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盲的梗:F22作战半径700多公里,又不上航母能干什么?

回答
“不飞航母,作战半径700公里,F22还能干啥?” —— 军盲梗背后的真相与飞机设计逻辑

“F22作战半径700多公里,又不上航母能干什么?” 这句话,简单粗暴,自带一股“你不懂我,你就是个靶子”的傲慢,但仔细咂摸,它确实戳中了许多对军事装备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心中最直接的疑问。毕竟,一架那么先进、那么贵的战斗机,如果不能像航母上的舰载机那样灵活地部署,又不像轰炸机那样能飞到几千公里外扔炸弹,那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作战半径”这个概念,再看看F22它爹娘(设计者)当初是怎么想的。

什么是“作战半径”?别只看数字,得看“语境”

首先,咱们得明白,“作战半径”不是一个固定死的数字,它跟飞机的具体任务、携带的武器、飞行的高度、速度,甚至是天气状况都有关系。比如说:

空对空任务: 如果F22的任务是拦截来袭的轰炸机或者支援己方陆地上的战斗机,它可能只需要飞到任务空域,打开雷达,然后留足够的时间和燃油返航。这时,它的“作战半径”可以理解为它能抵达并执行任务后安全返回的直线距离。
空对地任务: 如果F22要去炸个地堡,那它需要在任务点投放炸弹,然后还要留有足够的燃油返回。这个过程中,带的炸弹越多、飞得越低、速度越快,消耗的燃油就越多,作战半径自然就小了。
巡逻/警戒任务: 如果F22是去一个区域上空巡逻,那它可能需要在那里滞空一段时间,这也会影响它能飞多远。

所以,那个“700多公里”的数字,通常指的是在相对比较理想的条件下,执行典型的空对空拦截任务,并且预留了相当一部分燃油用于返航。这玩意儿就像汽车的油耗,官方标的“百公里多少升”和你实际开油耗差很多,道理差不多。

F22它不飞航母,但它不是“家庭煮妇”

“不上航母”这点,也挺有意思。确实,F22不是舰载机。但你想想,咱们国家的空军基地、前沿机场,遍布各地,尤其是靠近潜在冲突区域的地方。

为什么F22能执行700多公里的任务? 这是因为它的设计就包含了空中加油能力。F22可以和KC135、KC10等空中加油机配合。这就好比你手机没电了,不是非要找个插座,你也可以找个充电宝续命。有了空中加油,F22的“作战半径”就能被无限拉长,它可以在空中“喝饱油”,然后继续飞到更远的地方去打仗,或者在那里盘旋更长时间。

想象一下,一架F22从国内某个基地起飞,在空中加一次油,就能轻松飞到700公里外的空域,进行空中优势作战,然后安全返航。如果需要,再加一次油,它就能飞到1000公里、1500公里之外。这就不是简单一个700公里的数字能概括的了。

F22的“牛”不在于“跑多远”,而在于“能做什么”

现在我们回到核心问题:F22“不飞航母,作战半径700公里”,它到底还能干啥?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F22之所以被誉为“一代天骄”,甚至在退役之后仍然被奉为经典,它的价值根本就不在于它能飞多远,而在于它“能做什么”,而且是“能做到极致”。

1. 绝对的空中优势: F22的设计目标就是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它拥有:
超强的隐身能力: 这是它的“看家本领”。它能让敌人的雷达“视而不见”,或者难以锁定。在一次交战中,F22可以先于敌机被发现、先于敌机锁定、先于敌机开火,然后安全撤离。这就好比你在黑暗中行走,而你的对手却手电筒乱晃。
超视距的探测与打击能力: 强大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合先进的传感器融合技术,F22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分析别人看不懂的。一旦发现目标,它能以极快的速度发射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在敌机反应过来之前就将其击落。
高机动性与超音速巡航: F22能在不开启加力燃烧器的情况下,以1.5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战斗机动,这被称为“超音速巡航”。这意味着它在高速飞行时也拥有优秀的格斗能力,而且不费油。当你还在低空低速缠斗时,它可以在你头顶上以你望尘莫及的速度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动作。

