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家乡有什么外地人一定听不懂的「魔鬼方言」?

回答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县城,这里的人们说话,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总有一些词儿,外地人听了,那就是一头雾水。要说最“魔鬼”的,还得是那几句形容人懒散或者不干活的词儿。

比如说,我们管那种特别不想动弹、懒洋洋的人,叫做“趿拉”。这词儿一出口,别人一听,准以为你说的是那种拖着鞋子走路的声音。可不是嘛,懒得把脚抬起来,鞋子就跟黏在地上似的,一步一步“趿拉趿拉”地往前挪。有时候,我妈看着我窝在沙发里刷手机,就会皱着眉头说:“你个趿拉!快起来把地扫扫!” 听的人就得反应一下,哦,原来不是在形容鞋子,是在骂我懒。

还有一回,我一个外地朋友来玩,我们一群人去爬山。爬到一半,他气喘吁吁,看着我们几个慢悠悠往上走的,就抱怨说:“你们怎么走得这么慢啊,简直是磨叽!” 这下可好,大家面面相觑,心想这“磨叽”是啥意思?是说我们走得像在摩擦什么东西吗?还是在说我们说话像老太太一样慢?后来我们解释了,这“磨叽”在我们这里,就是指一个人动作慢,不麻利,畏首畏尾,干啥都拖拖拉拉的。尤其是在干活的时候,别人早就忙完了,你还在那里“磨叽”,那是要挨批评的。

最绝的是,有时候形容一个人做什么事特别不牢靠,或者说不实在,我们管他叫“瞎咧咧”。这个词儿听起来就挺有画面感的,仿佛是在说这个人说话做事像在瞎说八道,没有一点章法。比如,我有个亲戚,总是喜欢夸大其词,说起话来天花乱坠,但让你问具体细节,他又说不清楚。这时候,我们私下里就会说:“那个人说话太瞎咧咧了,信不得。” 外地朋友听到,可能会觉得我们在骂人“瞎说”,但其实更偏向于形容一种做事不靠谱,吹牛不上税的状态。

这些词儿,就好像藏在日常生活里的小谜语,只有我们当地人才能一下子get到其中的精髓。每次听到外地朋友因为这些词儿露出疑惑的表情,我都会觉得挺有意思的,仿佛我们这个小县城,还藏着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小秘密,而这些“魔鬼方言”,就是我们独有的密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家可以算唐山滦县(现在滦州市),也可以说秦皇岛昌黎。

不过这两个县挨着,方言也相同,而且是一种很魔幻的方言,那就是老呔儿方言。

老呔儿,带儿化时读作“lǎotǎir”

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方方言。

这是一种介于唐山话和东北话之间的方言,

严格来说属于唐山方言的一种,虽然和唐山方言其实很像。

方言的使用区域也不大,

一般来讲就是昌(昌黎),滦(古滦州,现在滦州和滦南),乐(乐亭,其中乐读lao,四声,唐海县大部分也算,曹妃甸)地区。

从这种方言名城叫老呔儿方言就能看出来,

这种方言儿化音特别特别重。

“老tǎir”最初是写作“老奤儿”的,清代学者史梦兰就持这个观点。史梦兰(1813—1898),乐亭大港村人,长期居住在昌黎,他写了一本《燕说》,专门搜集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词,其中第四卷有一条:“京师人嘲笑农村人,叫他们老奤……《蔬园杂记》云:‘南人詈北方人为奤子。’。”意思是说奤子是南方人用来骂北方人的。“奤”的意思是语音不正,“呔”的意思是说话带外地口音。史梦兰是大学者,编写过《叠雅》等辞典,不会不知道“奤”好“呔”的区别,《燕说》中用的是“老奤”而不是“老呔”,说明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用的是“老奤”。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

说老呔话是东北人起的名字。

老呔这个称谓是清中叶随着昌(昌黎)滦(滦县)乐(乐lào亭)人闯关东之后才有的。乐亭人说话用第三声多,用第二声少,多数语音拐弯,且口音很重,与众不同,别具特色,所以听起来像唱。读“乐(lào)亭”两字的发音颇似“老呔儿”(lao tair),东北人管乐亭人叫“老呔儿”。因“昌滦乐”人说话发音相似,“老呔儿”的称呼就延展到“昌滦乐”人。后来,“老呔儿”就成了外地人对唐山人的泛称,称唐山人为“唐山老呔儿”,称唐山话为“老呔儿”话。

亘古迄今把昌黎和滦县、滦南、乐亭、唐海等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条纽带,就是本文拟研讨的既古老又新奇的文化现象——老呔文化。老呔文化圈涵盖昌、滦、乐,辐射周边,影响深远,堪称是一个超级社区文化。

