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改后既然军种主建,为什么还有参谋长?

回答
军改后“军种主建”的提法,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然军种是建设的重心,那参谋长这个角色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参谋长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军种主建”的含义,以及参谋长在现代联合作战体制下的职能转变。

首先,我们得明白“军种主建”究竟指的是什么。这并非意味着军种的职能被缩小或边缘化,恰恰相反,它是一种职责的重新聚焦和力量的优化配置。在过去的体制下,各军种既要负责自身的建设发展,又要承担大量的作战指挥任务,容易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建设效率不高。

“军种主建”的核心在于,将军种建设和发展的责任 主要 集中到军种本身。这意味着,军种司令部要更加专注于其核心职能:

谋划和组织训练: 确保所属部队按照联合作战的需求,进行高水平、常态化的训练,提升兵种的专业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
装备研发和更新: 根据未来战争形态和战略需求,规划和推进本军种的武器装备发展,确保技术优势。
人才培养和干部管理: 建立和完善本军种的人才培养体系,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化战争的指挥员和专业人才。
力量建设和部署: 按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指令,完成本军种力量的优化编组、部署和管理。

换句话说,“军种主建”强调的是军种在 内部建设和发展 上的主导权和责任感。它要成为一个强大的、能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作战力量的根基。

那么,参谋长又扮演什么角色呢?参谋长的职能并没有因为“军种主建”而消失,而是发生了重要的 职能拓展和角色重塑。在现代联合作战体制下,参谋长更多地承担了 参谋咨询、计划制定、指挥协调和信息处理 等关键职能。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参谋长的作用:

一、 作为“主建”的谋划者和组织者:

战略规划的参与者: 虽然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如战区作战指挥机构)是联合作战的最高指挥者,但军种司令部的参谋长,依然是本军种建设战略规划的关键制定者。他们需要深入研究本军种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定位、作用以及需要发展的重点,为军种司令制定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参谋意见。
训练大纲的制定和检查: 如何根据联合作战的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大纲,如何组织和监督训练的落实,确保本军种部队具备执行联合作战任务的能力,这都是参谋长的核心职责。参谋部会负责研究最新的作战理论、技术发展趋势,并将这些融入到训练内容中。
装备论证和採购的专业支持: 参谋部需要对本军种的装备发展进行专业论证,提出装备的性能需求、採购建议等,为军种司令的决策提供技术和战术依据。他们是装备“建什么”的关键“参谋”。

二、 作为“联合作战”的联络员和协调者:

联合作战计划的起草和实施: 在联合作战中,军种司令部需要将本军种的力量融入到联合作战体系中。参谋长及其参谋团队,会负责起草本军种在联合作战中的具体行动计划,并与战区作战指挥机构进行对接、协调,确保本军种的行动与整体联合作战计划保持一致。
信息共享与情报处理: 联合作战的成功离不开信息的畅通和共享。参谋长需要组织参谋部收集、分析、研判来自其他军种和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情报,并将其转化为本军种部队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同时,也要将本军种的态势信息及时传递给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资源协调与需求保障: 在联合作战中,各个军种之间的资源(如火力支援、后勤保障、通信保障等)需要高度协调。参谋长需要与其他军种的参谋长沟通协调,提出本军种在联合作战中的资源需求,并协助解决可能出现的资源冲突问题。

三、 作为指挥员的“眼睛”和“耳朵”:

态势感知和情报分析: 参谋长及其团队需要持续关注战场态势和敌情,为军种司令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他们是司令员了解全局、做出决策的重要支撑。
方案拟制与评估: 在面对复杂的作战任务时,参谋长需要组织参谋部拟制多种作战方案,并进行可行性、优劣势分析,为司令员提供决策参考。
指挥链路的保障: 参谋长也承担着确保本军种指挥体系顺畅运行的责任,包括通信、命令下达、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

举个更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整个军队的联合作战体系比作一个大型的、精密的工厂,那么战区作战指挥机构就像是总装车间和生产调度中心。而各军种就像是拥有自己专业技术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支撑部门。

