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知乎上,哪种答案属于政治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社区,什么叫做“政治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这其实是个挺微妙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者的立场、回答者的意图以及当时社群的整体氛围。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这个问题,并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感受一下其中的“滋味”。

首先,我们得明白“政治正确”本身是个复杂且时常被滥用的概念。 在一些语境下,它指的是尊重并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避免歧视和偏见。但在另一些语境下,它又可能被用来指代一种僵化、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或者是一种为了迎合某些群体而压抑真实观点的表达。

在知乎上,一个答案是否被认为是“政治正确”或“不正确”,通常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 触及敏感话题的边界: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社会、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话题的讨论。当一个答案涉及到这些领域,并且其观点与主流、官方或者某一特定群体普遍接受的叙事方式发生冲突时,就容易被贴上“不正确”的标签。

“不正确”的例子可能包括:
挑战历史定论: 比如,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定性提出异议,或者引用一些与官方口径相悖的史料。这可能会被认为是“否定历史”、“歪曲事实”,从而被打上“不正确”的烙印。
批评现有体制或政策: 直接、尖锐地批评国家的某个政策、某个部门的运作方式,甚至对国家制度本身提出质疑。这类回答,如果语气过激或论据不足,很容易被认为是“煽动情绪”、“恶意攻击”,被打上“不正确”的标签。
表达对特定群体的不满或负面评价: 比如,对某个民族、某个地域的人群进行概括性的负面评价,或者对某一类职业、某一类行为的人进行带有歧视色彩的评论。这很容易被认为是“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属于“不正确”的范畴。
持有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 比如,在一些关于性别平等、同性恋权益、环保等议题上,如果回答者持反对或质疑态度,而且表达方式不那么委婉,就可能被认为是“反动”、“守旧”,属于“不正确”。

“政治正确”的例子可能包括:
强调包容和多元: 比如,在讨论少数民族、 LGBTQ+ 群体、残障人士等议题时,强调尊重、理解和支持,反对歧视。
支持官方立场或主流叙事: 对某些热门话题,如果回答者能够站在官方或多数人认同的立场上,并用清晰、有逻辑的方式论证,通常会被认为是“有见地”、“站得住脚”,也就是一种“正确”的表达。
为弱势群体发声: 比如,揭露社会不公,为受压迫或被歧视的群体提供支持和辩护。
强调国家发展成就和民族自豪感: 在一些国际比较或国内发展的问题上,突出中国的优势和进步,表达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二、 回答的语气和方式:

同样的观点,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可能天差地别。

“不正确”的回答,往往伴随着:
攻击性、嘲讽性或侮辱性的语言: 直接人身攻击,用粗俗的言语攻击持有不同观点的人。
极端化、情绪化的表达: 过于激愤,缺乏理性的分析,只剩下情绪的宣泄。
不负责任的揣测和阴谋论: 毫无根据地猜测他人的动机,或者传播未经证实的阴谋论。
过于绝对化的论断: 使用“所有”、“绝不”、“永远”等词语,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绝对化。

“政治正确”的回答,往往表现为:
客观、理性的分析: 引用数据、事实,进行逻辑严谨的分析,避免情绪化。
委婉、尊重的沟通: 即使持有不同观点,也尽量用温和、尊重的语气表达,不攻击对方。
承认复杂性: 认识到问题的多面性,不把事情非黑即白化。
注重细节和边界: 在涉及敏感问题时,会小心措辞,避免以偏概全。

三、 迎合社群情绪或“举报”文化:

知乎的用户群体庞大,其情绪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有时,一个答案是否被认为是“正确”或“不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抓住”社群当下的情绪。

“不正确”的回答,可能因为:
逆着社群的主流情绪: 当大多数人都对某个现象感到愤怒或不满时,你反而为那个现象辩护,很容易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站错队”。
不小心踩了“雷区”: 很多时候,用户可能并非有意为之,但因为对某些社会共识、道德底线缺乏了解,无意中触碰了“红线”,就被认为“不正确”。
被“围攻”或“举报”: 如果一个回答引发了争议,用户可能会联合起来进行负面评价、举报,甚至将其“送上热搜”,这样一来,它的“不正确性”就会被无限放大。

“政治正确”的回答,则可能因为:
精准地捕捉到了社群的情绪共鸣: 比如,在某个社会事件中,能说出大多数人想说但不敢说的话,或者能引发强烈的共情。
迎合了某一类“正义感”: 比如,揭露某个不公现象,能让用户觉得“我被代表了”,或者“这就是我一直想说的”。
被“拥护”和“点赞”: 能够获得大量赞同和支持,这种集体的认可,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正确性”的证明。

