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 月 19 日李心草溺亡案被告当庭认罪认罚,将择期宣判,后续进展如何?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李心草溺亡案的被告当庭认罪认罚,这无疑是案件走向的一个重要节点,意味着案件即将进入审判阶段。对于这起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后续的进展和一些细节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一、 认罪认罚后,接下来的法律流程是什么?

被告当庭认罪认罚,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尘埃落定。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认罪认罚后,一般会进入以下几个阶段:

1. 量刑协商与确定: 虽然被告认罪,但具体的刑罚仍需要与控方(检察院)进行协商。控方会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被告的认罪态度,提出一个量刑建议。如果被告及其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没有异议,就形成确定的量刑意见。如果存在异议,则需要进一步沟通。
2. 法院审查: 法院在收到检察院的起诉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后,会对认罪认罚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审查的重点在于:
是否存在诱供、逼供的情况: 确保被告是真实自愿认罪,而非受到不当压力。
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尽管被告认罪,但法院仍需确保指控的事实能够得到证据的支持。
认罪认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确保程序合法。
3. 公开宣判(择期): 如果法院审查认为认罪认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量刑建议适当,那么法院就会开庭进行公开宣判。宣判时,法院会说明认罪认罚的理由、采纳或不采纳控辩双方的意见,并最终宣布判决结果。
4. 上诉权: 即使被告认罪认罚,他/她仍然保留上诉的权利。如果被告对法院的判决不服,仍然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二、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牵扯出了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议题。因此,在后续进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非常值得关注:

1. 具体的判决结果: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信息。被告最终被判处何种刑罚,将直接体现法律对该行为的评价和制裁力度。我们需要关注法院是否会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或者是否有其他的考量。
2. 判决书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即使被告认罪,判决书仍然会详细阐述案件发生的过程、各方责任以及定罪的依据。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真相,特别是关于李心草的死亡原因、事发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以及被告在其中的具体作用。
3. 量刑的依据和理由: 法院在宣判时,通常会说明量刑的依据和理由。这可能涉及到被告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悔罪表现,以及可能存在的从轻或加重情节。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如何适用以及量刑的尺度至关重要。
4. 受害者家属的诉求与情感: 在刑事审判之外,如果存在附带民事诉讼,那么受害者家属的经济赔偿诉求以及他们在这起案件中的情感状态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认罪认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的诉讼负担,但失去亲人的伤痛依然存在。
5. 对类似事件的警示意义和法律的反思: 这起案件是否能够为预防和处理类似的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等事件提供有益的借鉴?是否会引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例如,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网络行为等方面,我们是否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6. 围绕案件的一些社会讨论是否会继续深化: 比如,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界定、监护人的责任、网络暴力对个体造成的伤害等议题,在案件判决后是否会引起更深入的社会讨论和反思?
7. 如果有其他同案人员,其后续处理情况: 如果案件中除了主要被告外,还有其他涉案人员,他们的案件进展如何也值得关注。

总而言之,李心草溺亡案被告当庭认罪认罚,标志着案件进入了最后的司法审判阶段。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最终的判决结果,更希望通过案件的审理过程,能够厘清事实真相,彰显法律的公正,并为社会在青少年教育、心理健康、网络文明等方面提供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指导。案件的后续进展,将是对社会责任感和法律公正性的又一次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指控的事实,哪有刑法上因果关系?


这么快就有判决了,不知道判决书如何,但是就公开的事实来说,并不成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舆论宣传层面来说,既然是最高检发布的,说明这已经是定论了。而且19号开庭,周末一过就宣判,可见已经不是法律层面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只说法律,这案件的因果关系还是值得深究。

一、基础事实以官方公布为准

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是:

昆明市盘龙区法院审理查明,2019年9月8日,被告人罗秉乾与任某燊、李心草、李某某昊聚会。罗秉乾在案发当晚多次提议在不同地点连续饮酒。在李心草出现走路摇晃、坐立不稳、情绪不安等一般醉酒状况后,罗秉乾对李心草进行了劝慰和安抚,尽到了一定的照管、帮助义务。李心草在醉酒状态后期的一个多小时内,异常状况不断加剧,陆续出现胡言乱语、乱砸乱打、往自己头上泼水、以头撞桌、用啤酒瓶盖割腕、跨越江边护栏等举动,辨别和控制能力明显下降。罗秉乾只是采取劝说等一般安抚行为,认为这样即可避免危害后果发生,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救助措施,而且为避免麻烦及承担救助费用,未采纳报警、送医的合理建议,采用打耳光的粗暴方式为李心草醒酒,致使李心草情绪更加不稳,最终造成李心草翻越江边护栏坠江溺亡的危害后果。另查明,因被害人李心草死亡造成其亲属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