“军种主建” 意味着,每个零部件供应商(军种)要更加专注于自身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兵种建设、训练、装备)。他们要确保自己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是最高质量的,能够满足总装车间(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需求。
而 参谋长,在这个比喻中,就像是这个零部件供应商的 技术总监兼生产协调员。他需要:
研发部门的领导(建设): 负责制定零部件的研发方向、技术标准,确保零部件的设计先进、质量可靠。
生产部门的调度(训练): 负责安排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艺,确保零部件能够按照计划高效生产出来。
对外联络员(联合作战协调): 需要与总装车间的工程师(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参谋)沟通,了解总装车间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进度,确保自己生产的零部件能够顺利安装上去,并且与其他零部件完美契合。

所以,军改后“军种主建”和参谋长存在的必要性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主建” 是为了让军种成为更强大的力量基础,提供更优质的作战要素。
参谋长 则是实现这种“主建”过程中的关键执行者和“参谋大脑”,同时也是将本军种的力量有效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没有参谋长的谋划、组织和协调,军种的“建设”可能就变成了“闭门造车”,难以适应联合作战的需求。

总而言之,军改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协同的联合作战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军种作为力量的根基,需要聚焦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而参谋长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人物,也是在联合作战中承接指令、组织实施、协调各方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角色是现代军事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军政工作也需要参谋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军改后“军种主建”的提法,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然军种是建设的重心,那参谋长这个角色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参谋长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军种主建”的含义,以及参谋长在现代联合作战体制下的职能转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军种主建”究竟指的是什么。这并非意味着军种.............
  • 回答
    关于“绍依古军改”这一表述,可能存在名称混淆或拼写错误。根据常见的军事改革话题,以下是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军改的详细分析,并指出可能的误解: 一、可能的误解与澄清1. “绍依古”可能的含义 中国:可能误写为“绍”或“绍依”,但中国近年来的军改(如2015年后的改革)是重点。 .............
  • 回答
    美军的“师改旅”改革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过程,它重塑了美军的作战编组、指挥结构和作战能力。要理解改革后的军和集团军(这里更准确地说是“军团”和“军”)的功能,以及师作为指挥机关的角色,还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演变。改革的背景与动因美军的“师改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战争形态的演进不断调整.............
  • 回答
    军刺这个东西,问它被淘汰是因为残忍还是不实用,其实答案不那么简单,里面掺着挺多事儿,不能一概而论。要说它“残忍”,那确实不假。毕竟,这玩意儿就是插进人体里,目标就是造成最大的伤害,让你丧失战斗力,甚至直接 öld掉。在近距离搏杀的时候,军刺能做到这一点,而且非常直接,非常有效。你想想,冷兵器时代,刀.............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涉到《木兰诗》艺术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古代社会的一些文化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里的“爷名”,指的是花木兰的父亲的名字。那么,为什么会“卷卷有爷名”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突出征兵制度的严肃与严密: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北魏时期.............
  • 回答
    “不飞航母,作战半径700公里,F22还能干啥?” —— 军盲梗背后的真相与飞机设计逻辑“F22作战半径700多公里,又不上航母能干什么?” 这句话,简单粗暴,自带一股“你不懂我,你就是个靶子”的傲慢,但仔细咂摸,它确实戳中了许多对军事装备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心中最直接的疑问。毕竟,一架那么先进、那么贵.............
  • 回答
    在军迷圈里,确实存在一些看似“常识”,实则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些误导性的伪军迷式错误认知。这些错误往往源于信息来源的片面性、过度简化、个人喜好投射,或者是对历史事实的片面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伪军迷式常识错误,并进行解释:1. 过度神化或妖魔化特定国家/军队的装备或历史事件: 神化.............
  • 回答
