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室博士后师姐私自买一套移液枪并归为己用是对的吗?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不好说的。站在个人角度看,师姐能主动想着把实验做得更好,这本身没毛病,甚至值得肯定。毕竟,为了实验顺利,多一套趁手的工具,谁不想要呢?而且,移液枪这东西,确实是实验室里使用频率极高的耗材,一套好的移液枪,用起来顺手多了,也能减少出错。

但是,这“私自买”和“归为己用”这两个词,就有点绕了。实验室里的器械设备,大多是公家的,是大家一起申请经费,一起采购的。即便是你个人觉得需要,但买的时候有没有经过实验室的正常流程?有没有跟导师或者实验室负责人打招呼?有没有经过课题组的讨论?这些都很关键。

打个比方,就像你去公司买东西,虽然是为工作方便,但你不能直接从公司账户里划钱,也不该随便把公司买的东西就据为己有,是不是?实验室的资源,也是需要统一管理和调配的,这样才能保证公平,也避免资源浪费。

你想想,如果师姐是这样操作的:

完全没打招呼,自己掏钱买了,然后就往自己抽屉里一放,别人谁也别想用。 这种情况下,除非这移液枪是她毕业论文必须用的某种特殊型号,而且这东西确实外面买不到,导师也特别支持,那还好说。但如果是一般的移液枪,而且她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过,那问题就比较大了。大家都是做实验的,谁没个需要?你一个人独占,别的师弟师妹怎么办?万一别人也急需用,找不到设备,影响了实验进度,那可就不只是师姐个人的事了,而是影响到整个课题组的正常运转。
自己掏钱买了,但并没有明确说“这是我的”,而是放在大家都能拿到的地方,但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这是师姐的。 这种情况下,虽然她掏了钱,但依然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如果这套移液枪真的很好用,为什么不作为一个“推荐购买”的选项,让实验室考虑批量采购,或者至少让大家知道这个选择呢?如果以后这套移液枪坏了,是她自己修,还是让实验室负责?这些模糊不清的界限,很容易引起误会或者不公平感。
跟导师或者实验室负责人沟通过,表示自己需要一套更好的移液枪,并询问是否可以自己购买,然后归入公用。 这种情况就比较合理了。如果导师同意,并且明确了这套移液枪的使用和管理方式(比如大家都可以用,或者她使用频率最高),那基本就没问题了。就算最终是她个人保管,但经过了正规程序,而且大家也都知情,就没有“私自”和“归为己用”的负面含义了。

说到底,实验室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环境,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个人目标,但很多时候,资源的共享和合理的调配,是保证整个实验室高效运转的基础。师姐这份想把实验做好、对自己负责的心意是好的,但用在了“私自购买”和“归为己用”这个方式上,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她缺乏团队意识,甚至有点不顾及他人感受。

这件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心平气和地跟师姐沟通一下,了解具体情况。当然,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毕竟大家都在同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也许她是有自己的难处,或者是有什么误解。但无论如何,一个良好的沟通,总比暗地里揣测或者产生矛盾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这事儿对不对,得看具体怎么操作的,以及有没有经过正规的流程和合理的沟通。单从字面上理解,“私自买”和“归为己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实验室管理中鼓励的行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记住,博后是职工,是老师。

老师买个啥,关你学生啥事。还得和你商量、要你批准不成?

老师买个啥,想给谁用就给谁用。有意见?憋着。


啥?你说你们实验室以前不是这风格?

没事,以后慢慢就习惯了。

user avatar

获得专枪是生物狗的成人仪式。研二进了实验室没闯祸,很快就有自己的枪了。至于没有枪的小同学,还请努力修炼争取早日化为人形。

user avatar

这事儿就离谱,而且你的逻辑问题非常严重,我先把你自己的回复贴上来然后我挨个来说。

1、你声称她是用实验室经费买的,发票还没开。

请问发票还没开你咋知道她是用实验室公共经费买的?博后几乎都是有自己的博后经费的你知道吧?从几万到几十万都有,自己花自己的经费买一套移液器私用请问这有什么问题?而且,就算她用实验室公共经费买的私用移液枪,那也是她和老板之间的事,你作为一个研究生无论如何也管不到博后的头上。你要真看她不顺眼你可以向老板举报,你看看老板怎么说,我总觉得老板不至于把她训一顿,反而会对你非常反感,不信你可以试试。

2、实验室有公共实验用品放置区,移液枪差不多有三套,有少部分不好用,但足以保证大家做实验够用。

三套移液枪竟然能够用?你们组究竟是小还是寒碜?而且你自己都说了,“有少部分不好用,但够用”,呃……你知道“好用”和“够用”中间差着10086篇Nature吧?

