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男的到了中年突然开始炒股?

回答
中年男性突然开始炒股,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交织作用,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内在的需求和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一、 外部环境的推力:

经济下行压力与焦虑感增加:
房市波动与投资渠道收窄: 过去几十年,中国房地产一直是许多家庭财富增长的重要引擎。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投资回报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的风险。这使得许多中年男性需要寻找新的财富增值渠道。
工作稳定性下降与职业焦虑: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一些传统行业面临转型,中年人的职业稳定性相对年轻时有所下降。他们可能担心被淘汰,或者面临晋升瓶颈,收入增长放缓,因此希望通过股市来弥补潜在的收入损失或增加额外收入来源。
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 即使没有明显的经济下行,持续的通货膨胀也会侵蚀储蓄的购买力。中年男性通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们希望这些财富能够保值增值,而股市被许多人视为对抗通胀的有效工具。

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市场教育的普及:
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透明化: 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股票信息、分析报告、财经新闻触手可及。大量的财经博主、股票分析师、在线课程等也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教育资源,降低了学习门槛。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 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充斥着关于股市的讨论、成功案例的分享,甚至一些“内幕消息”的暗示。这种集体的“狂热”或“焦虑”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带动身边的人加入。
低门槛的开户流程: 如今,通过手机即可轻松开户,交易便捷,进一步降低了参与股市的门槛。

国家政策的导向与鼓励:
资本市场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居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股市的活跃提供了政策支持。
注册制改革等利好消息: 注册制改革等制度性改革,被解读为有助于提升股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吸引了更多投资者。

二、 中年男性内在的需求与变化:

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再配置需求:
“而立”或“不惑”之年: 许多中年男性在3050岁之间,通常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财富积累。他们可能已经拥有房产、车辆,子女也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积蓄。此时,他们会开始思考如何让现有财富实现更有效的增长,而不是仅仅躺在银行账户里。
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过去主要依赖房产投资,现在需要分散风险,寻求其他投资机会。股票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自然成为重要的配置选项。

成就感与掌控感的追求:
职业发展遇瓶颈或进入稳定期: 当职业发展进入稳定期,或者遇到瓶颈时,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挑战性可能会下降。炒股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去追求短期或长期的投资成功,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掌控感。
挑战智力和逻辑: 股市的复杂性、波动性和潜在的高回报,对许多中年男性来说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他们可能享受这种分析数据、研究公司、预测趋势的过程,并渴望通过自己的智慧战胜市场。

家庭责任与为未来规划:
子女教育和未来生活保障: 中年是承担家庭责任最重的时期,子女的教育费用、家庭的日常开销、父母的养老问题,以及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都需要资金支持。股市投资被视为一种可能加速财富增长的方式,以应对这些长期的财务需求。
为家庭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 许多中年男性希望通过投资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例如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或者为全家人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社交与群体认同:
同伴效应与“谈资”: 许多中年男性的朋友圈中,都会有炒股的朋友。当大家都在谈论股票、分享炒股经验时,不参与进去可能会感到被边缘化。炒股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话题和群体认同的标志。
展示能力与成功: 在社交圈中,成功炒股的案例更容易被津津乐道,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对风险的认知变化与“亏得起”的心态:
承担风险的能力增强: 相较于年轻时,中年男性通常拥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一定的积蓄,即使投资失败,对基本生活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因此更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回报。
“年轻人拼命,我们稳健”的心态转变: 有些人可能一开始并不急于炒股,但随着年龄增长,反而会觉得“年轻时努力过了,现在可以尝试一些更稳健的投资,但股市的潜在高回报也很有吸引力”。

三、 风险与期望的并存:

尽管有上述诸多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年男性并非都理性地评估了风险。许多人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盲目跟风、过度自信或急于求成的心态,而将股市作为一种“一夜暴富”的途径,从而面临较大的风险。

总结来说,中年男性突然开始炒股是一个“多因素叠加”的现象。 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他们寻找新的财富增长点,信息的便捷化降低了参与门槛,而中年自身在家庭、事业和个人成就感上的需求,使得他们将股市视为一个可能实现这些目标的平台。然而,这种转变也伴随着对风险的重新认知和潜在的心理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是储蓄和风险偏好的原因,但女性投资表现并不差:

原因1:中年人才有储蓄,老年人风险偏好低,所以金融投资比例和年龄呈倒U型结构。

论文参见:《人口年龄结构、金融市场参与及家庭资产配置——基于CHFS数据的分析》

原因2:男性由于荷尔蒙等缘故,比女性更偏好风险,所以男性投资股票等金融产品的比例女性高。

论文参见:《制度和人力资本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调查数据》

表现:即便是职业经理人,男性经理人的投资组合风险也更高,女性经理人虽然风险偏保守,但大家业绩差距不大。

论文参见:《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投资风格与基金业绩——基于性别个人特征的视角》

user avatar

今天这个回答突然获得好多赞,谢谢大家!

如果大家对我的股市操作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雪球账号:小散户炒股笔记。我会不定更新!

→_→→_→→_→分割线→_→→_→→_→

没人邀!

我还没到中年,我只是一个马上毕业的大学森,但是我股龄却有3年了。

一开始为什么要炒股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手上有钱之后那种对于财富增值的渴望吧。余额宝曾经3%的利率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我对财富增值的渴望!