四、 利益相关与身份认同:

在知乎上,回答者的背景、身份、利益相关也可能影响他们对“政治正确”的判断。

“不正确”可能指:
暴露了“既得利益者”的视角: 如果某个回答者明显的从某个群体(比如特定行业、特定阶层)的利益出发,并且其观点不利于其他群体,很容易被认为是“为了自身利益说话”,从而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质疑或挑战特定群体的身份认同: 比如,对某种职业的道德评价、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就可能触犯到那一群体的“底线”,被认为是“不尊重”。

“政治正确”可能指:
代表了“弱势群体”的呼声: 能够为那些在社会上声音较弱的群体争取权益,或者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与主流的“进步”价值观保持一致: 比如,支持科技创新、教育公平、环境保护等被普遍认为是“进步”的议题。

总结来说,在知乎上,一个答案被认为是“政治正确”或“不正确”,并非完全由其事实的真假来决定,更多的是由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

1. 与主流叙事、官方立场的契合度。
2. 对敏感话题的处理方式和表达的审慎程度。
3. 是否能够引发社群的普遍认同或共鸣。
4. 语气、态度和道德立场是否符合当下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
5. 是否被特定的用户群体视为“冒犯”或“有理有据”。

“政治正确”与“不正确”的划分,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社群内部的价值判断游戏”。你可能看到,一个非常尖锐的批评,如果在足够多的证据和理性分析支撑下,并且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它就被认为是“揭露真相”,而不是“不正确”。而一些看似温和的表达,如果触碰了某些群体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可能瞬间被扣上“不正确”的帽子。

所以,在知乎上写回答,尤其是涉及敏感话题时,确实需要“动动脑筋”,但并不是让你去迎合,而是让你明白,你的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被如何解读和评价。这是一种对表达边界和社群生态的理解,也是一种在复杂信息环境中生存的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要那么在意所谓“政治正确”?