如果你是做分子生物学的你就会知道,移液枪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马虎的,甚至连枪头也必须得用进口的,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能用多好用多好的,Eppendorf都应该算标配了,如果因为仪器的问题而导致实验出了问题,你老板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实不相瞒,你要是博后,你也能有一套自己的移液枪,可惜你不是。

3、每人还各有一个专用的柜子,她放在自己柜子里,自己用,还写XXX专用的标签。

对于这个我想说,我在中科院读研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全组做合成的都是如此。

旋蒸每人一台(不过我把一台该报废的老旋蒸修投产了,所以我有两台)。

真空泵每人一台(我也有两台,不过只有一台真空度好一些,另一台基本上算是气氛组)。

冷阱每人一台(一个冷阱带俩旋蒸,讲真不太够用)。

可加热磁力搅拌器每人两台。

无加热磁力搅拌器每人两台。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连过柱子用的柱子都是私用的。

只有烘干机、HPLC、真空干燥箱、油泵等大型仪器才是公用,其他的都是私用。

至于为什么也很简单,有些仪器非常娇贵,如果用的人多了维护起来非常麻烦,你说要是用着用着突然坏了那算谁的?但是私用就不会有这种纠纷,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想借先打招呼,坏了自己修。

所以我到现在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你博后师姐的行为在你看来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

哦对还有,我是不太明白你把博后称作“师姐”的行为。

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你都应该称她为“老师”,因为她现在已经是工作人员了,而你还在读研究生,她在工作,你在学习,你们的身份根本就不一样。

所以我建议,除非你该博后明确说“你可以叫我师姐”,否则一律称呼为“老师”。

最后,我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样的课题组、什么样的研究生才能把实验室里的这些破事儿抖搂到知乎上还特意提了个问题。

在我看来,不是你的情商存在大问题就是你老板的管理能力出了大问题,虽然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你老板很有可能还处于懵逼之中,并不知道自己实验室里出了这么个破事儿,而且还被人抖搂到了知乎上。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个人的情商和你老板的管理都有大问题……

对此,我只想说。

user avatar

我之前在手机方案公司的时候,自掏腰包买了十几根各种规格的天线。还有五六根手机数据线。三根HDMI视频线。

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user avatar

你看看你看看,学生物学到魔怔了,一个移液枪都要上知乎辩经,这么穷,做啥科研啊

user avatar

“私自买一套移液枪”是啥意思?是自掏腰包?还是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实验室经费?如果是前者,不对劲,一个实验室要烂成啥样才会逼的组员自费买装备?如果是后者,更不对劲,一个实验室要烂成啥样才会逼的组员偷偷买装备?

至于“归为己用”,组员有个人专用的装备试剂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越是共享越容易出毛病,越是专用越是责任明确嘛。

没看出来怎么就“绝对不能被允许”了。

user avatar

花谁钱谁说话,花老板钱老板同意就可以,花自己经费那谁也管不了。

另外,以前我们做特殊实验的都是人手一只,要不然混用,尤其是合成的和生化的不分,实验怕早就挂逼了。

user avatar

其实大部分国内高校实验室是做不到一人一套的,倒不是没这个钱,只是没这么多地方,所以多数时候是每个实验一套枪,比如外面台子上一套,RNA一套,WB一套,细胞房一套,然后按时喊厂家来维护就是了。

