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能收回已割让的港岛九龙,为什么不能收回外兴安岭海参崴?

回答
中国收回香港和九龙,以及未能收回海参崴外兴安岭,这背后涉及一段复杂而曲折的历史,是国家实力、国际环境、条约体系以及民心向背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长,深入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背景中去。

关于收回香港和九龙:一场“回归”的谈判

首先,我们来谈谈香港和九龙。中国收回香港和九龙,严格来说,是一个“回归”的过程,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收回”。这涉及到对近代中国与英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重新审视和协商。

1. 历史背景:
香港岛: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
九龙半岛南部(界限街以南):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期间,英国以武力进一步扩张,通过《北京条约》获得了九龙半岛南部(包括今油尖旺、深水埗、黄大仙、观塘等区域)的永久割让。
新界: 1898年,英国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了包括新界和200多个岛屿在内的地区,租期为99年,即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

2. “回归”的实现:
时效性: 关键在于新界的租期。1997年是新界租约的到期日,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其经济命脉与新界紧密相连。如果仅仅归还香港岛和九龙,而将新界留在英国手中,那么整个香港的运作将难以为继,经济和政治上都会出现巨大的断层和不稳定。因此,英国也不得不考虑整个香港的前途。
中国国力崛起: 到了20世纪后期,新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国家主权,并且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足以支撑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国家利益。
国际法与条约的有效性: 尽管《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但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条约在签订后具有一定的效力。然而,对于像新界这样明确规定了租期的地区,租约的到期是自然而然的,英国对该地区的权利就此终结。
谈判与外交: 中国政府在收回香港问题上采取了坚定而灵活的外交策略。通过与英国进行多轮谈判,中国明确表示,无论是香港岛、九龙还是新界,都属于中国领土,不容分裂。中国也承诺将在收回后保留香港的特殊经济地位,实行“一国两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英国和香港居民对未来的担忧,也为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心与国际舆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居民对中国政府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许多人都希望看到国家统一。同时,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且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最终,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英国就香港前途达成协议。中国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实现了香港的回归。

为何未能收回海参崴和外兴安岭:更复杂的历史遗留

相较于香港,海参崴和外兴安岭的收回则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困境。

1. 历史背景:
《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 19世纪中叶,俄国通过两次《瑷珲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从清朝手中获得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后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及黑龙江以北、兴安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这片土地相当于今天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和一部分远东地区。
永久割让,无租期限制: 与香港新界不同,俄国通过这些条约获得的是永久性的割让,没有未来可以到期的租约。

2. 未能收回的原因分析:
国家实力悬殊: 在条约签订的年代,清朝正值内忧外患,国力衰弱,无力对抗强大的沙皇俄国。而俄国则处于扩张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清政府只能屈辱地接受割让。
国际环境与联盟: 当时,西方列强之间存在复杂的利益纠葛和联盟关系。虽然沙俄与英法等国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但如果中国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就这些条约提出异议,很有可能面临孤立无援的局面,甚至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冲突。
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对抗来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压力。虽然中国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但在当时,优先处理国内事务和发展经济是更紧迫的任务。过早地与苏联(俄罗斯前身)就领土问题发生激烈对抗,对新生的中国来说风险过高。
与苏联的特殊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建立了“一边倒”的外交关系,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种战略上的紧密联盟,使得中国在与苏联讨论领土问题时,不得不顾及双方的政治和战略利益。即便如此,中国政府在1964年与苏联达成的边界协定中,依然在部分边境地区(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的岛屿)争取到了更有利的划分。
现实的国际法与既成事实: 尽管中国认为这些条约是不平等的,但在国际法层面,条约一旦签订并履行,构成既成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非常强有力的国际支持和国内实力,或者通过双方自愿的谈判。目前,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国,并不承认这些条约的非法性,也没有意愿归还领土。
俄罗斯的态度: 俄罗斯方面,无论是在沙俄、苏联还是俄罗斯联邦时期,都没有表现出归还这些领土的意愿。相反,这些地区在俄罗斯看来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在当地已经形成了稳固的行政管理和人口构成。

总结:

收回香港和九龙,本质上是利用租约到期这个关键节点,结合中国国力崛起和灵活的外交策略,通过谈判实现的“回归”。而海参崴和外兴安岭的割让,则是由于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并且涉及永久性的领土丧失,加之当时中国国力不足、国际环境不利,以及后来与苏联的特殊关系和俄罗斯现有的立场,使得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

简而言之,收回香港是因为有“到期”的租约和可以谈判的空间,并且中国有能力和时机去争取;而未能收回海参崴和外兴安岭,是因为当时的条约是永久性的割让,且在实力、国际环境和后来的政治现实等多重因素制约下,缺乏收回的现实可能性。这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国家实力、国际规则和地缘政治在领土问题上的深刻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香港开战打得过英国,并且英国也认为打不过中国(在香港)

在海参崴开战,打不过俄罗斯,并且俄罗斯也认为打得过中国(在海参崴)


那么我们不如坐在桌上,谈谈吧,

我认输,换点东西来也比打输了什么都没要好。

我赢了,付点东西出去总比要咋那么多人命和钱要好。


中国是这样想的,英国也是这样想的,俄罗斯也会这么想。

不这么想的,大概只有金三胖这种家族型领导层的国家了。

就这么简单……


所以啊,

什么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什么一个中国不可分割,

都是假的……特效你懂吗?