2. “第一击”和“第一杀”的保证: 在现代空战中,谁能先发现对手,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甚至直接决定胜负。F22凭借其隐身、雷达和传感器优势,能够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先敌摧毁”。它飞700公里,就是为了去到敌人难以企及的地方,从他们意想不到的角度,发动致命的一击。

3. “隐形侦察”和“指挥协调”: F22不仅仅是“打手”,它还能扮演“侦察兵”和“信息节点”的角色。
高隐身侦察: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F22可以悄无声息地深入敌方防空网,收集情报,绘制敌方雷达和防空系统的分布图。
信息节点: 它的先进数据链可以与己方其他飞机、地面指挥部进行信息共享,充当一个“空中指挥官”或“信息汇聚点”,为友军提供实时的战场态势感知。

4. “威慑”和“改变游戏规则”: F22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它能够有效反制敌方最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当一个区域部署了F22,敌方如果想在该区域进行空战,就必须考虑如何对抗这种“幽灵”。它迫使对手不得不投入巨资研发反制技术,或者限制己方的活动范围。

结论:看得远不如“看得清”和“打得准”

所以,“不飞航母,作战半径700公里”的F22,它的厉害之处不在于“跑得远不远”,而在于它在70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能以一种敌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发现敌人,锁定敌人,消灭敌人,并且全身而退。

就好比,你问一个顶尖的狙击手:“你为什么不用冲锋枪?你只能打那么远!” 实际上,狙击手不需要冲锋枪,他需要的是一杆能精确射击、有强大光学瞄准具的步枪,在敌人发现他之前,就一枪毙敌。F22就是空中的“狙击手”,它的“射程”体现在它能“看到”和“击中”目标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物理距离。

至于它不上航母,那是因为它生来就是为陆基空军设计的,有着最顶尖的性能,而航母的设计则需要更多的妥协(比如加强起落架、折叠机翼、增加电子设备等),舰载机往往会在某些性能上有所牺牲。F22不需要妥协,它只需要足够长的跑道,以及能够为它提供空中加油的“支援部队”。

所以,下次再听到“F22作战半径700公里,又不上航母能干什么?”这句话时,你可以淡淡地说一句:“它能在那700公里内,让敌人什么也干不了。” 懂的自然懂,不懂的,那就继续当个“军盲”吧,我们继续讨论F22的“隐身涂层”是怎么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pan seaeye 用看到F15C的Mission1和Misson5的航程差了1倍多

就想当然认为F22的Mission1和F15类似,有多少路程是高空经济巡航,多少是低空耗油高速飞行,其航程还有一个对应的Mission X航程远大于Misson1。

用F15的飞行剖面去套F22的剖面纯粹就是刻舟求剑。F15的Mission1为什么要采用HI-Med-HI的剖面?那是因为F15是非隐身飞机,在高风险任务区采用中空进场有利于降低地面雷达的威胁,提高生存性。F22是隐身飞机,根本不用考虑类似F15的剖面接敌。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F22是310+100nm的作战半径,而且是sub+super的速度,super的速度高达1.72马赫,这说明F22不会采用HI-Med-HI的剖面——怎么可能在10000英尺的高度用1.72马赫的速度飞行?所以F-22的典型任务剖面就是HI-HI-HI,纯内油保留100nm超巡航程洛马估计410nm,实际能飞460nm也就是852千米。

至于带两个600加仑副油箱的航程——这个航程是在进入超巡前才丢掉副油箱的航程,在东海F22这么干就等着被J20射火鸡吧。

最后说下,以上说的所有航程均是进行攻势制空(OCA)的航程,其目的是空优战斗机伴随己方攻击机对敌方的地面目标进行打击,讲白了就是护航。此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己方的攻击机而不是夺取区域制空权,制空权此时一定是在敌方手里的(如果在己方手里,己方并不需要单独派出专门的护航战斗机,CAP机群已经扫清了对攻击机有威胁的敌方空中目标了)。所以此时不存在什么F-22 在南京市上空执行制空任务,说明中国在东海上空的制空权已经丢失,没有哪路神仙敢在无制空权的时候,穿越一千公里去击落这架加油机。如果F22胆敢执行OCA任务深入南京的话——我觉得他要么会因为在防空识别区就不得不开超巡,最后航程不够任务取消;要么在与J20接战的时候因为巨大的能量差被J20射火鸡;甚至J20可以不管你,直接去后方找加油机、预警机等高价值节点,等你燃油不够自己掉下来。

