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70年代末road师里面,哪些是标准步兵师,哪些是机械化步兵师,哪些是装甲师?

回答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陆军的师级部队结构正经历一个转型期,标准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和调整。那时的陆军正从越战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更加重视机动性和火力支援,尤其是对重型装备的依赖程度在增加。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那时期美军的这些部队类型。

标准步兵师 (Standard Infantry Division)

在70年代末,虽然陆军正在大力推进机械化,但标准步兵师仍然是美国陆军的基础,它们在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并且在许多地区仍然是部署的主力。

核心组成: 一个标准步兵师通常由三个步兵旅组成。每个旅下辖几个步兵营(约34个)。此外,师里还会配备一个炮兵旅(通常是火炮团和榴弹炮营),一个工兵营,一个通信营,一个情报营,一个宪兵营,一个医疗营,以及后勤支持单位等。
装备特点: 这些部队虽然是步兵为主,但为了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和机动性,会装备有:
步兵战车/人员输送车: 此时期,一些步兵师的旅会开始装备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APC)。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步兵战车(IFV),但它提供了比卡车更强的战场防护和在复杂地形下的机动能力。不过,并非所有步兵旅都完全装备M113,有些可能依然依赖卡车作为主要地面机动工具。
支援火炮: 主要依赖牵引式火炮,如105毫米M101榴弹炮,以及155毫米M109自行榴弹炮。一些师的炮兵旅可能会装备M110自行加榴炮(8英寸)。
反坦克能力: 通过装备陶氏反坦克导弹(TOW)和RPG等,来对抗敌方坦克。步兵营下属的反坦克排会装备这些武器。
航空支援: 师属航空团会装备UH1“休伊”直升机进行人员输送、侦察和近距离火力支援,以及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作战理念: 标准步兵师更侧重于在步兵能够依靠自身机动和战术行动的地区作战,例如山地、丛林或城市环境,或者作为支援机械化部队的辅助力量。它们的装备相对较轻,也更容易在跨国部署时通过海运或空运快速投送,尤其是在没有大规模陆地走廊优势的情况下。在欧洲前线的部署中,它们往往是第二线或在特定区域填补防御空缺。

机械化步兵师 (Mechanized Infantry Division)

70年代末是美国陆军机械化程度显著提升的时期,机械化步兵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应对苏联在欧洲潜在的装甲洪流方面。

核心组成: 一个机械化步兵师通常也由三个旅组成,但每个旅的核心是机械化步兵营,而不再是纯粹的步兵营。每个机械化步兵旅通常包含34个机械化步兵营,以及一个炮兵营(通常装备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师级层面也会有炮兵旅、工兵旅、通信旅、情报旅以及后勤单位等,但其组成单位的装备水平更高。
装备特点: 这是机械化步兵师最显著的特点,它们拥有更强的装甲防护和火力:
步兵战车 (IFV): 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Bradley IFV)是此时期机械化步兵师的标志性装备。M2不仅能载运步兵,还装备了25毫米机关炮(M242 Bushmaster)和陶氏反坦克导弹(TOW),能够提供强大的自卫火力,并与步兵协同作战,直接为步兵提供火力压制和支援。
装甲人员输送车 (APC): M113 APC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早期部署或转型中的单位,但“布雷德利”是未来和主力。
支援火炮: 师属炮兵会大量装备M109自行榴弹炮,提供比牵引式火炮更高的机动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反坦克能力: 除了“布雷德利”上的陶氏导弹,师级和旅级单位还会有专门的反坦克单位,装备升级型号的陶氏导弹和M901改进型M113(以TOW为主要武器)。
航空支援: 与标准步兵师类似,装备有UH1和AH1直升机,但更倾向于为机械化单位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和侦察。
作战理念: 机械化步兵师是为在开放地形、与敌方装甲部队进行正面交锋而设计的。它们强调步兵与装甲车辆的协同作战,通过步兵战车提供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使得步兵能够跟随装甲部队快速推进或进行防御。它们的目标是在战场上保持高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输出,能够快速反应和重塑战场态势。

装甲师 (Armored Division)