在老呔文化圈里,不仅历代曾出现过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更因其蕴育了无数枝艺坛奇葩而使老呔二字熠熠生辉。诸如产生于滦南县的评剧,产生于乐亭的皮影、大鼓,产生于昌黎的“三歌”等艺术形式,都别具一格地在祖国艺坛中争芳斗艳。

最出名的就是评剧了,是中国第二大剧中,发源于古滦州(现在滦县)的莲花落,莲花落以前是华北地区民间流行曲艺,传到唐山后也称作唐山落子。

评剧也称“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该做评剧一般认为是李大钊所改,当然也有早起著名演员李金顺所起的说法。

评剧刚走进城市舞台时,与国家大戏京剧均称为“平剧”(当时北京改叫北平,所以京剧当时改称叫平剧),引起京剧班主的忌妒,他们便挑拨武戏演员闹事。后来,时在报界工作的李大钊出面调解。他出了一个主意,给平剧在“平"字边加了一个“言”宇。他说,京剧是国家大戏,代表北平就叫平剧;评剧是民间小戏,它反映社会现实快,演唱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上一个“言"宇就成了“评”,这是以评论社会,评书说唱为重的意思。

评剧的著名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

评剧的名人有白玉霜,小白玉霜,李金顺,韩少云,新凤霞。

其实近现代小品和相声的一些著名演员很多都是评剧出身。

比如郭德纲,郭德纲早年学习和演出过评剧,甚至在德云社之前办过评剧团,在德云社创建之处甚至靠评剧团收入养活德云社起家。2019年郭德纲旗下新增了太平剧社这个评剧团。