但是这个事实过程描述太简单,因为关键就在于“醉酒——坠亡”的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细节。所以还要看从醉酒到坠江发生了什么?回应“李心草案”的六个疑问所公布的时间线细节:

  • 8日下午,四人在正义坊一火锅店就餐,未饮酒。饭后,经罗秉乾提议,四人连续到鼎新街一酒吧、江滨西路一酒吧饮酒,共饮用啤酒24瓶。
  • 22时38分,四人离开酒吧步行至交三桥地铁站,任某燊、李心草准备乘末班地铁返校,罗秉乾、李某某昊回租住房屋处,购票进站后未能赶上末班地铁,经罗秉乾提议四人决定找酒吧继续饮酒。
  • 23时03分,四人步行至盘龙江边桃源街“热度酒吧”,罗秉乾点了12瓶大瓶乐堡啤酒并主动请客购买了4杯“B52”调制鸡尾酒共饮近三个小时。在饮酒过程中,李心草逐渐出现醉酒反应,表现出烦躁不安的状态,陆续出现胡言乱语、拍桌子、砸物品等异常举动。期间,李心草先后五次走出酒吧均被扶回,其中第四次走出酒吧时到盘龙江边欲翻越护栏,被罗秉乾拉回,后同任某燊一起将其带回酒吧。9日凌晨1时40分许,李心草第五次被罗秉乾等人扶回酒吧后,李某某昊提出拨打120送医、向警察求助等建议,罗秉乾未采纳,并对李心草实施俯身贴近、掌掴等行为。
  • 凌晨2时0分27秒,李心草第六次起身走出酒吧,李某某昊跟随李心草离开酒吧;
  • 2时0分38秒,李心草拦下一辆出租车坐到后排,李某某昊在车外左侧告诉驾驶员其朋友喝多了,让出租车先不要走;
  • 2时1分5秒,罗秉乾走出酒吧,向被该出租车堵住的后车驾驶员解释等候一下;
  • 2时1分52秒,李心草拉开出租车右后门突然下车,穿过绿化带向盘龙江边跑去,李某某昊、罗秉乾见状先后追赶;
  • 2时2分4秒,李心草翻越江边护栏后坠江。李某某昊随即呼叫有人落水,罗秉乾和一名市民分别拨打了110报警。

二、注意义务并非万能

需要明确的是:有注意义务,不一定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注意义务”这一点往往在认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过程中混用,但事实上,根据具体场景的不同,注意义务会导致民事责任,但不一定会有刑事责任。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判断过程,不能因为有民事责任(因醉酒死亡,共同饮酒者被追究民事责任亦有先例),就推定有刑事责任。

在刑事责任的判断上,过失犯罪包括了“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的疏忽大意,和“已经预见但自信避免”的过于自信,注意义务自然也包括了“对危险的预见义务”和“避免危险的义务”。

这分两个方面:

第一,对危险的预见——是否属于“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

第二,对危险的规避——是否属于“已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三、预见危险的义务

对危险的预见,首先要看有没有预见到危险的可能,以及实际上有没有预见到这种危险。这个判断过程是:

1、本案的危险是什么?

跳河溺亡。

2、通常情况下,醉酒的人是否会跳河?

不会。不考虑具体场景,不需要去预见醉酒的人跳河的可能性。

3、考虑具体场景,是否应当预见到跳河的可能?

本案的场景下,应当预见。

是否有跳河的可能,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判断。比如喝酒的场所旁边就有池塘之类,或者故意把醉酒的人带到水边,等等。而本案中的基础事实包括:

  • 客观场景:酒吧在江边。
  • 具体行为:“期间,李心草先后五次走出酒吧均被扶回,其中第四次走出酒吧时到盘龙江边欲翻越护栏,被罗秉乾拉回,后同任某燊一起将其带回酒吧。”

因此,李心草在此前已有此类行为,她可能跳河的危险应当在可能认识到的危险范围之内。

4、实际上有没有预见到危险?