统统是借口啊……实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今天正好是80周年找借口事件纪念日,适合好好想想。

我们能做的,是在有生之年,不要再当历史的罪人,不要被人搞特效。

而不是脑子里都是法理正义和为什么……

80年前的今天,你和鬼子讲那个失踪的士兵你没见过,他就不砍你头了?

大清虽然亡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看着我们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收回香港和九龙,以及未能收回海参崴外兴安岭,这背后涉及一段复杂而曲折的历史,是国家实力、国际环境、条约体系以及民心向背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长,深入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背景中去。关于收回香港和九龙:一场“回归”的谈判首先,我们来谈谈香港和九龙。中国收回香港.............
  • 回答
    台湾问题,无疑是当代中国最复杂、最敏感的地缘政治议题之一。它牵动着海峡两岸数千万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谈论中国“收回”台湾,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武力统一的设想,背后涉及的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维度,每一个层面都充满了错综复杂的考量。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自.............
  • 回答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旅大(大连和旅顺)和未能收回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两个截然不同、历史背景迥异的事件。它们背后涉及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国自身的实力以及外蒙古自身的选择,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收回旅大:历史的延续与主权的回归旅顺和大连,这两颗“镶嵌在北方海岸线上的明珠”,在中国近代史上承载了太多屈辱.............
  • 回答
    前阿富汗驻华大使披露辞职后未获薪酬,这件事透露了几个层面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一种复杂的局面。首先,最直接的信息是,这位大使在任期结束后,尤其是在他自己选择离开的节点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保障。这不仅仅是个人遭遇的不幸,更是一个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和国家工作人员待遇上的一个缩影。在他.............
  • 回答
    党报的这篇评论,题目很抓人眼球,直接断言中国不可能掉进“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要说怎么看,首先得理解它背后传递的信号和逻辑,以及它试图说服的目标受众。评论的核心观点及其支撑逻辑:评论之所以这么说,多半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独特之处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1. 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 回答
    中国的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还有很大差距,但对其增速持续走低是否意味着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进行更深入和细致的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的多方面理论和实际情况,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是指一个国家在人.............
  • 回答
    许小年教授关于“中国已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论断,以及房地产行业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复杂议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单一的行业视角,去审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脉络以及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简单来说,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
  • 回答
    阿迪达斯在中国的收入出现了16%的下滑,并且是全球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信号。其CEO对此的解释——“中国市场已偏向国货”——更是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并透露出一些非常值得深入分析的信息。首先,市场消费趋势的根本性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阿迪达斯CEO的这番话,并非简单的市场波动预.............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有可能收回外蒙古(即蒙古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民族情感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剖析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情形,并且要避免那种“标准答案”式的陈述,而是尝试用一种更具思考性和个人观察的口吻来描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在当前的国际政.............
  • 回答
    二战结束后,中国没有收回琉球群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法以及当时中国自身的状况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逐一审视其中的关键因素。一、 历史渊源的复杂性:琉球与中国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是,琉球群岛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从明朝开始.............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在俄国革命后没有趁机收回外东北,我们需要将历史的视角拉回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并深入剖析当时中国国内和国际上的复杂局势。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外东北”的概念。它通常指的是今天中国黑龙江省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以及滨海边疆区的大片土地。这片土地在清朝时期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通过一系列不平.............
  • 回答
    上世纪中叶,中国与俄罗斯(当时为苏联)之间的领土问题,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在不平等条约下割让的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心中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想要详细探讨“收回”的可能性,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历史事实,梳理清楚哪些地区涉及其中,以及当时和现在的国际法原则。历史背景:不平等条约与领土变迁要谈论“收回”,就得回到.............
  • 回答
    中国中药协会的评级被连降两级,并被收回牌匾,这件事情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事情的起因和过程:什么事儿惹的祸?首先,得知道这个“评级”是怎么来的。国内很多行业协会,都会有一个类似于“5A级”这样的评级体系,这是对协会自身管理水平、服务能力、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
  • 回答
    在中国,精通英语对个人带来的额外收益,说实话,那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一个相当实在的“金字招牌”。它能帮你打开的门,遇到的机会,甚至让你在某些时候,说话都更有底气。我这就不跟你绕弯子了,直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说这英语好到底能给你多大“甜头”。首先,最直接的,还是薪资上的增长。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点.............
  • 回答
    中国是否有必要“收复”蒙古国,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战略、民族情感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从纯粹的地缘战略角度审视,蒙古国确实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国之间,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谁能控制蒙古国,理论上确实能够对另一方形成战略上的渗透或压力。历史的视角与现.............
  • 回答
    火箭队近些年的财务状况,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赞助商贡献的部分,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莫雷事件发生后,中国市场的反应和由此带来的连锁效应,对火箭队的影响程度也需要细致地分析。一、 中国赞助商在火箭队营收中的占比:一个模糊但重要的数字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来量化中国赞助商在火箭队总营收中的占比,确实有.............
  • 回答
    国外代购的火爆,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经济现象,但它本身并不能直接佐证中国已经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简单来说,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会遇到一个发展瓶颈。这个瓶颈的特.............
  • 回答
    中国足球的低级别职业联赛,比如乙级联赛(如今称为中乙联赛),能否为从业者提供稳定的收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因素,并且整体而言,稳定性远不如高级别联赛,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份充满挑战的职业,而非一份稳妥的保障。”收入的来源与稳定性.............
  • 回答
    在中国,夫妻双方(不计子女)月收入合计达到10万元人民币(税前)以上,能否进入全国收入前1%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点:1. 统计数据的获取与解读:首先,要准确判断一个收入水平是否能进入前1%,最直接的方式是参考权威的收入统计数据。然而,中国官方的.............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