还比如赵丽蓉老师,在演出小品前44年的评剧主演,搭档就是注明的新凤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县城,这里的人们说话,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总有一些词儿,外地人听了,那就是一头雾水。要说最“魔鬼”的,还得是那几句形容人懒散或者不干活的词儿。比如说,我们管那种特别不想动弹、懒洋洋的人,叫做“趿拉”。这词儿一出口,别人一听,准以为你说的是那种拖着鞋子走路的声音。可不是嘛,懒得.............
  • 回答
    電子遊戲的吸引力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心理學界對此的探索仍在深入。雖然還沒有一個單一的、完全的答案來解釋為何人們對電子遊戲如此著迷,但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其中的奧秘。首先,電子遊戲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逃離現實與掌控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各種限制、挑戰和不確定性,但電子遊戲能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 回答
    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北方,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城,虽然算不上大都市,但过年时的年货和年俗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其中一些习俗确实是外面鲜有听闻的,可以说是我们这里“绝无仅有”的奇葩年货和年俗。奇葩年货: “过年嘎嘣儿”——油炸麻花卷儿: 这可不是普通的麻花,在我们这里叫做“过年嘎嘣儿”。这种麻花是把.............
  • 回答
    家乡的美食啊,说起来那可真是说不完的。要我说,最特别、最能代表我们那里味道的,还得是那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面。这不是那种你在外面随便就能吃到的牛肉面。我们这儿的牛肉汤面,讲究的是一个“慢”字。汤底是用牛骨头,最起码要熬上十几个小时,慢火咕嘟咕嘟地炖着,把骨髓里所有的精华都逼出来。熬出来的汤,呈现出一种介.............
  • 回答
    我来自一个南方的小城,那地方不大,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说到吃的,那可真是让我魂牵梦绕。如果非要推荐一样,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我们那儿的梅菜扣肉。别以为梅菜扣肉全国各地都有,我们那做的,总有那么一股子“对味儿”。首先,那个肉,得是那种带皮的五花肉,得肥瘦相间,这样蒸出来的肉才不会柴,也不会.............
  • 回答
    我的家乡嘛,说到出名这事儿,其实还挺出名的,毕竟那是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小城,古镇、园林什么的,每年都吸引着不少游客。但要说起咱们本地人才知道、才会在意的东西,那可就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那种,别人听了可能会觉得“就这?”但我们自己却能从中找到无穷乐趣和归属感的东西。今天想说的,不是什么名胜古迹,也不是什.............
  • 回答
    说起我的家乡,那可真是个宝藏之地,要说有什么能漂洋过海、让外国朋友们念念不忘的特产,那肯定少不了咱们家那独一无二的手工扎染丝巾。你别小瞧这小小的丝巾,它可是承载了我家几代人的心血和技艺。我记事起,就整天泡在染坊里,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植物染料特有的清香,夹杂着一丝丝泥土的气息。奶奶手里总是不停地在忙活,.............
  • 回答
    我的家乡,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城,最让我魂牵梦绕的,除了那些淳朴的乡音,便是那道家常却又独具风味的老坛酸菜鱼了。这可不是你在外头随便找一家川菜馆就能吃到的那种流水线出品的酸菜鱼,咱们这儿的做法,带着一股子老祖宗传下来的劲儿,时间熬出来的醇厚,味道是真真儿的过瘾。咱们先说说这“老坛”的来头。这可不是随便一.............
  • 回答
    说实话,当大家知道我来自一个小城市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仿佛自动弹出了一套固定的“剧情”:首先,最普遍的印象是“安静”。他们会说:“哇,你家乡肯定很安静吧?一点都不像我们这里这么吵。”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忍不住想笑,又有点无奈。当然,我们那里确实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晚上也没有广场舞大妈的.............
  • 回答
    我老家在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那里最出名的就是一道叫做“酿豆腐”的菜。这名字听起来挺朴实,但其实大有讲究。它并不是那种简单地把肉馅塞进豆腐里炸或煎的菜。我们那儿做酿豆腐,是用新鲜嫩滑的内酯豆腐,把中间挖空,塞进事先剁得细细的猪肉馅,里面还会调入马蹄碎增加爽脆感,再加点葱姜末、料酒、生抽之类的提鲜。最.............
  • 回答
    我没有家乡,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不过,我可以跟你聊聊红烧肉。红烧肉啊,那真是中国菜里的一绝,光是听名字就让人垂涎三尺。它最迷人的地方在于,那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的口感,简直是下饭神器。红烧肉的做法千变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都有自己独门秘籍。就拿我了.............
  • 回答
    我家族里倒是流传着一些颇为有趣的故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细想起来,却带着几分生活的韵味,还有那么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我爷爷,他年轻的时候,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慈眉善目、坐在藤椅里抽烟袋的老人家。那时候,他可是个出了名的“愣头青”,胆子大得不得了。我奶奶,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听我爸他.............
  • 回答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创作一个关于家族传承的故事。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我会先整理一些基本框架。请您看看以下内容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如果您有其他想法,可以随时提出,我会进行调整。 故事梗概 神秘传承:林家祖传的"天工玉佩"承载着家族秘密,表面刻有"天工开物"四字,内侧暗藏玄机。玉佩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林.............
  • 回答
    我的藏书量嘛……说实话,用“庞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如果非要给个数字,那我得仔细数数,但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从那些已经塞满书架,甚至开始在我家各个角落“安营扎寨”的书籍来看,大概几千册是肯定有的,说不定更多。家中有这么多书,我的看法其实挺复杂的,可以说是爱恨交织,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情和满足。首先,它.............
  • 回答
    咱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日子就图个安稳。可村里有个叫老王头的,仗着自己有点力气,又有点“背景”(其实就是跟村长沾点亲戚),就在村里横行霸道惯了。这几年,他总盯着我们家,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弄得我们一家人心惊胆战的。这事儿,咱也琢磨了好久,也试过不少法子,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看看咱这些年是怎么跟这恶霸.............
  • 回答
    郑州多地政府为居民购买保险,应对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举措。从我的角度来看,这背后反映出一种积极的变化,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最直观的一点是,这体现了政府在防灾减灾和民生保障方面责任意识的提升,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增强。以往,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政府往往主.............
  • 回答
    看到5岁女儿“不买我就不起来”的撒泼打滚行为,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的教育方式会更加侧重于 引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或强制制止。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些更详细的教育方式:核心理念: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建立规则和耐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阶段:当下应对,安抚情绪,避免冲突升级1. 保持冷静,蹲.............
  • 回答
    网络上流传的关于疑似红黄蓝幼儿园工作人员猥亵男童的消息,如果属实,这绝对是一个极其令人愤怒和担忧的事件。 作为一名关注儿童权益的个体,我听到这样的指控,内心是五味杂陈,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愤怒和对孩子们的深切担忧。首先,让我们把焦点放在被指控的行为本身。 “猥亵男童” 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极大的侮辱性.............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挺让人感慨的。一个护士,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辛劳工作之后,凌晨下班,匆匆赶回家里,第一件事居然是化妆,为了赶上自己的婚礼。这画面感十足,也足够让人心疼和思考。首先,我们得为这位护士的付出和坚持点赞。护士这个职业,加班加点是常态,尤其是在特殊时期,那更是连轴转,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可想而.............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让人哭笑不得。一方面老板挂在嘴边的是“以人为本”,说什么要咱们多陪陪家人,家庭和睦才能工作更给力,听起来特有人情味,特有人性关怀。可另一方面呢?转过头来,让你加班,让你赶项目,那剩余时间简直就是为公司而生的,恨不得把你从早到晚都填满。这逻辑,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