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东林党是江南财阀代言人?

回答
讲东林党是江南财阀代言人,这说法不算太夸张,但要说得详细,还得把这层关系剥开来看看。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东林党”这茬事儿。它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更像是一个文人群体和官员集团的集合。他们最初聚集在苏州的东林书院,谈论经世致用,批判时弊,尤其看不惯宦官专权和政治黑暗。这帮人,说白了,都是读书人出身,不少家里也有些底子,不然哪有钱读书、念书、考科举?

那江南财阀又是啥?

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那是相当发达的。手工业、商业都非常繁荣,尤其是丝绸、棉布、瓷器这些,销路好,利润高。做这些生意的人,自然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了当时所谓的“大商人”、“大盐商”、“大票号”等等,这些合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咱们可以理解为当时的“财阀”。

东林党和江南财阀之间,为啥会扯上“代言人”这层关系呢?

这事儿就有点复杂了,不能简单地说东林党就是为他们摇旗呐喊。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东林党的许多成员,与江南的士绅和商人群体有着天然的利益联系和价值认同,他们的一些政治主张,客观上符合甚至维护了江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利益。

咱们一条条掰扯:

1. 士绅阶层的利益捆绑: 东林党的核心成员,绝大多数都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而明朝的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是与士绅阶层挂钩的。这些士绅,他们自己是读书人,又往往是地方上的地主豪强,掌握着土地和资源。江南地区士绅力量尤其雄厚,他们既是读书人,也是潜在的财阀构成部分或者利益相关者。东林党这些人,本来就代表着士绅阶层的声音和利益。

2. 经济政策的诉求: 当时朝廷的一些政策,比如加重商税、限制商业活动,或者对土地兼并视而不见导致大量农民破产,这些都会影响到江南地区的经济活力,也间接损害了富裕商人和士绅的利益。东林党在政治上倡导的很多东西,比如“清谈误国”的反面,就是希望政治稳定,政府能够依法办事,不搞那些扰民的“急功近利”的政策。他们反对宦官弄权,本身就意味着反对那种不受约束、可能随意征敛、扰乱市场的行为。

举个例子,东林党人讲究“清正廉洁”,反对官员的腐败,这听起来很伟大。但另一方面,这种“清正”也意味着反对地方官员凭借权力对商业活动进行过度干预或勒索。一个相对稳定、法治(哪怕是当时的法律)比较清晰的市场环境,对商业资本的积累是有利的。

3. 社会价值观的共鸣: 东林党推崇儒家传统价值观,强调礼义廉耻、道德文章。而江南的富商大贾,很多时候也希望通过捐赠、办学、修建祠堂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给自己镀上一层“仁义君子”的金边。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使得东林党人在说话做事时,容易获得江南士绅和商人的好感和支持。他们说的那些“体面话”,更能说服那些有钱有闲的人。

4. 实际的经济支持: 任何政治团体,都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才能运作。东林党作为一股政治势力,在江南地区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他们的一些活动、党争的消耗,自然少不了来自江南富裕阶层的捐助。这些富商巨贾,支持东林党,很多时候也是在投资自己的未来,希望通过东林党的影响力,确保他们家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上的“话语权”。

比如,在党争中,东林党人弹劾官员,如果这个官员恰好是他们的经济上的竞争对手或者对他们的生意有阻碍,那么东林党人的行动就直接维护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代言人”的印象?

地理上的集中性: 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多来自江南,而江南正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富商巨贾也最集中。这种地域上的重合,很容易让人产生联系。
政治斗争的需要: 批评东林党的人,为了攻击他们,常常会扣上“为富不仁”、“勾结商贾”的帽子。而支持东林党的人,则会把他们描绘成“为民请命”、“挽救朝政”的英雄。历史的评价,很多时候是胜利者书写的,但失败者的“罪状”里,也可能包含着一些事实的影子。
利益的辩证关系: 说东林党是江南财阀的代言人,这是一种“利益驱动”的解读。确实,他们的许多行为从结果上看,都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和相关阶层的利益。但不能排除他们也有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想法,只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们的理想往往需要与现实的利益相结合才能实现。

反过来说,东林党有没有“背叛”江南财阀的时候?

这也很难说。政治是复杂的,士大夫的立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和财阀一致,在另一些问题上也有自己的考量。而且,江南财阀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也有分化和竞争。

总结一下:

东林党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江南财阀的代言人,是因为:

他们的成员出身和教育背景与江南士绅阶层高度重合。
他们的政治主张(如反对宦官专权、倡导政治清明)客观上维护了当时的江南经济环境和商业利益。
他们获得了来自江南富裕阶层的经济支持。
在政治斗争中,这种联系被双方的阵营反复提及和利用。

所以,与其说是“代言人”,不如说东林党和江南的士绅、商人群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多方面的利益和价值联系,这种联系使得东林党在很多时候,成为了江南经济和相关社会力量在朝廷上的一个重要发声渠道和利益的维护者。这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需要辩证地看待,而不是简单地标签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我还真手贱去统计了一下东林党的籍贯。

