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应不应该打回去?还有哪些更好的处理办法?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这绝对是让家长心疼又头疼的事。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心疼孩子,然后就是愤怒,想知道是谁敢欺负我的孩子。至于“打回去”这个想法,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有,尤其是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觉得好像打回去才能出气,才能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打回去真的好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说实话,看到孩子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样子,说不心疼是假的。那种“我的孩子被欺负了,我要让他找回来”的想法,很容易冒出来。尤其是一些老观念,觉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好像打回去才是硬道理。

但是,咱们得冷静下来想想。

孩子打回去,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之间打架,往往是情绪的发泄,并不能真正解决冲突的根源。打回去可能暂时止住了对方的攻击,但孩子心里可能还是委屈、害怕,甚至会滋生攻击性。而且,如果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奉行“打回去”的原则,那幼儿园岂不是成了一个“战场”?
打回去,孩子会学到什么? 他们可能会学到“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我们不希望孩子学到的。我们希望孩子学会的是沟通、理解、化解矛盾,而不是用拳头说话。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他们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都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教他们打回去,就是在给他们的成长“添乱”。
打回去,可能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本身就是弱势的一方。如果他们也加入打人的行列,反而可能被成人误解成是“挑事儿的”,或者在冲突中受伤更重。而且,如果被其他家长知道,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所以,在我看来,不建议孩子在幼儿园被打后立刻“打回去”。这看似是“保护”了孩子,实际上是在引导他们走一条可能更不利于长期发展的路。

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有哪些更好的处理办法呢?

这才是我们家长需要认真思考和行动的地方。我的想法是,既要维护孩子的权益,也要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处理方式。

第一步:安抚孩子,了解情况(这是最重要的!)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当孩子哭着告诉你他在幼儿园被打的时候,请先不要急着质问,也别急着批评,先紧紧地抱住他,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告诉他:“宝贝不怕,妈妈(爸爸)在这里。”
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 等孩子情绪稍微平复后,用温和的语气问他:“能跟妈妈(爸爸)说说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吗?” 引导他具体描述,比如:“是谁打你了?在哪里打的?是用什么打的?为什么打你?” 尽量让他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即使有些细节不清晰也没关系,我们能掌握大概的脉络就好。
肯定孩子的感受,但不纵容错误行为: 孩子被打肯定会感到委屈、害怕、生气。你要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委屈,被打了一定很难受。妈妈心疼你。” 但同时也要温和地说明:“但是,打人是不对的。” 这样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了,也明白打人是不对的。

第二步:与幼儿园沟通(理性且坚定)

了解情况后,就需要及时与幼儿园联系,这非常关键。

选择合适的时机: 最好是在孩子放学后,老师们相对不那么忙的时候联系。
表达冷静但坚定的态度: 打电话给班主任或者园长,直接说明情况:“老师,我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被打,想向您了解一下情况。”
提供详细信息: 把孩子告诉你的细节告诉老师,比如孩子被打的具体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可能的缘由。
询问幼儿园的处理措施: 问清楚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比如有没有制止打人的孩子,有没有安慰被打的孩子,有没有对打人的孩子进行教育。
表达自己的诉求: 你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担忧和诉求,比如:“我希望幼儿园能加强对孩子的管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或者:“我希望老师能关注到这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引导他们好好相处。”
观察老师的反应: 老师的态度很重要。如果老师很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回应并提出解决方案,那说明幼儿园的管理是负责任的。如果老师敷衍了事,甚至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那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跟进,甚至考虑换幼儿园。

第三步:教导孩子如何应对(学会自我保护,但不以暴制暴)

