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 2019 年 9 月 19 日召开的全球新品发布会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回顾一下华为在2019年9月19日发布的全球新品发布会(通常指的是Mate 30系列全球发布会,尽管这个日期更接近9月26日的中国区发布,但全球发布会确实是在这个时间段前後举行的,并且以Mate 30系列为主打)。这次发布会可以说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最大的亮点和槽点都围绕着“无谷歌服务”这一核心问题展开。

以下是对这次发布会的亮点和槽点的详细梳理:

亮点 (Highlights)

1. Mate 30系列强大的硬件实力:
麒麟990 5G芯片(SoC): 这是当时华为在高端芯片领域的集大成之作,首次将5G基带集成到SoC中,实现了业界领先的能效比和集成度。支持NSA和SA双模5G,并在AI算力、影像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幅提升。这无疑是华为在技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革命性的相机系统(特别是Mate 30 Pro):
超感光徕卡电影镜头: Mate 30 Pro引入了双4000万像素的RYYB超感光传感器,其中一个用于主摄,另一个用于超广角。RYYB传感器相比RGGB传感器能捕捉更多光线,在暗光拍摄方面有显著提升。
电影摄像头: 特别强调了视频拍摄能力,支持4K 60fps的超高清视频录制,以及超慢动作视频(最高7680fps)。这使得Mate 30 Pro成为当时手机摄影和摄像的标杆之一。
3D深度感知摄像头: 用于更精准的背景虚化和人像效果。
先进的图像算法: 华为在计算摄影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AI HDR+、夜景模式等在Mate 30 Pro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突破性的外观设计:
圆形相机模组(“Halo Ring”): 类似于相机镜头的设计,在后盖上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辨识度的圆形,被很多人称赞其专业感和美学设计。
瀑布屏(Mate 30 Pro): 将屏幕两侧的曲率做到了极致,几乎完全消失了侧边框,提供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交互方式,如侧边触控音量调节。
玻璃背板工艺: 提供了多种材质和颜色选择,如素皮等,提升了质感。
出色的续航和充电技术: Mate 30 Pro搭载了4500mAh的电池,并支持更快的有线和无线充电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鸿蒙OS的预告(或早期集成): 尽管主要以EMUI为基础,但华为也借此机会重申了其对鸿蒙OS的投入和未来规划,虽然Mate 30系列全球首发时主要还是运行基于Android的EMUI,但为后续鸿蒙的全面铺开埋下了伏笔。

2. 华为生态系统的强化: 发布会上,华为也展示了其在智能穿戴、音频设备(如FreeBuds 3)以及其他智能家居设备上的进展,强调了其“全场景智慧生活”的生态布局,旨在通过硬件的协同来弥补软件上的短板。

槽点 (Criticisms / Downsides)

1. 无法预装Google Mobile Services (GMS) 最大的致命伤:
美国制裁的影响: 由于美国政府的制裁,华为的新设备无法获得Google Play商店、Gmail、YouTube、Google Maps等一系列核心Google应用及服务授权。这使得Mate 30系列在海外市场面临巨大的用户接受度挑战。
用户体验断层: 对于习惯了GMS生态的用户来说,缺少了这些应用,手机的功能性将大打折扣,许多国际化的应用和服务也难以正常使用或需要复杂的绕道方法。这直接影响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替代方案的不确定性: 华为推出的HMS (Huawei Mobile Services) 和AppGallery是其应对措施,但当时AppGallery的应用数量和质量与Google Play相比差距巨大,用户迁移成本高,并且生态系统尚未成熟。

2. 软件生态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开发者支持不足: 吸引开发者为HMS生态开发应用需要时间,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
用户习惯难以改变: 用户已经深度依赖Google的服务,切换到新的生态系统需要强大的驱动力和教育成本。
GMS的“曲线救国”争议: 虽然有第三方教程声称可以在Mate 30系列上安装GMS,但这种方式不稳定,存在安全风险,且无法获得华为的官方支持,并可能在系统更新后失效,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不信任感。