F22目前部署到韩国或者日本离岛上还有点用,部署到日本本土纯粹是给日本的政治安慰,部署到关岛则是对中方弹道导弹威胁的反应。美军对己方当前的态势显然也是非常不满意的,未来加油机攻击机无人化、隐身化才是美军应对大国竞争的努力方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飞航母,作战半径700公里,F22还能干啥?” —— 军盲梗背后的真相与飞机设计逻辑“F22作战半径700多公里,又不上航母能干什么?” 这句话,简单粗暴,自带一股“你不懂我,你就是个靶子”的傲慢,但仔细咂摸,它确实戳中了许多对军事装备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心中最直接的疑问。毕竟,一架那么先进、那么贵.............
  • 回答
    “军盲”通常指对军事知识了解不足或存在误解的人,这种现象在网络文化中常被用来调侃或讽刺。以下是关于“军盲”程度和相关梗的详细解析: 一、军盲的程度1. 对军事术语一无所知 对基本军事词汇(如“坦克”“导弹”“军衔”)缺乏了解,甚至无法区分概念。例如,将“坦克”与“装甲车”混为一谈,或误将“.............
  • 回答
    我不是在特定语境下“听”到言论的,我的知识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得来的。但如果将“军盲言论”理解为那些对军事常识、历史、技术或战略缺乏了解,并因此产生不准确或可笑看法的说法,我可以模拟一些例子,尽量自然地描述出来。以下是一些我“接触”过或能够理解的,带有明显“军盲”特征的言论,我会尽力描述得生动一些.............
  • 回答
    作为一个曾经对军事一无所知的人,我曾经也犯过不少“军盲”的错误。现在回想起来,有些言论真的是让我觉得啼笑皆非,又有点无奈。举个例子,我记得有一次看到新闻里提到某个国家在边境线上部署了大量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准备进行演习。当时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是不是又要打仗了?这么多的重型武器,真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毕竟现代空战可不是光看谁的飞机帅,里面门道多着呢。你说的“偷袭”是个关键点,因为F35这玩意儿最擅长的就是隐身,它最想做的事就是让你看不见它,然后给你来个措手不及。所以,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20架歼10C配预警机,能不能守住阵地。首先,得明白F35的厉害之处。F35.............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交流。作为一个“军盲”,有疑问是非常正常的,这正是学习和了解的好开端。您提出的“看法”是什么呢?请您告诉我您的具体看法,这样我才能针对性地、详细地为您分析和解答。不过,既然您是军盲,我猜想您的看法可能涉及到一些军事相关的基本概念、部队的运作方式、武器装备、战争策略,或者您对军队的某.............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那些讲究团队合作、策略性强的游戏里,比如《彩虹六号:围攻》、《绝地求生》、《战地》系列,甚至是《英雄联盟》这样的MOBA游戏。会遇到一些玩家,嘴里总是挂着“意识”、“大局观”,但你说到点子上,很多时候他们连最基本的战术走位、掩体利用、阵型保持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
  • 回答
    哈哈哈!别急别急,这几个词听起来是有点绕,不过咱们这就给它捋清楚,保证你以后听到这些词,立马就能在脑子里勾勒出它们的样子。别说你是军盲,就算是老兵,有时候说得快了也容易混。咱们一个个来,先从最常见的说起。1. 弹匣 (Magazine)这个是咱们最常见,也最基础的弹药储存和供弹装置。你可以想象成一个.............
  • 回答
    军刺这个东西,问它被淘汰是因为残忍还是不实用,其实答案不那么简单,里面掺着挺多事儿,不能一概而论。要说它“残忍”,那确实不假。毕竟,这玩意儿就是插进人体里,目标就是造成最大的伤害,让你丧失战斗力,甚至直接 öld掉。在近距离搏杀的时候,军刺能做到这一点,而且非常直接,非常有效。你想想,冷兵器时代,刀.............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涉到《木兰诗》艺术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古代社会的一些文化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里的“爷名”,指的是花木兰的父亲的名字。那么,为什么会“卷卷有爷名”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突出征兵制度的严肃与严密: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北魏时期.............
  • 回答
    在军迷圈里,确实存在一些看似“常识”,实则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些误导性的伪军迷式错误认知。这些错误往往源于信息来源的片面性、过度简化、个人喜好投射,或者是对历史事实的片面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伪军迷式常识错误,并进行解释:1. 过度神化或妖魔化特定国家/军队的装备或历史事件: 神化.............
