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父母都不喜欢老实孩子?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触动的。我身边接触过不少人,也听过一些关于“父母是不是更喜欢‘精明’的孩子”的讨论,总的来说,我觉得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父母的喜好,那是个太复杂的东西了,掺杂了太多个人经历、性格、对未来的期望,还有很多我们外人看不见的考量。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父母不喜欢老实孩子”这种说法,或者说,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种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老实孩子”,往往带有那么点“不懂得变通”、“容易吃亏”、“没啥主意”、“不太会为自己争取”的标签。

“不懂得变通”和“容易吃亏”:生活中,确实有些老实孩子,他们为人处世规规矩矩,不懂得“灵活”,甚至有点“太实在”。比如,在集体里,大家一起做项目,其他人可能想着怎么把功劳最大化,怎么让自己显得更出彩,而老实孩子可能就默默地把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做好,不多说,也不多做,生怕多做会被别人说闲话,或者抢了别人的风头。这样一来,在一些看重“表现”和“人际交往技巧”的场合,他们可能就不如那些“会说话”、“有想法”的孩子那么容易被看见。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这样,心里肯定会有点着急。他们会觉得,这孩子太傻了,怎么不懂得保护自己,怎么不懂得抓住机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父母肯定希望孩子能过得顺遂,不吃亏,能保护好自己。

“没啥主意”和“不太会为自己争取”:有时候,“老实”也和“缺乏主见”联系在一起。这种孩子可能习惯于听从安排,不太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心里有不同看法,也可能因为怕麻烦、怕冲突而选择沉默。父母自然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能独立思考,能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如果孩子事事都依赖别人,或者不敢争取应得的,父母也会担心他们将来难以立足。他们会想,孩子这么“乖”,是好事,但如果“乖”到失去了自我,那可就不妙了。

与“精明”孩子的对比:这种感觉,往往是和一些“比较会来事”、“比较有魄力”、“比较会表现”的孩子对比出来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他们八面玲珑,懂得如何利用资源,如何把事情做得漂亮,也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优点放大。在某些父母眼中,这样的孩子好像更有“生存能力”,更有“前途”。这种对比之下,“老实孩子”的缺点似乎就被放大了。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

“老实”的另一面,也是父母极其看重的品质:

善良和真诚:说实话,绝大多数父母,内心深处最看重的,还是孩子的品德。一个善良、真诚、待人真诚的孩子,即使不那么“精明”,也是父母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老实”的孩子,往往意味着他不会欺骗别人,不会背后捅刀子,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违背良心。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一份踏实的信任。父母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而不是一个油滑世故、内心不善的人。

可靠和稳重:老实的孩子,往往也意味着他们是可靠的、稳重的。他们不惹是生非,做事有条理,一旦答应了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完成。这种品质,在建立长久的关系,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上,都至关重要。父母会觉得,这样的孩子,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能守住本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内心的宁静:很多父母,自己可能在外面经历了风风雨雨,看多了人情世故,反而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份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裹挟,不被名利所累。老实孩子那种不争不抢、安分守己的状态,恰恰能给父母带来一种安心感。他们会觉得,孩子这样,少受点苦,少操点心。

父母的“喜欢”,其实是复杂的混合体:

期望与担忧并存: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希望孩子优秀,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发展,但同时,他们也担忧孩子走弯路,担忧孩子受伤害。当看到孩子“老实”的时候,他们可能既希望孩子能改改“太吃亏”的毛病,又害怕孩子为了“不吃亏”而变得圆滑世故,失去了本来的纯真。

价值观的投射:父母自身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看法。如果父母本身就很看重“人情练达”、“社会经验”,他们自然会对那些“会来事”的孩子有更多的偏爱。但如果父母更看重“踏实”、“本分”,他们就会欣赏“老实”的品质。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看法,也可能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如果父母自己年轻时吃了“太老实”的亏,他们就可能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反之,如果父母自己年轻时过于精明,反倒吃了亏,他们也可能更喜欢孩子的那份“纯真”。

“优秀”的定义因人而异:什么是“优秀”?对一个父母来说,可能孩子能照顾好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就是一个让他们欣慰的“优秀”。对另一个父母来说,可能孩子能成为社会精英,能光宗耀族,才是他们追求的“优秀”。“老实孩子”完全可以达到前者,甚至在中后期,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在某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感觉是:

没有哪个父母会“不喜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实孩子”,这里的“老实”,指的是善良、真诚、正直、可靠。这些品质,是比任何“精明”都更重要的基石。

真正让父母担忧的,可能不是“老实”本身,而是“老实”背后可能伴随的“缺乏主见”、“不敢争取”、“容易被欺负”这些让孩子在社会上难以立足的弱点。父母会希望孩子能够“老实”地做人,但同时也要“聪明”地做事,懂得保护自己,也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所以,与其说父母“不喜欢”老实孩子,不如说,父母常常在“希望孩子善良纯真”和“希望孩子能在复杂社会中生存好”之间摇摆,他们希望孩子能拥有“老实”的底色,但也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机灵”一点。

很多时候,那些被认为“老实”的孩子,只要他们内心是有底线的,并且愿意在生活中慢慢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表达自己,他们也能活得很好,并且依然是父母心中的骄傲。父母的爱,其实是包容的,更是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最舒服、最适合的生活方式。

希望我说的这些,没有让你觉得太绕,也没有什么“AI腔调”。这就是我从观察和思考中得出来的一些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便宜占不够的表现吗?

这一家三个儿子。

老大上面女婿,也就是孙子是给,女方养老送终。

有个机会还要老大自己掏钱建门面,这才归老大。

这老大不争家产,还自己掏钱建房子,这家一分钱不出。吃什么亏了吗?

剩下老二老三。

老三要是出门单过就意味不和老二争家产,老二与老头子出钱,就等于是买断了老三继承权。

这样两个新门面老二一分钱没出,就等着继承。

怎么老二媳妇父母怎么就不愿意了?

这些便宜占着少了吗?

还嫌老二做生意亏本,老头子不担,老头子凭啥担?为了让老二继承家业,都把老三赶出去了,连门面都不给老三一个。

如果觉得亏可以

老二自己掏钱建剩下的两间门面。老头子给老二兜底做生意亏的钱。

老大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我觉得吧,这里最应该入赘的是老二。啥屁事都听媳妇娘家的,看着这个家不是他们一家人,使劲挑拨是非。

个人建议

还是早点离婚,也别让三弟走了,兄弟俩,一人一套门面房。

各自娶个事非少的女人做媳妇。

做生意的钱,真赔了,家里人担,挣了钱家里人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过日子多好。

不像这样,便宜都占完了,还被骂老实。说他吃了亏还不知道反抗。这才是要挨雷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