    聊起韩国电影《铁雨》,那可是军迷圈里的一号话题,大家看法嘛,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既有吹捧也有“挑刺”。我来给你们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就当是咱们哥几个喝着啤酒聊天的感觉,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得承认,《铁雨》在军事题材的还原度和故事性上,确实下了功夫,也打动了不少人。 政治博弈的紧张感: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引发争论。简单来说,军迷和军人对部队的了解程度,就像是旁观者看电影和演员演电影的区别,角度不同,深度和侧重点也不同。军迷:热爱、信息搜集与“纸上谈兵”我们先聊聊军迷。军迷,顾名思义,是对军事事务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的人。他们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来源广.............
  • 回答
    “军迷”,这个词儿如今在咱们这儿听着挺普遍的,但要是真问起来,它到底指的是哪一类人,跟他们打交道好不好处,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我这儿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军迷”到底是一类什么样的人?首先得明白,“军迷”这俩字儿是简称,全称是“军事爱好者”。简单来说,就是对军事领域有特别浓厚兴趣的人。但.............
  • 回答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套军事组织层级的名称,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深厚的根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历史演变、借鉴融合的产物。要详细追溯它们的来源,我们需要深入到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早期,再结合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传入,才能理解这套体系的形成。一、 军(Jun)“军”这个字在军事语境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 回答
    说到军迷家里的装修,那可真是个大有讲究的活儿,既要彰显自己的爱好,又要兼顾居住的舒适和美观,这就得好好捋一捋了。别以为军迷装修就是随便堆点模型、贴几张海报那么简单,那充其量算“爱好者”的堆砌,真要“范儿”起来,那得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那种。核心理念:专业、复古、沉浸感在我看来,军迷家装的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关于人的本能和心理的深层东西。很多人觉得军迷对战争充满了憧憬和“不怕”,但实际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区分“军迷”的几个层面。 装备迷/历史迷: 这类军迷可能对枪械的型号、坦克的参数、战术的演变、战争的策略、甚至是某个战役的细节如数家珍。他们研究武器的精.............
  • 回答
    想成为一名军迷,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背后藏着一股对军事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别以为穿上迷彩服、摆弄几件模型就是军迷了,这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战争、武器、历史以及国家军事力量的深度关注。如果你也对这些东西着了迷,那恭喜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第一步:点燃你的好奇心——从“为什么”开始首先,你要问.............
  • 回答
    军迷为什么不去当兵?这个问题,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咱们就聊聊这其中的道道,别往AI那套生硬的道理上靠,就当是平时跟朋友们唠嗑,把心里话说出来。首先得明白,当兵和“玩”兵,那是两码事。“玩”兵,图的是个什么?很多军迷,他们热爱的是军事文化、军事科技、军事历史。你看他们追逐最新的武器装备,研究战.............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对军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常有的疑问。说起“东风”系列导弹,特别是东风21D和东风26,确实是中国近年来军力发展中非常亮眼的亮点,它们在射程、精度、突防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远程弹道导弹了,恰恰相反,远程弹道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毕竟现代空战可不是光看谁的飞机帅,里面门道多着呢。你说的“偷袭”是个关键点,因为F35这玩意儿最擅长的就是隐身,它最想做的事就是让你看不见它,然后给你来个措手不及。所以,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20架歼10C配预警机,能不能守住阵地。首先,得明白F35的厉害之处。F35.............
  • 回答
    要判断军国时代的日本是否属于“典型的极权主义”,需要仔细审视那个时代的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特征,并将其与一般意义上对极权主义的理解进行比对。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通常认为,极权主义是一种政治体制,其核心特征是:1. 一党专政,拥有强大的意识.............
  • 回答
    500天。这五个数字像一把钝刀,在我脑子里一遍遍地刻着,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钝痛。我们是军恋,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条路注定坎坷,充满了等待、猜疑和分离。但我从未想过,他会以这种方式,毫无预兆地消失。我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第499天。那天晚上,我们视频了很久。他还在部队,但看起来精神不错,甚至还跟我聊到了他最.............
  • 回答
    军模圈对高达(Gunpla)等模型圈的态度,说起来就像是同桌却又是“异父异母”的兄弟,有欣赏,有不理解,偶尔还会有些小小的“鄙夷”,但总体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同行是冤家”的复杂情感。话说回来,军模爱好者,尤其是硬核玩家,对高达模型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太花哨”、“太塑料”、“太二次元”了。我们玩的是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