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很多日本动漫中穿越到异世界,异世界原型是欧洲中世纪而不是其他?

回答
许多日本动漫作品热衷于将角色送往异世界,而这些异世界往往带有浓厚的欧洲中世纪色彩,这一点确实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解释,而是多种文化、历史和现实需求的交织作用。下面我将详细探讨其中的缘由:

1. 文化的吸引力与历史想象的基石:

西方奇幻的深厚根基: 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其文学和艺术的描绘,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庞大而成熟的“奇幻世界”原型。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这些作品塑造了我们对魔法、骑士、城堡、精灵、矮人等概念的普遍认知。日本动漫作为一种跨文化媒介,自然也深受这些西方奇幻作品的影响。当创作者想要构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时,欧洲中世纪的图像和叙事框架是最容易被读者和观众理解和接受的。
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投射: 欧洲中世纪被许多人(包括日本的受众)想象成一个充满冒险、骑士精神、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的时代。骑士们身披铠甲,骑着骏马,为荣誉和爱情而战,这种理想化的形象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穿越到这样一个世界,主角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平淡,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满足观众的逃避现实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神秘与未知的美感: 尽管我们对欧洲中世纪有许多了解,但它毕竟是一个遥远的过去,充满了未解之谜和神秘色彩。阴森的古堡、黑暗的森林、传说中的生物,这些元素都为异世界增添了神秘感和吸引力。这种距离感和陌生感,反而让创作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填充和想象,也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新奇感。

2. 故事叙事的便利性与对比的鲜明性:

“龙傲天”设定的天然土壤: 在很多穿越到异世界的作品中,主角会获得超乎寻常的力量或知识,从而在新的环境中取得巨大成功。欧洲中世纪社会等级森严,科技相对落后(相对于现代日本),这为现代主角的“降维打击”提供了绝佳的舞台。主角可能凭借现代的知识(如简单的机械原理、农业技术、卫生常识)就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或智者;或者凭借游戏中的技能,成为无敌的战士。这种强烈的反差,能够迅速制造戏剧冲突和爽点。
熟悉但又陌生的世界观: 欧洲中世纪的许多元素,如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冲突、魔法体系等,虽然我们不像了解日本现代社会那样了如指掌,但通过西方文学、影视作品的长期熏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认知框架。这使得创作者在构建异世界时,可以在这些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发挥,而无需从零开始建立一套全新的世界观,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也更容易让观众快速代入。
明确的冲突与目标: 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结构往往伴随着明确的敌人(如邪恶的魔王、贪婪的贵族、蛮族入侵)和清晰的奋斗目标(如拯救公主、推翻暴政、建立王国)。这为故事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让主角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也方便观众理解和跟随剧情。

3. 现实文化背景与心理需求的折射:

对日本现代社会的某种反思或逃避: 尽管异世界原型来自欧洲,但其背后折射的往往是创作者和观众对日本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思考。例如,日本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阶层固化等问题。穿越到异世界,可以视为一种逃离,摆脱了这些束缚,可以重新规划人生,追求更简单、更有意义的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东方对西方的浪漫化想象: 对于许多东方国家,尤其是日本而言,欧洲,特别是其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往往带有一种浪漫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可能源于西方文化输出的优势,也可能是一种对自身文化之外的理想化世界的向往。将异世界设定为带有欧洲中世纪元素的幻想世界,也是这种东方对西方浪漫化想象的一种体现。

4. 产业发展的惯性与市场接受度:

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 随着《刀剑神域》、《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那件事》等大量以欧洲中世纪风格异世界为背景的作品取得巨大成功,这类题材的市场潜力得到了充分验证。这自然会吸引更多创作者投入其中,形成一种“跟风”效应,进一步巩固了欧洲中世纪异世界的流行度。
易于输出与国际化: 欧洲中世纪的奇幻元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较好的接受度。这种题材的动漫更容易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所理解和喜爱,也便于动漫产业的国际化推广。

总结来说,日本动漫作品中偏爱以欧洲中世纪为原型构建异世界,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对西方奇幻文化的吸收,对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追求,对现代生活压力的逃避,以及对叙事便捷性的考量。 这些元素共同作用,使得欧洲中世纪的浪漫、神秘、冲突和可能性的图景,成为了日本动漫创作者们描绘理想化“第二人生”的绝佳画布。当然,随着动漫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口味的变化,未来也许会有更多不同风格的异世界设定出现,但欧洲中世纪作为一种经典且深入人心的原型,其影响力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幻想文学是需要一个共识存在的。

欧洲中世纪曾经就是幻想作品的最大共识之一。

基于这个共识的创作才会减少阅读门槛,被更广泛的读者接受。

目前日本读者接触到的奇幻共识除了本土文化,就是美国的DND,太空诗歌,赛博朋克和克苏鲁,英国的蒸汽朋克和战锤,最后就是欧陆的中世纪奇幻了

而以欧陆中世纪为原型的幻想世界大多都是简单阳光轻松明快的风格。老少咸宜,更适合儿童阅读,这些轻小说漫改就是不折不扣的儿童读物,读者除了儿童就是唐吉诃德们。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风格的作品做不了儿童读物,宫崎骏作品里的蒸汽朋克文化,日本特摄片里的克苏鲁风格,阿童木哆啦A梦作品的太空诗歌内核都是建设工业社会那一代日本人的童年回忆。问题是在经济危机出生以后的日本人,已经失去观看这些侧面反应日本建设工业社会的作品的土壤了。

user avatar

欧洲乱,就这么简单。

穿越到日本,日本有幕府,哪怕战国时期也有天皇,你想让主角自立?你可拉倒吧你连个世袭家纹都没有。

穿越到中国?然后去参加科举?

