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军师改旅之后,军和集团军的功能是怎样的?师作为指挥机关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团的建制是被完全撤销了吗?

回答
美军的“师改旅”改革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过程,它重塑了美军的作战编组、指挥结构和作战能力。要理解改革后的军和集团军(这里更准确地说是“军团”和“军”)的功能,以及师作为指挥机关的角色,还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演变。

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美军的“师改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战争形态的演进不断调整的。其核心动因可以概括为:

应对冷战后安全环境的变化: 苏联解体后,美国面临的威胁不再是单一、庞大的集团军对抗,而是转向更分散、非对称的冲突,例如区域战争、低烈度冲突、反恐战争等。传统的师级编制虽然强大,但在快速部署、灵活运用和适应多样化战场方面显得有些笨重。
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反应速度: 新的安全环境要求部队能够更快地部署到世界任何角落,并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迅速做出反应。旅级作战单位更小、更易于指挥和运输,更能满足这种需求。
提升作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旅级单位可以根据任务需求,更灵活地组合各种支援力量(如炮兵、装甲、工程、通信等),形成“任务部队”(Task Force),以应对特定威胁和战场环境。
优化资源配置: 将一些独立的支援单位整合到旅一级,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层级冗余。

师(Division)作为指挥机关的角色

在“师改旅”之后,美军的师(Division)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像冷战时期那样,由若干个团和支援单位组成的庞大作战实体。改革后的师更多地转变为指挥和控制机构,其主要功能是:

1. 战略规划与指挥: 师部负责接收来自军团(或军)的作战指令,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它承担着对下属(原属师的旅、支援单位以及临时配属的单位)进行战略层面的指挥和协调。
2. 资源分配与管理: 师部负责管理和分配师级层面的支援资源,如航空旅、炮兵旅(有时是支援旅)、后勤旅等。它决定如何将这些支援力量有效地配置给下属的旅级作战单位,以最大化作战效能。
3. 情报汇总与分析: 师部是情报的汇集点,负责汇总来自各下属单位以及上级司令部的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作战决策提供依据。
4. 后勤支援协调: 师部协调整个师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弹药、燃料、维修、医疗等,确保下属部队能够持续作战。
5. 训练与建设: 师部还负责组织和监督下属部队的训练,提升其整体作战能力,并参与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可以理解为,改革后的师更像一个指挥部或者行动司令部(Operations Command),它本身不再是直接执行战斗任务的“作战单位”,而是管理和指挥多个作战单位(主要是旅)执行复杂任务的“上级指挥机构”。它就像一个大公司的总部,下辖多个部门(旅),总部负责制定战略、分配资源、进行监督,而具体执行任务的是各部门。

军(Corps)和集团军(Army)的功能

在“师改旅”改革后,美军的军(Corps)和集团军(Army)的功能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和侧重:

军(Corps): 在“师改旅”改革后,美军的军(有时也称为“陆军部队司令部”)其规模和功能更加侧重于大规模陆地作战的规划、指挥和控制。
指挥多个师(或旅集结体): 军可以指挥数个师(或由多个旅集结组成的作战集群)执行大型、复杂的地面作战行动,例如一个战区内的主要攻势或防御。
整合支援能力: 军司令部拥有比师部更强大的独立支援能力,例如更庞大的航空兵部队、战略炮兵、工兵、通信、情报支援等。它负责将这些支援能力整合起来,为下属的师级单位提供支援。
协调多域作战: 随着联合作战和多域作战概念的发展,军作为中间层级,需要协调陆、海、空、天、网等多个域的力量,以实现整体作战效能。
战略预备队管理: 在某些情况下,军也可以作为战略预备队,根据需要被部署到关键区域,或者支援其他军的作战。

