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金庸小说里的哪个段落最有诗意?

回答
金庸小说中富有诗意的段落不胜枚举,但若论其中最触动我心弦、最让我觉得意境深远,且将文字与情感、意象完美融合的,那无疑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的生活片段。

这不仅仅是一段场景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将孤独、自由、豁达与一种对人生与武学的深刻体悟融为一体,其诗意在于:

一、 绝境中的超脱与旷达:

令狐冲误饮美酒,学得“独孤九剑”,却因“救助江湖人士”的义举,被正派人士误解,身中剧毒,被迫逃到思过崖。这里的思过崖,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山崖,更是他精神上被放逐、被误解的象征。然而,就是在这样被排挤、被孤独笼罩的环境下,令狐冲并没有沉沦。

他以一种近乎“放浪形骸”的方式,继续他的“不羁”。崖上的风,崖下的云,松涛的声音,都成为了他最好的伴侣。他喝酒,他吹笛,他甚至在崖壁上刻下“有酒有剑,有江湖”之类的字句,这些行为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们不是对命运的抱怨,而是对生命的一种宣泄和肯定。

这种诗意体现在:

“风”的意象: 思过崖上的风,是孤独的伴侣,也是自由的象征。它吹拂着令狐冲的衣衫,吹拂着他的头发,仿佛也吹散了他心中的郁结。风声呼啸,如同他内心的呐喊,也如同他对世界的豁达。他与风对话,与风共舞,将自身的孤独融入到自然的广阔之中。
“酒”的意象: 酒在金庸小说中一直是重要的意象,象征着豪情、忘忧、解脱。令狐冲在思过崖上饮酒,不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成为了他与自我对话、与武学沟通的一种方式。酒后的微醺,让他更能感受到“独孤九剑”的精髓,也能更超然地看待世俗的恩怨。
“笛”的意象: 令狐冲吹奏的曲子,如《笑傲江湖》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灵魂的表达。崖上的笛声,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既有孤独的凄凉,更有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的感慨。那种笛声,能够穿透一切虚伪和功利,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剑”的意象: “独孤九剑”的精髓不在于招式,而在于“无招胜有招”的意境。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练剑,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体会剑道的真谛。他“观山水而悟剑”,将天地万物化为剑招,这种将武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诗意。

二、 独孤九剑的哲学与生命的通透:

令狐冲在思过崖上领悟到的“独孤九剑”,并非简单的武功招式,而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剑胜有剑”: 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禅意和诗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固定的规矩和招式,而在于灵活应变,在没有招式的情况下,也能化解一切来招。这与他身处绝境,却依然能保持豁达的心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眼中有剑,心中无剑”: 令狐冲在思过崖上,将眼睛闭上,用心去感受,去领悟。他看到了剑的本质,看到了对手的破绽,看到了生命的规律。这种内观的体悟,超越了外在的形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智慧。

三、 文字的精妙与意境的营造:

金庸先生在描写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的生活时,用词极其精炼而富有画面感:

“崖畔苍松,斜倚苍岩,白云悠悠,不羁于世。”
“他仰天大笑,笑声激荡在山谷间,如同自由的鹰隼在翱翔。”
“手中长剑,仿佛变成了他身体的延伸,舞动间,似有无形的剑气划破长空。”
“酒酣耳热之际,他拔剑而舞,那不是杀人的剑,而是抒发情怀的剑,是挥洒灵魂的剑。”

这些描写,字字珠玑,句句传神。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叙述,更是在用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那种将孤独升华为自由,将苦难化作顿悟,将个人的渺小融入自然的广阔的境界,是金庸小说中诗意的高峰。

为何我觉得这段最有诗意?

我认为这段最具有诗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在写一个武侠人物的经历,更是在探讨一种人生的哲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为纯粹、最为独立的一段时期。他在那里完成了对自我、对武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并非源于外界的教导或功利的追求,而是源于内心的体悟和对生命的真实感受。