“东林党点将录”共109人,排除掉几个死活查不到籍贯所以籍贯不详的(也就个位数),剩下来100人左右,里面真正江南籍贯的,也就22人,或者说20%左右。

这个比例高吗?其实并不高,因为虽然明朝有南北榜,但是江南的科举优势一直存在,所以在朝堂之上随机抽取六部里其中一部的官僚进行统计,怕是也能有20%的江南人比例。

更不用说我统计出来的这20%里面,还有像叶向高这样的,明明不是东林党,却偏偏被阉党编进点将录,排名还特喵相当靠前的,如果把这部分人去掉,真正的东林党里面江南人也就十个出头了。

十个出头的东林党江南人,其中还被魏忠贤早早弄死了好几个(比如说前六君子加后七君子里面就有七八个江南人),最后剩下了个位数,而且高级官僚里好像就剩一钱谦益了,其余多是中低级官僚。

我且问你,区区个位数的官僚还多是中低级的,怎么就能当江南财阀的代言人?你告诉我?

所以说,根本就不存在的事情,还这么多人认认真真回答得有模有样,这不搞笑嘛……

更不用说江南明明有自己的地域性朋党,苏南有昆党,皖南有宣党,浙江有浙党……然后,谁来告诉大家一下,昆党、宣党和浙党这些真正的江南地主利益集团朋党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user avatar

崇祯三年之后,朝堂几乎就没有东林党人了。

东林党人如何还能代言江南财阀?

能当利益代言人的,也得是官僚阶层吧?

就算是将明朝灭亡的责任委过于普通官员,也是浙党楚党满朝文武更加有可信度吧?

显而易见,提问者看的明粉的网络地摊文学太多了,而明粉基本上都是不看书的

真正造成明朝灭亡的,是明廷养藩制度催生出来的庞大的朱明皇族和皇亲国戚。他们垄断了明朝绝大部分财富。

各大王府都是大地主,以河南为例,每个王府侵占良田均占200万亩至40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大地主,就是朱明皇帝本人。

据户部张希尹奏疏记载,明武宗时,顺天等府的官田皇庄,达到了2100万亩

明朝皇族所侵占的良田,全部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强行掠夺百姓而来。对应的是大量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唯一赖以生存的土地。

朱明王爷有国家发俸禄占田赋30%,同时圈占大量良田,就这样还不满足。还要将各省的盐茶税占为己有

李自成、张献忠所经过之处,全部都是封藩重灾区。

李自成的军费主要通过抄家两类人而来。

(1)朱明王府

(2)皇亲国戚

可见,到了明末,社会仍然积累了大量财富,只不过全部集中到了朱明王府和皇亲国戚手中。他们才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user avatar

