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饱饭吃」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饱饭吃”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1. 准确的表述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这个说法通常来源于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家庭食品安全”(Household Food Security)年度报告。这份报告是美国衡量食物不安全状况的最权威和最常用的数据来源。
“没有饱饭吃”的含义: 在食品安全领域,更准确的说法是“食物不安全”(food insecurity)。食物不安全并非等同于饥饿(starvation),而是指家庭在任何时候都无法获得足够、安全、有营养的食物来维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包含了从担心食物来源到实际体验到减少食物摄取量或食物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程度。
“六分之一”的由来: 过去几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中,食物不安全家庭的比例确实在百分之十几徘徊,因此“六分之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概括性说法,对应的是大约15%17%的美国人口。

2. 数据的具体内容和演变:

什么是食物不安全? USDA将食物不安全分为几个级别:
低度食物不安全 (Low food security): 食品质量、种类或食用频率有所下降,但食品摄入量未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家庭会为了省钱而购买更便宜、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
高度食物不安全 (Very low food security): 食物摄入受到干扰,食品质量、种类或食用频率都下降了。这包括跳餐、减少进食量,甚至在某些时候断粮。这是最接近“没有饱饭吃”的程度。
历年数据:
在2020年(疫情开始前),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约有10.2%的美国家庭(约3500万人口)在一年中至少经历过一次食物不安全。
在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和政府的援助措施,食物不安全率有所下降,降至3500万人口的3100万。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2021年的数据是特别的,因为政府发放了刺激支票和疫情相关补贴,这些措施显著缓解了食物不安全问题。
在2022年和2023年的报告中,随着这些临时援助措施的取消,食物不安全率有所回升。 例如,2022年的数据就显示有3400万美国人(占人口的10.2%)面临食物不安全问题。

关键的“高度食物不安全”群体: 即使总体数字可能在10%左右,但真正达到“高度食物不安全”的群体虽然比例更低,但仍然是重要的关注对象。2022年,有约2040万美国人(占总人口的6.2%)生活在高度食物不安全的家庭中。这意味着他们经常面临食物短缺。

3. 谁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食物不安全并非均匀分布,某些人口群体面临更高的风险:

低收入家庭: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收入不足以支撑基本生活开销(住房、医疗、交通等)使得食物成为最容易被削减的项目。
有儿童的家庭: 有儿童的家庭,尤其是单亲家庭,食物不安全的发生率更高。
非裔和西班牙裔家庭: 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和经济不平等导致这些群体在收入、就业和获得资源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食物不安全率更高。
农村地区居民: 交通不便、超市选择少、以及低收入问题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
单身家庭、失业人群、残障人士: 这些群体更容易面临经济困难,从而导致食物不安全。

4. 造成食物不安全的原因:

经济因素:
低工资和不稳定的就业: 即使工作,如果工资过低,难以覆盖生活成本。
通货膨胀: 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挤压了家庭的食品预算。
意外开销: 医疗账单、汽车维修等突发性支出可能让本已紧张的家庭预算彻底崩溃。
社会因素:
住房成本过高: 房租或房贷占收入的比例过高,留给食物的钱就很少。
缺乏医疗保健: 高昂的医疗费用可能导致家庭破产,进而影响食物获取。
教育和技能差距: 较低的教育水平往往与较低的收入和不稳定的就业挂钩。
政策因素:
社会福利项目的覆盖范围和力度: 例如食品券(SNAP)等项目的可及性、金额是否足以覆盖实际需求,以及援助措施是否足够稳定。
最低工资标准: 过低的最低工资难以保障基本生活。

5. “六分之一”的说法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解读下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指的是“食物不安全” (food insecurity) 的总体概念,那么在某些年份,比如2020年(疫情初期)或2022年,大约10%是比较准确的。10%大约是十二分之一,但如果考虑到“高度食物不安全”的比例可能接近,或者人们对“没有饱饭吃”的理解更广泛,那么“六分之一”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说法是有一定基础的。
如果精确地理解“没有饱饭吃”为“高度食物不安全”,那么比例会低于六分之一,但仍然触及数千万人口。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字,而是受到经济周期、政策变化、社会事件(如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的。

总结:

“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饱饭吃”这个说法,从食品安全(food insecurity) 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和某些特定年份(特别是考虑到广泛的定义)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概括性说法。它反映了美国社会中存在显著的食物获取困难问题。