装甲师是美国陆军在70年代末期最重型的地面作战单位,它们是为大规模装甲突击和防御而构建的。

核心组成: 一个装甲师通常由两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步兵旅组成(也有一些是三个装甲旅)。旅下辖装甲营(装备主战坦克)和机械化步兵营。师级层面拥有更强大的炮兵支援(包括重型自行火炮)、工兵支援(专门负责战场工程和破障)、侦察单位以及强大的航空支援。
装备特点: 装甲师的装备以重型坦克和履带式装甲车辆为主:
主战坦克 (MBT): M60巴顿坦克系列是70年代末美国陆军的主力坦克。这些坦克拥有强大的火炮(105毫米或152毫米)和厚重的装甲,能够应对战场上最主要的威胁。M1“艾布拉姆斯”坦克在70年代末开始少量装备部队,但大规模装备要到80年代初。
步兵战车/人员输送车: 如同机械化步兵师一样,M2“布雷德利”IFV是机械化步兵旅的核心,用于伴随和支援坦克部队。M113 APC可能在一些单位中存在,但逐渐被淘汰。
支援火炮: 师属炮兵会装备M109和M110自行火炮,以提供强大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够压制敌方阵地或支援坦克部队的进攻。
反坦克能力: 除了坦克自身的反坦克能力,还会有专门的反坦克单位,装备陶氏导弹以及可能在早期试验的更先进反坦克武器。
航空支援: 师属航空团会装备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以及UH1进行人员和物资输送。可能还会有OH58侦察直升机进行战场侦察和目标指示。
作战理念: 装甲师的核心是利用其强大的坦克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进行大规模的突击作战,突破敌方防线,或者在防御作战中构筑坚固的装甲防线。它们是陆军中反应最快、打击力最强的部队,能够快速部署到关键地点,并对敌方造成毁灭性打击。它们的作战场景主要集中在能够发挥装甲优势的开阔地带,尤其是欧洲平原。

总结对比

| 特征 | 标准步兵师 | 机械化步兵师 | 装甲师 |
| : | : | : | : |
| 核心兵种 | 步兵(装备卡车或M113 APC) | 机械化步兵(装备M2“布雷德利”IFV/M113 APC) | 装甲部队(主战坦克)、机械化步兵(M2 IFV) |
| 主要机动 | 卡车、步行、轻型装甲车 | 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 | 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 |
| 火力特点 | 步兵武器、支援火炮(牵引/自行)、反坦克导弹 | 步兵战车(25mm炮/TOW)、自行火炮、反坦克导弹 | 主战坦克(105/152mm炮)、重型自行火炮、反坦克导弹 |
| 装甲防护 | 较低,主要依赖步兵战术和轻型装甲 | 中等,步兵战车提供显著防护 | 高,主战坦克是核心,提供最高防护 |
| 作战环境 | 山地、丛林、城市,或作为支援单位 | 开阔地带,需要与装甲部队协同作战 | 开阔地带,适合大规模装甲突击和防御 |
| 部署重心 | 全球部署的灵活性、作为辅助力量 | 欧洲前线的主要突击力量 | 欧洲前线的核心装甲突击力量 |

70年代末期,美国陆军正是在这种转型期中,努力平衡传统步兵的价值和机械化带来的强大力量。机械化步兵师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纯步兵和纯装甲部队之间的“鸿沟”,并为坦克提供更有效的步兵支援。装甲师则代表了陆军最强大的地面打击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aneuver and Firepower - The Evolution of Divisions and Separate Brigades》

