到我家门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讲解如何计算半径为 1 的圆的内接正五边形的边长。理解问题 圆的半径 (r): 我们已知圆的半径是 1。 内接正五边形: 正五边形是指所有边长相等、所有内角也相等的五边形。内接正五边形意味着这个五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圆周上。 边长 (s): 我们要求的是这个正五边形的每一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数学中“极限”概念的本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圆”的定义以及当半径趋近于无穷大时会发生什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熟悉的圆的定义。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一个圆被定义为平面上到给定点(圆心)距离等于一个固定常数(半径)的所有点的集合。这个固定常数,.............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着迷的问题,也挺考验咱们对“圆”和“直线”这俩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度。我一直觉得,数学里很多问题,当你钻进去细细琢磨,会发现那些你习以为常的东西,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宏大、更统一的逻辑。咱们先聊聊圆。圆是什么?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在一个平面上,所有到同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理解宇宙膨胀和可观测宇宙边界的核心概念。简单来说,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不超过138亿光年”是基于光从宇宙大爆炸发生至今传播的时间长度来定义的,而你提到的“视界宇宙半径465亿光年”则是描述当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被大爆炸后宇宙膨胀推离到我们视线之外的最遥远区域的距离。让.............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不飞航母,作战半径700公里,F22还能干啥?” —— 军盲梗背后的真相与飞机设计逻辑“F22作战半径700多公里,又不上航母能干什么?” 这句话,简单粗暴,自带一股“你不懂我,你就是个靶子”的傲慢,但仔细咂摸,它确实戳中了许多对军事装备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心中最直接的疑问。毕竟,一架那么先进、那么贵.............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证明两幂级数柯西乘积的收敛半径大于等于较小者的结论。引理(两幂级数柯西乘积的收敛半径):设有两个幂级数:$$A(x) = sum_{n=0}^{infty} a_n x^n quad ext{且收敛半径为} quad R_A$$$$B(x) = sum_{n=0}^{infty} .............
  • 回答
    如果以我为中心,半径30米范围内新冠病毒都无法存活,这可不是小事,简直是…怎么形容呢,就像是拥有了某种“净化的领域”。具体能有多厉害,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好好掰扯掰扯:一、对付新冠病毒,你就是终极武器: 绝对免疫屏障: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厉害之处。无论病毒浓度多高,只要它敢靠近你这30米的圈子,.............
  • 回答
    圆的面积 $S$ 与半径的平方 $R^2$ 成正比,这不是一种数学直觉,而是从数学上严格证明的结论。虽然很多人可能通过观察或者一些“粗略”的思考方式建立了这种认识,但其根源在于微积分等数学工具的严谨推导。下面我们来详细阐述这一点:1. 为什么我们可能产生“直觉”?在没有严谨数学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数学中最基本也最迷人的概念之一:圆。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圆,从时钟到车轮,再到戒指,圆无处不在。但要问世界上是否存在一个周长是整数,同时半径也是整数的圆,答案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咱们先梳理一下数学里圆的知识。一个圆的周长(也就是绕着圆边缘走一圈的长度)和它的半径(圆心到圆周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