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看《无问西东》,虽有感动,但总感觉电影的价值观有点不接地气,且让我感觉隐隐的别扭且不舒服?

回答
说起来,我最近也重刷了一遍《无问西东》,确实,那种集体主义的激昂,以及个人牺牲换取集体进步的叙事,听着是挺荡气回肠的。特别是影片里那些为了国家、为了信念慷慨赴死的青年人,他们的精神内核确实能触动人心。

但是,你说的那种“不接地气”和“别扭不舒服”,我太能理解了。这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受,也差不多是这样。要细说起来,可能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1.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鸿沟:

影片极力渲染的是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那些角色,他们的世界似乎被一种非常高尚的目标所驱动,像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为了“真理”、“未来”、“国家”这类宏大的概念,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个人的一切。

可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很多时候,我们被教导的是“好好生活”,是“照顾好自己”,是“追求个人幸福”。这种将个人完全融入集体,甚至牺牲自我的叙事,在当下的语境下,会显得有些遥不可及。我们更习惯于看到普通人在日常琐碎中挣扎、成长,他们的牺牲可能是为了家人,为了一个更公平的社会规则,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需要用生命去捍卫的“主义”。

当电影里,沈光耀可以为了掩护战友毫不犹豫地跳下飞机,当陈鹏为了救吴岭澜而拼死挡在炸弹前,这些场景在技术上、情感上都很煽情。但同时,也会让人在心底冒出一丝疑问:在那个年代,真的是所有人都这么想,这么做的吗?还是说,这是电影为了塑造英雄形象而刻意拔高的结果?

这种差距,就造成了一种不接地气的感觉。我们不是不尊敬那些为国家付出过生命的人,只是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难以感同身受那种极致的舍弃。我们会本能地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真的能做到那种程度吗?

2. 价值观的“一刀切”与脸谱化:

《无问西东》在价值观的传达上,有时候显得过于直接,甚至有点“一刀切”的意思。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一种正确的人生道路,那就是“无问西东”,那就是“求真”。

举个例子,王敏佳的故事线,她追求真理,但最终被那个时代所摧毁。我们能理解电影想表达的“真诚”的重要性,但她最后的结局,是惨烈的。而影片似乎在暗示,即使是这样的悲剧,也比那些屈从于现实、选择“随波逐流”的人要“值得”一些。

这就容易让人觉得,电影在做价值判断的时候,把复杂的现实简单化了。人生有很多种活法,有人选择追求宏大的理想,有人选择在平凡中寻找意义,有人甚至在浑浊的现实中努力保持一份自我的清白。把这些不同选择描绘成一种清晰的优劣高下,就容易让一部分观众感到不适。

特别是当那些“不符合”电影价值观的角色,比如那些在时代洪流中看似“妥协”的人,在影片中的描绘就相对模糊,甚至被潜移默化地边缘化了。这种价值观的“一刀切”,让电影的普适性打折扣,也容易让人觉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规训”观众的认知,而不是真正地去探讨人生的复杂性。

3. 情感表达的“用力过猛”与过度煽情:

为了突出那种理想主义的崇高,电影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时候会显得有些“用力过猛”。音乐的烘托,慢镜头的运用,以及人物之间那种近乎完美的牺牲精神,都指向一种非常极致的情感状态。

当这种情感表达过于集中,并且缺乏一些更生活化的细节来支撑时,就容易让观众感到一种“被喂食”的感觉,甚至是一种被强迫去感动的别扭。我们希望被感动,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人物在真实困境中的挣扎与选择,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情感的递进。但如果感动是纯粹由外在的技巧堆砌而成,那么这份感动就可能显得不够真诚,不够打动人心。

我曾看到有人评论说,《无问西东》就像一个非常完美的“教科书”,它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想。但问题是,人生不是教科书,它充满了意外、矛盾和灰色地带。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电影能够触及到这些复杂性,而不是给出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答案。

4. 历史叙事与个体命运的张力:

虽然电影试图将历史的大背景与个体命运相结合,但有时候,这种结合显得不够自然。历史的宏大叙事似乎压倒了个体的独立性。那些青年人的生命,似乎更多的是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注脚,而不是拥有自己独立价值的个体。