有。

每次李心草离开酒吧时,都有人跟上。说明也已经认识到危险。包括第六次离开酒吧,李某某昊也已经跟上。

5、其他无法预见到的内容,包括:

  • 上了出租车的人还会下车跳河
  • 掌掴、俯身会进一步引起情绪不稳

这些都已经超出了一般人能够认识的范围。


综上,已尽了预见危险的注意义务,不符合“疏忽大意”的过失。


四、规避危险的义务

1、有没有采取措施规避危险?

有。

“2时1分52秒,李心草拉开出租车右后门突然下车,穿过绿化带向盘龙江边跑去,李某某昊、罗秉乾见状先后追赶;”

既然追赶,那说明已经在采取措施。

2、既然没阻止结果发生,那有没有尽力?

有。

当时场景是,1分52秒,李拉开出租车后门突然下车。到2分4秒跳河,期间总共是12秒的时间。

而给出的基础事实是“李某某昊、罗秉乾见状先后追赶”,“李某某昊随即呼叫有人落水,罗秉乾和一名市民分别拨打了110报警。”

在当时的场景下,第一时间追赶,以及第一时间报警,已经是一个普通人能尽的规避努力。包括此前不正确的以掌掴来唤醒的行为,也都应当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而不能站在事后的上帝视角去无限要求。

3、俯身和掌掴是否导致跳江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王爽:在出现这些异常行为之后,罗秉乾他没有尽到一个有效的看护和照顾义务,反而采取了一种俯身压在李心草身上和打李心草耳光的行为。罗秉乾实施的这些行为反而刺激了李心草情绪更加失控。

首先,跳江行为出现在掌掴和俯身之前。

其次,跳江是个突发的自陷危险的行为,尽管这与此前的酒醉导致自控力下降行为有一定联系,但不管是案件事实与证据,还是一般人视角,都看不出来掌掴、俯身行为会进一步导致或刺激自控力下降。

最后,跳江行为是在上了出租车之后的突发行为,也看不出来这与此前掌掴、俯身有何联系。


综上,从官方公布的案情,并不存在“未尽注意义务”的情况,而仅仅是“尽了注意义务但仍然未防止危险发生”。再加上跳江是当事人自陷危险,属介入因素,本来就薄弱的因果关系更加难成立。

