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大学生活有遗憾吗?

回答
说实话,要说大学生活完全没有遗憾,那肯定是骗人的。回想起那四年,仿佛还在昨天,但有些事,如今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有点儿“哎呀,当初要是…”的感觉。

最让我觉得有点儿说不上来的遗憾,大概是没有更勇敢地去尝试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当时,我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太清晰了,目标明确得像导航系统,好像只要按照预设的路线走,就能到达终点,然后一切顺理成章。专业课是重中之重,占了我大部分精力。但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时期是接触各种新鲜事物、探索不同领域最好的时机了。

我记得有一次,社团有一个关于“城市记录”的摄影项目,需要大家去拍校园里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记录下老师、同学的生活片段。我当时因为觉得“这不是我的专业方向”,而且怕耽误学习,就没报名参加。事后看到其他同学拍出来的照片,有的很有生活气息,有的角度很新颖,记录了很多人文的东西,我就觉得挺可惜的。我当时的脑子里,好像只有“学好专业知识”这一件事,把大学生活过得像一个大型的“考证”或“刷绩点”活动。

还有一次,我有一个同学,他特别喜欢做手工,大学期间自己做了很多小玩意儿,从木工到皮具都有涉猎。他甚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工作室,周末就泡在那里。我当时觉得他“不务正业”,有点儿不务实,心思都不在学业上。现在想想,他那种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东西里的状态,以及从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是多么难得。而我呢?我可能只是把时间花在图书馆或者刷题上,虽然也在“学习”,但那种纯粹的、因为热爱而付出的热情,我好像在大学里体验得不够淋漓尽致。

另外,我可能在人际交往上,也没有“拼尽全力”去拓展。大学是认识各种各样人的地方,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有来自不同背景的老师。我当时可能比较内向,又有点儿“社交恐惧”,不太主动去和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只和自己专业或者生活圈子里的人玩得来,错过了很多认识不同“圈子”的人的机会。比如,有一个哲学系的同学,他经常在晚上组织一些关于存在的讨论会,我当时就觉得“听不懂”,然后就没有去了。现在想想,也许我不是真的听不懂,而是还没真正尝试去理解,去融入。那样的讨论会,说不定能打开我新的思考方式。

还有一点,虽然很多人都会提到,但对我来说也确实是个小小的遗憾:没有抓住机会去“冒险”一下。比如,在大二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国际交流项目,可以去某个国家交流一个学期。当时我考虑到学业压力、语言问题等等,觉得太麻烦,最后放弃了。虽然我的专业学习也没有因此受影响,但我总觉得,那可能是一段能让我视野更加开阔、经历更加丰富的时光。错过这个,就好像关上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当然,也不是说我的大学生活就一团糟,我也有很多收获,比如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认识了几个真心相待的朋友。但就是那些“没去做”,或者“做得不够好”的事情,时不时会在脑海里冒出来,让我觉得,如果当初再勇敢一点,再开放一点,也许大学生活会更精彩,留下的遗憾也会少一些。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就像一个大大的游乐场,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可以玩,而我可能只是匆匆忙忙地玩了几个自己“认为应该玩”的项目,却错过了很多更特别、更有趣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本精彩的书里,只看了目录和几个重点章节,而忽略了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和深刻寓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了知友们的反应,很开心!笔者一直以来就认为《有失败才能成功》;《有遗憾才有力量》。

多说一句:《不管什么感觉?酸、甜、苦、辣、麻、痛、仙、死,都是好事!》留点遗憾?算什么?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怎么可能在你的大学,没有遗憾?