这种诗意,是内在的、精神的诗意,它不像一般的浪漫场景那样直接抒情,而是通过一种更加含蓄、更加深沉的方式,将情感和哲理融为一体。它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让人在阅读时,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孤独中的洒脱,那份绝境中的超脱,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它让我们思考:真正的自由,是否来自于内心的放下,是否来自于对生命的通透理解,是否来自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因此,我认为金庸小说中最有诗意的段落,便是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的这段生活写照。它以孤独为基调,以自由为翅膀,以智慧为灵魂,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人生之歌,一曲充满诗意的生命颂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神雕侠侣》第十四回《礼教大防》
小龙女招手道:“过儿,这些人横蛮得紧,咱们走罢。”她可丝毫不知适才杨过生死之际间不容发。杨过心想“横蛮”二字的形容,确甚适当,大踏步走向厅口,与小龙女携手而出,到庄外牵了瘦马,径自去了。
群雄眼睁睁的望着二人背影,有的鄙夷,有的惋惜,有的愤怒,有的惊诧。
杨过与小龙女并肩而行,夜色己深,此时两人久别重逢,远离尘嚣,于适才的恶斗、争辩,都已忘得干干净净,只觉此刻人生己臻极美之境,过去的生涯尽是白活,而未来的时光也大可不必再过。两人心灵相通,不交一言,默默无言的走着,到了一株垂杨树下,两人过去坐下,在树荫下倚着树干,渐感倦困,就此沉沉睡去。瘦马在远处吃着青草,偶而发出一声声低嘶。

这段情节发生在杨过、小龙女在英雄大会上刚挫败金轮法王,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又忽而因恋情不容于世,与世人成为对立面之后。

世人之毁誉,于我何加;世人之喜恶,于我何加。过去的痛,未来的难,于我何加。两心相许的此刻,便是永恒。这是禅宗的境界。

这段让我联想起弘一法师去世前的偈子:“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笑傲江湖》第二十一回《囚居》:

他(令狐冲)跃起身来,拔出腰间长剑,对着溪畔一株绿柳的垂枝随手刺出,手腕略抖,嗤的一声轻响,长剑还鞘,这才左足落地,抬起头来,只见五片柳叶缓缓从中飘落。长剑二次出鞘,在空中转了个弧形,五片柳叶都收到了剑刃之上。他左手从剑刃上取过一片柳叶,说不出的又是欢喜,又是奇怪。在湖畔悄立片时,陡然间心头一阵酸楚:「我这身功夫,师父师娘是无论如何教不出来的了。可是我宁可像从前一样,内力剑法,一无足取,却在华山门中逍遥快乐,和小师妹朝夕相见,胜于这般在江湖上孤身一人,做这游魂野鬼。」自觉一生武功从未如此刻之高,却从未如此刻这般寂寞凄凉。

这一段文字,出现在令狐冲从西湖地牢脱身、习得江湖人士且惧且羡的「吸星大法」之时,它将眷念过往的失落和高处不胜寒的寂寞结合起来,令人感叹。

这一段让我联想起姜夔的《玲珑四犯》:“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杜甫的《乐游原诗》:“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白马啸西风》结尾:

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朔风黄沙大漠,杏花烟雨江南。人家觉得美好的,抵消不了我的忧伤。

张衡《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霑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霑襟。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霑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霑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欢,何为怀忧心烦惋。

《倚天屠龙记》第九回《谁送冰舸来仙乡》:

海风一阵阵从舱口中吹了进来,殷素素衣衫单薄,过了一会,渐渐抵受不住,不禁微微颤抖。张翠山低声道:“殷姑娘,你冷么?”殷素素道:“还好。”张翠山除下长袍,道:“你披在身上。”殷素素大是感激,说道:“不用。你自己也冷。”张翠山道:“我不怕冷。”将长袍递在她手中。殷素素接了过来披在肩上,感到袍上还带着张翠山身上的温暖,心头甜丝丝的,忍不住在黑暗中嫣然微笑。
张翠山却只是在盘算脱身之计,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不杀谢逊,不能脱身。”
他侧耳细听,在汹涌澎湃的浪涛声中,听得谢逊鼻息凝重。显已入睡,心想:“此人立下重誓,一生决不信人,但他和我同卧一船,竟能安心睡去,难道他有恃无恐,不怕我下手加害?不管如何,只好冒险一击。否则稍有迟疑,我大好一生,便要陪着他葬送在这荒岛之上。”轻轻移身到殷素素身旁,想在她耳畔讲一句话,哪知殷素素适于此时转过脸来。两人两下里一凑,张翠山的嘴唇正好在她右颊上碰了一下。
张翠山大吃一惊,待要分辩此举并非自己轻薄,却又不知如何说起。殷素素满心喜欢,将头斜靠在他的肩头,霎时之间充满了柔情密意,但愿这船在汪洋大海中无休无止的前驶,此情此景,百年如斯,忽觉张翠山的口唇又凑在自己耳旁,低声道:“殷姑娘,你别见怪。”殷素素早羞得满脸如一朵大红花一般,也低声道:“你喜欢我,我是很高兴。”她虽然行事任性,杀人不眨眼,但遇到了这般儿女之情,竟也如普天下初尝情爱滋味的妙龄姑娘一般无异,心中又惊又喜,又慌又乱,若不是在黑暗之中,连这句话也是不敢说的。