然而,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我们需要区分“食物不安全”和“饥饿”,并且要了解具体的百分比会根据年份、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例如,是家庭还是个人,是低度还是高度食物不安全)而有所不同。即使是10%的食物不安全率,也意味着数千万美国人每天都在为获得足够、健康的食物而挣扎,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家庭是食物不安全问题的主要受害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人的“穷”和中国人的“穷”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随便抓几个美国的所谓穷光蛋,测一测脂肪含量,再测一测酒精含量,然后你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然后你还会觉得拿社会救济金去支援这些人,简直是对纳税人智商的侮辱


先声明我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读书时附近有低收入保障房,房东会出租空房间给学生,靠差价还能小赚一笔。所以我确实见识过所谓的穷人生活,反正房东的酒瓶子比我一辈子喝过的还多,漫画书比我一辈子看过的还多。

我们吃奖学金的相比吃救济金的,那肯定是人比人气死人的。


你觉得这还不够的,那我可以再说说我社区服务的事(已在另一个城市了)。每年都参与的项目,就是做饭招待如假包换的homeless.

项目负责人有时会开会,介绍穷人怎么怎么可怜。然后我就很平淡的说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你描述的生活我至少过了10年。负责人就不知道怎么接口了。——关键是我家也不算穷,那叫“勤俭节约”。

题目中所谓的“SUV穷光蛋”,其实并不夸张,无家可归但有车的流浪汉我就招待过不少。他们平时吃救济食物,晚上睡车里,四处溜达一下认真或不认真的找找工作。


他们可怜么,主要看和谁比了。你说穷得只能吃炸鸡了,高热量没营养。即便我知道国情不同,心中肯定还是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啊!

@陈屹峰 朋友的答案补充的很好。美帝福利机构就是如此神奇,充分向你展示什么叫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你经历得越多,反而会同情心愈减。

想想过去山区支教的心情体会,与此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1/6的人“吃不饱”肯定是扯淡,你看英文原文,卡路里不是问题,只是把营养标准定的很高而已。

所以美帝就是养在全家桶里的老鼠,自己无病呻吟一下也就罢了,天朝跟着瞎起哄,还刻意翻译成这样,其用心不难理解。

美国宣称美国穷人多是为了拉票原因,中国宣称美国穷人多是为了众所周知的原因

两边明明都是在自说自话,却在这个问题上巧妙的达成共识。

这真是政治的美妙之处啊~~~


————更新————

我很欣赏旁边 @张雩 朋友的回答。有图有数据有干货,而且很专业的介绍了美帝整个系统的腐朽,推荐大家都去看看。


说一下food desert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专业性的话题,但楼下给的数据好像有点误导性。那张很好看的地图讲的是:No Car No Supermarket Store Within a Mile. 即半径1609米内,没有公交车和超市的比例。

——但是这个距离,开车就是1-2分钟的事,跑步的话也就是10来分钟。我们知道美帝的私家车占有量达到了惊人的90%以上(数据)。大家不妨想一下,天朝的土地上,能做到半径1609米内必有菜场吗?所以我觉得这个指标好像不太合理吧?


然后是很多人提到的“穷人吃不起健康食品所以才胖”之类的论点,我实在无法苟同啊。“穷胖了”未免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简直比“何不食肉糜”更胜一筹。

美国的食品问题有其独特之处,但我仍旧旗帜鲜明的表示,至少美国的胖子不需要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去同情。

我们先看美国人认可的健康的饮食结构:

该吃什么吃多少就是这样。最底部的淀粉类主食并不比最增肥的油和糖昂贵,所以你可别说我太穷了只能干嚼白砂糖再喝点食用油。

况且人类不吃卡路里就会死,“热量高”根本就不应该是贬义,吃多了才是no zuo no die.


第一,只能吃高热量食品,所以必定会胖?

我以为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常识:吃得少就不会胖。

看来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常识啊。

再高的热量,吃得少就不会胖,这真是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你懂得自控,懂得合理摄入热量,每天吃土豆都不会胖。美国一男子60天只吃土豆减20磅


健康的体魄来源于自控,缺乏自控的,天天喂有机蔬菜+三文鱼也照样能喂成猪。

减少热量的摄入,和穷有关系吗?是有人逼你把薯片往嘴里塞了还是怎么的?你说薯片最便宜,我有一条秘诀,不吃更便宜

缺乏自控是贫穷造成的吗?其实反过来才对吧呵呵呵呵呵


第二,健康食品真的很贵吗?

