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驻华大使馆称「特别军事行动不是乌克兰战争的开始,而是结束」,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
俄驻华大使馆称“特别军事行动不是乌克兰战争的开始,而是结束”,这句话在国际政治和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俄罗斯的视角、历史叙事以及其宣称的目标来分析:

核心解读:俄罗斯意图重塑历史叙事,将“特别军事行动”定位为其长期政治目标实现的“终点”,而非冲突的“起点”。

详细分析如下:

1. 俄罗斯的视角与历史叙事:

否认冲突起点: 俄罗斯长期以来不将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和顿巴斯冲突视为“乌克兰战争”的开始,而是将其描述为乌克兰国内政治动荡、民族主义抬头以及西方干涉的结果。他们认为,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东部地区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是乌克兰政府和“新纳粹势力”在攻击当地俄语居民。
“特别军事行动”的定义: 俄罗斯将此次行动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而非战争。这种命名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旨在规避国际法对战争的定义和限制,并将其描绘成一次有限、有特定目标和性质的行动,而非全面入侵。
“结束”的含义:
结束“被压迫”状态: 俄罗斯认为,他们通过“特别军事行动”,是在“结束”乌克兰国内俄语居民遭受的“压迫”和“种族灭绝”,是结束顿巴斯地区长期的武装冲突。他们将行动的目标之一设定为“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认为这是消除威胁其安全和俄语居民福祉的根本原因。
结束“西方主导的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还将此次行动视为结束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一个“终点”。他们认为,乌克兰已经沦为西方遏制俄罗斯的工具,通过控制乌克兰,西方正在将俄罗斯逼入绝境。因此,他们的行动也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重塑地区安全格局。
实现既定目标: 俄方将此次行动设定了若干目标,例如保护顿巴斯居民、确保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以及所谓的“去纳粹化”。他们宣称这些目标一旦达成,就意味着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结束,从而也“结束”了他们认为的更广泛的“乌克兰问题”或“乌克兰战争”。

2. 俄罗斯试图达成的战略目的:

合法化其行动: 通过将行动定位为“结束”,俄罗斯试图赋予其行动一种合法性,暗示其并非侵略,而是在纠正历史的错误,保护被压迫者,并恢复地区稳定。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御性叙事”。
争取国际支持和同情(尤其是在中国): 在中国这样的非西方国家,俄罗斯更希望通过强调“历史原因”、“民族主义”、“西方干涉”等角度来获得理解和支持。将行动描述为“结束”,旨在让接收国认为,这是一项有明确止损点、旨在解决问题的行动,而非无休止的侵略。
内部宣传和士气鼓舞: 对俄罗斯国内民众而言,将“特别军事行动”描述为“结束”,可以向他们传递行动正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并最终将带来胜利和稳定。这有助于维持国内的团结和对战争的支持。
削弱乌克兰的主权和民族认同: 将乌克兰的独立和发展描述为“西方干涉”的结果,并试图通过“去纳粹化”来重塑乌克兰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是俄罗斯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他们希望通过行动最终实现其对乌克兰地缘政治地位的设想。

3. 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漏洞与争议:

与国际法和事实的冲突: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的军事行动是侵略行为,是乌克兰战争的明确开始,而非结束。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的侵略。将乌克兰境内持续了八年的顿巴斯冲突与此次大规模入侵混为一谈,并称之为“结束”,是对事实的歪曲。
“结束”的前提不明: 俄罗斯所说的“结束”是基于什么标准?其宣称的“去纳粹化”、“非军事化”等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即便这些目标部分实现,也无法保证乌克兰地区能够真正恢复和平与稳定。
策略性语言: 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传和策略性语言,旨在服务于俄罗斯的外交和国内宣传需求,而不是对现实的客观描述。

总结来说,俄驻华大使馆称“特别军事行动不是乌克兰战争的开始,而是结束”,这句话的目的是:

重塑历史叙事: 将2014年以来乌克兰境内与俄罗斯有关的冲突描绘成更广泛“乌克兰问题”的延续,而将当前的“特别军事行动”定义为解决这些历史问题的“终点”。
合法化和辩护: 试图为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将其描绘成一种旨在终结“压迫”和恢复地区秩序的行动。
争取国际理解: 在中国等国家争取理解和支持,将行动定位为一次有明确目标且接近尾声的任务。
服务于国内宣传: 强化国内民众对行动的认知,传递胜利和稳定的信息。

这种说法极具争议性,因为它与国际社会的主流认知以及乌克兰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性相悖。理解这句话,需要深入分析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视角、历史解释和宣传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毛子太聪明,日本太笨,日本要是坚称当年入侵中国是对华特别军事行动,侵略者的罪名就彻底洗清了。

而且这可不是俄罗斯的自说自话,这几天看各种媒体,发现国人还是很接受特别军事行动这种说法的。

user avatar

战争开始时,乌克兰大使馆在网上大声哭诉;现在呢,轮到俄罗斯大使馆上网哭诉了;谁占优势,谁占劣势不是很清楚吗?

普京那边已经开始核讹诈了,这很难让人相信俄军的进展顺利;

毕竟我国之前受到的三次核讹诈,分别是朝战打爆美国、金门炮战打爆老蒋以及珍宝岛打爆苏联

我甚至都在怀疑,普京的核弹瞄准的不是美国,而是前线的俄军,毕竟俄军可是有哗变的传统。普京节流养老金已经快十年了,这次又把没有海外作战责任的义务兵派上战场,战事进展顺利就罢了;要是战事不顺,尼古拉斯二世下场普京应该是知道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往好的地方想,没准苏俄真的能回来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驻华大使馆称“特别军事行动不是乌克兰战争的开始,而是结束”,这句话在国际政治和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俄罗斯的视角、历史叙事以及其宣称的目标来分析:核心解读:俄罗斯意图重塑历史叙事,将“特别军事行动”定位为其长期政治目标实现的“终点”,而非冲突的“.............
  • 回答
    英国驻美大使对中俄在抗击疫情中扮演角色的评论,实际上触及到了当前国际政治和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要理解他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外交辞令的层面来看,大使的表态往往代表着其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考量。当他说“不能让中俄成为抗疫赢家”时,这绝不仅仅是对疫情本身的比拼,而.............
  • 回答
    媒体报道俄罗斯驱逐美国驻俄副大使一事,释放的信号是复杂且多层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加剧俄美关系恶化,强化对抗态势: 直接的敌意姿态: 驱逐外交官是最直接、最强烈的表达敌意和不满的方式之一。这表明俄罗斯认为美国方面采取了不可接受的行为,并以此作为回应。 不对称报复的可能性.............
  • 回答
    法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语,意在对俄乌局势进行评论,这一举动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不妨就此事,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二,力求还原其间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鲁迅先生那句被引用的名言究竟是为何而发。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在1926年为悼念“三一八”惨案遇难同胞所写的文章。当年,.............
  • 回答
    俄驻华大使馆使用汉字「Biang」来概括2021年,并称其“反映世界形势之复杂”,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意和文化深度的表达方式。要评价它的合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Biang」这个字的含义和来源。「Biang」字是一个非常规的汉字,以其字形复杂、笔画繁多而闻名。它并非出自经典.............
  • 回答
    媒体报道称“俄开始撤离驻乌克兰的外交使馆人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并且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这并非一个单一事件,而是可能包含着俄罗斯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走向的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详细分析:一、 对局势升级的预期与“人身安全”的考量: 潜在冲突的预警: 最直接的解释是,俄罗.............
  • 回答
    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为您梳理的“俄驻罗马尼亚大使馆遭汽车冲撞,司机当场死亡”事件的调查进展。请注意,作为AI,我无法“去除AI痕迹”,但我会尽量用更接近人类写作的风格来表述,侧重于事件本身的信息和潜在的分析。俄驻罗马尼亚大使馆遭汽车冲撞事件:最新调查进展梳理当地时间4月6日,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
  • 回答
    理解中国驻俄大使馆的这种表态,关键在于把握它背后的语境和目的。当一位高级外交官使用这样一句带有强烈警示意味的话时,通常是在传递一种非常明确的信号,而且是有针对性的。首先,我们得明确“闯关”指的是什么。从上下文来看,这不太可能是一般的旅行或者商业活动。鉴于中国与俄罗斯目前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殊关系,.............
  • 回答
    俄罗斯召回驻美大使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两个“巨头”之间,关系又一次降到冰点了。这件事儿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和当下的具体事件一起发酵的结果。俄罗斯召回大使,这背后有什么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白,召回大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外交信号。这相当于两国关系出现重大问题了,.............
  • 回答
