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数狙击手电影里,狙击手不用弹夹,而是直接拉开枪栓把子弹放到枪膛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
很多观众可能注意到了,在一些经典的狙击手电影中,我们看到的狙击手操作的狙击步枪,似乎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很多自动步枪、甚至现代狙击步枪的操作方式不太一样。电影里的狙击手,在每次射击后,或者在准备下一发子弹的时候,常常不是更换弹匣,而是会有一个“拉栓、上弹、推栓”的动作。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们不用弹匣,而是要这么麻烦地一发一发地往枪膛里送子弹呢?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电影为了突出和还原一种特定类型的狙击步枪的特点和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狙击战中的优势。

首先,我们要明白,并非所有狙击步枪都那样操作。现代很多狙击步枪,包括一些高精度军用狙击步枪,也是使用弹匣供弹的,而且弹匣供弹效率更高,射速也更快。电影里那种“拉栓上弹”的动作,通常是指的是栓动式步枪(Boltaction rifle)。

那么,为什么在电影中会频繁出现栓动式狙击步枪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历史的真实还原和时代背景的设定: 在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尤其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更早时期的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中,栓动式步枪是当时的主流军用步枪,也是狙击手最常使用的武器。例如,在二战中非常著名的莫辛纳甘(MosinNagant)、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 M1903)、李恩菲尔德(LeeEnfield)等,绝大多数都是栓动式的。电影为了贴近历史,展现那个时代的军事风貌,自然会选择栓动式狙击步枪,并还原其操作方式。

2. 栓动式步枪的固有优势——精度: 栓动式步枪之所以在狙击领域曾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至今仍被大量使用,是因为它在设计上能够提供极高的精度。栓动式步枪的枪机(bolt)在每一次射击后都会被拉开,然后重新关闭推弹入膛。这个过程非常直接且紧密。当枪机完全复位并锁定在枪膛后部时,它能为弹壳提供一个非常稳固且一致的支撑。这种稳固性减少了子弹在发射过程中因枪机连接部分的微小晃动而产生的偏移,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相比之下,半自动步枪(即使用弹匣,射击后自动退弹并为下一发上膛)的自动退弹和上膛机构会引入更多的运动部件和潜在的震动源,这在追求极致精度的狙击任务中,理论上可能会对精度造成轻微影响。

3. 可靠性和简单性: 栓动式步枪的结构相对简单,运动部件较少,不像半自动步枪那样依赖复杂的机械联动系统来完成自动循环。这意味着它故障率低,对弹药的适应性更强,并且在恶劣环境下(如泥土、灰尘、冰雪)的可靠性更高。狙击手往往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完成任务,一把可靠的武器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栓动式步枪卡壳,操作手也更容易通过手动操作排除故障。

4. 弹药的精确装载: 栓动式步枪允许狙击手在安装子弹时有更大的“控制感”。虽然电影中直接将子弹放入枪膛的场景不一定是完全写实的,但栓动式步枪确实通常使用弹仓(internal magazine)或可拆卸弹匣(detachable magazine)供弹。在栓动式步枪上,弹仓是将子弹固定在枪身内部,每次射击后需要手动拉栓退壳,然后再次拉栓上弹。而电影中展现的“一发一发上弹”有时也可能是通过将子弹直接放入弹仓,或者即使是使用弹匣,电影拍摄时为了突出某个动作或节奏,而特意将弹匣移除并进行类似手动上弹的演绎。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如果电影中狙击手真的是一次只装一发子弹,而不使用任何弹匣或弹仓,那其实是一种比较少见但并非没有的射击方式,尤其是在某些特定设计的狙击步枪上,或者在一些极端追求“精准到位”的射击训练或比赛中。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每一发子弹的装填都尽可能地平稳,减少任何可能对瞄准造成干扰的因素。

5. 电影的戏剧化表现和视觉冲击力: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栓动式步枪那种“拉栓、瞄准、射击”的动作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视觉节奏感和阳刚之气。这种机械式的操作,伴随着清脆的金属撞击声,能够有效地营造出狙击手专注、冷静、精准的专业形象。相比之下,连续更换弹匣的动作可能显得不够“硬核”或缺乏仪式感。电影创作者会利用这些特点来强化角色塑造和剧情张力。

总结一下,电影中狙击手频繁操作栓动式步枪并展现出类似“手动上弹”的动作,主要目的是:

还原历史背景和武器真实性。
突出栓动式步枪在精度和可靠性上的优势。
通过富有仪式感的机械操作,增强角色的专业形象和电影的戏剧表现力。

所以,下次你在看电影时看到这样的场景,可以理解这是为了展现特定时期狙击步枪的特点,以及它在狙击手手中的操作方式,同时也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和专业感的视觉体验。当然,也要知道现代狙击技术已经更加多样化,弹匣供弹的高精度狙击步枪同样是战场上的主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会有手动填弹入膛的情况,但都不是实战中的常见场景;

一种是追求极致射击精度;因为弹匣供弹的时候,子弹在推送进膛、经过供弹坡时,会发生磕碰,在弹头留下细微的凹痕,破坏弹头的气动外形,进而影响射击精度。

但是,这种情况主要在自动和半自动步枪上相对明显,栓动狙击枪的影响很轻微,大多数作战场景下不会有这么极致的追求。

一种是不方便更换弹匣的射击姿势/场景,或者换弹匣需要大幅度调整姿势,必要时干脆直接手动补上一发。

再一种是有限时的竞技场景,弹匣故障或者子弹哑火时,检查/更换弹匣会影响比赛成绩,有的射手就会在机匣上绑几颗子弹,作为应急备用弹。

不过,在战区通常不会这么做,因为战区环境恶劣,手动填弹容易把沙尘等异物带入枪膛;备用子弹长时间外露的话,会吸附粉尘污渍;手动填弹也不利于多目标转换,总体来说,在常规战区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手法。

电影里……当然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咯,毕竟显得专业就可以( ˃̶̤́ ꒳ ˂̶̤̀ )。

————————————————————

补充回答下:

评论里有人问:为什么竞技时绑了备用弹,就不怕吃灰……因为,比赛时在靶场比较多啊,环境和战区的恶劣程度根本没法比,而且比赛都有间隔,打完就可以轮换做修整了;在战区里当然没有这种条件了,在细节上就会更加注重避免不必要的枪械损伤。

PS:某乎现在是怎么了,个别人很喜欢用那种让人难受的语气留言耶;如果要讨论问题就平和些嘛(><)

user avatar

非专业,但这么干过……

国内还能打7.62X51的快乐时光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2945492681777152

原因?靶场工作人员说,那支Tikka T-3X的弹匣坏了( ・᷄ὢ・᷅ )

user avatar

目的是为了装逼,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为啥要这么做,什么时候要这么做。

一般来说除了BR枪都没啥必要一颗一颗塞。BR枪要一颗一颗塞是因为。。。。。。它们没有弹匣

军枪更是没必要,打仗时哪有一颗一颗塞的时间。弹匣供弹确实会有卡壳或者影响弹头runout的可能性,但只要不是追求极限精度,问题不大。

要问我会不会一颗一颗塞?会,懒得压弹匣或者装逼时 下面是装逼视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