任何地区的超市,1磅计量,最普通的鸡肉常年$1-1.5,西兰花$1-1.5,香蕉<$0.5。每天$5可以吃到撑。

为什么我要列这三项?

你去找个健身教练,告诉他:我每天摄入1磅白水煮鸡肉+1磅西兰花+香蕉若干。

教练一定会对你竖大拇指说:少年,我见你骨骼清奇肌肉优美,我传你一套卧推十八式吧。


而且这些都是你们所谓的有激素的底层食品,老夫我从学生时代就是这么吃过来的。

顺便说一句,我靠着这些“不健康食品”减了40磅的肥膘,不吃薯片不吃快餐,还省钱呢。

所以快餐店根本就不是最便宜的选项,懒到不做饭的人才会这么想。

我上文说的房东,自己是不下厨的,要么快餐炸鸡要么外卖披萨。当然留学生白占厨房很开心。


我自己的感觉,美国减肥反而比在国内容易,因为现代化的健身学营养学都以西方饮食为参照。

国内还麻烦些,吃个炒青菜都有油。(母后:“滚过来把青菜吃了”。“不行我减肥”。“减肥你吃牛肉?找抽吧你?”——你说怎么破?)

况且美国人权问题矫情惯了,你去餐馆说我是vegetarian或on diet,餐馆多半知道该怎么办。实在不行的,你点份salad呗,肯德基麦当劳都有的,蛋黄酱不加,妥妥的黑不动啊。当然有那觉悟的也就不是胖子了。


所以拜托你们别说的好像只能买到垃圾食品一样,自己嘴馋控制不住才去吃的,这也怨社会?


————————————————————————

所以是不是社会环境造就了美国的肥胖率?

从统计意义上,这我可以同意。

但是你说这些胖子都很可怜,和饿肚子的瘦子一样可怜?

那我肯定要反对。挨饿是没得选才挨饿,贪吃是舒服才贪吃。后者的选择权至少在自己手上,全凭个人意愿而已。


如果胖只是一种个体行为,那当然是个人自由,也应该宽容。但如果放到整个社会环境里,有一群人一边好吃懒做、一边消耗公共资源、一边成天抱怨社会、一边还伸手向劳动人民索要更多补助。

这就不是宽容不宽容的问题了,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作为一个被剥削的纳税人,黑几句怎么了?

我求求圣母们放过我,别成天鼓励别人花钱买爱心,自己分文不动装好人。

慷他人之慨真是容易啊。


疾病等特例不要拿来和我抬杠,除此之外,我以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

胖就是懒,不服来辩。


丙等星.com


___________

本文已授权微信号:丙等星(bingdengxing) 转载。

其余转载请联系本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


还有什么想聊的,欢迎来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user avatar

不想跟楼上的辩,他右我左。大家对比着看,接受哪个就是哪个。

这个问题很庞杂,在一些fact方面难免有误,欢迎指正

但是我反对留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质疑。留学生和美国最下层人的真正接触少之又少。
不健康的School lunch和food desert的存在和解决方法在学术界已经有非常多的讨论和campaign了,你没看到不代表不存在。你可能去过一家卖蔬果的沃尔玛,吃过一次能接受的school lunch,但是很抱歉这不能反应出这些问题不存在。
本人精力有限,school lunch本身就错综复杂,加上各州情况不同,原谅我不能一一展开。如果你对school lunch感兴趣,可以去看一本书叫Free For All。另外第一夫人也有一个和school lunch有关的campaign,戳这里Michelle Obama School Lunches可以看新闻。


我比较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你若出生在一个超市不卖新鲜蔬果,出门左拐是麦当劳,大家薯片可乐天天吃,人人都是大胖子的环境,你不会去想到要去吃西兰花鸡胸的(鸡胸倒是偏贵的肉)。因为穷,你接受到的教育也不足以让你认识到你天天吃汉堡pizza喝可乐是对你有那么大害处的。

而且穷人最大的特征是时薪低(不然为什么穷)。每小时挣得少自然要多工作,而且多是体力劳动。你如果还要求他们每周转两趟公交不远千里去买食材,回来还要做饭…抱歉我不认为这些穷人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穷人可以很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精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教育(营养学知识)而长成一个胖子。胖不等于懒,不过的确很多人因为懒而发胖。

