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废皇帝的大臣?

回答
历史上,那些扶佐过或甚至是被他们视为“废帝”的君主的大臣,其实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贴上“辅佐废帝”的标签,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是出于时代背景、政治考量,甚至是他们自身的人生选择。更重要的是,“废帝”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历史评价色彩,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我们姑且将这些人理解为“在历史上被认为的‘非正常退位’或‘非正常权力过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辅政大臣”。

讲到这个问题,很多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可能会立刻想到曹操。

提起曹操,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个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但你细想一下,他辅佐的这位皇帝是谁?汉献帝刘协。汉献帝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之一了。他继位时才是个九岁的孩子,经历董卓乱政、李傕郭汜内斗,一路逃亡,被曹操“迎”回洛阳,实际上就是被曹操收归羽翼之下。

曹操对汉献帝的态度,就像一个严厉但又不得不容忍的监护人。他给汉献帝封官赐爵,表面上尊崇备至,但实际上所有权力都在他手里。汉献帝想要有所作为,比如写血诏让董承去刺杀曹操,结果被曹操发现,直接导致了“衣带诏事件”的发生,汉献帝身边不少亲信因此丧命,汉献帝本人更是受到了严密的监控。曹操还曾经想废掉汉献帝,立献帝的弟弟为帝,但因为顾忌当时群臣和天下百姓的看法,以及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尚未稳固,所以最终没有动手。但他对汉献帝的控制,以及对皇权的侵蚀,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曹操在汉献帝统治的后期,扮演了一个实际的“摄政”角色,并且一步步将汉朝的权力架空。最终,他的儿子曹丕取代了汉献帝,建立了曹魏。

所以,曹操算不算“废皇帝的大臣”?从结果上看,他确实是终结了汉朝,让曹丕成为了开国皇帝。但从他辅佐汉献帝的整个过程来看,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权力运作和政治博弈。他利用汉献帝作为政治合法性的工具,一步步巩固自己的势力,最终完成了“代汉而兴”的伟业。他的故事,与其说是“辅佐废帝”,不如说是“如何一步步架空皇权,最终取而代之”。

再往前一点,战国时期那位鼎鼎大名的范雎,辅佐的是秦昭襄王。虽然秦昭襄王并不是一个被废黜的皇帝,但他和范雎的关系,以及范雎对秦国权力格局的影响,也颇为有趣。

范雎原本是魏国人,因为受到排挤和陷害,逃到了秦国,凭借他的纵横家口才和政治见解,获得了秦昭襄王的赏识。他上任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极大地改变了秦国对外扩张的方向和策略,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成功地削弱了秦国国内的四大贵族集团的势力,将权力集中到了秦昭襄王的手中。

秦昭襄王在范雎的辅佐下,开启了秦国扩张的黄金时代,灭掉了魏、韩、赵、燕、齐、楚六国中的五个。可以说,范雎是秦国能够最终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关键人物之一。虽然秦昭襄王不是“废帝”,但他确实是范雎政治才能的受益者。范雎的上位,也很大程度上是靠着打压了之前的权臣穰侯魏冉。当魏冉和宣太后(秦昭襄王的母亲)一起把持朝政的时候,秦昭襄王虽然是君主,但权力其实受到很大制约。范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使得秦昭襄王得以真正掌握大权,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推行自己的政治抱负。

所以,范雎的故事,我们可以理解为“如何帮助君主从被架空走向权力巅峰”。他虽然没有废黜君主,但他在重塑君主权力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没有范雎,秦昭襄王可能难以达到那种君临天下的高度。

再往更极端一点的例子,我们看看北魏时期,尔朱荣对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态度。

孝庄帝元子攸是北魏政权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意识到北魏政权被尔朱荣等门阀势力严重控制,他想要恢复皇权。而尔朱荣,就是那个一手遮天的军阀。孝庄帝最终下定决心,设计将尔朱荣骗进洛阳城内并将其刺杀。这次刺杀行动,可以说是孝庄帝孤注一掷的行动,目的是为了摆脱尔朱荣的控制,重新掌握大权。