作为劝酒人,民事责任可以成立,但是刑事责任……看哪些教授会出来站台说判得好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心草溺亡案的被告当庭认罪认罚,这无疑是案件走向的一个重要节点,意味着案件即将进入审判阶段。对于这起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后续的进展和一些细节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认罪认罚后,接下来的法律流程是什么?被告当庭认罪认罚,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尘埃落定。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认罪认罚后,一般会进入以下几个.............
  • 回答
    李笑来在9月19日的知乎Live《我的读书经验》,无疑是当天乃至一段时间内数字知识付费领域的一场重要活动。要评价这场Live,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展开,而且要尽量深入,让感受更真实。首先,从内容本身来看,李笑来的读书经验,核心价值体现在他的“实用主义”和“目标导向”上。很多时候,谈论读书是为了“提升.............
  • 回答
    9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报告了28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而这28例病例全部集中在福建省。这一数字虽然相对不高,但由于全部集中在福建,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工作进展,确实牵动着不少人的心。疫情的焦点在福建从公开信息来看,9月19日新增的28例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泉州市、厦门市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回顾一下华为在2019年9月19日发布的全球新品发布会(通常指的是Mate 30系列全球发布会,尽管这个日期更接近9月26日的中国区发布,但全球发布会确实是在这个时间段前後举行的,并且以Mate 30系列为主打)。这次发布会可以说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最大的亮点和槽点都围绕着“无谷.............
  • 回答
    李雨桐在9月19日对薛之谦的再次回应,是围绕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主要涉及感情纠葛、经济往来和孩子抚养权等)的延续。这次回应的重点在于澄清和反驳薛之谦在此前声明中提到的某些观点和事实,同时进一步展示她所掌握的证据。要评价这次回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回应的核心内容与目的:李雨桐在9.............
  • 回答
    华为 Mate 30 系列在 2019 年 9 月 19 日于德国慕尼黑正式发布,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其在设计、影像、性能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华为当时顶尖的技术实力。不过,我们也得看到,这款备受瞩目的手机也并非完美无瑕,存在一些令人扼腕的硬伤。亮点分析: 突破性的影像系统:至臻影像.............
  • 回答
    9月19日,解放军派出19架战机进入台湾西南及西北空域的行动,无疑是当前台海紧张局势中的一个重要信号。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包括其军事意义、政治意涵以及可能带来的区域影响。军事层面:常态化巡航与能力展示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解放军此次派遣19架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AID.............
  • 回答
    2019年9月19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如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了25个基点,调整至1.75%2.00%。这次降息距离上一次7月底的降息仅间隔一个多月,并且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降息,这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要理解这次降息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
  • 回答
    关于9月19日解放军战机在“海峡中线”附近对台湾军机进行“包夹”一事,这确实是近期台海局势中一个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事件本身的描绘从公开报道来看,事情大致是这样的:9月19日,解放军出动了6架战机,在所谓的“海峡中线”附近,对当时在该区域的2架台湾军机(报道中通常.............
  • 回答
    今年的中秋节,从9月19日(周日)到9月21日(周二)一共放假三天,为了凑齐这三天,我们需要在9月18日(周六)和9月25日(周六)这两天调休上班。说实话,这个调休安排总让人觉得有点割裂感,毕竟中间隔着一个周末,但好不容易有个连贯的假期,总得好好盘算盘算。我的计划,围绕着一个“静”字展开:首先声明,.............
  • 回答
    9月19日东莞警方查处的管制刀具事件,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刀具的出现无处不在,从厨房里的菜刀到工地上用到的工具刀,它们是方便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特别是那些被列为“管制刀具”的家伙们,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小事了。什么是管制刀具?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到底啥是管.............
  • 回答
    9月19日,商务部公布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项举措一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规定》,我们得从它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来掰开了揉碎了看。一、 出台背景:为何而来?《规定》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中国在复杂国际关系背景下,维护.............
  • 回答
    9月19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名在校学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无疑给整个学校、学生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首先,我们必须表达最深切的哀悼,向逝去的生命致以沉痛的缅怀。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损失。对于这起事件,我们不能.............
  • 回答
    《赛博朋克2077》“火线夜之城”第三期节目,在我看来,依旧是CD Projekt Red向玩家们展示他们对于这款备受瞩目游戏最新进展的窗口,而且这次的内容,可以说比前两期更加深入人心,也更让人对接下来的更新充满了期待。首先,这次节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非常具体地展示了一些实.............
  • 回答
    关于以色列将于 2021 年 9 月 19 日起允许外国旅游团入境这一消息,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它对疫情防控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从时机来看,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放开旅游团入境,表明以色列政府在评估了前一段时间的疫情数据和疫苗接种进展后,做出的一个相对谨慎的决定。通常来说,允许外国旅游团入境,意味着要接.............
  • 回答
    关于南京大学 2020 年 9 月 19 日晚发生在 19 栋宿舍的女生跳楼事件,这是一起令人非常痛心的悲剧。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当时的情境和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但我们可以从已公开的信息以及社会普遍的关注点出发,来梳理和看待这件事。事件回溯与已知信息据当时媒体报道和网络流传的信息,事件大致发生.............
  • 回答
    华为Mate 30系列德国发布会定档9月19日,官方宣传片“Rethink Everything”一经放出,便引发了科技圈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段简洁有力的宣传片,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巧妙地为我们勾勒出了Mate 30系列的诸多亮点,以及华为希望传递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大胆创新,颠覆传统——“Re.............
  • 回答
    2019年9月19日,Facebook(现Meta Platforms)位于美国加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总部发生了一起悲剧性事件:一名中国籍男性员工,据公开报道称,在面临被公司辞退(layoff)的压力下,选择跳楼自杀。这起事件无疑是令人痛心和扼腕的。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
  • 回答
    关于5月19日比特币价格的剧烈下跌,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理解。那一天比特币确实经历了一轮“闪崩”,迅速跌破了3万美元大关,触及了29,000美元附近。这次波动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市场情绪的转变是导火索之一。在下跌之前,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震荡和盘整,尽管中间有过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的那次事件。那天,本应是一次例行的商业卫星发射,然而,随着一声轰鸣,火箭升空后不久,出现了异常。事后官方公布的消息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中星9A通信广播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声明,但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