惊涛骇浪,强敌当前,在张翠山看来,是龙潭虎穴,在殷素素看来,是温柔仙乡。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user avatar

所谓诗意,不过一首相思。

读过很多的金庸小说,也见识到了很多的英雄豪杰。

对于郭靖这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我们在道德上自当应该对其有着更大的肯定,但就我个人,翻阅次数最多的小说是《笑傲江湖》,最喜欢的金庸小说主角便是其中那个潇洒自如、不受羁勒的令狐冲了。

不似郭靖的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不似张教主的优柔寡断;不似乔帮主的忿恨彷徨;不似杨过的敏感孤傲;也不似风清扬前辈的心灰意懒。令狐冲有一种天生的潇洒,一把剑,一壶酒,既是整个江湖。

我最喜欢书中的围寺这个段落,小时候看颇为不解,越长大越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

书中讲到,当令狐冲醒来,发现任盈盈为救他而被困少室山后,火速率江湖群雄围攻少林寺。

不料众人被困少林陷阱,情况危急,生死只在顷刻之间。

这时突然天降大雪,顿时风声鹤唳,万籁俱寂,群雄只等令狐冲一声令下群起而攻,正可谓英雄一怒为红颜,如此做倒也不枉盈盈冒死来搭救令狐冲了。

然而此刻的令狐冲呢?

他只是呆呆的看着漫地的山花野草,望着飞雪满天。心中突然一柔,忽然想起了小师妹岳灵珊,心中不觉念到:小师妹这时候不知在干什么?

此刻的他,有一大帮兄弟共赴生死、有天下无敌的独孤九剑炼成、有肯为他被困少室山,乃至于甘愿去死的任大小姐、本该自觉此生无憾,热血翻涌进而大战一场。

可是在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时刻,他却并无半点紧张、严肃乃至热血可言,心里的所思所想,只不过是小师妹现在在做什么。

初读这里时觉得令狐冲真的是脑袋坏掉了

有个日月神教的任大小姐为你连命都不要了,有一大帮江湖豪杰为你出生入死,你却在这危急关头想着了那个早就抛弃掉你,跟林师弟共享韶华的小师妹,未免也太没良心了。

后来长大了才明白,世间的很多事是我们所无能为力的,尽管苦苦挣扎也无济于事,饶是你的独孤九剑天下无敌,少林武当无人可挡,面对它的时候也会顿生挫败无力之感,即便是一生潇洒自如的令狐冲也终究没能留住他心心念的小师妹。

大概有些人就只能成为你的软肋,却永远无法成为你的铠甲吧。

生死攸关的时候,想到的永远不是自己身前的铠甲,而是身后无法割舍的软肋。

这里是原文:

不到半个时辰,祖千秋回报三百人已挑选定当,都是江湖上的一流好手,以此精锐奋力下冲,敌人纵有数千人列队拦阻,也未必挡得住这三百头猛虎。令狐冲精神一振,跟着祖千秋走到西首山边,只见那三百人头缠白布,排得整整齐齐,便道:“众位请坐下稍息,待到天色全黑,大夥儿下去决个死战。”群豪轰然答应。

这时候雪下得更大了,雪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飘将下来,地下已积了薄薄的一层,群豪头上、衣上都飘满了雪花。寺中所有水缸固已倒得滴水不存,连水井也都用泥土填满。各人抓起地下积雪,揑成一团,送入口中解渴。天色越来越黑,到后来即是两人相对,面目也已模糊。祖千秋道:“幸好今晚下雪,否则刚好十五,月光可亮得很呢。”

突然之间,四下里万籁无声。少林寺寺内寺外聚集豪士数千之众,少室山自山腰以至山脚,正教中人至少也有三四千人,竟不约而同的谁都没出声,便有人想说话的,也为这寂静的气氛所慑,话到嘴边都缩了回去。似乎只听到雪花落在树叶和丛草之上,发出轻柔异常的声音。令狐冲心中忽想:“小师妹这时候不知在干什么?

蓦地里山腰间传上来一阵呜呜呜的号角声,跟着四面八方喊声大作。这一次敌人似是乘黑全力进攻,再不如适才那般虚张声势。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对岳灵珊贯穿全书的情愫,总是在不经意间击穿读者的泪腺。

所谓诗意,不过一首相思。

最后,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user avatar

李秋水和无崖子在琅嬛福地隐居,

门里的无崖子天天对着玉雕发花痴,门外的李秋水天天和年轻才俊们寻欢作乐。

还有比这更有诗意的画面了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