这是最核心的环节,我们要教孩子“技能”,而不是“情绪”。

告诉孩子“大声说不”: 当有人想打他或者欺负他时,可以大声地、坚定地说:“不许打我!” 或者 “我不喜欢你这样!” 学习用语言来表达拒绝。
教孩子寻求帮助: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他,要第一时间找老师或者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求助。让他们知道,老师和家长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教孩子躲避: 如果可能,让孩子学会避开那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比如,如果知道某个孩子经常打人,就尽量不要和他玩得太近。
区分“反击”和“还击”: 可以跟孩子解释,如果对方已经开始动手,而你无法逃脱,可以采取一些防御性的动作,比如用手挡一下,保护自己的要害部位,但这不等于以牙还牙地去打对方。我们教的是“防御”,而不是“攻击”。
分析原因,学会共情(如果合适): 等孩子情绪完全平复后,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分析对方为什么会打人。也许对方是无心之失,也许对方也有自己的烦恼。但要注意,这并不是在为打人者开脱,而是让孩子理解,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学会理解和应对不同的人,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当然,如果对方是长期、有意识的欺凌,则不适用此条。
鼓励孩子保持友善: 强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善良、有同情心的人,即使被欺负了,也不能变成一个像欺负自己一样的人。

第四步:观察与后续跟进

持续关注孩子在园的表现: 孩子被打后,可能会有心理阴影,比如不愿意去幼儿园,或者对某个孩子产生恐惧。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再次与幼儿园沟通: 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孩子再次被欺负,要再次与幼儿园沟通,甚至可以要求园方给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加强师生比,增加巡视力度,或者对打人的孩子进行行为矫正。
教孩子建立界限: 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我们要教会孩子识别并设定自己的界限,学会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你的孩子小明被另一个小朋友小强打了,小强抢了他的玩具,小明哭了。

错误的处理方式:

你听到小明哭着说:“小强抢我玩具,还打我!” 你立刻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幼儿园老师,说:“你们幼儿园怎么回事?我孩子被打了!让小强今天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更恰当的处理方式:

1. 回家后: 抱抱小明,轻声问:“怎么了宝贝?谁欺负你了?能告诉妈妈吗?”
2. 了解情况: 小明说:“小强抢我的车,我还给他,他还打我!”
3. 安抚并引导: “哦,小明很难过,是吗?妈妈知道你委屈。被抢玩具还不让你拿回来,还被打,这肯定不好受。妈妈心疼你。但是,我们打人是不对的,对吗?下次有人抢你东西,你可以先大声说‘这是我的,不许抢!’,如果他还抢,你就跑去找老师,懂吗?”
4. 联系幼儿园: “老师您好,我是小明的妈妈。今天小明回来跟我说,他的玩具被小强抢了,他还因此被打了一下。想跟您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也希望您能多关注一下孩子们的互动,谢谢您。”
5. 听取幼儿园回复并表达期望: 如果老师说:“嗯,我知道了,会教育小强的。” 你可以说:“谢谢老师。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安全、快乐地成长。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也麻烦您及时沟通。”
6. 后续教育: 之后几天,你可以和小明玩角色扮演游戏,模拟被抢玩具、被打的情况,练习如何大声说“不”,如何找老师。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被打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但也是一个教育的机会。 我们作为家长,需要用智慧和耐心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与人相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让他们用暴力来回应暴力。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教会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比一时之气的“打回去”更有意义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

对待同龄人的霸凌的最好方式就是以牙还牙。


因为以德服人和以牙还牙我都尝试过,我爸妈的教育方式碰撞,是我爸赢了。

而为了证明我妈是错的,我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


再次上一次我家的家规:不可先动手,动手不能往死里打,打完就跑。

严格来说,这是我爸爸的教育方式,这么多年了,贯彻得很好,起码自保绰绰有余。

相比较起来,我妈那圣母兮兮的处事方式,让我吃了很大的亏。她主张兼爱非攻,以德服人。哈哈哈哈这TM是律己用的,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是霸权主义,妥妥的得被按在地上摩擦。

自律,是律不了人的,最多得到个心理安慰而已。


而我爸的教育方式:不可先动手,不可先挑衅,已经包含了自律的成分在里面。并且把还手的范围限定好了,还手完自保的方式也告诉我了,就很好用。

小孩子在攻击别人时,“我”的意识是最强的,他无法界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别人进行了伤害,也无法在乎对别人的伤害。而在这个层面,大人的教育其实就像一个越级监管,小孩子并不一定真的能懂为什么不可以攻击别人,而只是被“不可以攻击别人”约束了而已。且时效性很一般,被攻击的时候往往大人不在就不能立刻教育。而且,也许会察言观色,在大人在的时候规矩,大人不在的时候本性毕露。

