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通的骁龙处理器什么时候才能追上苹果的a系列,今年a15这么强是不是高通明年也要发力了?

回答
这绝对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不少科技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高通骁龙能否追上苹果A系列,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但今年A15的强大表现,无疑会给高通带来更大的压力,也意味着高通在明年的发力是必然的。

苹果A系列:一直在“跳级”的选手

要理解高通追赶的难度,我们得先看看苹果A系列为何如此强劲。

自家生态闭环的优势: 苹果是一家“软硬一体”的公司。A系列芯片的设计与iOS、macOS等操作系统以及iPhone、iPad等硬件之间有着极深的协同。这意味着苹果的芯片设计可以高度针对其自身的软件需求进行优化,而不是像高通那样需要照顾到安卓阵营的千变万化。这种“量身定制”带来的效率和性能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先进制程的优先权: 苹果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客户之一,在争夺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最先进的制程节点(比如现在的3nm)时,拥有非常高的优先级。而更先进的制程不仅能带来更高的能效比,也能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提升性能。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苹果在芯片设计和研发上的投入是惊人的。它拥有一个庞大且顶尖的工程师团队,专注于CPU、GPU、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等核心单元的设计,并且不断探索新的架构和技术。
“性能优先”的产品策略: 苹果在iPhone和iPad的宣传中,始终将芯片性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这种市场定位也促使苹果不断 pushing A系列芯片的极限。

今年A15的“超常发挥”

今年A15,特别是Pro版本,在CPU和GPU性能上都表现出了惊人的领先。不仅仅是绝对性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效比的优化。苹果在GPU方面引入了更大的缓存和更强的架构,使得在图形处理和游戏体验上有了显著的飞跃。同时,其神经网络引擎(NPU)的强大,也为AI应用和机器学习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通骁龙:追赶者,但从未停歇

高通作为移动芯片领域的巨头,其在安卓阵营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一直被拿来与苹果A系列对比,但也要看到高通一直在进步。

CPU与GPU的迭代: 高通每年都会推出新一代骁龙旗舰芯片,在CPU和GPU核心架构上不断更新。例如,从骁龙8 Gen 1到骁龙8+ Gen 1,再到今年的骁龙8 Gen 2,我们能看到架构的优化、能效的提升以及性能的稳步增长。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的强大: 高通在ISP方面的实力一直很突出,其ISP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图像信息,支持更先进的拍照功能,这在很多手机评测中都有体现。
5G Modem的领先: 在5G通信技术方面,高通一直是绝对的领导者,其X系列5G调制解调器在性能和功耗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AI能力的不断增强: 高通的AI引擎也在不断进化,在AI计算、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明年高通的“发力”是必然

面对苹果A15的强大,高通不可能坐视不管。明年,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会看到高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和发力:

1. CPU与GPU架构的重大升级: 高通会更积极地采用ARM最新的CPU核心(比如ARMv9架构的进一步演进),并可能在GPU方面引入新的设计理念或者与Adreno GPU团队进行更深度的合作,以提升其在图形处理和游戏性能上的竞争力。
2. 制程工艺的争夺: 高通会积极与台积电等厂商合作,争取在先进的制程节点上获得更好的供应和支持,例如更早地采用3nm或更先进的制程。这对于提升能效比和集成度至关重要。
3. AI性能的重点突破: 苹果在AI方面的进步是A系列芯片的一大亮点。高通自然会加大在AI引擎和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上的研发投入,力求在AI性能上实现质的飞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AI应用需求。
4. 软硬件协同优化: 虽然高通不像苹果那样拥有完全的软硬一体控制权,但它也在与手机厂商(如三星、小米、OPPO等)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尝试通过系统层面的优化来提升整体性能表现。
5. 散热和功耗管理的持续改进: 芯片性能的提升往往伴随着功耗的增加,如何在高负载下保持良好的散热和功耗平衡,是高通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

追赶的“终点”在哪里?