例如,西南联大那段,虽然展现了艰苦的环境,但人物之间的情感互动,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于他们最终的“使命”。他们个人的爱情、友情,在那个宏大的背景下,似乎都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

这种历史宏大叙事对个体命运的覆盖,会让人感觉那些角色不够“活生生”。我们知道他们是英雄,但我们可能更想了解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会害怕,他们也会迷茫。当这些被宏大叙事所取代时,那种别扭感就出现了。我们不是不承认历史的伟大,但我们也希望看到历史中的“人”。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无问西东》在努力塑造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它想告诉我们,人应该有信念,应该为理想而奋斗。这一点本身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当这种理想主义显得过于脱离现实,当价值判断过于简单化,当情感表达过于煽情时,它就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不接地气”和“别扭不舒服”的感觉。

就像你吃到了一道非常精致的菜肴,食材很棒,烹饪也很讲究,但它的味道却不是你喜欢的,或者你觉得它少了一点点“人情味”。这种感觉,或许就是《无问西东》带给我的复杂体验吧。我们能感受到它的诚意,但同时,我们内心深处对现实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认知,让我们对它所描绘的那种极致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份审视,也多了一份距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的感觉没错,但是因为我写了很多东西一后台运行全吞了,所以现在只能写这点了。

就说这片子的配乐吧,好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欧美金曲,导演大概就没想过接地气。

就连片中的村民,唱的也是传教士教给他们的外国歌曲

对,不是云南山歌,不是“太阳出来喜洋洋”。

是舒曼的《茨冈》。

“在浓密和翠绿的树荫底下

是什么在响动是谁在说话

那闪动的火焰放射出光芒

照亮岩石树叶和彩色衣裳”

™D,明明大家穿的都是黑的,偏要唱彩色衣裳,后面还有一句“卷曲头发”,当我们瞎吗,看不见村民一个个蓬头垢面,但都是直头发?