另外:
大家可能觉得我说的东西很反常,那我再举个违背常理的例子吧。建议先读完下面全文再回来读这个例子。

明尼苏达有美国第二多的Hmong Americans。他们跟中国的苗族非常接近,是在越南战乱的时候逃到美国来的。因为写论文的关系我接触到了一个NGO组织Hmong American Partnership,因此了解了在美国的Hmong农民的现状。

在明尼苏达种植蔬菜的Hmong农民,很多住在食物沙漠,有着很高的肥胖率。
怎么样,乍一听很不可思议吧。他们为什么不吃自己种的蔬菜?
原因很简单:
他们的地是租的,每年要交很多租金。
他们需要收入养家,因此一定要卖出去这些菜。
他们卖蔬菜挣得钱少,住在贫民区,吃垃圾食品多过健康食品。

我的论文就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引起政府重视的。

说实话,美国的food issue就是反常的,混乱的,千头万绪的。我写了这么多,也不过是拼力还原了一小部分而已。
---------------------------------------------


修改:
鉴于很多人指出“而在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根本就不卖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不准确的地方,特此解释并修改。
在郊区的沃尔玛一般都会卖蔬果,而在市区的沃尔玛则不好说,比如我去过的那家处于贫富交界地带,就不卖。当年让我一阵好找。
因为逆城市化的缘故很多贫民区都在城市中,在郊区有车的是生活相对好的。在靠近贫民区的地方卖蔬果的超市就更少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贫民区是食物沙漠的缘故。

因此修改为“而在市区尤其是靠近贫民区的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很少卖新鲜蔬菜和水果。”

至于supermarket和grocery store的区别,我只是统称超市。美国菜市场(farmer's market)比较少,是季节性的,而且很贵。不过现在美国政府鼓励穷人去farmer's market,因此有了FMNP补贴。

如果你对food desert的存在和定义有疑问,请看USDA Defines Food Deserts

--------------------------------原答案的分割线--------------------------------

我来反对这个问题下大部分人想当然的回答了。想来大部分回答者都不知道什么是“食物沙漠”(food desert),也不知道什么是Farm Bill,SNAP和WIC。题主给出的文章中的“SUV穷光蛋”实在是噱头。

先给出观点
美国最穷的人,的确是吃饭的钱都没有。但是更多的穷人不是吃不饱饭,而是吃垃圾得不能再垃圾的食品。
垃圾食品包括巧克力,薯片,汉堡,炸鸡,可乐,pizza。他们能接触到新鲜食材的机会比较少。蔬果摄入严重不达标。
这些食品,空有热量,毫无营养。多含有高糖分高油脂,易导致肥胖,糖尿病。


吃这些垃圾食品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贪便宜。
或者他们身处的环境让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不健康的饮食结构。
(此处有过修改语气,完善论点)



首先,先跑个题,讲讲美国的贫富差距。
美国的贫富差距非常严重,穷人真的很穷

最直观的数据,根据2012年最新数据,美国的基尼系数是42(或者0.42),中国是47.5(或者0.475)。

在一项有5000美国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他们被要求回答“他们认为理想的财产分配”和“他们认为真实的美国财产分配情况”。然后调查者把结果跟真实的美国财产分配情况作了对比...


上图是对比“美国人理想中的财富分配(IDEAL)”、“美国人认为真实的财富分配(THINK)”和“真实的财富分配(REAL)”。五个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了20%的人口。


从真实的财富分配上不难看出,最底层40%的人几乎没有财产。而前20%的人,尤其是金字塔的塔尖,前1%的人,占据了超过80%的财富。



换一个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全美国的财产被简化成绿色钞票堆,美国人口简化成不同颜色的小人,穷人在左,富人在右。

“理想中的财富分配”

恩,很美好,穷人也有不少资产。在这个图中,基本上没有人在贫穷线(poverty line)以下,有数量非常健康的中产阶级。不过都说了是理想中的...


“大家以为真实的美国财富分配”

回到现实,大部分美国人还是比较实际地认为富人很富,穷人很穷。图的最左边有一条竖着的“poverty line”,代表竖线左边的人在贫困线以下。
看起来总人数还不到5%。

但真实的情况是...