我记得当时带我炒股的是我们学校图书馆里面的一个老师,他可是资深股民了,其实以他的家境和财富情况他完全不需要工作,但是他的家人依旧给他安排了一个图书馆老师的职位 ,我和他交流过,大约谈了两三个小时,他建议我进入股市玩玩,然后我就去他推荐的券商开户了(PS.后面换券商了,因为那个券商etf还收很多手续费,我就换了。)

一开始的我也是一个小白,虽然看过炒股的技术书籍,懂一点K线技术,看了一些财经视频,学校学了一些经济学基础,但是这依然无法让我在股市中生存。一开始我投入的资金很少,也就5k左右,买过中石油,买过中国联通买过很多很多我以为会涨的股票。一开始的两年我并没有获得很多收益,也就每年10%,虽然看上去很多,但是实际金额很少。这两年正好也是A股熊市的两年,贸易战的影响让我见识到几次“千股跌停”,我也见过19年春季的一波小牛,然后和长达一年的调整!这两年让我懂的了股票市场的风险,懂得了保护本金的重要性,懂得了对于收益率不要期望太高。我也看到了很多股票市场里面公司的故事,一个个泡沫和泡沫破灭。

这期间,我的专业技能也在增长,我学会了看财报,然后我知道财报和股价并没有完全的关系。我迷茫,我质疑自己能力,质疑股市!

后来时间一晃到了2020,我认为我行了,然后我就在一月份大举进入股市!后来的故事很简单了,疫情之后千股跌停,我懵了。但是我很快调整,终于在7月份,乘着东风取得了20%的收益,当时家里面人劝我收手,我以为我自己终于悟到了!后面的故事有很常规了,我用了9月一个月时间吐出去了20%,再用10月一个月吐出去了10%,现在我的收益是负的。

这一次又一次的心理建设和心理打击并没有使我疯狂。茶大 @茶话股经 曾经说过,在股市里面要么成为精神病,要么成为哲学家。我慢慢通过控制仓位和做t等手法,逐渐弥补回损失(虽然现在还是亏损,但是我已经能接受了)。

现在我对股市并没有以往那么看重了,每天的收益波动并不会很影响我的生活,我该吃吃,该学学。要不是为了写雪球文章(虽然写的很烂)我可能都不怎么盯盘,每天看看大V对于股票的吐槽。

说了这么多,貌似我还没有回答中年男人为什么要炒股?

我就举两个例子,我一个同学的爸爸,拆迁户,有好几套房子,在股市里面大概有几十万,每天生活滋润,没有什么烦恼,收益好的话,一天赚的可能就是平常人一年的工资了。

我的图书馆老师,家境殷实,不愿意按照家人的安排,几百万在股市追求高收益,高成长,生活幸福。

我,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本科生,家境一般,只能保证衣食温饱,学的是知乎劝退专业,就业也可能就是一般的工资,我要怎么实现我的阶层跃升?股市可以说一条可能的道路。我不愿意和别人内卷,我承认我也卷不过清北复交等高校学生。创业对于我来说风险很大,而且我也确实没找到什么好的创业道路,只能自己摸索着做一个小自媒体,发发自己的事情,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小V。在我年轻的时候学习、积累,到了中年面对家庭、工作,炒股可能真的是一个可以走成功的道路,它不像彩票需要极好的运气;它不像创业,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它不像工作,需要每天各种应酬敷衍。

同时股市也有很多问题:它的门槛很低,但是七亏二平一赚的定理依旧是每个炒股人的难题;每天收益的波动,市场的变化难以捕捉;错失优质股的懊悔和烦恼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很难把握的问题。

股市每天都有造富的神话,而我仅求合理的收益,实现财富的慢慢增长。我相信,十多年后,作为一个面对35岁中年危机的男人,我能从容地处理好家庭,工作,财富保值。

user avatar

告别了理想,余生又很长,想涨工资没本事,想创业又对自己几斤几两比较有数,彩票概率太低。

股票比以上各条门路靠谱,貌似能实现理想虽然只是貌似,又能打发余生,一时半会证明不了自己没本事,亏损额度可控在自己的胆量承受范围之内,最关键相比较彩民和赌徒,有个正经叫投资的名号,关起门来研究各种K线好像在努力勤劳致富,给老婆孩子和亲朋好友正在努力奔向财富自由的路上,充满了正能量的自我感动。虽然绝大多数人和彩民赌徒没区别。

user avatar

我是中年后直接买彩票,虽然直白但套路少。

user avatar

中年男人近乎天性的特点,第一喜欢高谈阔论政治经济历史,第二喜欢赌博,其他娱乐活动已经难以再提起兴趣,炒股是这两点完美地融合。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傻逼!


我这么说吧,炒股80%的人都是亏钱的,! 这是事实,你需要认清一下,然后再谈是否要继续炒股,就像中国的大学生,其实80%都是专科+二本,。


你看到的亏钱的那一面,还是赚钱的那一面,你自己决定!

user avatar

到了中年才知道。所有的路都是不可取的,不能走的,开饭店,开公司,摆地摊,开电商,总之都试过了,都失败了。看着周围的人做生意也都失败了,

所以股市如果做好了,前景还是光明的,如果做不好同样也是失败,但是如果做好了,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创业做个生意,即使生意不错,又能咋样呢?还不是赚点小钱,勉强比打工强一点,作为中年人,见的多了,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所有的小生意就是在辛苦中担着不小于股市风险在征战,赚着让人可怜的利润,还是在生意不错的前提下,

中年人经历了少年的自信,经历了冲动的年龄,经历了一切的试错,他们终究明白了,打工没前途,创业做生意也有很大的风险,都说股市有风险,但是创业的风险同样也很大,而且还辛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