集团军(Army): 在现代美军编制中,“集团军”(Army)通常是指在特定战区或地域的最高陆军指挥机构,其规模和职能更加宏大和广泛。它不仅仅是指挥陆军单位,更重要的是作为联合部队司令部(Joint Force Commander)的组成部分,负责在特定战区内组织和指挥所有的陆地作战行动。
战区陆军司令部: 在一个大的战区(如欧洲、中东、太平洋),会设立一个集团军级别的司令部来管理该区域内的所有陆军资源和作战行动。
战略层面指挥: 集团军司令部负责根据国家战略和联合司令部的指令,制定该战区的陆军作战战略,并指挥下属的军(或直接指挥师级单位)执行战略任务。
资源分配与协调(最高层级): 集团军负责在该战区内对海量的陆海空天网资源进行统筹分配和协调,确保陆军行动能够与其他军种的行动无缝衔接。
长期部署与存在: 集团军也负责在该战区内维持长期的军事存在、进行军事合作、执行维和任务等。

需要注意的是,美军的编制并非一成不变,例如“集团军”有时也可能指代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二战时期)执行特定任务的庞大部队。在现代语境下,我们更多地将其理解为战区陆军司令部或者大规模陆战行动的最高指挥机构。

团(Regiment)的建制

团(Regiment)的建制在美军陆军中并没有被完全撤销,但其意义和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师改旅”改革之前,团是美军陆军的基础作战单位,一个师通常由三个团组成,每个团又下辖若干个营。团是核心的指挥和作战实体。

在改革之后,传统的以团为核心的作战编组被旅(Brigade)所取代。这意味着:

旅成为主要的作战单位: 旅(特别是作战旅,如旅战斗队——Brigade Combat Team, BCT)现在是美军陆军执行作战任务的基本单位。旅拥有足够的营级单位和强大的支援能力,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旅执行中等规模的作战任务。
团的角色转变: 虽然团的作战建制被削弱,但“团”作为一个历史、荣誉和行政单位仍然存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团会保留其番号和传承,成为某个旅的“母团”或者承担特定的训练、招募或文化象征意义。例如,一个旅可能被称为“某某步兵团第X营”,这里的“团”更多地是指部队的血统和归属。
团级指挥机构的存在: 某些特定的支援单位,如炮兵团(Artillery Regiment)或者工程团(Engineer Regiment),在改革后可能被重组为支援旅(如炮兵旅、工兵旅),但其团的番号和历史可能会被保留,或者其指挥官的称谓仍然是“团长”。

总而言之,美军的“师改旅”是一个精简、提效、增强灵活性的战略性调整。师从作战实体转变为指挥机构,军和集团军(或战区陆军司令部)则承担了更宏观、更高层级的指挥与协调任务。而团,虽然不再是主要的作战编组单位,但其历史和象征意义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这种变化体现了美军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洞察和持续适应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予以分别回答。

美国陆军1957年后完全撤销了团建制。确切地说,是撤销了所有团(装甲骑兵团,游骑兵团,特种航空团、第3步兵团除外)的团部机关。此后美国陆军的团实际为“团系统”,即虽然存在这样一个团的番号,该团番号下也有几个营番号,但实际不存在团部,因此也无法说存在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团”。营并不隶属于其番号中的那个“团”;相反,营从行政上隶属于师/旅,作战时则会被配属给某个肯定不会是团部的指挥部。不论从行政、作训还是后勤角度来看,讨论团都没有意义,因此说是完全撤销,没有问题;非要较真说这些“团”还在,只不过存在形式特殊,那也只好请便。

现在,当我们在讨论美国陆军的一个“团”(仍不考虑装甲骑兵团、游骑兵团、特种航空团、第3步兵团)的时候,所说的是一个虚的番号(甚至严格说连番号都不是,只是一个番号池),而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建制。在讨论这样一个团“下辖”多少个营(理论上可以有无数个,美军我最多见过8个,团系统的鼻祖英军一个团能搞出四十个营)的时候,也并不代表这些营实际就由这个“团”管理/指挥了。