如果真有所谓江南财阀。

事情会这样发展。


皇上:财政开支不够了,我要收税。

财阀:可皇上你还养了几万人的太监,还有那么多的宫女和后宫,还修了宫殿。还有那么多的宗室。

这些都可以削减。

还有这个地方,那个地方都是贪官,你可以惩治一下,这钱不就出来了。

皇上:你说什么,我的事情也是你可以管的。

财阀:这么说,那我们就不给钱。

皇上:你们这些刁民,把你们抓起来。

财阀:不守规矩的皇上造反了。

财阀组织武装,内战爆发。


如果真是所谓财阀,那事情迟早会走到这一步。


东林党不过是一些地方利益集团官员和喜欢说话的知识分子的集合。

它跟真正的财阀完全是两回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讲东林党是江南财阀代言人,这说法不算太夸张,但要说得详细,还得把这层关系剥开来看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东林党”这茬事儿。它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更像是一个文人群体和官员集团的集合。他们最初聚集在苏州的东林书院,谈论经世致用,批判时弊,尤其看不惯宦官专权和政治黑暗。这帮人,说白了,都是读书人出身.............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表面上看,“逃离北上广”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人人都在收拾行囊,向往更宜居、更安逸的生活。然而,实际的数据和城市的感受却指向了另一个方向:北上广深的人口总量还在增长,而一些传统的人口输出大省,如东北、河南、江西等地,却面临着持续的人口流失。我们得一层层.............
  • 回答
    共和国长子:东北,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共和国长子”,这个饱含深情的称谓,从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深深烙印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标签,更是一部东北人民为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奋勇争先的奋斗史,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工业摇篮的崛起与转型之路。要理解为何东北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我们必须回溯历.............
  • 回答
    关于“东南亚华人富豪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而非驱动者”这一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解读。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否定华人富豪作用的论断,而是强调了他们扮演的角色相对而言更侧重于资本的整合、放大和利用,而非从零开始的创新和基础性经济活动的开拓。以下是详细的阐述:一、 历史背景:殖民时期与国家建设的框架要理解.............
  • 回答
    关于“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的说法,以及“通古斯”究竟是什么,这背后涉及到历史、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同时,地域黑与民族主义者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 为什么有人说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东北地区历史民族构成和文化传承的观察与研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
  • 回答
    将广府人等同于“东南亚人”或“越南人”,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混淆和片面的概括,并没有触及到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历史迁徙、文化交融以及一些地域上的联系来梳理。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上确实存在大规模的广府人(广府人通常指以广州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用广府话的汉.............
  • 回答
    二战时期“东京大轰炸”,不仅仅是战争史上的一个节点,更是一场让人心悸、至今难以磨灭的空袭噩梦。它之所以能够以如此沉重的分量被铭记,是因为其规模之宏大、毁灭性之强,以及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共同铸就了其在人类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规模的压倒性:集结的巨兽首先,我们得从这场轰炸的“规模”说起。这可不是一次简单.............
  • 回答
    “中日韩若无矛盾,东亚将成世界中心”——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这三国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及文化影响力综合考量的深刻洞察。细究之下,我们会发现,正是这些本应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因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竞争等因素产生的持续摩擦,阻碍了东亚整体力量的充分释放,使其未能完全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首先,我们不得.............
  • 回答
    “楚汉之争,实乃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这句话虽然略显夸张,却道出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级较量背后,一个深刻的历史脉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放远,看看秦朝统一六国后,楚国(以及其他曾经的东方强国)是如何在新的政治格局下,试图重拾辉煌,最终又走向覆灭的。一、 秦之统一:东方巨龙的折翼首先,我们回顾.............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很多人都能注意到。为什么东北人见面,不论来自辽宁、吉林还是黑龙江,很多时候会直接说“我是东北人”呢?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认同感这几个角度来聊聊,这样说起来会比较有意思,也更能说明白。历史渊源:从“东北”到“三省”再到“东北”咱们得.............
  • 回答
    关于“抗战时期东北一枪不放”的说法,这确实是一种在民间流传的观点,而且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不同的解读。理解这种说法,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可能基于怎样的视角和认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是一种不准确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说法。 东北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从未“一枪不.............
  • 回答
    在讨论明朝后期东北是否属于中国领土以及清朝是否增加了中国领土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历史的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梳理。这个话题之所以会产生争议,是因为“领土”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并且与国家主权、实际控制和民族认同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一、 明朝后期东北的归属:一个复杂的历史图景首先,明朝后期东北.............
  • 回答
    网上确实流传着“闯关东的都是山东人”这种说法,但仔细探究起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即便当初闯关东的主力是山东人,东北方言为何却鲜有山东方言的影子呢?这背后其实有着一系列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社会、历史和语言演变原因。一、 “闯关东”的复杂背景:山东人是主力,但并非唯一首先要明确.............
  • 回答
    中国地域黑现象由来已久,而河南和东北地区确实是地域黑的重灾区。要理解为什么这两个地区“总是”被黑,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一、 河南地区地域黑的起源与原因:河南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也因此承受着许多负面标签。.............
  • 回答
    你听室友这么说,确实有点意思。按理说,东北的纬度比南方高不少,理论上应该更冷才对。但实际感受上,很多人,包括你室友,可能会觉得东北没南方那么“难熬”。这里面有几个挺有意思的原因,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得说到供暖系统。这是最最关键的一点。 北方集中供暖: 东北,以及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实行的.............
  • 回答
    卢卡·东契奇,这位在NBA赛场上叱咤风云的斯洛文尼亚天才,常常被提及他“并不算顶级”的身体天赋,然而,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对他“天才”的定义。这其中的奥妙,恰恰在于他那超越常人的篮球智慧、令人惊叹的技巧以及对比赛的独特理解。我们先来聊聊“身体天赋”这个概念。在篮球这项运动中,顶级的身体天赋通常意味着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历史和学术上的复杂性。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南方人都说中国南方人都是北方移民后代”的说法,以及南方本地人是否真的没有后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后代”不仅仅指当下存在的后代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血统的延续”。东南亚人和澳洲土著之所以有“那么多后代”,是因为他们的族群.............
  • 回答
    张学良将军“不抵抗”丢失东北,这件事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极为沉重的印记,也因此成为一个绕不开的历史议题。你观察到在相关的讨论中,大部分评论都集中在对张学良的指责上,而很少提及日本的责任,这背后确实有着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情感宣泄与民族情绪的投射。“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历史地理、军事战略以及人们视角的不同。北宋东京(今开封)“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的说法之所以广为流传,而辽国南京(今北京)面向北宋一侧的地理特点却鲜为人提及,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北宋东京“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开封地处华.............
  • 回答
    这句话呀,听起来有点意思,不是直白那种,而是带着点儿诗意和暗示。“你是东北地三鲜”这句话,首先就点出了“你”的特质。东北地三鲜,大家都知道,是经典的东北菜,用的是土豆、茄子、青椒这三种最家常、最朴实的食材,但它们组合在一起,烹饪得当,就能做出非常过瘾、接地气,又充满烟火气的美味。所以,她说你“是东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