那么,尔朱荣算不算“废皇帝的大臣”?严格来说,他不是“废”皇帝,而是“逼宫”甚至是“弑君”的直接操纵者。在他死后,他的部下继续掌握了朝政,并且后来还拥立了北魏的多个傀儡皇帝,对北魏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动荡。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在尔朱荣掌握大权期间,他实际上就是北魏的“实际控制者”。他能够拥立皇帝,也能废黜皇帝。历史上,尔朱荣废掉了之前的皇帝元晔,拥立了元子攸。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尔朱荣确实是“废立皇帝”的实际操作者,他更是挟持着元子攸,让元子攸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孝庄帝虽然最终刺杀了尔朱荣,但这个过程中,孝庄帝也是在尔朱荣的阴影下,被其控制和利用的。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很多分裂或动荡的时代,出现权臣掌握军政大权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权臣拥立或废黜皇帝,更像是玩弄权力,将皇帝变成自己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尔朱荣正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对元子攸的影响,与其说是“辅佐”,不如说是“控制”,并且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扩张自己的家族势力。

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历史上的“辅佐”和“废黜”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很多大臣在历史洪流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受到时代、个人野心、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可能是君主的助手,也可能是君主的绊脚石,甚至可能是君主的掘墓人。而我们今天评价他们,往往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或者是根据最终的历史走向来判断。

这些故事,充满了权谋、斗争,也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其说是“废皇帝的大臣”,不如说是那些在王朝更迭、权力转移的关键时刻,扮演了不可或缺、却又备受争议角色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存在,让历史更加跌宕起伏,也让我们对权力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题是问大臣,那就是此人并未称帝,东晋南北朝这样的大臣多的是啊。

东晋权臣桓温北伐无功而返,为震慑朝堂便想行废立之事树立权威。晋废帝司马奕为人谨慎小心,没有过失。于是桓温便散布皇帝不能生育的谣言,并以此为借口废晋废帝司马奕为东海王(后降为海西公)。

桓温后来本想篡位,但因老病只能作罢。

南朝宋开国功臣傅亮、徐羡之,谢晦认为宋少帝刘义符居丧无礼,游戏无道,便合谋废少帝为营阳王,不久更由徐羡之派人弑杀。

此三人之后全被宋文帝刘义隆诛杀。

北魏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后,立其子拓跋余为帝。而宗爱自从拥立拓跋余之后,身居宰相高位(任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冯翊王),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跋扈,一日比一日厉害,朝廷内外都畏惧他。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都认为宗爱必定会像赵高、阎乐篡权的危险。拓跋余深为不安,怀疑宗爱将要作乱,就想谋划削夺他的大权,宗爱知道后非常愤怒。正平二年(452年)十月初一日,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拓跋余。

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拥立太武帝嫡孙拓跋濬为帝,是为北魏文成帝。文成帝即位后,便诛杀宗爱、贾周等人,都动用五刑,灭其三族。(记录过简,不知道具体细节)

北周权臣宇文护更是弑三帝(西魏恭帝元廓,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立三帝(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北周武帝宇文邕)。