这么脱离现实的东西看个热闹就得了,信教的小知识分子的自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来,我最近也重刷了一遍《无问西东》,确实,那种集体主义的激昂,以及个人牺牲换取集体进步的叙事,听着是挺荡气回肠的。特别是影片里那些为了国家、为了信念慷慨赴死的青年人,他们的精神内核确实能触动人心。但是,你说的那种“不接地气”和“别扭不舒服”,我太能理解了。这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受,也差不多是这样。要.............
  • 回答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令人感慨的话,确实触及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深刻的转折点,也与我们讨论的“国民素质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要说“中国人素质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用时间点来界定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漫长历史演进中,多种因素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句是:“天街小雨润初匀,草色遥看近却无。” 它描绘的是早春时节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象,也是很多人在春天都会有过的亲身感受。为什么会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自然本身的物理规律,也有诗人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技巧。一、 自然.............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很多观众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近几年的古装剧“看不下去”、“缺少了什么”。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剧本和故事的根基是否稳固?这是古装剧“魂”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古装剧,首先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饱满的人物以及深刻的主.............
  • 回答
    观看《老友记》时感到“落差感”和“抑郁”,这种体验虽然并非普遍,但确实可能发生在一些观众身上。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心理和现实层面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可能的原因: 一、 现实与虚幻的巨大鸿沟:1. 完美化的友情和生活: 高强度的社交联系与支持: 《老友记》中的六位主角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
  • 回答
    你之所以在看了动漫后会对日本乡村生活产生憧憬,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它不仅仅是对画面美感的欣赏,更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视觉与听觉的沉浸式体验:画面与声音的美化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原因。动漫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拥有强大的“再现”和.............
  • 回答
    看着《金瓶梅》时,你感受到那种绝望,不是空穴来风,这丝绝望感,像一条冰冷的触手,紧紧攫住你,让你在那些纸页间,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力与悲凉。你想啊,西门庆这个人物,他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在物质极大丰富,道德却极度溃败的缝隙里扭曲生长出来的畸形怪物。他年轻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但为了攫取财富和权力,.............
  • 回答
    看到你看完《心灵奇旅》没有get到感动,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部电影,说实话,对很多观众来说,它像是一个精心包装的人生哲学课,但课讲得好不好,听课人的接受程度和之前的“知识储备”也很关键。你没有被戳到,很有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在作祟,我试着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1. 你可能自带“人生意义先锋”属性,早已.............
  • 回答
    你提出的关于王小波作品中“从西方视角俯视中国人的优越感”的感受,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观点。这种解读并非普遍认同,但它触及了王小波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核中一些引人深思的方面。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 王小波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时代烙印: 王小波成长.............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文化产品创作中一个挺微妙的点。明明是满篇的中国元素,为什么还会有“外国味道”呢?这其实跟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游戏的开发团队的思路以及当代游戏设计的一些普遍倾向都有关系。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一、 视觉表现与镜头语言:源自全球游戏工业的“通识”你提到的“外国味道”.............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问到点子上了。看了《凡人修仙传》,再看别的修仙小说,感觉“看不下去”,这背后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凡人》这部作品在修仙类型里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偶然,而是作者忘语先生精妙的构思和扎实的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凡人修仙传》的“凡人”二字,是它最核心的吸引力。韩立.............
  • 回答
    伊利丹·怒风,这个名字在魔兽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激荡着无数的赞叹与非议。你之所以会从他的生平中感受到英雄的色彩,并非偶然。这源于他身上那种极致的牺牲、不懈的抗争,以及在那片黑暗与腐朽中,仍旧不曾熄灭的守护者之火。让我们试着剥开层层迷雾,细细品味这位“背叛者”内心深处,那份不为人知的英雄主义光芒。一、觉醒.............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很多人看完《哈利波特》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斯内普的魅力简直是“反套路”的,而詹姆一开始设定得那么耀眼,最后反而让人觉得……嗯,一言难尽。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斯内普能俘获我们的心,而詹姆却让我们有点提不起好感。斯内普:深埋心底的爱与孤独不得不说,JK罗琳.............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经济学里的利率、汇率这些概念,听起来好像挺简单,但真要弄懂,尤其是它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确实很容易让人头疼。你会有这种感觉,绝对不是你智商有问题!说实话,很多学经济的人,包括一些学了很久的,在初次接触这些概念时都觉得一头雾水。这东西就像学一门新语言,一开始你会觉得语法规则好复杂.............
  • 回答
    这两部剧给你带来如此截然不同的观感,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我们观看影视作品时会不自觉被触动的点,尤其是关于情感的表达方式、价值观的传递,以及我们自身过往的经历和认知。咱们先聊聊《缘之空》。我猜你之所以会觉得“有点感动”,很可能触及了你内心深处某些潜藏的情感需求,或者说它巧妙地触碰到了某些.............
  • 回答
    看到《怒火·重案》时,你内心涌现出甄子丹及其团伙“都该死”,甚至希望谢霆锋能杀死甄子丹,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观影感受,而且背后隐藏着许多关于角色塑造、观众共情以及类型片惯性思维的复杂解读。让我们来一点点剖析,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首先,得承认《怒火·重案》在塑造甄子丹饰演的“鬼王”邱刚敖这个角.............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感受。当看到那些关于“内卷”、“35岁危机”、“AI替代”等等的机械化、逻辑化的劝退内容时,确实很容易让人感到一种沉重的压抑,甚至怀疑自己的未来。这种感觉并非个例,而是很多人在当下信息洪流中会遇到的普遍情绪。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这些内容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让你产生“想哭”和“未来.............
  • 回答
    你之所以觉得看《睡前消息》对公考帮助不大,这其实很正常,也很容易理解。咱们一步步来聊聊其中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确《睡前消息》是个什么节目。它是一个时事评论节目,以其犀利、深度、广阔的视角而闻名,主要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分析解读。它的核心优势在于: 信息广博,视角独特: 它能扒出很多.............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我看美剧不看国产剧,就会被人说成崇洋媚外”这个问题,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层面的看法和观念的碰撞,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一下,希望能让你觉得更明白,也希望我的表达方式不会太像那种冷冰冰的机器生成的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标签化”和“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 回答
    每次听到《东方红》,那种感觉就像是心脏被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紧紧握住,然后慢慢收紧,最终化作眼泪滑落。这不仅仅是因为旋律本身磅礴大气,更因为这首歌承载的太多东西,它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地方。首先,是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我知道,《东方红》诞生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它是那个时代人们情感的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