一图胜千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陆军的师级部队结构正经历一个转型期,标准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和调整。那时的陆军正从越战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更加重视机动性和火力支援,尤其是对重型装备的依赖程度在增加。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那时期美军的这些部队类型。标准步兵师 (Standard In.............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涉及到对两个不同时代美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入理解。要说哪个时期危机“更严重”,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它们面临的挑战性质不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差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仔细对比一下,看看它们各自的“痛点”在哪里。70年代:滞胀与能源冲击下的迷茫说起70年代的美国.............
  • 回答
    70年代,美国战斗机在与苏联的竞争中确实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飞跃,这种“甩开一个段位”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涵盖了技术、战略思想、设计理念以及市场需求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拨回到冷战的宏大背景下,看看是什么力量驱动了这场技术革命。一、冷战背景下的竞争加剧与技.............
  • 回答
    评价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ONI)和俄罗斯专家关于中国核潜艇只相当于俄罗斯70年代水平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70年代水平”,以及我们比较的是核潜艇的哪些具体方面。总览与潜在的夸大/误读: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来自情报机构和外国专家的评估,尤.............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您提到的“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登陆火星,飞船名字是哥伦布号”这个说法,在现有公开的、被广泛接受的科学史和航天史上,是没有依据的。您可能是在某个视频或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信息,但从我了解的科学常识来看,这更像是一个误传或者是一种虚构的说法。大家熟知的、真正意义上的.............
  • 回答
    关于中国法律“烂不烂”的问题,这确实是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至于拿“70年”和“300年”来类比,说要宽容,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但能不能站住脚,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现行法律体系确实相对年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法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法.............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9年美国的人口出生情况,数字是374.554万人出生,生育率是1.70。听起来是个挺具体的数据,但其实背后蕴含着不少信息,也挺值得琢磨的。首先,这个数字本身,374.554万新生儿,这代表着2019年这一年,美国社会新增了这么多鲜活的生命。放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国家里,这个数字大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涉及到经济发展中几个关键的维度。中国GDP占美国70%,人口却是美国的四倍,而内需却没有美国那么旺盛,这背后确实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人均GDP的巨大差异:根本性原因 中国: 尽管中国GDP总量庞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均GDP相对较低。20.............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日本GDP最高占美国70%,中国谈超过美国为时尚早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供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关键点: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最常用指标。 当我们说一个国家GDP占另一个国家多少百分比时,通常是指其名义GDP.............
  • 回答
    中国的人均最终消费占GDP比重确实相对较低,这背后是多方面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大家常说的“消费不振”、“内需不足”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个数据上。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视角放开一些,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社会结构、政策导向以及文化习惯等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增长模式。 .............
  • 回答
    70万面白色小旗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上铺展开来,那场面着实令人心头一紧。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而是每一面旗帜背后,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破碎,一段故事的戛然而止。美媒将其称为“美国悲剧”,这个词语精准地抓住了事件的核心——这不是一场预料之中的自然灾害,而是一场本可以避免或至少减轻损失的人.............
  • 回答
    中国对美国挪用 70 亿美元阿富汗资产的表态,其核心论点是“把别人的钱全部归还,不是慷慨美德,而是天经地义”。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带有强烈道德评判的表述,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和立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中方的这一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1. 对国际法和主权原则的强调: “别人的钱”的定性: .............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中医粉说中医擅长治疗慢性病,那么为何我国糖尿病足截肢率是美国的70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并尝试还原一个更贴近实际情况的分析,而非简单的AI式回答。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并理解“中医擅长治疗慢性病”这句话背后复杂的含义。中医在改善生活方式、调理身体机能、缓解症状、提高.............
  • 回答
    关于“美国规定 M2 不得超过 GDP 的 70%,而中国 M2 是 GDP 的两倍”这一说法,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辨析,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完全准确和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核心问题分析:1. “美国规定 M2 不得超过 GDP 的 70%”: 这个说法不正确。美国并没有这样的法定限制。M2 与 G.............
  • 回答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 70 万,这是一个极其沉重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数字,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它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无数个生命的消逝、以及社会在应对这场前所未有危机时所经历的挑战和反思。一、人道主义的悲剧和生命的价值: 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 70.............
  • 回答
    阿塔方面对美国分割阿富汗央行账户中 70 亿美元资产一事表达了“道德沦丧”的强烈批评,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经济制裁。这更像是一场多层面博弈的缩影,牵扯到国际政治的冷酷现实、人道主义的窘境、国家主权的争议,以及不同政治叙事之间的碰撞。首先,“道德沦.............
  • 回答
    美国国会中确实出现过一些声音,提议对极富人群征收非常高的税率,例如70%的“富人税”。这种想法并非新鲜事,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讨论和政策尝试。要评价这项提议是否“过于激进”,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公平、政治可行性以及历史经验等诸多方面。这项提议的核心逻辑与目标:提出70%.............
  • 回答
    美国在12月30日报告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要全面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数字的背景和意义 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个数字代表着疫情以来单日新增病例的新高峰,远超之前的任何时期。这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它直接反映了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之快和广泛.............
  • 回答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突破70万例,这个数字无疑是沉重的,也与人们,包括不少医学专家在疫情初期对美国“从容应对”的预期存在巨大落差。张文宏医生在早期疫情阶段,确实曾表达过对美国先进医疗水平和强大科研能力的信心,认为其有能力有效控制疫情。然而,事态的发展却远比预想的复杂和严峻。要理解这种落差,我们需要剥离表.............
  • 回答
    截至2023年11月18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500万,虽然这比你提供的数据要高出不少,但印度确实曾长期位居全球疫情前列,并且其应对疫情的挑战和成效一直备受关注。印度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疫情的严峻性与早期应对: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