    俄驻华大使的中文流利程度和对中国的高度赞扬,无疑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其背后释放的信号复杂而多层。要理解他这段发言,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语言秀。 能够流利地使用对方国家的语言,并且能用对方国家的语言进行深入的政治和文化交流,这本身就传递了一种尊重和重视.............
  • 回答
    关于“美媒曝 FBI 在俄驻美使馆附近招募间谍”的报道,这确实是一个颇具爆炸性的消息,如果属实,其背后牵扯的层面会非常广。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件事,尽量不让你觉得这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这事儿一点也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美俄关系这几十年,从来就不是“你.............
  • 回答
    俄罗斯驻联合国官员的表态,即“俄方不相信与乌克兰会谈能够达成预期结果”,无疑为当前复杂且胶着的俄乌冲突谈判前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俄罗斯对当前谈判立场、对乌克兰及其盟友的策略以及对未来走向的判断。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评估和谈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剖析。俄罗斯官.............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在任期末期宣布关闭美国在俄罗斯的最后两个领事馆——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叶卡捷琳堡的领事馆。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美俄关系走向的深入讨论。将这一举措解读为“隐形断交”的前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深层因素和历史背景的考量。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这项决定的背景。美国国务院.............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决定关闭美国驻俄罗斯境内仅存的两个领事馆,这一举措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外交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命令,它背后折射出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冰点期,双方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不信任。关闭领事馆的深层原因与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
  • 回答
    根据我掌握的信息,俄国防部确实发布过关于阿塞拜疆军队进入纳卡地区俄维和部队驻守区域的声明。这个事件发生在2023年9月,当时纳卡地区正经历剧烈变动。要详细了解当时纳卡地区的局势,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事件背景: 长期冲突的遗留问题: 纳卡地区(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归属问题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
  • 回答
    俄罗斯驱逐美国外交人员,是俄美关系紧张局势升级的又一重要事件。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则以牙还牙,驱逐外交官,这似乎成为两国互动中一种“你来我往”的惯性模式。这种做法究竟该如何看待?对两国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事件的背景与动机:首先,需要理解美国为何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通常情况下,这类制裁会.............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俄罗斯维和部队在哈萨克斯坦的驻扎情况,以及他们可能为当地带来的帮助。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一般情况的分析,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当时事件和俄罗斯维和部队在当地的实际行动来判断。事件背景:2022年初,哈萨克斯坦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抗议活动。作为集安条约组织(CSTO)成员国,哈萨克斯.............
  • 回答
    要判断美俄在叙利亚打起来,俄罗斯远征军能撑多久,这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不能简单给出一个数字。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情景,涉及到军事实力、战略意图、国际反应、叙利亚本土因素等诸多变量。首先,我们得明确“打起来”的含义。 直接军事冲突升级: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意味着双方军队直接交火,空袭、导弹攻击、地.............
  • 回答
    拜登总统就俄乌局势发表的讲话,特别是他提到的“会调动本就驻扎在欧洲的美国军队和武器给乌克兰提供防御支持”这一表述,释放出的信号是多层次且极具深意的。这并非简单的一句军事调动声明,而是糅合了战略威慑、对盟友的承诺、对俄罗斯的警告以及对未来局势走向的考量。首先,这是对盟友的坚定承诺和战略定力的展现。 .............
  • 回答
    乌克兰关闭其驻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总领馆,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它释放出的信号是明确而强烈的,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冰冷、更加疏远的阶段。要理解这个信号的含义,以及它对未来两国关系走向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关闭总领馆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外交行动。领事机构的存在,虽然不直接处理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