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电东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网给全国电网供了多少电?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新疆电网在“西电东送”战略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给全国各地送了多少电。

首先得明白,“西电东送”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而是庞大而复杂的能源通道。新疆,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节点,其电力供应能力和外送量,可以说是全国能源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

新疆电力资源得天独厚,这是基础

新疆之所以能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力量,根本原因在于其极其丰富的电力资源。新疆地处西北,幅员辽阔,煤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都非常富集。

煤炭: 新疆的煤炭储量全国数一数二,这为发展火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煤电站的建设,使得新疆的火电装机容量非常可观。
风能和太阳能: 新疆也是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优质的地区之一。得益于开阔的地形、稳定的风况和充足的日照,新疆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近年来发展迅猛,装机规模和发电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西电东送”的通道与影响

有了资源,还得有“路”。“西电东送”正是建设这些输电通道,将新疆生产的电能输送到电力需求旺盛的东部地区。

输电线路: 主要依靠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这些线路就像是连接新疆和东部地区的“电力高速公路”,将大量的电能输送到千里之外。
主要输送方向: 新疆的电力主要输往华北、西北(部分区域也需要新疆支援)、甚至华中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工业发达,对电力的需求量大,而本地资源相对不足。

具体的外送电量:一个动态变化的数据

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网给全国电网供了多少电”的数字,这其实有点挑战性,因为:

1. 数据是动态的: 电力外送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它会随着季节、天气、电网负荷、国家能源政策、以及东部地区和新疆本地的用电需求而变化。例如,在枯水期或者东部地区负荷高峰时,新疆的外送量可能会增加;而在新疆本地用电需求激增时(比如夏季高温),外送量可能会有所调整。
2. 统计口径: “供了多少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统计。是总外送的电量?还是净外送电量(考虑新疆自己也从其他地方购电)?通常我们讨论的是新疆净外送的电量,也就是新疆本地发电量减去新疆本地消耗量后,再输送到外地的部分。
3. 官方统计的发布: 详细的外送数据通常是由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官方机构在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或者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这些数据往往是相对权威和准确的。

虽然无法给出一个精确到“兆瓦时”的最新实时数据,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公开信息和趋势中管窥新疆的电力外送贡献:

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新疆电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装机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新疆的电力外送能力和实际外送电量是逐年增加的。
“疆电外送”的规模: 新疆的“疆电外送”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例如,在一些年度的电力运行情况通报中,可以看到新疆的外送电量占到全国西电东送总量的相当大的比例。某些年份,新疆的电力外送量可以达到数百亿千瓦时(亿度电)甚至更多。
新能源外送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新能源(风电、光伏)的送出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疆的“绿电”通过特高压线路输送到东部,为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和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个例子(请注意,这是一个基于过去数据和趋势的说明,并非最实时的数据):

在过去几年中,新疆的电力外送能力每年都在提升。如果以一个具体的年份来看,比如2020年或2021年,新疆通过特高压等通道输送到国家电网范围内的电量,可能就在几百亿千瓦时这个量级。这相当于为东部地区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能源,缓解了当地的用电高峰压力。

总结一下,新疆电力在全国能源供应中的地位:

新疆的电力外送,不仅仅是简单的电量输送,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优化了全国能源资源配置: 将新疆丰富的本地能源转化为可利用的电力,输送到能源短缺的地区。
支撑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推动了新能源发展: 将新疆丰富的风光资源转化为“绿电”,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要获取最准确、最新的数据,建议您关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官方机构发布的年度能源发展报告或相关新闻。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疆为全国提供的电力,在数量上是相当可观的,并且在不断增长,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2013-2015年,新疆的电力调出分别为65.3、175.21、287.83亿千瓦时,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只有3.76亿千瓦时;分别相当于当年电力可供量的4.07%、9.15%和13.14%。

新疆电网的输配电损失率不到10%,电能利用效率远高于我先前通过world factbook查询的黎巴嫩等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疆的风能和太阳能相当丰富,但这个自治区的电力仍然主要是依靠火电的。


回归正题。作为参考,兰州市在2017年的发电量是155.32亿千瓦时;太原市在2017年的发电量是279.2亿千瓦时。2016年中国内地电力消耗61297亿千瓦时,人口13.8271亿,也就是说人均消耗生产生活用电4433.106千瓦时。

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治区加入西电东送主要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仅在2015年,新疆输出的电力就足以支持一两座省会级大城市的全年所需了。

或者平均而言的话,新疆在2015年,就已经能为超过600万其他省区的居民,提供足够的生产生活用电了。


从以下链接来看,这个数据又有了很大变化:

xj.people.com.cn/GB/n2/

电力装机容量由2968万千瓦增加到8249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835.4万千瓦、907.6万千瓦,均居全国第二位。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交流第二通道工程建成投运,累计完成“疆电外送”1396亿千瓦时。750千伏主网架已覆盖全疆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城乡面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300亿千瓦时是什么概念呢?