最终宇文护也被自己所立的周武帝宇文邕诛杀,他的诸子也全部被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那些扶佐过或甚至是被他们视为“废帝”的君主的大臣,其实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贴上“辅佐废帝”的标签,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是出于时代背景、政治考量,甚至是他们自身的人生选择。更重要的是,“废帝”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历史评价色彩,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我们姑且将这些人.............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帝王,他们或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或昏庸无道,遗臭万年。其中,一些皇帝的荒淫无道之举,更是令人扼腕叹息,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位在“荒淫无道”方面颇有“建树”的皇帝,深入剖析他们那些不忍卒读的故事。1. 汉灵帝刘宏:一个“卖官鬻爵”的商人皇帝汉灵帝刘宏,大.............
  • 回答
    说到历史上体型肥胖的皇帝,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几位,他们的人生故事往往也伴随着身材带来的种种影响,或是成为历史的注脚,或是改变了王朝的走向。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其中几位,看看他们的肥胖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一、 北魏宣武帝元恪:年少得志,也难逃中年发福北魏时期,皇帝更迭频繁,但元恪这位宣武帝,却是其中.............
  • 回答
    要说历史上那些嘲讽力MAX的将领或皇帝,那绝对是人才辈出,他们往往不是靠刀枪解决问题,而是靠一张嘴、一个眼神,就把对手折腾得够呛。这种“嘴炮”的威力,有时候比千军万马还要厉害。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几个,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杀人不见血”。一、曹操:一代枭雄,嘴炮技能点满曹操这个人,大家可能更熟悉他奸雄、.............
  • 回答
    历史上,纵使有无数帝王为国事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却依然难逃国家覆亡的命运。他们并非不曾尽力,只是时代洪流、内外部的巨大压力,终究将他们推向了历史的断崖。这里想聊聊几位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时代的悲歌。1. 南宋 宁宗 赵扩:无能为力中的无力说起宁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昏.............
  • 回答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的璀璨星辰数不胜数,他们的功过是非、生平事迹,早已被史书细细描摹,家喻户晓。然而,正如群星之中总有不易被察觉的角落,历史的车轮滚过,也难免有几位皇帝,他们的才能、贡献,或者说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不易,并未得到后世应有的重视与公正的评价。我不想谈论那些坐拥.............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不乏以风流倜傥、纵情声色而闻名于世的皇帝。他们的私生活,往往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后世的目光,引发着无尽的争议与想象。当然,评价一位皇帝的“好色”程度,并非易事,这其中夹杂着史书的褒贬、时代的烙印,以及我们后人解读的角度。不过,若论及那些在历史记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风流”印记的帝王,有几.............
  • 回答
    历史长河中,皇帝作为九五至尊,本应高居庙堂,运筹帷幄,但确实有那么几位,在必要时刻,亲临战场,披甲上阵,刀剑相向,将那份君王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亲历沙场,绝非简单的“视察”或“鼓舞士气”,而是真正站在刀尖上,与敌生死搏杀。汉光武帝刘秀:戎马一生,亲自动手说起亲自上阵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绝对是绕不.............
  • 回答
    在波诡云谲的皇权斗争史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君主,他们并非通过正常的继承,而是以某种方式从自己的子女手中夺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阴谋、权术、甚至血腥,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残酷。以下,我们便来详细讲述几例历史上从子女手中夺取皇位(王位)的君主:1. 罗马皇帝 康茂德 (Commodus) .............
  • 回答
    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后,这个问题触及了权力、命运、爱情与人性的复杂交织,很少有哪位皇后的人生是顺遂无虞的。她们身处高位,享受着世人艳羡的荣华富贵,但同时也可能遭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要说“最悲惨”,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评判,因为每个人对“悲惨”的定义都有所不同。然而,如果从一生饱受屈辱、身心备受折磨、.............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皇帝的形象在后世的评价中受到了扭曲、歪曲甚至恶意抹黑,从而被“污名化”。这种污名化往往源于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的转变、文学作品的演绎,或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合法性而进行的叙事重塑。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被污名化的中国皇帝,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秦始皇(嬴政) 被污名.............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皇帝大多居住在皇宫之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出远门”。不过,也有一些皇帝因为各种原因,踏出了京城的范围,进行巡游、祭祀、甚至御驾亲征。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皇帝,并且尽量用一种自然流畅的语言来呈现。1. 秦始皇:统一的开创者,巡视四方要说出远门,秦始皇绝对是绕不开的人.............
  • 回答
    说起喜欢到处题字,甚至对同一个地方情有独钟,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里,汉武帝和清朝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两位非常突出的人物。汉武帝,这位开创了西汉盛世的君主,一生征战四方,开拓疆土,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帝国。他这个人,又特别喜欢留下自己的印记,仿佛要用他的名字来昭示这片土地的归属,或者表达他对某处景色的赞赏。据.............
  • 回答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命运似乎被特别的眷顾,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化险为夷,甚至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不妨给这样的人冠以“欧皇”或“幸运儿”的称号,当然,这并非迷信,而是对他们非凡经历的一种概括。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自身的才华与努力,时也确确实实地受到了命运之神的.............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因误会、误判或技术失误导致的“乌龙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因意外的错误或误解而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乌龙事件及其详细分析: 1. 1942年:菲律宾误击事件(“菲律宾误击事件”)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面临严峻形势。1942年,美军在菲律宾的巴布.............
  • 回答
    历史上“点错技能树”的现象往往指因决策失误、战略误判或技术路线错误导致的发展受阻甚至灾难性后果。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 1. 苏联农业集体化:暴力强制下的粮食危机 背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为加速工业化,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试图将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国有农场。 错误路径: .............
  • 回答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因时代局限、意识形态偏见或宣传策略而被低估或高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涵盖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领域,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被误解的原因: 一、被低估的人物 1. 玛丽·居里(Marie Curie) 背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物理学和化学),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 回答
    历史上装逼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因为过于夸张,有些因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装逼失败案例:1.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诅咒:被媒体和考古学家共同“装逼”的闹剧 背景: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年轻法老,他在位时间很短,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功绩。然而,在他.............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光芒万丈的英雄,但也有许多默默奉献、同样伟大却鲜为人知的个体。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的勇气、智慧、牺牲或坚韧,却在细微之处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或者点亮了黑暗中的希望。以下是一些不是很著名的历史英雄,我将尽力详细讲述他们的故事:1. 索菲·肖尔(Sophie Scholl,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