但是还手不同。在力量悬殊不大的情况下,对对方的伤害也极其有限,且能让对方第一时间直接明白攻击的后果——被还手,疼。说教立规矩和直接的疼痛,往往后者比较刻骨铭心。再想接着打,咦?怎么跑了?我了个去,还跑到老师旁边去了。

我爸的教育,就是这个处理结果,个人觉得很受用。


接下来,讲一段我妈教育下的血泪史给大家看看。然后选择哪一种教育方式,自己决定。

我妈全家都是教语文的,往上三四五代都是读书人,酸腐兮兮的,祖上还算有点小家底。

家里周末请老师到家里教课,小孩子从小教琴棋书画并以此为荣,经常拉出来表演背诗。我在家里是老小,最小的一个姐姐比我大四岁。我会说话前,那个姐姐是最受人瞩目的一个,长得好看,又聪明。


结果,我是全家最早慧的一个。说话很早,语言能力碾压同龄小孩,经常被慨叹“这孩子没喝孟婆汤,成精了。”很多人问我为啥这么小的时候能记事这么清楚,其实何止两三岁的事,我还没断奶的时候,照顾我的保姆长什么样、有什么习惯、脸上有几颗痣分别在哪儿,都还记得清清楚楚。评论区也有这样的小伙伴,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容易脑袋疼。


然后全家的重心就转移到我身上来了,主要是外公外婆,超级疼爱我。我家孩子受宠度的排列标准是聪明伶俐。这也奠定了这种竞争氛围下的悲剧。外公外婆两人也都是大学教授,我两三岁的时候,几乎是一天学会背一首唐诗的进度。我外公得空就抱着我不撒手,教我背诗逗我玩,疼得都不知道怎么好了。家里的小孩子,只有我能上大桌吃饭,别的都去小桌吃。


那个姐姐倍受冷落。嫉妒、恨得不行。以前唯一能上桌吃饭的名额是她的。

对了,我姐之前,我哥一直霸着这个位子长达五年。换我姐的时候,他都上中学了,早已不在乎。其实我们家的孩子随便拉一个出来,才艺上都碾压同龄人。在外面都是很受人瞩目的,自尊心自信心爆棚的那种。但是每周末回外公家上私塾,那就是直面自己人的竞争了。在外面可能是被赞聪明,回家了就是“你看你妹妹多聪明学东西多快,再看看你,还玩!不好好温书。马上要被赶上了,丢不丢人。”


我那个姐姐,就和其他的姐姐一起,结成小团体,来害我。现在想想心有余悸,我没死真是命大。她们干的那些事,拍个金枝欲孽都够了。


捡几个典型的来说。还有好多血泪史写不下。


她们把我带到离家两公里以外的地方,然后恶狠狠地说:“把她扔在这里,让老拐子把她拐走!”随后一群人一溜烟地跑了,两三岁的我根本追不上七八九岁的她们。还好我记得那个地方是某个公交车的路线,然后一个人,硬是跟着公交车,一段一段地往前走,盯着那个公交车消失到哪儿,就走到那里,然后等下一辆那个公交车,再走一段。走的是公交车道。没被车撞死真是我命大。

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几个孩子在那哭诉我一个人乱跑,已经被老拐子拐走,找不到了。呵呵哒。然后我百口莫辩,我妈并不相信这几个孩子会这么歹毒,把我带到两公里以外的马路上丢掉。于是对我“她们要扔掉我”的诉求,并没当一回事,只是教育我以后要跟紧姐姐,别乱跑。她们的家长,明显是护仔的,说我小孩子瞎说。