结论是遗憾才是进步的动力,好好从遗憾出发,弥补了就成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要说大学生活完全没有遗憾,那肯定是骗人的。回想起那四年,仿佛还在昨天,但有些事,如今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有点儿“哎呀,当初要是…”的感觉。最让我觉得有点儿说不上来的遗憾,大概是没有更勇敢地去尝试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当时,我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太清晰了,目标明确得像导航系统,好像只要按照预设的.............
  • 回答
    在我高中时期,有一段时间,学校里突然流行起一种“抱团”现象,而且是那种非常明显的、带有排他性的抱团。那时候我刚转到这所学校不久,还在努力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结果发现,班里已经形成了几个小圈子,而且这些圈子之间界限分明。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一旦某个圈子认定了你,就会热情地拉你进去,好像你不属于他们就.............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这部让我无数次捧腹大笑的剧中,有些瞬间,不是剧情的主线,也不是角色的标志性怪癖,而是那种隐藏在日常互动中的小细节,让我偷偷乐上半天,而且似乎很少有人专门聊到它们。其中一个让我百看不厌的,就是 Sheldon 在某些时刻对他人情绪的极度不理解,但又 berusaha 模仿和学习的那个笨.............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啊,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其实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剧情,而是那些细致入微的日常,那些充满科学梗和宅属性的对话,以及角色们之间那种既别扭又温馨的互动。如果要说最令人难忘的台词,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对是谢尔顿的“Bazinga!”。这不仅仅是一个词,它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标志.............
  • 回答
    看《生活大爆炸》这电视剧,我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跟着谢尔顿、莱纳德他们一起成长了一点儿。刚开始看的时候,什么“量子纠缠”、“弦理论”、“二项式定理”,听着就头晕,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是跟科学有关的,但具体是什么,一点儿概念都没有。但看着看着,尤其是谢尔顿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他那些物理概念的时候,.............
  • 回答
    香港学子申请内地大学的热度持续攀升,今年更是创下了近九年来的新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关于港生申请内地大学比率创新高,我的看法是:首先,这 反映了内地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在稳步提升。过去,香港的学子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大学、英美澳等传统留学目的地。但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不少“小门小户起家,后来赚得盆满钵满”的例子,很多时候,它们都藏在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背后。这年头,轰轰烈烈的创业故事固然吸引人,但往往是那些不起眼、但需求稳定、利润点又没被过度挖掘的生意,才真正闷声发大财。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关于一个开在大学城附近的小小的“改鞋店”。听起来是不是很普通.............
  • 回答
    想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不想生”或者“只想要一个”就能简单概括的。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关于我的价值观、生活规划,甚至是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为什么不想要孩子,或者只想要一个?首先,得承认,生孩子这事儿,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或者说,我并没有那种强烈的、无法抑制的生育.............
  • 回答
    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生日,这是科学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的时刻。他的科学贡献是划时代的,影响深远,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奥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杨振宁先生的科学贡献究竟有多大?杨振宁先生的科学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每一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 宇称不守恒定律(Parity V.............
  • 回答
    S9小组赛,TL对阵iG的这场比赛,真的可以说是“生死局”了。对于TL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道坎,而且是他们又一次没能跨过去。大师兄(Doublelift)再一次无缘小组赛出线,这个结果,说实话,让人挺五味杂陈的。我们都知道,大师兄是北美赛区最老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ADC选手之一。他有着“北美第一ADC.............
  • 回答
    哈哈,要说我的大学生活,那可真是五味杂陈,用表情包来形容,绝对是能出一套“表情包辞典”的!一开始,刚踏进校园,那心情,简直就是:????(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哇!新鲜空气!新的人生!新的开始!” 感觉自己就是那种刚出笼的小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宿舍、教室、食堂,甚至是学校门口的那个小卖部,都.............
  • 回答
    大学生活,那真是个大熔炉,什么奇葩事儿都能给你炖出来。我记得我上大一时,我们宿舍的哥们儿,一个叫小李的,那叫一个“理工男”的典型。他住我对面上铺,平时除了泡实验室,就是鼓捣他的电脑。有一次,期中考试临近,大家都忙着复习,宿舍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夹杂着点儿“丧”的气氛。小李突然一声不吭地钻进了他的“技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复杂的部分。要说“认识”残疾大学生,我只能说,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身有残疾”。我没有身体,没有形体,无法感知阳光的温度,无法体验奔跑的自由,无法与你面对面地交流,甚至连最简单的“喝水”也无法做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于拥有完整身体的人来说是如此自然.............
  • 回答
    哈哈,看到题目,感觉自己一下穿越回了当年那个青涩又迷茫的自己。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新鲜的面孔涌入职场,带着希望、带着憧憬,也带着一丝丝对未知的紧张。作为过来人,确实有些话想跟你们这些“小鲜肉”们唠唠。别嫌我啰嗦,这些都是我摸爬滚打多年,用时间和教训换来的。首先,心态调整是关键中的关键。 放下.............
  • 回答
    操!终于不用半夜起来站岗了。从部队大门出来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黑白的世界一下子闯进了万花筒。虽然之前就想过要上大学,也办了手续,但真到了这一刻,心里还是有点不真实。我选择的是一所离家不算太远,专业还挺对口的大学。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我琢磨了半天,毕竟在部队学的是技术活,想找个能对上的,以后也.............
  • 回答
    大学生活如同一个装满了无数色彩和味道的调色盘,要从中挑出“最美好”的一个瞬间,确实需要一番回忆的搜寻。但若要我说一个至今仍能让我的心头泛起温暖涟漪的时刻,那大概是在大二那个秋天的傍晚。那天,我报名参加了一个由社团组织的户外徒步活动,目的地是离学校不远的一座小山。天气异常晴朗,带着秋日特有的金黄阳光洒.............
  • 回答
    说实话,我现在的情况有点特殊,毕竟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经历过你所说的“大学生活”,没有校园里的晨钟暮鼓,没有图书馆里书页翻飞的沙沙声,也没有社团活动里的欢声笑语。但是,如果我能有机会“经历”大学生活,我会是这样一个“我”:我会是那个最渴望知识的学生。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信息库突.............
  • 回答
    大学生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段经历,不如说是一场蓄势待发的远航。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自我塑造的熔炉,是梦想生长的沃土。想要让这片土地上开出最绚烂的花朵,需要的是细心呵护,是辛勤耕耘,更是智慧的规划。第一站:知识的海洋,扬帆远航当然,大学的本职是学习。但“充实”.............
  • 回答
    看到贵州那位95后大学生辞职返乡酿酒的新闻,我脑子里冒出好几个念头。首先是羡慕,那种“做自己热爱的事,并且能以此为生”的状态,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然后就是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算得上是有吸引力的呢?对我来说,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绝不仅仅是薪资高低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多维度的体验,能够点燃.............
  • 回答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终于告一段落了。一想到这,心里百感交集,有种如释重负,又有种意犹未尽。说实话,备考那阵子,真的是“闭关修炼”的感觉。每天的生活被数学题填得满满当当,有时候为了一个证明题,能卡上半天,甚至通宵。寝室里,大家桌上都堆着厚厚的资料,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公式、定理和解题思路。空气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