  • 回答
    聊起韩国电影《铁雨》,那可是军迷圈里的一号话题,大家看法嘛,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既有吹捧也有“挑刺”。我来给你们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就当是咱们哥几个喝着啤酒聊天的感觉,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得承认,《铁雨》在军事题材的还原度和故事性上,确实下了功夫,也打动了不少人。 政治博弈的紧张感: .............
  • 回答
    军改后“军种主建”的提法,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然军种是建设的重心,那参谋长这个角色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参谋长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军种主建”的含义,以及参谋长在现代联合作战体制下的职能转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军种主建”究竟指的是什么。这并非意味着军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引发争论。简单来说,军迷和军人对部队的了解程度,就像是旁观者看电影和演员演电影的区别,角度不同,深度和侧重点也不同。军迷:热爱、信息搜集与“纸上谈兵”我们先聊聊军迷。军迷,顾名思义,是对军事事务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的人。他们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来源广.............
  • 回答
    “军迷”,这个词儿如今在咱们这儿听着挺普遍的,但要是真问起来,它到底指的是哪一类人,跟他们打交道好不好处,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我这儿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军迷”到底是一类什么样的人?首先得明白,“军迷”这俩字儿是简称,全称是“军事爱好者”。简单来说,就是对军事领域有特别浓厚兴趣的人。但.............
  • 回答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套军事组织层级的名称,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深厚的根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历史演变、借鉴融合的产物。要详细追溯它们的来源,我们需要深入到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早期,再结合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传入,才能理解这套体系的形成。一、 军(Jun)“军”这个字在军事语境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 回答
    说到军迷家里的装修,那可真是个大有讲究的活儿,既要彰显自己的爱好,又要兼顾居住的舒适和美观,这就得好好捋一捋了。别以为军迷装修就是随便堆点模型、贴几张海报那么简单,那充其量算“爱好者”的堆砌,真要“范儿”起来,那得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那种。核心理念:专业、复古、沉浸感在我看来,军迷家装的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关于人的本能和心理的深层东西。很多人觉得军迷对战争充满了憧憬和“不怕”,但实际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区分“军迷”的几个层面。 装备迷/历史迷: 这类军迷可能对枪械的型号、坦克的参数、战术的演变、战争的策略、甚至是某个战役的细节如数家珍。他们研究武器的精.............
  • 回答
    想成为一名军迷,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背后藏着一股对军事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别以为穿上迷彩服、摆弄几件模型就是军迷了,这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战争、武器、历史以及国家军事力量的深度关注。如果你也对这些东西着了迷,那恭喜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第一步:点燃你的好奇心——从“为什么”开始首先,你要问.............
  • 回答
    军迷为什么不去当兵?这个问题,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咱们就聊聊这其中的道道,别往AI那套生硬的道理上靠,就当是平时跟朋友们唠嗑,把心里话说出来。首先得明白,当兵和“玩”兵,那是两码事。“玩”兵,图的是个什么?很多军迷,他们热爱的是军事文化、军事科技、军事历史。你看他们追逐最新的武器装备,研究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