我现在都觉得我妈脑子有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别人的孩子。

同样这件事和我爸说了,我爸说以后别和她们玩。


第二次,我不长脑子,又一次在我妈的怂恿下,跟她们出去玩了。这一次是带我去火车道。玩一个【火车来了看妹妹敢不敢站在铁轨上】的游戏。还好火车来了鸣笛,把她们吓跑了。我也连滚带爬地跑了,膝盖都磕破了。现在还很讨厌火车,有火车头恐惧症。


然后我妈仍然是“要听姐姐的话”“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哦”这个处理方式。呵呵哒。“小孩子闹着玩没轻重,没啥事。”她们的父母说。


第三次,我长脑子了,不和她们玩了,出去买巧克力的时候,被她们一拥而上,拖进一个正在施工的大学实验楼,还从外面用树枝别上了门。回家装模作样和心急如焚的大人一起找我。最后命大,我一直砸门,砸窗户,把看大门的老大爷招来了,放了我。


这次我怎么哭着指认到底是谁干的,我妈还是不相信。“小孩子闹着玩没轻重,没啥事。”她们的父母这样说。


回家后,我爸开始教我打拳。认认真真的,每天几百次冲拳,练反应。如此一个多月吧。


第四次,我那个姐姐抢我的新毛笔,和在我的宣纸上乱画,准备这样来让书法老师骂我。也是,干了三次坏事了,都没有惩罚嘛,有恃无恐哦。然后我第一次,用我爸教我出拳方式,狠狠打了她的脑门。然后在她反应过来还手之前,跑去我外公那里告状和寻求庇护。

第一次打人,不往死里打这一条没满足。但是很有用,出拳很重,把她头砸了个包。我姐嚎啕大哭,这时候我的口才发挥了作用:“我才不会无缘无故打她,她拿我笔在纸上乱画,我让她别这样,她不听,我不小心把她碰哭了。”“小孩子闹着玩没轻重,没啥事。”我英勇神武的爹,淡淡地把这句话糊回了我小姨脸上。

回家我爸说干得好,谁欺负你你就还手,揍她。


对了补充一点哈。后来我发现,如果在还手的过程中,大声说:“你别这样撩我!再这样我还手了!”效果更佳,可以争取最大的舆论优势。实际上,我在说这句话的同时,就已经动手了。科科。腹黑谁不会啊,挖鼻。但是别人会觉得我这是忍无可忍一再被骚扰招惹后迫不得已的后果。


多了一个看起来是男孩子才会学的技能后,我爸也经常在显摆背诗之余,和这些酸腐的人显摆我的拳已经打成了什么样,步子有多稳,出拳有多疼。


插几句我受的训练哈:主要是出手的质量——速度、力量、熟练度。我没学过套路,最多是拳肘膝的组合。女孩子用这种坚硬的地方打击对方的大臂内侧,小腿内侧等特别疼的地方,也是很有效的。以及,猛踹或者膝盖顶对方膝盖窝,让对方失去平衡,跪下。


后来,只要我姐做什么让我感觉对我不利的事,就揍之。揍哭就跑。然后先告状。事后,她们的父母自然就知道我是个霸王,会揍人,还都是在被冒犯后才动手,并不是主动平白无故找茬。所以会自己教育孩子“别招惹你妹妹,你妹妹学打拳,野蛮。”否则,无论我被她们的孩子整成什么样,都是小孩子闹着玩而已。


有的时候,指望对方去自己有自觉教育孩子是很难的,没准在他们眼里自己孩子完美得像个天使一样呢。只有天使主动找茬不成,被人把翅膀上的毛拔成烤鸡翅,才有可能重视起来呢。呵呵哒。而且这个重视并不一定是从别人的安全考虑的,而是从自己安全考虑的。无论如何,结果到达了预期就行。


这是我三四岁的时候就掌握的技能。之后,大院里的男孩子淘气欺负我啊,之类的事,也都是揍了就跑这个处理方式。


被欺负不仅仅是肢体上的碰撞和冲突,我姐姐她们的这种欺负才是真让人背后冒冷汗的恶毒。小孩子做事的因果很简单,所以残忍起来也最要命。希望大家能给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别真的酿成大祸了才反思。


