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说玩不起全体动员打全面战争,只是如果局部战争或局部冲突就能影响一个地区的结局走向,那确实没有必要搞总动员。
西方中世纪的国王们并不是中国传统认知里的“全国顶点”,也不是什么“真龙天子”,虽然他们确实会给自己找神迹造势,出手摸病人额头病人瞬间痊愈什么的,神迹的确能唬到一些底层民众,但还是有很多势力和军事能力比他强的各地领主,他们只深信实力,他们自己的领地就是一个小型的政府机构,依照长子继承原则代代相传,连国王都很难介入,中世纪早期的领主们甚至认为自己只是名义上是国王的封臣,并没有对国王效忠和献上一切的必要性,以前还有这么一句话叫“公元1000年时,法国支离破碎,国王几乎不能使巴黎开外30公里处的地方服从自己”。在这个情况下,国王能动员多少兵力,受到的制约就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领主热衷于在丛林里打游击战的原因,甚至英国学术界里还产生了百年战争时期“游击兵与强盗的身份到底有什么区别(以及对习惯法的影响)”这个研究议题,因为二者都喜欢在丛林里与敌人或商队百姓交战(以后会写这方面的文章,现在已经在草稿箱里了)。
兵力有限的话,战争程度就会逐渐偏向于局部化,以局部冲突的结果来影响周边地区的政治环境。大家都知道法国人在百年战争里经常损兵折将,但是每次过一段时间他们又能聚集起一批新的军队,很大原因正正是在局部冲突里各地区或各领主的兵力投入较少,他们仍然保有余力,用于防备其他敌人、巩固自己的权威、抵御国王的政治影响,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都不可能将所有士兵和雇佣兵投入战场。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就是至少在兵力方面而言,中世纪东方(东亚)大大优于西方(含中东);但后来我就发现这点其实也是似是而非,与其说是东亚兵力多,不如说就是宋朝兵力多,然后辽、夏为了抵消宋军的人数优势,被迫搞了一些极限暴兵。
宋仁宗时宋军总兵额突破百万这点的确是没有话说,并且也“连带”使得五代十国时期战役规模颇为宏大,例如宋人(《续资治通鉴长篇》等史料)自称王全斌5万破后蜀14万,曹彬10万破南唐30万等等,使得忽必烈后来对曹彬颇为神往。
但是与宋朝的雄厚人力相比,西夏和辽的人口、人力就捉襟见肘了,西夏一般认为人口只有100-200万,还不知道能不能被王朝政权全部控制。而《辽史》所载辽国户数仅有57万户,以每户5口计,辽国政府大概实际控制300多万人,现代历史学家对辽国这片土地上实际人口的估计则在400-900万不等。
所以宋史中有不少辽军、西夏军野战兵团规模颇为可观的记载,这很可能一定程度上是极限暴兵、竭泽而渔爆出来,加上合理集中兵力形成的,真正的精兵不多。毕竟人家可是要保命(尤其西夏),自然要挖底动员全国青壮人力,这点范仲淹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范文正集》:“臣闻昨贼界投来山遇,尝在西界掌兵,言其精兵才及八万,余皆老弱,不任战斗。”
《西夏书事·十六卷》:“天都属古兰州地界,五路间为国人啸聚所。凡欲举兵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所向。元昊虽据数州,其精兵仅数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故大举不过二十日。”
至于女真兵起初人数就更少了,阿骨打起兵时甚至只有2500人,连续击败数次辽军讨伐后金军才扩大到数万,甚至有阿骨打2万破辽天祚帝70万的记载(辽军数量肯定是比较水)。
九月,向宁江州进军。各部落兵在来流水会合,共有二千五百人。阿骨打率领兵士祭告天地,执挺誓师,说:“你们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可以作平民,平民可以作官。原先有官职的,可以按功劳大小进升。倘若违反誓言,身死梃下,家属也不能赦免。”次日,到达辽界,与渤海军相遇。阿骨打射死辽将耶律谢十。辽兵溃败,死者十之七八。十月,女真兵乘胜攻克宁江州城。阿骨打又派人招降辽朝统治下的铁骊部渤海人和系辽籍女真人(编入辽籍的曷苏馆女真)。阿骨打俘获大量马匹和财物,胜利回师。
十一月,辽朝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兀纳率领诸路大军进攻女真,集中于鸭子河北。阿骨打领兵三千七百抵敌。辽兵正准备渡河,女真军迎头击退,乘势渡河登岸。两军在出河店相遇。会大风起,尘埃蔽天,女真军乘势进击,大败辽兵,掳获大批车马及兵甲、武器。阿骨打把俘掳的辽兵收编入女真军。女真军发展到一万人。
黄龙府失守后。当年十一月,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出征。辽驸马萧特末、林牙萧扎拉率骑兵5万,步兵40万至斡邻泺(今吉林大安南查干泡),企图两路夹击,一举击败金军。阿骨打亲自率军进攻爻剌,双方主力尚未对阵,辽耶律章奴发动兵变.欲立燕王耶律淳为帝。天祚帝得知,被迫从前线西还。阿骨打遂率军主动追击西还的辽军,在护步答岗(今黑龙江五常西)与辽军相遇。此时,金军只有2万,阿骨打决定集中兵力攻击辽主所在的中军,并以左右两翼合击,辽军不备,大败而逃。
所以,总得来说,“中世纪”战争的确是一个质量大大胜于数量的战争时代
其次,西欧、中东的兵力是不是真的比东亚少很多我不知道(第一次十字军动员法国大部分加神罗一小部分,出动4万兵),不过从国家面积和体量来看,很多中东国家的规模也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小。例如,曼兹克尔特之战后的塞尔柱帝国,已经是一个东起阿富汗,西抵爱琴海的大帝国,在整个历史上都排得上号(当然,它一开始兴起时的兵力大概也很少),埃及法蒂玛王朝也是个东地中海的老牌大国,最大的时候疆域延伸到非洲西海岸,后期衰退之后也掌握着埃及和地中海东岸。
所以,评价塞尔柱和法蒂玛的实力的时候,可以说他们腐朽、内乱、一盘散沙,这些都可以,但实在跟“小国”这个词沾不上多少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