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好多字,但自己都感觉太苍白了
分享一首汶川抗震时期诞生、出自军队文艺工作者之手的歌曲吧,过了十几年再看,此词此曲,依旧适用。
我们头上的红星,是点燃生命的火种
我们勇敢地出征,祖国召唤着我们
我们顽强地战斗,去抚平所有的伤痛
我们坚定的誓言,是民族共同的心声
昂起头,挺起胸
为了人民去冲锋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胜利属于我们!
昂起头,挺起胸,
为了军旗的光荣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胜利属于我们!
胜利属于我们!
—— 《祖国在召唤》
西方人喜欢说,上帝保佑谁、天佑什么地方。但中国作为炎黄子孙,就别劳烦上帝他老人家了。尤其是在对抗涝灾这方面,从大禹治水到98抗洪,我们没输过。
河南的同胞们加油,奋战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消防、公检法,还有广大被动员起来的基层干部职工,保重!
本人并非专业人士,不应到灾区添乱,但如果有捐款捐物,必尽绵薄之力。
应该这么说,关键时刻,必须还得靠解放军。
像这种较大面积的受灾,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顶天了,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死,这就很难了。城市里面还好,设备多,建筑设计也都有富余以应对极端情况,城市也有多种多样专业的救援队。
但是一到了乡下或者局部地区,建筑设施简陋,受灾还很严重,没有设备,人员分散,这些村民和县城的人员很难自救,这时候就只有依靠解放军。
解放军是成建制,成体系的救援,有组织,有纪律,有决心,有装备,有力量,军人一到,就可以成片成片的把人救出来。这就像说个人和少部分人的救援是一个指头,这里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勇敢、坚持、互助等珍贵的品质,但是解放军的救援是成规模的,是九个指头,绝大多数的受灾、有危险的居民解救都是要依赖解放军。
所以这里不用抒情或者扯一堆有的没的,事实就是军人子弟兵的救援在危难局面都是决定性的,依赖个人或自发的救援是靠不住的,有组织的集体力量才是国家柱石。
98年特大洪水,08年汶川地震,军人不畏牺牲和伤亡,才救出了大批受难民众,这次也是如此,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受关注较多,3000多名军人连夜就出动救援郑州。还有2万名军人奔赴黄河大堤等重要区域开展工作。接下来全国的军人将会陆陆续续汇集到河南地区进行救援。
未来河南地区还有几十万人需要转移,这全都少不了军人子弟兵,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
子弟兵辛苦了。
郑州市前两年花了五百多亿人民币,打造海绵城市,这钱到底花在哪里了,建议好好查一查。
地铁淹死那么多人,建议地铁公司一把手廷杖八十。
杖给天下那么多一把手看看。以儆效尤。
灾情就是命令和号角!从昨天夜晚到今天一直关注,陆陆续续看到子弟兵出动驰援的消息,星夜奔赴,行动迅速,向灾区集结!
不仅有现役军人,许许多多退役军人也在响应召唤,主动请战。他们正在组织救援队伍,从全国各地赶来,希望奉献一臂之力,很多人也同样一夜未眠!
“人民子弟兵来了!”这句话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有着特殊的含义,战友们正在凝结救灾的力量,也在凝聚人们心中的力量——
武警来了!消防来了!
83集团军来了!中部战区空军来了!
空降兵来了!中部战区火箭军来了!
军校学员来了!军医来了!
更令人动容的是,退役军人也来了!当地的退役军人积极投入救援,还有更多人从四面八方,或自发或集体地出动,等待召唤,驰援郑州。他们也同样一夜未眠!
仅看到的消息,就有来自北京、四川、河南商丘等地的退役军人,主动请战前往。
无论是物资、人员、车辆、救援设备,老兵们争先恐后,炽热真诚,无偿提供,都想献出一份力量。
老兵们还纷纷提醒:“带上退伍证!”“退伍老兵要带头!“
这份“延续部队传统”“中华儿女是一家””为家乡尽微薄之力“的勇敢与真诚,令人动容
原来真的有这么多人,会在灾情到来时,主动逆行,挺身而出!
也真诚希望所有的战友们,注意安全!
希望灾区的群众们平安!我们所有的子弟兵战士们,与你们同在!
附:河南洪灾民间资讯链接汇总
来源:解放军报、@中部战区微博、中国退役军人等
首先,今年的天气真的极端。河南这次的降雨,之前的鲸鱼搁浅、青岛海星泛滥,再加上德国洪水,北美的高温以及年初的得州暴雪,全球气候今年都是一锅粥。
其次,河南下了这么大的雨,灾害不可避免,雨量摆在那里,你说怎么怎么超前部署一下就能不闹灾,那叫扯淡。
最后,河南是中国的内陆省份,不是某个落后国家的内陆省份。在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面前,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