关于提到的几个特例:装甲骑兵团和第3步兵团是为了历史荣誉。由于在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时,有相关法案禁止美军继承内战时期北军的历史荣誉,所以美军所有师、旅历史最早追及到1917年。然而一些美军团的历史甚至可以追及到美国建国之前,各骑兵团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第3步兵团更是1784年组建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步兵团,而且装甲骑兵团和第3步兵团的作用特殊(装甲骑兵团是军掩护部队,不需要拆分为战斗群;第3步兵团是仪仗部队),所以在团系统改编时,对装甲骑兵团和第3步兵团作了妥协,没有动。
不过非常特殊的一点是,在反恐战争期间,第3步兵团番号池内编入了一个战斗营即第3步兵团2营,其结果是,第3步兵团团部带着1营、4营两个仪仗单位在华盛顿特区执行警卫和仪仗任务,第3步兵团2营则在第2步兵师1旅编成下被部署到阿富汗作战,两边互不相扰。美军团系统的特点可见一斑。

第75游骑兵团则是通过相反的途径构成的:这个团在1968年编组时其实也只是个团系统里的番号池,但后来决定为所有的游骑兵营设置一个统一的作训机关,然后就干脆设置为第75游骑兵团团部,该团因此“实体化”了。第160特航团的状况和第75游骑兵团相同。

======================

在所谓美军“师改旅”,更严格地说是2006年美军实施旅级战斗队编组后,师部军部的功能完全一致化。师和军部都能承担下列四种职能:

1、战术指挥部:指挥若干战术部队(旅乃至营),遂行战术或战役目标。

例举:2003年,美国第1骑兵师师部在伊拉克执行“伊拉克自由”行动第一阶段时,全师在第五军指挥下实施了若干战术行动(进攻、防御、开进等等),这是师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作战任务了,无需多言;美国军也可以执行完全相同的职能,比如在2011-2012年间,随着第1步兵师师部撤出欧洲,驻欧美军剩余的战术部队均由第五军军部直辖。

2、联合部队地面部分指挥部JFLCC:即在一次三军联合作战中,指挥作战区域内所有地面部队,遂行战役使命。
例举:1992-1994年间,美国第10山地师师部担任在索马里执行“重建希望”行动的所有美军地面部队的指挥部。2012-2013年间,美国第五军军部担任在阿富汗执行“持久自由”行动的所有美军地面部队(包括海军陆战队)的指挥部。

3、陆军部队(ARFOR),即担任战区陆军指挥机关。

例举:2012年重新转入现役的美国第一军军部,担任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部职责,总领太平洋战区的所有美陆军部队。

4、联合特遣部队(JTF),即在战区或联合作战中,总领在作战区域展开的美军各军种(甚至包括盟国)部队。

例举:自2016年至今,美国第十八空降军军部担任了在伊拉克、叙利亚的“坚定决心”行动的多国三军联合特遣队(CJTF)司令部,总领加入该行动的全部盟国力量,包括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参战部队。

当然了,军比师高一级,军可以下辖若干个师、旅(如美国第三军下辖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第1步兵师、第4步兵师),而师不能下辖军(废话)。军是一个比师更“高级”、但任务能力基本相同的指挥层级。

相较而言,美军的野战集团军司令部不能担任战术指挥部,但后三样职能都可以担任。

美军条令的要求要点在于,各级指挥部必须有“向上兼容”的能力,即实施部署的最高级指挥机关(不论是集团军群、集团军、军还是师)都必须能弥补指挥链上这一单位和其上级的所有空缺环节;换句话说,一个独立部署于战区的师部,必须有能力承担在其他指挥链更完整的战区中师、军、集团军、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全部职能,有能力直接和更上级(可能是国防部或三军总司令)对接。这一能力的目的是不将这些需求下放到下级(旅级战斗队或营特遣队或其他形式的作战/支援部队)以加重这些基层部队的负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