对了,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样保护未成年人渣哦。如果当年她们串好口供,我死在外面了,我妈都不信是她们弄死我的,她们又怎么会受到惩罚呢?谁能保证时时刻刻都跟在孩子身边,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和教育别人没教育好的孩子呢。


至于我妈,这件事我长大后,和她拿出来狠狠说过,她还是那个态度表示都是亲戚,不好撕破脸。然后我就要求她和我道歉,她写的道歉检讨上,写着:我是一个脑残,因为面子,几乎害死了我的女儿。


ps:虽然我外公家的气氛比较功利,但是我家家风比较自由平等民主。认为是人就会犯错,不管年龄多大。犯错就要认错,就要反省和弥补,然后变成一个更好更完善的人。每个人手上都有其他两个人写的若干检讨和道歉信。对事不对人。我爸妈都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


我真不知道有些人觉得道歉信过分或者我妈对这件事的自我评价脑残到底碍着他们哪儿了。事实上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安全做人情,刻意回避矛盾冲突,没有尽到家长的保护责任。母鸡都知道护仔好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类反而无视这件事。你给我换个词形容一下呗?


我家的家规是他们两个人教会我,且贯彻执行的。目前为止,我三观端正为人友善独立上进算一只好青年,尤其是对承认和改正错误方面,非常坦率和积极主动。这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某些朋友少操点心,把你妈和我妈拉出来问谁家孩子孝顺贴心,谁和孩子更亲密,谁的幸福感更高,咱俩还真不一定是一个重量级的。没准你妈比完了就回家抹眼泪了,觉得都是孩子怎么差距这么大。


我觉得那种犯了错误但是死不认错的家长比较不可理喻,但是我不会跑到这样的人面前说你妈那样不对。但是某些人会跑到我面前说你让你妈给你认错不对。你看,这就是两种教育出来的差异。管好你自己。


对了,关于我姐,我十岁多小学毕业后,她们面临高考,家里私塾不开了,就不联系了,过年勉强见一下,我单方面与之老死不相往来。那个想害死我的最小的姐姐被养得自负又自卑,虽然一路念书没毛病,当了公务员,最后执意嫁了个巧舌如簧的家暴凤凰男,有个恶婆婆,生了个女儿,过上了悲惨的一生。热烈欢迎邀我回答凤凰男的问题,我那个姐夫是我短暂的小半辈子里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心机男之首,哈哈哈哈哈哈。