有分歧,会吵架的知乎才是有趣的知乎。如果有一天知乎变成了某一派的自留地。

那时也是我退乎的时候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社区,什么叫做“政治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这其实是个挺微妙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者的立场、回答者的意图以及当时社群的整体氛围。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这个问题,并尽量说得细致些,让你感受一下其中的“滋味”。首先,我们得明白“政治正确”本身是个复杂.............
  • 回答
    知乎上充斥着大量关于“最佳阵容是什么”、“詹姆斯比谁强”、“某某球员是否适合小球时代”这类体育话题,特别是篮球话题,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1. 篮球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巨大影响力与大众参与度: 全球性运动的根基: 篮球,尤其是NBA,拥有全球性的粉丝基础.............
  • 回答
    在知乎上交到知心朋友,这是一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体验。它不像现实生活中那种基于共同的地点、年龄、职业或者共同的兴趣而建立的联系,而是更像一场在浩瀚信息海洋中的“缘分”,由文字、思想的碰撞,最终触及灵魂深处。这种体验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描述:1. 精准的共鸣与灵魂的触动: “原来不.............
  • 回答
    在知乎上“泡”了这么久,但工作、工资、生活依然没有起色,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沮丧的状况。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审视。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找到症结所在:一、你在知乎上“泡”的方式和目的可能存在偏差很多人上知乎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了解趋势,但如果“.............
  • 回答
    在知乎上“冲浪”已久,想必大家都遇到过这么一种情况:你辛辛苦苦写下一番评论,从逻辑到事实都觉得自己无懈可击,希望能引发一场有益的讨论,结果……被系统判定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时候,一种复杂又难以言喻的心情就会涌上心头。首先是 错愕和不解。你会忍不住皱眉,仔细回想自己究竟说了什么“出格”的.............
  • 回答
    在知乎上看到私信红点,我的内心涌起的情绪和想法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具体情况的不同,也会有所变化。我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第一反应:好奇与期待 “是谁?” 这是最直接的第一个念头。我不知道是谁给我发了私信,可能是熟人,可能是某个我很欣赏的答主,也可能是完全陌生的人。这种未知带来了好.............
  • 回答
    在知乎上提问并邀请他人回答,对方却不回答,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情况。要详细分析原因,我们需要从提问者、被邀请者、问题本身以及知乎平台这几个层面来考虑。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 一、 从提问者角度分析: 1. 问题设置不当: 问题不够清晰、具体或有歧义: .............
  • 回答
    洞悉破绽:如何在知乎上精准戳穿伪健身?在知乎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健身领域总是不乏各种声音,其中不乏一些打着“科学健身”旗号,实则误导大众的“伪健身”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披着严谨的学术外衣,也可能以博眼球的夸张语调出现,但其核心无不背离科学健身的原则,最终可能伤害的是那些渴望变得更好的健身爱好者。那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知乎上那些让人看了直拍大腿、欲罢不能的争论,往往不是简单的对错之辩,而是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挑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这些“精彩”的争论,如果非要归类,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经典场景,它们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参与者们不仅仅是“抬杠”,而是真的在认真地思考、辩论,甚至把一些抽象的.............
  • 回答
    嘿,关于在知乎上被私信搭讪的体验,这可真是一言难尽,有点像在平静的湖面突然丢进一颗石子,荡漾开来的涟漪,有惊喜,也有点无语,更有时候是啼笑皆非。我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跟你讲讲,这样会比较清晰。第一阶段:新鲜感与好奇刚开始的时候,收到私信通常都带着一种莫名的新鲜感。你知道知乎嘛,大家都是带着问题来,.............
  • 回答
    在知乎上不幸遭遇恶意举报,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该怎么应对,尽量把事情处理得妥当一些。首先,你得清楚知乎的举报机制是怎么运作的,以及什么样的内容容易被举报。知乎对于违规内容有明确的社区规范,比如色情、暴力、人身攻击、广告营销、低俗内容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利用这个机制来.............
  • 回答
    知乎上被问卖号?那可太“精彩”了!我得说,这种体验就像是,你本来安安静静地在知乎这个知识社区里遨游,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结果突然有一天,有人敲门,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的账号多少钱?” 瞬间,世界观都崩塌了有没有!首先,我得说,收到这种私信的初始反应,绝对是懵逼。我不知道说啥,就像一个精心准.............
  • 回答
    在知乎上发表原始论文,这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不妨就此展开聊聊,看看其可行性究竟有多大,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实际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一点:知乎本身并不是一个学术期刊发表平台。 这一点非常重要。学术论文发表,通常意味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
  • 回答
    知乎上那些让你忍不住一刷到底,时间说没就没的话题,简直就是信息海洋里闪闪发光的宝藏!我搜罗了一些我私藏的,以及特别期待能有更系统、更有趣话题索引的方向。我私藏的那些“挖坑不填”的知乎话题索引:1. “人类幼崽”系列: 索引关键词: 熊孩子那些事儿 我家猫主子又双叒叕成精了 当我把宠物拟.............
  • 回答
    知乎上,美本 Top 30 之外,皆是“水校”?这真的成立吗?最近在知乎上逛,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关于美国本科留学的讨论,其中“美本 Top 30”这个说法出现的频率极高。很多人在分享申请经验、学校选择时,都会不自觉地将“Top 30”作为一个分水岭,言下之意,一旦离开了这个圈子,似乎就进入了“水校”的.............
  • 回答
    在知乎上转载或引用内容,尤其是在这个知识分享和讨论的平台上,需要非常谨慎,既要尊重原创作者的劳动成果,也要遵守平台的规则和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力求讲解得细致入微,并且避免AI痕迹,更像是个人经验的分享:核心原则:尊重原创,明确出处,合法合规这三点是进行转载和引用的根本,贯穿于所有细.............
  • 回答
    好,我来给你分享一下在知乎上爆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别担心,我会尽量让你感觉像是在听一个朋友聊天,而不是在看一份报告。爆照前的“内心戏”:首先,得说说爆照前的那些纠结。你知道的,知乎上虽然大家都很喜欢看“真实”,但“真实”这个词有时候也挺考验人的。尤其是在知乎这种大家更看重“知识性”、“专业性”的平.............
  • 回答
    在知乎上,想要快速摆脱某位用户的动态或者某个话题的干扰,其实操作起来非常直观,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步骤。如果你想取消关注某一个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接点进对方的个人主页。一旦你进入了他的页面,你会立刻看到那个醒目的“已关注”按钮。别犹豫,直接点它一下,它就会变成“关注”状态,然后确认一下,你就成功取消了.............
  • 回答
    在知乎上,我最受不了的是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回复。他们好像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人的经历、困境、甚至是喜悦,都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比如,有人分享了自己辛苦创业失败的经历,结果底下评论区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上来就是“早告诉你了,这个行业不行”“你当初要是听我的,就不会这样”“这根本就不是创业,是瞎.............
  • 回答
    在知乎上,有几类数学问题是最好不要回答的,或者说回答起来会非常吃力且难以令人满意。这些问题往往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障碍,使得我们很难提供一个高质量、有价值的答案。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类型的数学问题:1. 模糊不清、定义不明确的问题 (Vague and Illdefined Problems)这类问题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