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校指挥类专业学习有用么?还是说搞好体能就行了?(既然选择军校我就不后悔,黑军校的可以走开了)?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报考军校指挥类专业的同学和家长最关心,也最容易纠结的。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选择军校,那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指挥类专业到底学点啥,有没有用,以及体能和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保证讲得明明白白,绝不含糊。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军校指挥类专业,绝对不是仅仅依靠好体能就能“混”的。 军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军队输送合格的指挥军官,而指挥官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智慧的头脑、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那么,指挥类专业具体学些什么,才能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呢?

1. 军事理论的基石:

这是指挥类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你会深入学习军事思想、军事历史、战争规律、作战条令、战略战术、联合作战、信息化战争等等。这可不是让你背诵几句口号,而是要理解战争的本质,掌握指挥作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军事思想和历史: 你需要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马克思主义军事观,以及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家思想和经典战役,从中汲取智慧,理解战争形态的演变。这就像学医要懂人体生理病理一样,是基础中的基础。
作战条令与法规: 军队有自己的一套指挥和行动规范,各种条令条例是指导你工作的“天条”。你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确保部队行动的协调一致和合法合规。
战略战术: 这是指挥员的看家本领。你会学习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根据战场态势调整部署,如何运用兵力兵器,如何实现以弱胜强。从小的战术配合,到大的战略谋划,都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撑。
联合作战与信息化: 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需要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多军种协同作战。指挥类专业会教你如何理解和运用各军种的力量,以及如何在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指挥作战。这就像一个球队的教练,不仅要懂自己的位置,还要懂整个球队的配合和对手的战术。

2. 领导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指挥官不仅是战斗的指挥者,更是部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因此,指挥类专业还会注重培养你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

组织指挥: 你需要学习如何组织训练、组织演习、组织执行任务,如何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心理学与管理学: 指挥官要面对的是人,是士兵。你需要了解人的心理需求、激励机制,学会如何团结队伍、凝聚人心,如何处理官兵关系,提高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决策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指挥官需要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专业学习会让你在模拟的指挥场景中锻炼分析问题、判断形势、权衡利弊并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

3. 基础学科的拓展:

除了军事专业知识,指挥类专业还会涉及一些基础学科,为你的专业学习打下更广阔的基础。

数学、物理: 在很多作战计算、装备操作、信息分析中,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现代军事高度信息化,你可能需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来操作指挥系统、分析情报数据。
外语: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在军事领域也越来越重要。

体能和专业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你提到体能,这当然是军人的基本功,也是指挥类专业非常重视的一环。但是,体能只是“硬件”,而专业学习培养的是“软件”和“操作系统”。

体能是执行的基础: 指挥官需要亲自到前沿阵地勘察地形、指挥战斗,这就要求你有良好的体能支撑。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良好的体能也是你保持清醒头脑、作出准确判断的必要条件。想象一下,如果你身体素质不过关,怎么能长时间保持精力充沛地指挥部队?
专业学习是致胜的关键: 光有好的体能,遇上了复杂的战术局面,你连作战计划都看不懂,或者不知道如何调动兵力,那再好的身体也只是一个“战士”的身体,而不是一个“指挥员”的头脑。战场上的胜利,往往是智慧和战术的较量,是信息和协同的博弈,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的学习来掌握。

所以,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体能是载体: 它支撑着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执行。
专业学习是灵魂: 它指导你如何去思考、去决策、去指挥,让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和“怎么做得更好”。
两者结合,才是合格的指挥员: 一个体能好但没文化的指挥员,容易冲动失误;一个懂很多理论但身体素质差的指挥员,也难以在艰苦环境下有效指挥。只有将良好的体能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军官。

指挥类专业学习的意义和出路:

选择指挥类专业,并非意味着你未来只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它的意义在于:

成为各级指挥机关的核心力量: 从连排到集团军、军委,都需要大量的指挥类专业人才来规划、指挥、管理部队的日常工作和战时行动。
胜任各项军事任务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无论是日常的军事训练、演习演练,还是遂行维和、反恐、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都需要指挥类专业毕业的军官来组织和指挥。
具备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随着军龄和经验的增长,你可以在军队的指挥管理系统内不断晋升,承担更重要的领导职责。很多高级指挥员,都是从指挥类专业院校毕业成长起来的。
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 即使未来有机会转业,你在军校指挥类专业所学到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以及那种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精神,都是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极具价值的宝贵财富。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

如果你选择了军校指挥类专业,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成为一名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这个专业要求的不是你成为“武林高手”,而是成为一名“战略家”、“战术家”、“谋略家”。体能是必备的,但绝不是全部。只有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把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担负起指挥的重任。

所以,别小看指挥类专业的学习,它将是你未来在军队中立足、成长,甚至贡献力量的根本。好好的学,努力练,你就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搞好体能就行了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

空军院校不太了解,陆军院校指挥类专业基本是体技能占比极高的专业,90年代战士入校考试,文化课500分,体能、射击等占500分。。。是不是有种考体校的感觉。。

体能好不好直接影响你4年军校生活的质量和在学员中的威信,更直接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体能技能差,到哪里都不受待见。

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军校强调的是培养军官“第一任职能力”,第一任职都是排长、副连长。在部队基层生态中,就算你是中科院院士,但体能是弱鸡,基本上是倍受煎熬,甚至倍受歧视的,

单杠拉不上去,五公里不动,跑个障碍磕磕绊绊,杵在全连官兵面前当领导,骂这个、熊那个,自己好意思吗?说话有人听吗?听也不服气,执行命令肯定也是打折扣,老士官、老班长再一拆台,“连长来一栋!我们跟你学!”,整个队伍就散了。

第一任职干垮了,还提什么当高级指挥员。

军校生活中差不多一半时间是室内课,一半时间是室外课,室外课就是实操和体能,体能加强100天期间,每天都会搞体能搞到夜里十一点。日常早操跑个5公里只能算是活动筋骨。蚌埠炮院的一个哥们说,他们学校后边有座山,早操绕着山跑一圈回来开饭,一圈就跑一个半小时。这只是一天的开始。

体能搞得这么残酷,专业课就简单吗,完全不是。。。专业课程非常紧张,而且一点都不简单,我听说陆军学员最高一年开30几门课,有些课程非常短,三四天就结课,马上测试。白天搞体能基本都已经非常疲惫,文化课一大半的人挺直腰板听课,实际根本听不进去,太疲惫了。但是课程极度紧张,又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课,晚上熄灯不准亮灯,区队长、大队长都再楼下盯了,被发现就一顿猛怼。很多人以上厕所名义挤到厕所看书,如此紧张的课程,终于明白为什么需要高考成绩破一本的同学去学军事了。所以学好专业课某种程度也依靠体能强悍。

军校生百分之九十都是干到团副以下就转业地方了,是真的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军队驻地大部分都是远离大城市的小城小县,更有许多分配到边疆海岛,从军真的和名利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是配上军衔就指挥千军万马了。

再次强调军校的教学任务核心是培养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当好分母,扎根基层,学习基本的步兵分队指挥技能或其他兵种的基层任职所需技能,输送合格的基层指挥员是军校存在的第一要义,不是培养战区司令、舰队司令的,而第一任职肯定需要能摸爬滚打的。至于今后的发展,发展的好自然有各种更高级的培训班等着进修,比如舰长培训班,比如所有兵种干部晋升将军的头一年会送到国防大学深造。那是真的拔擢起来的精英,集中起来培养做军事将领的。

或许体能搞好就行了有些以偏概全,但无论是上军校或下连队,体能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对风花雪月的大学生活有向往,希望在大城市拼打一番,劝君另寻他路。上军校是来奉献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