你们要的姐夫的故事,累死了……好长。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这绝对是让家长心疼又头疼的事。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心疼孩子,然后就是愤怒,想知道是谁敢欺负我的孩子。至于“打回去”这个想法,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有,尤其是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觉得好像打回去才能出气,才能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打回去真的好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说实话,看到孩子鼻涕一.............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教育他该打回去”——这句听起来颇有道理的话,其实背后藏着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复杂性。表面上的逻辑:从直观上讲,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受委屈,第一反应就是心疼,然后希望孩子能保护自己。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以牙还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是教会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有效方式。他们认为,如果.............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这绝对是让家长心疼又着急的事情。眼看着自家宝贝在学校受委屈,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有条理地处理,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也让情况得到改善。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一时间和孩子沟通,安抚他的情绪。当孩子回到家,表现出一些异常,比如沉默寡言、不愿意去幼儿园、睡.............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打了,这句话背后牵扯着太多敏感的神经,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听到这句话都会心头一紧。作为家长,听到这样的陈述,内心肯定会泛起担忧、愤怒,还有一种本能的保护欲。那么,孩子说老师打他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相信,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件事呢?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又棘手的问题,涉及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自我保护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无缘无故被打了,先打回去,再告诉老师”这种做法的利弊,以及有没有更 nuanced 的处理方式。先打回去,再告诉老师:潜在的逻辑和出发点从孩子和家长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自.............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在讨论,说自家孩子在幼儿园被强制打疫苗,而且不打就不让上学。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心情也都很复杂。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这事儿确实让人挺上火的。家长们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疫苗这东西,虽然说是为了保护孩子少生病,但毕竟是打到孩子身上,多少都会有.............
  • 回答
    山东一幼儿园幼师将孩子领进厕所,用手打、拽头发等方式进行殴打,这一事件令人心痛且愤怒。作为一名社会观察者,我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件事的严重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事件的恶劣性及其对儿童身心的双重伤害:首先,这件事的本质是虐待儿童。无论幼师出于何种动机或情绪失控,对一个无力反抗的孩子施加暴力都是不可饶.............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表白”了,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新鲜,也可能让你有点措手不及。别担心,这其实在孩子这个年纪是很常见也很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才能让孩子从中学会健康的交往和情感认知。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孩子说的“表白”是怎么回事。在他们这个年纪,所谓的“表白”可能更像是一种好感,一种喜欢,甚至可.............
  • 回答
    听到你家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还被同学泼水,真是又心疼又着急!这可不是小事,得好好处理。别担心,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该怎么办,尽量把话说得具体、实在一些,就像邻居大姐跟你聊一样。首先,咱们得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特别是被泼水这种事情,你得冷静,但不能什么都不做。第一步:安抚孩子的情绪,听他“说出来” .............
  • 回答
    看待幼儿园孩子在学校被要求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件事,得从几个不同角度来聊聊,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什么体制,都需要有其社会认同和基本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白了,是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教育来推广的一套关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的价值理念。它包含了“富强、民主、文.............
  • 回答
    河南一家幼儿园因为教“拼音数学”被查处,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很多家长都在思考,大班的孩子到底有没有必要提前学习这些所谓的“拼音数学”?我个人认为,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强制性、系统性地学习“拼音数学”并不是很有必要,甚至可能弊大于利。咱们一步步来聊聊这个事。为什么大班阶段强制学习“拼音数学”不是很.............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叫侮辱性名字,这可真是让家长揪心又生气的事儿!咱们做家长的一听就心疼,也知道这事儿不能轻易放过,得好好处理。别急,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你也知道怎么做才最稳妥。首先,最关键的一点:保持冷静,但要坚定!听到这事儿,你心里肯定翻江倒海,想立刻冲到幼儿园把那叫.............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踢伤,心里委屈,你不想直接出面,想让孩子自己去要个说法,这想法我特别能理解。毕竟,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学会自己处理问题,也希望这件事能和平解决,不至于闹得太僵。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让孩子自己去找同学要道歉,这个方法有没有可能成功?理论上,是可以的。孩子自己去跟对方沟.............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情况。4岁半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情绪表达还不那么成熟的年纪,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很常见的,但一旦涉及到抓伤,性质就变了,特别是对方家长提出转班的要求,这处理起来就得特别慎重了。首先,咱们得把事情捋清楚,冷静下来。第一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安抚双方1. 去幼儿园了解具体细节: 别.............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总是被同一个孩子欺负,而且找了对方家长也无济于事,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这其中的纠结和无奈,作为家长,我们都深有体会。我来和你好好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说。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尤其是被同一个孩子反复欺负,这绝对不是小事。它不仅仅影响孩子当下的情绪.............
  • 回答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的是为未来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各种能力和品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这个阶段是孩子社会化、情感发展、认知启蒙和身体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社交与情感能力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这是幼儿园时.............
  • 回答
    成都一家幼儿园被曝给孩子吃全素食,教育局已督促该园按规定改进膳食供应。这件事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孩子们的健康。那么,长期吃全素食,对孩子们的饮食究竟会有哪些影响呢?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的成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可是非常高的,而且是均衡的营养。人.............
  • 回答
    孩子不爱说在幼儿园的事,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家长操碎了心。你是不是也觉得,每天问“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吗?”“学了什么呀?”得到的都是“不知道”、“没什么”或者一个含糊不清的摇头?然后,你开始琢磨:是不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是不是他跟小朋友们处不好?是不是老师没关注到他?是不是他性格内向,就是不爱表.............
  • 回答
    孩子在小班中午不愿意在幼儿园睡觉,坚持要您接回来,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让家长头疼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您的决定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您的生活节奏以及亲子关系。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判断。一、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