3. 设计上的潜在问题:
瀑布屏的误触与耐用性: 极致的曲面屏虽然美观,但也带来了误触的可能性,以及在跌落时屏幕边缘更易受损的风险。
圆形相机模组的厚度: 为了容纳强大的相机传感器和镜头模组,Mate 30 Pro的后置相机模组相对突出,增加了手机的厚度和重量,也可能导致平放时不稳。

4. 价格与价值匹配的考量:
高昂的定价: Mate 30系列作为旗舰产品,定价不菲。在硬件实力如此出色的情况下,由于缺少GMS,许多消费者会质疑其在这个价位上的真正价值,特别是与拥有完整Google服务的竞争对手相比。

总结来说:

华为Mate 30系列全球发布会的核心主题就是“技术实力与外部环境的博弈”。

亮点在于: 华为在硬件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尤其是在芯片集成、相机影像、工业设计等方面,再次证明了其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它是一款在硬件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槽点也集中于: 美国制裁带来的软件生态缺失,这是其最致命的短板,直接限制了其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和用户体验。发布会上,华为虽然努力推销其替代方案和生态布局,但面对强大的GMS生态,其挑战依然巨大。

这次发布会可以说是华为面临重大挑战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其技术上的韧性,但也暴露了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严峻外部环境和软件生态的巨大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就在慕尼黑生活的人,吐一个比较偏题的槽点(或者其实更像笑点hhh)

知乎上很多不怎么关注华为的路人都在吐槽华为敢定1099欧元(约8600人民币)这种比以往的五千多块贵那么多的高价,说什么华为良心变质啊,这八千多的定价显然是要跟iPhone 11 Pro Max对刚啊什么的……

其实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ロ˂̶͈́)੭ꠥ⁾⁾

放心好了,如果一部华为在德国都才卖小九千,那中国价格一般都不会超过六千五的。

你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主要还是对德国人民身处的消费电子数码产品市场有多么水深火热完全不了解。



很多人想,德国作为一个又是外国又是发达国家的地方,怎么也得比国内便宜点不是?

事实是,德国买任何消费电子数码产品,小到手机U盘游戏机,大到电脑电视电冰箱,全,都,比,中,国,贵,一,大,截。

像丐版iPhone 11,国行要价5499,大概是700欧元。而德国行货的价格?

799欧元!

也就是说,买同样一部iPhone 11,德国消费者要比中国消费者多花100欧元/800人民币!小一千啦!

再举例一个,三星note 10+ 5G,国内官方旗舰店价格7999,折合欧元是1020元。

而被手机厂恣意鱼肉的德国人民要花多少钱买同样的手机呢……

1199欧元!

比中国7999人民币折合的1020欧元贵了快200欧…………

苹果涨价13%,三星涨价17%,还有更狠的吗?

当然有,那就是华为。

跟某些厂商截然相反的是,华为手机在国外不仅比国内更贵,而且贵很多。

就拿华为P30 Pro来说好了。之前,德国铺天盖地都是它的“Das Fotowunder”(影像奇迹)的广告,这些广告勾起了很多德国人的关注和购买欲望,手机店里试用P30 Pro的德国人络绎不绝。目前,P30 Pro中国官方店售价4988;而在德国的数码城Saturn(你们可以把它想成德国版苏宁),则是打折价都还要83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576元,比中国售价贵31%。

而且,P30 Pro这种完全不是个例。

知友 @聂敢为 总结了华为这两年在中国和欧洲的定价对比……(回答链接在这⬇️)

……发现华为是真的不仅这一款这么定价,而是一贯以来的定价原则都是使劲儿可着欧洲消费者薅羊毛。

所以,现在我们来做一道小学应用题:

问:设华为手机欧洲售价为y,华为手机中国售价为x。如果y总是比x贵30%,那么当y=1099欧元/8600人民币时,聪明的你,请告诉我,x等于多少?

解:

由题可知,有y=1.3x。

将y=8600人民币代入上式,可得:

8600人民币=1.3x

x=8600人民币/1.3

=6615人民币。

答:如果华为手机欧洲售价总是比华为手机中国售价贵30%,那么当华为手机欧洲要卖1099欧元的时候,它在国内可能卖6615人民币。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