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恐怖片和惊悚片还是不一样,我觉得《寂静之地》属于后者。
传统恐怖片更侧重构筑神秘感与想象空间,后劲大;而惊悚片强调心理紧张与官能刺激,上头快。比如鬼片多是恐怖片,僵尸片多是惊悚片,也不能说哪种类型更吓人,还得看电影本身质量。
剧情本身不新鲜,成本和体量都很小,是典型的四两拨千斤。之所以有新鲜感,是电影的独特设定:突然出现的怪物霸占了生物链顶端,它们狩猎人类,摧毁城市,现代文明土崩瓦解。怪物没有视力,只凭声音猎杀,幸存者只能屏住声息躲藏起来。总而言之,憋说话,不然会死。
于是“声音”成为电影最重要的元素,以及触发惊吓点的开关。所有故事推进,剧情转折,都围绕“声音”展开。而影院的黑暗让声音的影响更加凸显,好的音响又放大了此种效果。
仅靠概念上的这点新意,很多看来稀松平常一惊一乍的表现手法,回头想也并非多精巧的设计,但观影过程的确会吓到观众。对声音的压抑控制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让惊吓感更容易传递出来。
这种基于“一个好点子”的故事,如果思虑不周,就难免在逻辑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寂静之地》同样如此,很奇怪以现代文明而言,要建造和寻找超强隔音的居所会很困难么?若动手能力不足或找不到吸隔音材料,大可以搬去录音室,甚至KTV包间,最不济住电影院也行啊。
如此困境之下,尚有儿女的男女主角还要坚持夫妻生活并生育,这种为人类续种的责任感简直匪夷所思,要知道不能控制啼哭的新生儿完全就是一枚超级定时炸弹,而电影里的婴儿乖过了头,现实中只有被无良保姆喂了安眠药才会这样。
产期临近,老公还有闲心带儿子出去搞野化训练。又不是平时要上班,你啥时出门不行?叛逆期的女儿也野了出去,搞得女主角一人在家待产还招了两只怪物陪产。而且以怪物在电影中表现的行动力与智力,解决方案简直车载斗量,真不知怎么就毁灭了人类文明。当然要不这么弄,电影也就没那么紧张刺激了。
所以要享受电影的惊吓感,必须放弃对逻辑的纠缠,简单接收电影甩给观众的设定,只当它必然合理就是。
如果入了戏,熬过抒情过头,拖沓沉闷的前半段,别去想那些亲情主题啊角色成长啊之类没用的劳什子,后半部电影还是非常高能的。
以声音为传导,电影在多个空间展开,伴随情节,声音的压制与爆发节奏维持得非常好,气氛营造一流。即使作为惊悚片老餮,不被吓到,也可以感受血脉贲张的刺激。怪物的解决方案让人想起蒂姆伯顿的“火星人”。扯,但完全不意外。
总的来说,电影是部及格的惊悚片,有点像去年的《逃出绝命镇》,如果没有被北美高过头的好评引发不切实际的预期,很容易从电影中获取愉悦。至于问到底吓人不吓人?对不起,就像你问一部电影好不好笑一样,要看血型八字星座,个人阈值不同,没法言尽。
更何况,在国内院线,一年到头,又能碰到几部真正可以吓人的“电影”呢?鬼是不可能有鬼的,怪物也做不好,不是神经病就是乱发梦,姑娘想装个花枝乱颤小鸟依人都显得刻意矫情。能有这么一部踏踏实实不求拿奖但求吓人的本分电影,偏好此类型又或是想摸摸人家小手靠靠哥练的胸肌的,抓紧去影院看吧,下到手机上电脑里,效果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