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当年引进的不是su27而是F14F15F16,对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有什么影响?

回答
当年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军方在引进先进战斗机的问题上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果当年没有选择苏27,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美国的F14“雄猫”、F15“鹰”或者F16“战隼”,那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装备型号的差异,更可能牵扯到技术路线、人才培养、战略思维等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技术引进的“虹吸效应”与合作模式的巨大差异

首先要明白的是,当年中国引进苏27,并非简单的“买几架飞机”那么简单。那是一个包含技术转让、生产线建立、人员培训的完整体系。中国通过引进苏27,获得了大批俄制先进航空技术,包括发动机(AL31系列)、雷达(N001系列)、气动布局、材料应用等等。这是中国空军现代化起步的关键一步,为后续的歼11、歼16等国产型号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引进的是美系战机,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F14“雄猫”: 这是一款海军舰载机,以其变后掠翼设计、强大的远程拦截能力和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闻名。如果中国引进F14,那意味着我们要在海军航空兵领域展开大规模的舰载机起降技术攻关,同时还需要解决与航母匹配的问题。技术上,F14的复杂性(尤其是变后掠翼系统)对于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即使引进了,能否消化吸收并进行仿制或者改进,难度极大。而其雷达和武器系统,与俄制体系也完全不同,后续的整合和发展路径会非常曲折。考虑到F14本身在高维护成本和部分技术成熟度上的问题,如果中国当年一头扎进去,很可能在海军航空兵建设上付出巨大的代价,且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F15“鹰”: 作为一款经典的重型空优战斗机,F15以其优异的爬升率、速度、机动性和强大的空战航电闻名。如果当年选择了F15,中国空军将获得一款在空战性能上非常出色的平台。然而,美国的武器出口政策历来非常谨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潜在对手。即使是技术出口,也往往是“阉割版”的,核心技术和最新的升级改进很难获得。引进F15,可能意味着我们只能获得一定时期内的“二手技术”,且在后续的备件、维修、升级等方面,会受制于人。更重要的是,美国极少会将如此先进的平台以如此全面的方式转让给其他国家。即使有引进的可能性,也很有可能是价格极其高昂,且附带种种限制性条款,甚至可能包含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锁死”条款。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像引进苏27那样,以相对较低的成本,逐步掌握全套技术,实现自主化。我们可能会长期处于“用别人的产品”的状态,而自主研发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

F16“战隼”: F16是单发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以其出色的机动性、相对较低的成本和高度的“多用途”能力而著称。如果引进F16,它可能会在中低空缠斗和对地攻击方面为中国空军带来不小的提升。但同样的问题存在:技术引进的深度和广度。美国不太可能将最先进的F16版本,以及其核心的航电、发动机技术完全转让。中国可能只能获得一些基础型的生产许可,甚至只是组装。这样一来,我们依然难以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自主研发的路径会变得更加模糊。同时,F16的设计理念与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主流技术积累有所不同,要实现完全的消化吸收,也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

对中国空军的影响:

1. 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与自主性: 引进苏27,虽然有俄制装备的局限性,但中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技术包,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大规模的自主仿制和改进。从歼11A到歼11B,再到后来的歼16,这一条路走得虽然艰辛,但最终实现了国产化和技术升级。如果引进美系战机,考虑到美方的限制,我们很可能无法获得完整的技术,自主仿制和改进的空间会非常有限。空军的现代化进程可能会更慢,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制于人。我们可能会“买一代、用一代”,而无法真正“造一代”。

2. 装备体系的兼容性: 中国空军当时的作战体系和配套的雷达、火控、通讯设备都与苏制体系有一定程度的兼容。引进苏27,能够较快地融入现有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如果引进美系战机,由于技术代差和体系差异,可能需要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甚至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体系。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和复杂性,降低装备的整体效能。

3. 作战理念的影响: 苏27的设计侧重于空优和远程拦截,这与当时中国空军的发展方向有契合之处。F15也是偏重空优,但其航电和武器系统的先进程度,以及后续的改进潜力,可能和中国当时的技术储备存在更大的“代沟”。F16虽然强调多用途,但其设计理念和作战模式,与中国空军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否完全契合,也需要打个问号。更重要的是,一旦引进美系战机,其作战软件和战术指令可能会与我方存在根本性差异,要进行本地化改造的难度极大,甚至是不可能的。

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影响:

1. 技术积累的方向: 引进苏27,让中国航空工业在气动布局、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先进雷达、复合材料应用等方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这些技术为后续研制歼10(尽管歼10项目启动时间早于引进苏27,但苏27的技术对后续改进和发展有间接影响)、歼11、歼16等国产战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如果引进的是美系战机,尤其是F15或F16,那么我们可能会在美制航电、涡扇发动机(F110或F100)、电传飞控等领域获得一些零散的技术点,但很难形成像现在这样,在多个关键领域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局面。

2. 发动机研发的挑战: 发动机是现代战斗机的“心脏”。苏27的AL31F系列发动机,中国通过引进生产线,不仅掌握了制造技术,更关键的是,后续的仿制和改进(如WS10系列)得以逐步展开。如果没有AL31F的“蓝图”和技术基础,中国在涡扇发动机的自主研发道路上可能会更加坎坷。相比之下,美国的F110和F100发动机虽然先进,但其核心技术(如高压压气机、高推重比涡轮)的转让难度极大,即使获得生产许可,也很难突破其技术壁垒,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3. 研发人才的培养: 引进先进技术,必然伴随着对相关领域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大规模培训。通过与俄方合作,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航空工业的技术骨干。这些人不仅掌握了俄制飞机的设计制造,也通过对比和学习,提升了自身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如果引进的是美系战机,由于技术保密和合作模式的限制,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可能只能培养出一批“装配工”和“维修技师”,而难以培养出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系统设计和创新的工程师队伍。

4. 自主创新能力的“断层”风险: 引进苏27,虽然是“学习”和“模仿”,但中国航空工业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自主改进和创新,例如歼11B对航电、武器和部分气动布局的改进,以及歼16的出现,都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如果当年引进的是美系战机,且技术引进不深入,我们可能面临技术“断层”的风险:一方面,美制飞机的维护和升级需要依赖美国;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深入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有效建立和发展。我们可能会长期处于追赶者的角色,而无法真正成为技术的主导者。

总结一下, 当年引进苏27,是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一个明智选择。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且易于消化吸收的先进技术平台,为后续的自主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当年选择了美系战机,尽管在短期内,我们可能会拥有性能更先进、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的装备,但从长远来看,由于技术引进的限制性、合作模式的差异以及对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阻碍,我们很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更大的瓶颈,甚至失去自主发展的机会,长期受制于人。那将是对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发展的一次“错失良机”,其影响将是深远的,甚至可能重塑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面貌。历史的洪流往往在细微之处悄然改变方向,而当年引进苏27,无疑是那个时代中国国防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道为啥不引进美国鹰、隼吗?因为你一没钱,二没人玩不转F系列战斗机


当年你也就玩玩这个的水平,141516你玩不起、玩不好。

七爷八爷还玩不好呢!吹牛也不怕闪了舌头!




