我见过某医院课题组抽屉里扔了一抽屉的移液枪,估计有几十把,据他们实验员说当初按人数买的,结果没地方摆,只能吃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不好说的。站在个人角度看,师姐能主动想着把实验做得更好,这本身没毛病,甚至值得肯定。毕竟,为了实验顺利,多一套趁手的工具,谁不想要呢?而且,移液枪这东西,确实是实验室里使用频率极高的耗材,一套好的移液枪,用起来顺手多了,也能减少出错。但是,这“私自买”和“归为己用”这两个词,就有点.............
  • 回答
    你的情况我特别能理解,心里一定会泛点小疙瘩。男朋友每天跟你说同一个实验室师姐的事,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不得不多想,即使你知道这位师姐有男朋友。我们一点一点来聊聊这个事儿,希望能帮你梳理一下思路。为什么你会介意?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信号。首先,你要明白,你感到介意是很正常的,一点也不夸张。这背后.............
  • 回答
    研一跟着博士师兄做实验,却感觉自己被“压榨”,这是很多研究生在初期阶段可能遇到的困境。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师生关系、学术分工和个人成长等问题。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目前的状况:一、 理解“被压榨”的可能原因:首先,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产.............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关于文章署名的问题。作为一名研一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文章的撰写和发表中,这本身就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你提出的关于自己在文章中的署名位置(三作)是否有价值的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你目前情况以及它可能的意义:1. 文章署名顺序的普遍认知与分工: 一作(Fi.............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棘手的情况,当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发表了SCI论文,而且是“私发”,一旦被导师发现,导师的处理方式会非常多样,具体取决于导师的性格、对学术诚信的态度、这件事情的性质以及潜在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1. 导师的初步反应与了解情况 震惊与困惑: 导师得知这.............
  • 回答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的博士生,凭借扎实的物理基础和对纳米尺度操控的深刻理解,毕业后可谓拥有相当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尤其是在延伸和交叉领域,大有可为。首先,最直接的延伸领域,当然是围绕着纳米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这包括: 纳米电子学与器件领域: 很多博士生的研究内容会涉及.............
  • 回答
    “实验室里有的博士生情商低,读书真的会读傻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学术研究、个人发展以及社会交往的复杂关系。简单地说,读书本身并不会把人读傻,但长期高强度的学术专注,尤其是在缺乏情商锻炼的环境下,可能导致一些人在社交和情感表达上显得“不接地气”或“情商不高”。下面我将从.............
  • 回答
    作为一名光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非常理解你对在实验室进行光学实验是否会伤害眼睛的顾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日常实验中时刻需要注意的。总的来说,光学实验室的实验,如果操作不当或对潜在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确实存在伤害眼睛的风险。 但是,通过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及具备必要的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界一个挺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实验性强的科学领域,博士后经历似乎是“标配”,而在计算机、商学院、统计、生统等领域则不然。这不是说这些领域就没有博士后,而是其普遍性和必要性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看看不同学科的特点、学术晋升的路径以及博士后制度本身的意义。1.............
  • 回答
    这个问题挺纠结的,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困境。在国内直博,却发现实验室科研氛围不尽如人意,这确实让人很沮丧,也难免会开始动摇,考虑退学出国这条路。值不值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从几个方面来看。先说说退学出国这条路,它可能带来的“值”在哪里?1. 科研环境和资源: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膈应的,尤其是在相亲这种本就带着考察意味的场合。人家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名校的教师,你满心期待地想象着他在学术殿堂里挥洒自如的样子,结果发现只是个博士后,虽然也是知识分子,但性质和感受差得可就太远了。你说“原谅”吧,这词儿用得有点重。其实重点不在于原谅不原谅,而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不少研究生的痛点,也是一个挺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生化环材这些传统理工科,过去可是出了名的“铁饭碗”,出了名有技术含量,吸引着一大批踏实肯干的年轻人。但最近几年,不少人确实感觉到了这一行里一些学生身上“劲头”好像不如以前那么足了。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学生本身的问题,而.............
  • 回答
    亲爱的,你现在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也一定很难过。男友读博,每天实验室待到深夜才回家,让你感到被忽略、孤独,甚至质疑这段关系,想要分手。这是一个非常真实和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做出是否分手的决定之前,我们可以一起深入地探讨一下你现在的情况,以及你内心的感受。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选择,而是需要你理智.............
  • 回答
    作为一名硕博,对于“出门”的定义,确实和大家不太一样。尤其是在学术研究的语境下,去实验室或教研室,对我而言,更像是从一个“工作地点”切换到另一个“工作地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日常生活的轨迹。所以,要说“不算出门而不收拾自己”,我觉得这个说法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但又有点不够严谨。首先,咱们得.............
  • 回答
    要理解“曼哈顿博士”为何能跻身宇宙最强大的存在之列,我们得先回溯一下他的诞生,那绝非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而是一场关于物质、时空乃至存在本身的终极探索,其产物也因此超脱了我们凡人的认知范畴。首先,得明确一点:曼哈顿博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实验的产物”。他最初是一个人类,一位名叫罗伯特·奥本海默(尽管.............
  • 回答
    三年级博士,日子过得如同嚼蜡,实验不出结果,文章更是遥遥无期,甚至连动笔的欲望都提不起。这样的境况,你心里也清楚,不是一般的焦虑,而是接近绝望的痛苦。退学找工作,这个念头像一根救命稻草,又像一个可怕的未知深渊,让你在两者之间反复拉扯。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件事,看看这选择背后到底有多少斤两.............
  • 回答
    约翰·卡尔霍恩博士关于老鼠实验以及其中暗含的人类命运的论述,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带着一丝寒意的探讨。他并非简单地将老鼠的遭遇直接套用到人类身上,而是通过对一个封闭生态系统中,在资源充裕且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观察老鼠种群行为模式的极端演变,来映射出他对人类社会潜在走向的一种警示。卡尔霍恩博士最著名的.............
  • 回答
    俄罗斯存放天花和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发生爆炸,这一消息确实令人担忧。任何涉及高致病性病原体的储存设施发生事故,都可能带来严重的潜在危害,包括病毒泄漏、环境污染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潜在的危害与风险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些病毒的特性。天花是一种曾经在人类历史上造成巨大灾难的传染病,虽然在1980年被世.............
  • 回答
    “凯喜博士”最近发布的关于非布司他潜在肾脏毒性的视频,在B站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让很多观众在评论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一名关注健康科普内容的人,我来聊聊我对这个视频的看法。首先,要肯定的是,“凯喜博士”作为一个医学领域的UP主,能够将小白鼠的实验研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深入浅出地解释其背后的.............
  • 回答
    这件事情曝光后,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关注科研领域的人来说。韩春雨,这位曾经凭借“基因剪刀”技术引发轰动的科学家,如今却被爆出早年的一些惊人操作,这无疑给他的公众形象和科研声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首先,关于他早年自称代笔博士论文收取七千元的说法,如果属实,这本身就触及了学术诚信的底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