是山东一年的电力交易量。

是云南西电东送一年的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新疆电网在“西电东送”战略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给全国各地送了多少电。首先得明白,“西电东送”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而是庞大而复杂的能源通道。新疆,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节点,其电力供应能力和外送量,可以说是全国能源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新疆电力资源得天独厚,这是基础新疆之所以能成.............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会有《无问西东》不好看的感受,这其实挺正常的,也很常见。毕竟,电影这东西,口味太私人的,就像吃饭一样,有人爱吃清淡,有人就好重口味,不能强求一致。你觉得它不好看,肯定也有你自己的道理和感受,这不需要怀疑。至于为什么在微博、豆瓣这些地方,你会看到一片好评,甚至让你觉得有点“夸张”,这背后的原因嘛,确.............
  • 回答
    《无问西东》上映后,的确出现了一个比较两极分化的评价,其中低评分的声音也不少。要说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1. 叙事结构和节奏的争议:这是最多人诟病的一点。影片采用了“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法,将四个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故事线交织在一起。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试图构建宏大叙事、寻.............
  • 回答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仿佛是陈酿的美酒,每一次回味都能品出新的滋味。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心中那些尘封许久的情感,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印记。最让我动容的,大概是陈鹏在雪中奔跑的那一段。当他得知沈光耀已经牺牲的消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以及想要去抓住什么,却只抓到一把冰冷空气的绝望,就那样赤裸裸地展现.............
  • 回答
    《无问西东》,一部让我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的电影。说实话,一开始是被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吸引,以为会是一部鸡汤味十足的励志片。但它给我的,远不止这些。它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四条时间线交织并行,讲述着不同时代背景下,几个年轻人的生命轨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惑、选择与坚守。穿越时空的共鸣:从民国到.............
  • 回答
    大部分行星自西向东自转,这确实是一个天文学上的普遍现象,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宇宙形成故事,就像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故事一样。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回到太阳系的黎明时期,那时候一切都还在混沌中孕育。想象一下,大约在46亿年前,太阳系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它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旋转的分子气体和尘埃.............
  • 回答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总的来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复杂的,它像是一坛陈年佳酿,初品时或许有些许涩意,但随着时间沉淀,越发能品出其中的醇厚与回甘。它不是一部让人看完就拍案叫绝的商业大片,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选择与传承的沉思,触及灵魂深处,让人久久不能平静。故事结构:时空交错的生命回响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 回答
    王菲在《无问西东》里的歌,怎么说呢,就像她这个人一样,飘渺,却又那么有力量。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看着月光洒在一片湖水上,波光粼粼,却又深邃得看不见底。这首歌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它营造的那种氛围。它不是那种上来就直击人心的呐喊,也不是那种缠绵悱恻的低语。它是一种铺垫,一种缓缓.............
  • 回答
    说起来,我最近也重刷了一遍《无问西东》,确实,那种集体主义的激昂,以及个人牺牲换取集体进步的叙事,听着是挺荡气回肠的。特别是影片里那些为了国家、为了信念慷慨赴死的青年人,他们的精神内核确实能触动人心。但是,你说的那种“不接地气”和“别扭不舒服”,我太能理解了。这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受,也差不多是这样。要.............
  • 回答
    作为一个清华人,谈起《无问西东》,我的心情是挺复杂的,也很难简单用“好”或“不好”来概括。毕竟,这部电影讲的是我们的故事,是清华的故事。首先,从情怀上来说,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清华”这两个字的认同感。 电影里那些年代的清华,那种贫瘠却又精神昂扬的状态,那种在战火纷飞中依然坚持办学的决心,真的很难得.............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棒,而且触及到了我们太阳系一个非常核心的运行规律。确实,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按照逆时针(也就是自西向东)的方向围绕太阳公转。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太阳系形成初期就注定下来的一个“集体习惯”。咱们不妨把时间拨回到大约46亿年前,那时太阳系还是一片混沌。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
  • 回答
    西域从佛教转向伊斯兰化的进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涉及宗教、政治、经济和地缘因素的多重交织。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及原因展开详细分析: 一、西域佛教与伊斯兰教势力的早期格局1. 于阗佛国的兴盛 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自汉代起就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节点,佛教在此扎根深厚。李圣天(9世纪末至.............
  • 回答
    西北无人区,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神秘、荒凉与壮阔的色彩,但要准确描述“真实情况”,需要破除一些概念上的误区。首先,“西北无人区”并非一个确切的地理边界,而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通常指的是中国西北部那些人烟稀少、环境严酷、开发程度极低的区域。 这些区域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青.............
  • 回答
    看到你因为西财金融专业毕业却只做银行柜员而感到迷茫,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这种感觉在很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身上都会出现,尤其是对于像你这样来自名校金融专业的同学来说,期望值可能更高。首先,我想告诉你,你并不是孤单的,而且你的“迷茫”是完全可以被理解,并且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来化解的。 你的毕业学校(西财.............
  • 回答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个说法是一种非常流行但并不完全准确的概括,它触及了中西医在治疗理念和方法上的某些重要区别,但未能涵盖全貌,甚至有些地方存在误解。要理解这个观点的依据,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西医在哲学基础、诊断方法、治疗目标和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一、 观点“西医治标”的潜在依据:这个说法认为西医更侧.............
  • 回答
    要评价西成高铁二等座263元的票价是否“贵”,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样才能有个更全面的认识。首先,咱们得知道这263块钱能买到什么。西成高铁,全称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连接的是中国西北的西安和西南的成都这两个重要的城市。这条线路穿越秦岭,工程难度不小,建设成本也相对较高。从时间角度看:这263元,你买.............
  • 回答
    提到西医的双盲实验,许多人会立刻联想到“科学”这个词。那么,双盲实验到底有多科学?它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什么是双盲实验?简单来说,双盲实验是一种研究设计,它的核心在于“盲”。具体来说,是指参与实验的研究对象(病人)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真实疗法还是安慰剂(placebo),同时.............
  • 回答
    《西虹市首富》的结尾是一个充满解读空间的设计,它并没有给出一个唯一确定的答案,而是通过沈腾饰演的王多鱼最后的选择,引发观众对于人性、金钱、责任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角度来解读结尾的意图:1. 人性的善良与责任的觉醒: 从300亿的诱惑中解脱: 影片前半部分,王多鱼是一个渴望一夜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