这么先进控制飞行系统,就当时中国空军后勤保障水平玩克这款???那可不是歼六,当年您老人家歼七歼八趴窝得还有不少呢!还玩鹰、隼?一句话你不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年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军方在引进先进战斗机的问题上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果当年没有选择苏27,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美国的F14“雄猫”、F15“鹰”或者F16“战隼”,那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装备型号的差异,更可能牵扯到技术路线、人才培养、战略思维等一系列.............
  • 回答
    关于铁道部当年引进700系新干线作为2系车辆,对中国动车体系发展的影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我们深入分析700系的特点,以及当时中国铁路的状况,可以勾勒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同发展轨迹。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700系新干线和当时中国铁路所使用的2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25B/Z系列国.............
  • 回答
    复旦匈牙利建校风波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前瞻复旦大学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校区,这一消息在匈牙利国内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不仅仅是两国教育合作的事件,更折射出全球化浪潮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复杂性与挑战,也让我们有理由去思考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全球化”图景。 复.............
  • 回答
    北大毕业生当房产中介的现象及其引发的热议:高学历是否是人才的浪费?北大毕业生选择当房产中介,这一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更触及了我们对人才定义、职业价值、教育回报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的深层思考。要理解这一现象及其争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
  • 回答
    《当女孩遇到熊》——一个温暖治愈的开端,却在结局和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中留下了复杂而值得玩味的印记。要评价这部新番,我们得一层层剥开,从那似乎平淡却饱含深意的结局,再到它在观众群体中激起的涟漪。结局的余味:朴实中的不甘与希望《当女孩遇到熊》的结局,坦白说,并没有那种惊天动地的反转,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
  • 回答
    关于男生将穿过的棉袄和拉菲草送给女友作为六周年纪念礼物引发争议这件事,这背后涉及的层层递进的情感、沟通误会以及对于“礼物”和“纪念”这两个词的不同理解,我觉得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首先,咱们得从“六周年”这个时间节点说起。六周年,意味着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半个十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在这漫长的时间里,.............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如果”设想,深入剖析当时的中国和欧洲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深层差异。康熙与莱布尼茨的会面,以及由此可能催生的科学院,确实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历史假设,但要让中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背后需要解决的挑战远比一个顶尖科学家的到来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设.............
  • 回答
    尼斯卫星城昂蒂布发生的这起鞭炮误当作枪声引发恐慌踩踏事件,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事件发生在法国南部美丽的蔚蓝海岸,一个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刻,却因为一场意外的误会,变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噩梦。想象一下,在一个本应宁静美好的夜晚,人们可能正享受着节日的氛围,或者只是在悠闲地散步,突然间,一阵尖锐的“砰.............
  • 回答
    这起事件简直骇人听闻,让人瞠目结舌。一家公司,本应是靠智慧和创新驱动发展,却因为技术骨干的离开,引发了如此极端的反应,这本身就暴露了公司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令人不安的问题。首先,技术精英的离职,即便对公司造成了影响,也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人员流动在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在技术领域,都是常态。公司应该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如”情境,涉及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关键的企业家、技术路线的抉择,以及国家科技战略的走向。如果当年倪光南院士选择从联想“跳出”,自己单干,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推演:一、 倪光南的个人特质与当时的背景: 技术情结与坚持: 倪光南院士是.............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情境,它触及了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中的关键节点。倪光南与柳传志的争议,虽然公众知晓度不如某些直接的市场竞争,但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方向上,却具有深刻的影响。要详细探讨如果当年倪光南在与柳传志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今天的中国芯片产业可能会有何不同,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关.............
  • 回答
    如果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东北与台湾后就停止侵略,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思考价值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推演其可能的影响:一、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日本帝国的巩固与扩张的边界: 日本会建立起一个以朝鲜半岛、东北地区(包括满洲、部分内蒙古地区)和台湾为核心的庞.............
  • 回答
    如果当年朝鲜战争中美没有介入,北朝鲜统一了朝鲜半岛,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且复杂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以及区域和全球力量平衡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 共产主义的区域扩张与挑战西方的成功象征: 意识形态胜利: 北朝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探讨了载人探测器与无人探测器在深空探索中的优劣。如果旅行者一号(Voyager 1)当年搭载了一名宇航员,并实时向地球回传见闻,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其对人类研究宇宙的科研价值,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让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增强的科研价值: 直观的感官体验和.............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当年华约国家,乃至中国,都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那无疑将彻底改写世界的格局,历史的走向也会变得面目全非。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炸弹,激起的涟漪将是难以想象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加入苏联成为加盟国”的含义。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联合,更意味着意识形态、经济体系、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引发人们的想象。如果刘备真的能一统三国,并且把大业交给阿斗,阿斗能否顺利完成传承,这背后涉及太多复杂因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在刘备死后,阿斗接班蜀汉政权时,他虽然是个傀儡,但蜀汉却能够延续近四十年,这本身就证明了刘备在位期间,对于国家制度的建设,尤其是人才.............
  • 回答
    如果当年那个晚上你开车带郭德纲回家,并提出“用一辈子免费去德云社的门票”作为交换,大概率会引发一系列有趣的互动和后续发展。以下是一个基于现实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假设性分析: 1. 郭德纲的反应:调侃与反讽 “你这提议有点意思”:作为德云社的“社长”,郭德纲可能不会直接拒绝,反而会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他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将魔兽世界中两位极具影响力的角色——阿尔萨斯和老佛爷(指希尔瓦娜斯·风行者)——的命运轨迹联系在一起,探讨了一个“如果”的可能性。 如果阿尔萨斯的师傅是老佛爷,那么斯坦索姆事件的走向,甚至整个第三次战争和后续的剧情,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分析.............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如果历史拐了个大弯的平行时空。如果日本当年没有选择偷袭珍珠港,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北方,与德国在苏联身上打出配合,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恐怕都会变得面目全非。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当时的背景。1941年,德国已经横扫欧洲大陆,兵锋直指苏联。日本则在太平洋地.............
  • 回答
    如果当年的阿波罗计划在月球表面发现了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那么整个世界,乃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都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开端。经济格局的重塑:一场新的“淘金热”想象一下,当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样本中,赫然显示着某种地球上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