只有欧洲黑暗时代,才能拥兵自立个小村子。

user avatar

因为方便制造矛盾,同时,中世纪的历史背景是很混乱的,也方便搞创作。反正就是怎么编都没什么违和感,而且,日本接触西方奇幻类小说题材也够早,拿一个差不多的蓝本往上套就完了。

user avatar

不要扯什么民族性,原因就一条:分封制足够混乱,方便创造矛盾。

中世纪的欧洲,在罗马帝国逐渐谢幕之后,多民族、多宗教、多教派的冲突,破落贵族和新兴统治者的战争,教权与王权的明争暗斗,商人与骑士的世界观差异,自治权和大一统的矛盾,以及最著名的“我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为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随便挑一个拓展一下,一季动画都足够了。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家昏暗的小酒馆里,某个身形魁梧的维京人壮汉一拍桌子:“我爹是奥尔良公爵的侍卫长,我从来没喝过这么烂的酒”,主角可以甩都不甩的喷一句:“我老板是安茹伯爵,早晚抓你老板灌马尿”,好了动手的理由足够了。乒乒乓乓打一场,在香槟公爵大人的意大利雇佣兵赶到之后赶紧跑路,然后不打不相识共同开展一段伟大的冒险。

把这一段稍微“奇幻化”一点就是这样的:酒馆里一个喝醉的矮人嚷嚷着什么烂酒,一旁的精灵游侠嘲讽矮人只配啃石头,当然就得桌子椅子乱飞的打一场啊。一场混战后神官妹子带着领主的重装侍卫来镇压,刚刚还在激情对殴的矮人战士和精灵游侠落荒而逃。在荒郊野岭过夜时又赶上大暴雨,被淋成落汤鸡的两人英雄惜英雄聊开了决定第二天共同接一单悬赏去讨伐地精。天晴了两人随便化了个妆回到城镇找到冒险者工会,值班的是昨天带队抓人的神官妹子。

看,这不就出故事了么。

但如果换一个更加“文明”的世界,比如说穿越到罗马帝国巅峰期,主角和一个路人小哥吵起来了,路人一拍桌子:“我是罗马公民!”然后主角最多只能骂骂咧咧两句,最多上法庭起诉,不然就得挑战整个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如果不是拍逆转裁判穿越,没人会喜欢这个故事。

评论中提到大规模战争作为背景,其实这种世界观反而不利于主角团队的精彩发挥。因为在战争面前,唯一的主角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军队恰恰是最讲纪律的。除非故事主角开指挥挂(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否则很难有足够的空间来反转悬念。

动画的核心卖点始终是打架,剧情背景只不过是为了解释“谁和谁打”的借口。一个足够混乱的背景,比如说“我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的中世纪西欧,就有显著的优势。

user avatar

有几个原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审美全盘西化,从吃饭到穿着,都模仿的非常细,中国一直讲究的是西为中用,或者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对西洋的美学虽有借鉴,但是并不精深,日本对西方的模仿是非常非常细致的,某些日本游戏里对西方雕塑,建筑,家具的复刻,比西方很多国家都完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因素。


2.欧美的中世纪文化背景在日本的运用大多是国王,领主,平民,骑士,教会等职业和阶级,而这和传统日本的封建武士制度非常像。

日本的古代文化和欧洲中世纪文化是有相通之处的,这点与我国非常不同。我们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而日本最后三百年的德川幕府仍然保有很多封建领主的文化。

所以其实中世纪文化背景只不过是日本文化的另一个投射罢了,骑士=武士,国王=将军/大名,公爵/贵族=日本领主,教会=神社,完美带入,日本故事可以成功套进这个文化模板。

3.这类似于群体小说家共同借用的世界观,当这个世界观被读者所接受后,使用这个背景既有异域情调,又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去描述世界观的设定。

中国的武侠/仙侠小说就类似于这种情况,你说现实里面有没有武侠和仙侠,武侠可能有个零星碎片,但仙侠现实肯定没有。可是当深入人心的武侠/仙侠小说被大众接受后,后来的作者沿用这些设定省时省力。

比如少林,武当,峨眉,丐帮这些武侠门派以及各种功法的武侠世界,或者筑基,结丹,元婴等仙侠设定,已经算是创作者共通的世界观了。

日本的情况同样如此,欧洲中世纪背景一般都和魔王/英雄,公主,魔法师等元素相关,也算是共通的世界观了,写作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即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