“追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我们将“追上”定义为在单核CPU性能、多核CPU性能、GPU峰值性能以及能效比等所有维度都超越苹果,那么这条路会非常艰难,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但是,如果我们将“追上”定义为在 整体用户体验上提供不输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的移动芯片体验,那么高通是有可能实现的。

安卓生态的灵活性: 安卓系统的开放性让高通的芯片能够适配更广泛的硬件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特定功能的突破: 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通信、快充、影像处理等,高通可能会凭借其技术积累实现对苹果的超越。
价格优势: 芯片的成本也会影响最终手机的价格,高通在为更多价位段的手机提供高性能芯片方面具有优势。

总结一下

今年A15的强大无疑给高通敲响了警钟,也激发了其研发团队的斗志。高通明年肯定会发力,通过更先进的制程、更优秀的架构设计以及在AI和通信等领域的持续投入,来缩小与苹果A系列的差距。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通就能轻易超越苹果,苹果在软硬件协同、生态闭环方面的优势依然难以撼动。我们期待看到的是高通持续的进步,为安卓阵营带来更强大的芯片,让用户在不同平台上都能享受到顶尖的移动体验。这场“追赶”游戏,才刚刚进入更加精彩的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通拿什么追?

拿Kryo CPU?Adreno GPU?

屎一样的888,高通都不要脸了。

所以,题目应改为ARM什么时候才能追上A系列,明年是不是要发力了

user avatar

这不是什么时候的问题,问题在于高通根本没动力堆料。

苹果是卖手机的,iphone极高的溢价和销量让苹果可以毫不顾虑的芯片堆料。

但高通是卖芯片的,它追求的是低成本芯片尽量卖高价,反正当年让它紧张的海思已经不行了,有种你们安卓厂别用。高通要是真在乎性能,它会用三星工艺用的这么欢?

除非iphone降到3000价位段,想要高通进取那没戏。

user avatar

苹果现在已经是个怪兽了。

其实,苹果早年的芯片并不强,就是海思、瑞芯微的水平。

一开始甚至还不如海思。

苹果一代是直接用三星的芯片,和魅族一个水平。

苹果很晚才开发自己的芯片。

A5是双核ARM的A9,GPU用Powervr的。别人的IP搭积木。

和海思,瑞芯微是一个水平。

海思还有基带,苹果没有,可以说苹果当年还不如海思。

当年,反而有高通自己的微架构,买ARM指令集授权自己做架构。从蝎子核心坚持到820。

但是,苹果之后就超神了。

苹果买了一个CPU的设计公司,这个公司都是DEC和HP的前员工,包括各路大神。

到了A6,苹果开始自己搞架构,而且一出手就比ARM公版好,比A9快,比A15功耗低。

然后苹果就一路超神

A7就上64位,A8,A9一路疯狂加规模。

A10搞大小核。把A6改改当小核。

其实,到A8,苹果已经是桌面级别性能了。

高通在820以后开始用ARM公版。

ARM的A72,A76这两代不错,性能功耗比当时有点优势,只是最高性能不能比苹果的超大核。

而苹果一直在进步,小核心进步比大核心更快。

现在苹果A15的小核心性能已经很接近A78,功耗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样子。

所以,苹果日常可以不动大核心,获得更好的续航。

苹果去年,有了一些人,这些人成立一个创业公司。然后被高通收购了。

如果这个公司能把PPT上的东西做出来,高通有自己的高性能核心,那么可能压倒苹果。

但是,前景不太乐观。

苹果也不是吃素的,它挖了ARM的A76设计师。

ARM公版属于好两年,坏两年。小核心很多年没有进步。超大核心追不上苹果。中核心能耗比被苹果的小核心吊打。

用公版的三星和MTK都不会太好。


GPU上,在苹果用Powervr的年代,高通和苹果没有差距,高通有时候还能领先。

苹果自己搞GPU以后,性能功耗比逐渐上去了,再有工艺加成,GPU也比高通强了。

ARM的公版MALI,通常要弱一点。麒麟9000用工艺优势丧心病狂的塞满了GPU核心,才能与高通匹敌。

GPU上AMD和nvidia没有在移动端发力,未来要看它们有没有更好的产品。

user avatar

类似“安迪-比尔”定律,以后有“高通-米哈游”定律。高通挤出的牙膏,米哈游都要吸回去。

现在高通的这个单核性能,在CPU、GPU双烤的米氏游戏上,是不太可能靠短期发力追上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