“真实的财产分配”

左边绿色都看不到了,右边的绿色堆得冲破了天际...贫困线也移到了15.1%

放大了来看

最穷的人,几乎没有财产。

更惊人的是,TOP1%的人占有了40%的财产,而80%的美国普通人,只占据了全部财产的7%。美国再怎么富有,你取其总财产的7%分给80%的人口,然后跟我说这些人全都能吃饱饭,emmmm... (这个短片叫Wealth Inequality in America)


好了,说回美国的“饥饿”问题。
美国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原因,重新定义了“饥饿”(Hunger)这个词。
在美国,饥饿不仅仅意味着吃不到食物,还意味着“吃不到真正的食物”。

试想一下,在中国,穷人吃什么?最便宜的食物,也许是粗面馒头加咸菜,玉米碴子,窝窝头,面条放醋和辣子,粗粮饭。会有青菜,肉基本不要想,也许偶尔吃个鸡蛋。无论什么,我担保你完整地知道这些食物是从地里长出来,经过一些你也许不太清楚但也不是很神秘的过程,跑到你的桌子上的。

但是在美国,最便宜的食物是什么?

薯片

99美分一包。这一包不是我们平常在国内能买到的大小,而是跟国内最大包的差不多大。
只卖1美金。

各种加玉米糖浆的甜食

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
15oz,就是425g,将近一斤的糖果,在沃尔玛卖2.88美金。


麦当劳




一美金的汉堡,高热量高脂肪营养单一。我可以说看着就倒胃口么。
但是是真便宜。
很多人天天吃。


那新鲜的蔬菜水果什么价格?
我在美国这边经常去超市,我挑便宜的说。(一磅约等于453g,我直接说一斤了,比较直观)
苹果一般1美金一斤
樱桃最近便宜,2美金一斤
梨子2.5美金一斤
黄瓜1美金一斤
卷心菜1美金一斤
香蕉便宜,50美分一斤

对于穷人来讲,同样一美金,能吃一个汉堡,20块巧克力,为什么要买两个梨子,吃一把蔬菜?
更何况,在美国没有菜市场这一说,farmer‘s market是富人才消费得起的地方。所有的食物都要从超市买。
但是很多人住在食物沙漠(见下文),很难买到新鲜蔬果。
而在市区尤其是靠近贫民区的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很少卖新鲜蔬菜和水果。牛奶和鸡蛋倒是有。


而对于接受救济的穷人,他们接受的食物也会有薯片,饼干,巧克力...应该是在Food Inc. 里有个镜头是他们接受捐赠食品,很多是快过期(或者已经过期)的饼干和薯片。当然记忆可能有错。

举个例子,上图,链接是Roxboro Presbyterian Church

后面那一墙的饼干…




再举个例子,学校的免费午餐,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吃饱饭的机会。
那么午餐长什么样子呢?

这样


或者是这样

巧克力奶糖很多,白色沙拉汁中脂肪含量高,薯条和corn dog都是炸过的。旁边的番茄酱含有不少玉米糖浆。

奥巴马上台之后,第一夫人对school lunch的问题比较关注,所以现在很多州已经开始规定午餐中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蔬菜了。而且对钠的含量也开始有限制。

但是,各方面博弈的结果是(细节就不讲了,很复杂),薯条算是蔬菜,3份番茄酱也算....
你知道美国小学会专门开课让孩子们品尝哈密瓜么?

所以,在美国,穷人的肥胖比例更高
肥胖带来的是什么?
II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需要每天服药。美国的医保就呵呵了,很多药钱都是要自己掏。
所以形成的恶性循环是:没钱->吃便宜的垃圾食品->肥胖->糖尿病->花钱治病->更没钱->吃便宜的垃圾食品...
而且肥胖的人的生活质量实在是...洗澡都要搬一把椅子坐着,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这种生活是没有尊严可言的。



最后,说说美国的食物沙漠(food desert)
食物沙漠Food desert,指的多是住在城市中,居民大多没有私家车,周围没有售卖新鲜食物的区域。
因为逆城市化,美国的超市多在郊区。市区的Grocery store无法生存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但是,对于住在food desert中的人来说,他们想要获得新鲜食物(比如苹果,香蕉),就需要坐公交车起码两小时往返。

所以,对于食物沙漠中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吃加工过的,包装好的食品,或者麦当劳,Wendy’s这样的快餐。
等待他们的几乎一定是肥胖和糖尿病。

附上美国的食物沙漠分布图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美国的贫穷问题和”饥饿“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贫穷与肥胖的关系,深究下去跟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分不开,这里就不展开了(写不动了)。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个回答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转基因?里的第三点。

至于SNAP和WIC,如果我还写得动,就明天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